雲中家歌系列報導中篇——中生代藝術家在時代背景下解讀家的維度

2020-12-06 新華網客戶端

  華熙集團近日啟幕的雲中家歌公益活動由三部分組成:「家的維度」主題展覽、公益音樂會和美食晚宴。作為第九屆「雲中系列」公益項目中的重要活動,此次「家的維度」展覽將目光聚焦家庭主題,劃分為「時間之家、時空之家、溫度之家」三個單元,以豐富的史料文獻、當代藝術作品、公教與互動相結合的展陳方式,集學術與體驗一體,試圖令觀眾在美術館中找到「回家」的感覺。展覽同時邀請到11位當代藝術家,從繪畫、攝影、裝置、聲音、影像、多媒體等介質入手,從藝術家的角度勾勒出家的維度。

  本文作為雲中家歌系列報導—— 「家的維度」展覽的中篇,介紹四位中生代藝術家秦思源、陸慶屹、戴丹丹、田曉磊及其藝術代表作品,展現中生代藝術家們在時代變遷的社會背景下如何解讀家的維度。

  秦思源

  人物簡介:

  1971年出生於英國愛丁堡,是一個在北京工作的藝術家與評論家。秦思源於1997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中國語言與文明專業。1998年到2002年,他工作於大英圖書館的國際敦煌學項目,這個項目致力於促進關於在敦煌發現的大量古代文獻的收集和研究,並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建立項目的北京辦事處。2002年,秦思源搬到中國,開始作為一個藝術家廣泛地在中國、歐洲和美國舉行展覽。他正在建立一個新項目叫《聲音博物館》,一個多元化的長期項目包括探索歷史中的聲音、網絡互動以及聲音藝術。

  代表作品介紹:

  《聲口》,互動聲音空間,2019

秦思源在收集聲音

  北京現在的聲音環境像全世界一樣以都市噪音為主。車聲、裝修聲、從各種商鋪裡播放出來的音樂聲和廣告語。但是在這些後工業生活帶來的聲音存在之前,北京的聲音環境非常不同。天上有鴿子哨、地上有駝鈴。藝術家秦思源把這些老北京的聲音重新組合,形成一種有律動的層次。而這些層次的組合是由觀眾從展廳出入而激發的,換言之,是由觀眾把老北京的聲音「組合」成為音樂。秦思源喜歡的是聲音對記憶與情感的喚醒,從而引發更多人的共情互動,因為聲音可以作為一個有豐富可能性的媒介,喚醒個人情感,喚起人們對家、對環境、對社會的記憶。該項目需要公眾參與,才能變得更有意義。

  家的維度藝術解讀:

  家庭生活中會充滿著很多聲音,聲音也是家庭生活的一種獨特的印跡和記憶方式,不同的聲音也會帶給家人各不相同的感受,喚醒人們對於家人和家庭的感情,秦思源的作品讓觀者學著嘗試用聲音去感知家庭的溫度。

  陸慶屹

  人物簡介:

  陸慶屹導演1973年出生於貴州南部的一個多民族城鎮獨山。代表作《四個春天》,獲2018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第13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紀錄片展映單元/年度紀錄片提名、第55屆金馬影展最佳紀錄片提名及最佳剪輯提名。

  代表作品介紹:

  《四個春天》,紀錄片,105分鐘

  是一部以真實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15歲離家、在異鄉漂泊多年的導演,以自己南方小城裡的父母為主角,在四年光陰裡,以一己之力記錄了他們的美麗日常。在如詩的樂活慢生活圖景中,影像緩緩雕刻出一個幸福家庭近二十年的溫柔變遷,以及他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面對流轉的時間、人生的得失起落。

  家的維度藝術解讀:

  一年四季蘊藏著不同的家庭故事,就如靜水流深的水流一樣細細訴說著家庭的家長裡短的故事,陸慶屹的作品讓觀者能夠在四季變換中感受解讀光陰的故事,領悟時間流逝的力量。

  戴丹丹

  人物簡介:

  2004年畢業於英國威爾斯大學獲得電視研究碩士學位。2009年底,赴澳大利亞墨爾本藝術空間藝術駐留,期間完成的作品頗受好評。2013年被青年藝術100選為當年一百位藝術家之一進行全國性的推廣。2018年榮獲義大利拉古納國際藝術大獎雕塑裝置類別的特殊獎項。

