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所「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11-27 中國科學院

  318,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研發的「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通過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電子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孫殿義出席會議並發表了歡迎致辭。會議成立了鑑定委員會,委員由來自工業與信息化部科技司和規劃司、國家氣象局、總參氣象局、國家地震局、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間中心等11位專家組成,委員會主任由毛二可院士擔任,副主任由萬衛星院士擔任。  

  鑑定委員會聽取了課題組做的研製技術總結報告、查新報告、用戶報告、測試報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報告,並實地觀看了電離層測高儀的工作過程。鑑定委員會經過充分的質疑和討論,形成了鑑定意見。鑑定認為:「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實現了多項技術創新,處於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其中實時窄帶跟蹤濾波、全數位化圓極化波生成及O波和X波分離等技術優於國外產品。  

  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成果已經成功應用於我國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建設,多個電離層測高儀站已實現3年多的穩定業務運行,為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開展空間天氣災害監測預警業務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源保障,產生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電子所將進一步加大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的市場應用推廣工作。

 

鑑定會現場

相關焦點

  • 克州氣象局阿圖什電離層測高儀監測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潘繼鵬 通訊員 趙媛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電離層測高儀監測站於2010年7月下旬建成投入試運行。這也是新疆第一個電離層測高儀監測站。  2009年6月,新疆電離層測高儀站選址評審會在北京召開。8月,中國氣象局正式批准,將克州氣象局作為新疆電離層測高儀建設站址。  項目確定後,克州氣象局立即成立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織編寫建設實施方案。
  • 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電離層歷史資料整編和電子濃度剖面...
    2009年5月27日,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重點項目「電離層歷史資料整編和電子濃度剖面及區域特性圖集編研」在北京啟動。    該項目通過對武漢電離層站60年積累的電離層測高儀手動人工觀測、膠片頻高圖和數字頻高圖資料按照國際新標準統一進行度量、處理和參數提取,獲得我國中部電離層完整的參數、頻高圖和電子濃度剖面等數據集,建立符合國際標準規範的電離層特性數據集和圖集。
  • 論文推薦| 趙海山:一種適用於電離層電子密度重構的AMART算法
    試驗採用全球電離層圖(GIM)數據和GPS雙頻觀測數據分別從單射線迭代和多射線迭代兩個方面對新方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進行驗證。試驗結果表明,相對於傳統的MART算法,本文方法反演電子密度剖面更接近電離層測高儀觀測結果。
  • 天悅電子《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鑑定 可...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由綜藝股份(600770)孫公司天悅電子與東南大學聯合完成的《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在南京通過了江蘇省電子學會組織的專家鑑定。
  • 江南大學「短纖紗智能型高速經編機」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江南大學「短纖紗智能型高速經編機」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07-14 07:55:13 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 2020年7月11日,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委託
  • 極低頻探地工程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9月1日,中國船舶集團在北京組織召開極低頻探地(WEM)工程科技成果鑑定會。由多位院士、教授組成的鑑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工程成果匯報,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對該項目進行了質詢和討論,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 大連化物所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新工藝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27日,「納米金催化甲基丙烯醛一步法氧化酯化制MMA新工藝」在盤錦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屬於國內首創,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鑑定,並建議加快示範工程建設和推廣應用。」
  • 大連化物所制甲基丙烯酸甲酯新工藝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27日,「納米金催化甲基丙烯醛一步法氧化酯化制MMA新工藝」在盤錦通過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該成果屬於國內首創,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意通過鑑定,並建議加快示範工程建設和推廣應用。」MMA即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是有機玻璃、塗料、潤滑油添加劑等材料的基礎原料。
  • 中國移動牽頭完成的物聯網安全技術成果通過中國電子學會鑑定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19年4月26日,中國電子學會在無錫召開「物聯網異質資源泛在可信接入與自適應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國家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倪光南等專家參加鑑定,一致認為該成果具有很高的創新性,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 負氫離子水設備在成都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王玥)負氫離子是由美國科學家發現並獲得了2003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科技成果,24日,由國家發改委中國投資協會新興產業中心、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成都軍區陸軍總醫院主辦,四川省科技廳、天府新區區政府支持的科技成果鑑定會在成都召開,會議一致認為:該項技術設備技術領先,將諾貝爾獎的理論成果變成了現實產品。