  代表作品介紹:

  《矩陣之禱告室》,裝置,2019

 

  這是一個關於限制與自由的景觀。這些線條,這些經緯,組成了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這個空間在個人、家庭、社會之間形成了不同的維度。個人如何突破限制而獲取自由,是作品的關鍵。打破常規是作品的核心價值。

  家的維度藝術解讀:

  戴丹丹的作品讓觀者感受家庭其實具有一種特殊的兩面性,一方面是意味著約束,讓家庭成員們都要遵守家庭的規章制度,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一種自由,讓家庭成員們適時地能夠去學著互相寬容和體諒彼此。正是在約束和自由的平衡之中營造出一種幸福的家庭氛圍。

  田曉磊

  人物生平簡介:

  1982年出生於北京。200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數碼媒體專業。田曉磊的作品以人與科技關係為主題,他對這個時代快速迭代的不確定性、未來進化中科技與生命之間的關係等都保持強烈興趣。他用藝術家的視角創造未來的世界標本,雜糅歷史、信仰、科技、身體,創造新的藝術體驗。他的作品包括影像、裝置、VR 遊戲、AR 互動體驗、3D列印雕塑群、光柵立體畫等。

  代表作品介紹:

  《我要為你跳支舞》,遊戲裝置 ,2019

 

  藝術家設想未來人類會演化成不同的族群,人類家族的功能性分化讓世界充滿組合和混合,這是一個關於未來人類的小遊戲。

  家的維度藝術解讀:

  每個人都從屬於一個單獨的小家庭當中,但同時正是千千萬萬個小家也組成了人類社會族群的大家,在小家和大家的組合當中人們能夠感受到不同的家的溫度和家的維度,也正是家的溫度和維度讓社會、人類和國家充滿著無限的希望。

  雲中系列展覽

  家的維度

  出品人 趙燕

  2019年12月3日-2020年2月23日

  *此次展覽免費對公眾開放

  開放時間

  2019年12月3日-12月14日

  10:00-15:00

  (每周一閉館,14:30停止入場)

  *特別時段,為您帶來不便請諒解

  2019年12月15日-2020年2月23日

  10:00-22:00

  (每周一閉館,21:3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

  北京時代美術館 2-4號廳

  (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69號華熙LIVE東北角)