  • 極低頻探地工程(WEM)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為測地震預測提供服務
    由我國通過跨學科交叉融合創新完成的國家大科學工程,整體技術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標誌著我國又一項創新科學平臺的誕生。9月1日,極低頻探地工程(WEM)通過科技成果鑑定。項目團隊還在首都圈和南北地震帶南端建成了首個可同時接收人工源和天然源極低頻電磁信號的地震監測臺網,同時開展了地震預測及地下礦產、油氣資源探測、大陸架探測等探索性科學試驗研究,取得多項突破性進展,為「深地、深海、深空」等相關領域的前沿科技研究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和平臺。
  • 「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月22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離子液體清潔過程與節能創新團隊」為主研發完成的「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的研發及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中國科學院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形成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離子液體電解液技術,建立了離子液體電解液規模化製備技術及成套設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鋰離子電池應用十分廣泛,正急速滲透汽車、儲能、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
  • 物理所「阿秒雷射脈衝的產生與測量裝置」通過成果鑑定
    3月19日,該項研究成果通過了由中科院組織的專家鑑定。  阿秒雷射脈衝(1阿秒=10-18秒,為千分之一飛秒,1飛秒為千萬億分之一秒)是目前人們所能控制的最短時間過程,可以用來測量原子內繞核運動電子的動態行為等超快物理現象。自本世紀初誕生以來,已在凝聚態物理、原子分子物理、X射線雷射物理、化學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大應用突破。
  • 「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5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四川省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該項目由過程工程所鄭詩禮課題組完成,副研究員李平代表項目組介紹了項目的技術原理、創新點及生產應用情況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研究員鄭詩禮對項目背景、成果意義作了補充說明。鑑定委員會專家經過質詢討論後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鑑定。並建議進一步加快推廣應用。
  • 通用股份:杜仲橡膠產業化應用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7月14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江蘇組織專家對通用股份(601500)的《合成型杜仲橡膠(TPI)在全鋼子午線輪胎中的產業化應用》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鑑定。鑑定委員會一致同意該成果通過鑑定,認定該項目首次實現了TPI在全鋼子午線輪胎中的規模化應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綜合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技術也為我國杜仲橡膠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建議深化相關基礎研究,加大推廣力度。據了解,我國是天然橡膠消費大國,天然橡膠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對外依存度高。
  • 大連化物所「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Ⅲ)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11月9日,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劉中民院士團隊開發的、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第三代甲醇制烯烴(DMTO-Ⅲ)技術」,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鑑定。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擔任鑑定委員會主任。
  • 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設在該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中巴空間天氣聯合實驗室(簡稱「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實驗室巴西聖瑪利亞臺站和中國子午工程武漢臺站數字測高儀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 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研究揭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設在該中心的中科院南美空間天氣實驗室/中巴空間天氣聯合實驗室(簡稱「中科院南美實驗室」)科研人員,在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研究方面已取得重要成果,首次利用中科院南美實驗室巴西聖瑪利亞臺站和中國子午工程武漢臺站數字測高儀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研究揭示出南大西洋異常區電離層特性。
  • 一項環保過濾新技術通過國家科技成果評價鑑定
    新華網北京頻道2月15日電(記者李志勇)一項環保過濾新技術15日在北京通過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國家科技成果評價鑑定,被正式列為國家科技成果。  據了解,這項由無錫尼富龍超濾科技有限公司在引進基礎上研發創新的尼富龍超濾技術通過對使用過的潤滑油進行特殊過濾,可以使潤滑油能夠重複循環使用15年以上,而且能夠有效改善潤滑效果,提高發動機效率,延長發動機壽命。  科技成果評價委員會的評價意見顯示,有關權威單位在對使用該技術過濾後的潤滑油進行監測評價後認為,其符合國家汽車節油產品使用技術條件和船用指標要求。
  • 永興特鋼:超級奧氏體不鏽鋼N08367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上證報訊(記者 駱民)永興特鋼公告,近日,由公司、武進不鏽和國家電投研究院共同開發完成的「核電廠海水系統大口徑超級奧氏體不鏽鋼無縫管制造技術」順利通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填補國內外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