  主辦單位

  北京時代美術館

  協辦單位

  華熙國際投資集團

  華熙LIVE

  支持單位

  北京市海澱區文化和旅遊局

  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時代藝術專項基金

相關焦點

  • 融媒矩陣齊發力 雲中報導綻多屏——2020年河南廣播電視臺全國兩會...
    在「再出發 更出彩」宣傳總主題統領下,全臺開設子專欄、專題系列報導60多個,截至5月29日,河南廣電共播發兩會相關稿件8140多條,其中新媒體4860多條,總閱讀量近3億人次。電視、廣播、報紙、客戶端、網絡等全臺媒體互相配合,共同發力,形成規模化品牌效應,增強了兩會新聞報導的影響力。
  • 《雲中行走》|挑戰權威、塑造情感的高空藝術
    然而這瘋狂的「藝術犯罪」卻遭到了一系列的質疑和誤解,但這並沒有擊垮菲利普的堅定信念,他深入調查縝密部署,先後得到走鋼絲經驗豐富的魯迪爸爸(本·金斯利飾)的執導,以及讓-路易(克雷蒙·史鮑尼 飾)和傑夫(塞薩·多姆波伊飾)等人的幫助。在110層412米的雲中,菲利普開始了他的鋼絲行走。本片根據法國雜技藝術家菲利普·帕特的個人自傳改編,翻拍自200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走鋼絲的人》。
  • 逵園藝術館莊棪布面油畫展,很有創意和視覺豐富維度
    她的敏銳觀察和對現實的巧妙刻畫,使我們能夠藉助她的作品感受當下社會文化意識和人文思想中的豐富維度,而她謙卑而堅定地立足於社會現實創作更展現出超越了基本審美判斷的藝術能力。 儘管與同輩共享藝術發展傳承的脈絡,如何與各自的時代背景和文化基因產生關聯
  • 《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解讀抑鬱症第二高危人群:藝術家人格ISFP
    作者:周雲騫,綜融方向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諮詢師,榮格人格理論MBTI性格分析師致力於心理學公益,心理讀書會發起者,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本文是《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系列之ISFP各位心理學朋友們,謝謝你們!是你們的支持和期待,讓我跌跌撞撞地走了那麼遠的路!
  • 《解放軍報》兩會報導:彰顯時代精神 突出強軍思想
    ,用豐富多樣的報導形式、鮮活靈動的時代語言、富有暖意的內容表達,全景呈現了全國兩會盛況。3月10日,在習近平主席提出強軍目標5周年之際,在一版推出長篇述評《從浴火重生到徵途如虹》,指出5年來人民軍隊在強軍目標指引下,書寫了輝煌的歷史性變化,發生了偉大的歷史性變革。連續推出《努力構建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等5篇學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系列述評,視野宏大、觀點鮮明,凸顯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委員認真學習貫徹習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的堅定決心。 推出特色產品。
  • 網絡時代主流報紙深度報導之創新路徑
    作為主流報紙深度報導近年來的一個高峰,這篇深度報導給我們帶來諸多啟示:內容為王沒有過時,優質內容本身永遠具有競爭力,主流報紙深度報導在網絡時代依然大有可為。一、網際網路時代誰來提供事實真相和理性思考當今的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時代催生了自媒體,使新聞受眾歷史性地轉向了移動互聯端,我們的社會進入以快餐化、隨意化、碎片化、娛樂化為特點的閱讀時代。
  • 多維度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多維度思考
    原標題:多維度平臺 網際網路+時代需要多維度思考   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網際網路金融保險保障合作模式創新研究」項目啟動儀式受到獲廣泛關注。其實早在總理提出《網際網路+行動計劃》中提到網際網路+金融的說法,很多商界人士就嗅到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巨大商機。
  • 地殼演化簡史第4篇:中生代——恐龍的鼎盛期和爬行動物的時代
    中生代:顯生宙第二個地質年代,指介於古生代和新生代之間的時代,距今2.5億年-6500萬年前,地質學上分為3個紀: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中生代是地球上爬行動物統治地球最鼎盛的時代,其中代表的動物是恐龍,出現於三疊紀,鼎盛於侏羅紀、白堊紀中期,滅絕於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由於當時地球上最繁盛的最具代表性的物種就是恐龍,統治地球時間長達約1.6億年之久,故中生代也被稱為恐龍時代。那麼這一個地球重要的地殼發展史階段,中生代有什麼特點呢?
  • 加納2019年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系列銀幣欣賞:達文西
    2019年,加納發行了「世界上最偉大的藝術家」系列銀幣第一枚作品,獻給那些致力於紀念改變美麗與和諧觀念的 藝術家。該銀幣是用2盎司的999銀製成的,獻給達文西。這款銀幣背面裝飾有《蒙娜·麗莎》的精美複製品和達文西側面肖像的高浮雕輪廓。
  • 新時代背景下的美育基因重組
    本叢書第一輯包括《與大數據時代同行的美術教育》《數位化時代下的新媒體藝術教育》《社會轉型背景下的表演藝術教育:二十世紀西方表演理論教學讀本》。在當前社會變革的背景下,美育的宗旨是什麼?書中給出的解答是:     21世紀的教育應該向「全球共同」的理念轉變。     21世紀需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藝術教育、促進社會創新的藝術教育、實現全球共同核心利益的藝術教育。
  • 《雲中行走》上映 年度口碑視覺盛宴奪鼎而來
    影片在奧斯卡金像獎獲獎導演澤米吉斯行雲流水般的執導下,採用最先進的3D和CG技術手段拍攝和製作,高度還原了1974年在世貿中心雙子塔頂發生的真實事件,為觀眾打造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該片在去年10月北美上映後,紐約時報、娛樂周刊等主流媒體給出的評價激動似影迷,而很多國內外專業影評人也表示這絕對是羅伯特·澤米吉斯目前為止的最高水平,更將是囧瑟夫在中國登上「神」臺的關鍵一步。
  • 四大維度深刻解讀「海普諾凱1897」突圍破局之道
    大品牌肉搏時代下,看海普諾凱1897如何破局。奶粉新政實施以來,隨著我國出生人口數量的下滑以及品牌集中度的提高,行業已深化進入到存量競爭新周期,在此之下,尼爾森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嬰配粉市場總體同比增長9.4%,其中高端和超高端產品在嬰幼兒奶粉類別的佔比合計高達61.2%,截止目前,以實現連續四年增長。
  • 「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發布:新生代崛起,中生代穩固
    2021年1月13日,第三方數據挖掘與分析機構艾媒諮詢發布《2020年中國網絡文學作家影響力榜單解讀報告》,基於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相關數據,根據對作品影響力、作品銷售力、作品可讀性、作品IP價值四個一級指標的考量
  • 「離經叛道藝術家」張贏羽 —— 中國原創科幻數字藝術出海先行者
    (本報導內容節選並翻譯自《倫敦日報》:科幻數字藝術家張贏羽個人藝術專訪)從「海歸插畫家」到「藝術出海創業者」「後疫情時代」藝術圈兒有一位來自中國的90後青年藝術家用他的
  • 張學東《阿基米德定律》:現實維度與內風景敘事
    文學表達的現實維度,也即文學與時代的互生關係,文學與現實的深度關聯,特別是對社會問題的反映以及對身處困境中的人的生存與精神狀態的探察,一直是張學東文學實踐活動的突出特徵。張學東對轉型期內社會問題的觀察、記錄、思考,要比所謂「底層敘事」有著更深入、更充分的表現。
  • 「數字時代的仿像:黃建成藝術展」登陸德國寶馬中心
    「數字時代的仿像:黃建成藝術展」於德國柏林寶馬展示中心拉開帷幕「數字時代的仿像:黃建成藝術展」於柏林時間9月25日19點30分在寶馬展示中心隆重開幕。他認為黃建成作為中國著名的設計師和藝術家,給德國觀眾帶來既有中國文化傳統元素,又具當代觀念的藝術作品。寶馬柏林總裁Hans Reiner Schröder作為寶馬公司的代表,在開幕酒會上致辭,「我們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到藝術家黃建成來到柏林,這也是寶馬柏林公司第一次從當代藝術的角度來探索中德文化的交流與合作。」
  • 媒介融合背景下BBC的立體化新聞報導平臺構建
    在新聞報導的實踐過程中,怎樣打破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各自獨立運行的狀態,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從內容生產到終端接收與反饋都形成信息整合的深度融合報導,維持和保護新聞的價值體系成為當今新聞傳播急需應對和解決的問題。本文將借鑑和對比英國BBC改革的成熟路徑,研究它如何在新浪潮中構建多媒體平臺,並基於多媒體平臺進行新聞報導實踐,實現新聞報導的立體化傳播和對媒介市場的全方位佔領,保持媒體的的輿論引導力和社會影響力。
  • 史前篇(1)恐龍時代的背景
    剛剛經過寒武紀大爆發的地球在二疊紀時卻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這次大滅絕,使得95%的生命被毀滅,陸地上的巨大兩棲動物和肉食動物幾乎全部消失,就連昆蟲也大批死亡,海裡的海百合,珊瑚也一掃而空,至於滅絕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科學家認為是如今的西伯利亞地區的熔巖噴發,方圓數百平方千米都著火,直達幾百萬年火,火山噴髮結束,但是大量的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阻擋了陽光,改變了氣候,持續了幾十年,在如此的惡劣氣候巨變下,
  • 英國設計師Mary Katrantzou 2017春夏系列涉嫌抄襲日本藝術家作品
    時尚頭條網報導:英國設計師Mary Katrantzou一年前因為其26字母的膠囊系列涉嫌抄襲而被起訴,最近,她再次受到質疑,其2017春夏系列被指抄襲北岡明佳Akiyoshi Kitaoka的藝術作品。北岡明佳是日本藝術家兼視覺科學家,追隨著幾十年前那些偉大的歐普藝術家們的足跡。
  • 從「科學怪人」到「西部世界」藝術家如何思考?
    通過影片、攝影、裝置、錄像、雕塑、詩歌及繪畫的表達代表著交替的、平行的和抗辯的未來觀的不同策略、視角、笑話、陳述與敘述,以及在今天世界各地的藝術實踐中出現的各種象徵、符號與解讀。在展覽中,獨角獸空間邀請到的兩位藝術家通過長期交流用不同的視角去解讀現代的「弗蘭肯斯坦」。通過圍繞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的主題,對當下「進步的科學」和「未知的探索」提供不同角度再次思考人類的冒險精神。用作品和對話,將「獨角獸空間」變成一個隱喻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