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牽頭完成的物聯網安全技術成果通過中國電子學會鑑定

2020-11-27 通信世界網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2019年4月26日,中國電子學會在無錫召開「物聯網異質資源泛在可信接入與自適應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科技成果鑑定會。國家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倪光南等專家參加鑑定,一致認為該成果具有很高的創新性,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推廣應用前景廣闊。

「物聯網異質資源泛在可信接入與自適應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由中國移動研究院、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聯合完成,構建了一套具備可擴展、主動防禦、可信管理等特點的可信物聯網安全接入系統。該成果已形成「安連寶」系列產品,適用於移動、物聯網及家庭等多種場景下的安全接入防護與管控,已在中國移動內外部多個單位應用,覆蓋19個省市自治區,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鑑定會由中國電子學會科技評價與成果轉化中心副主任曹玉紅主持,國家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倪光南以及來自國家網絡安全相關部委、高校的共9位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中國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楊志強、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唐亞瓊、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公備等單位代表和專家出席了會議。

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 沈昌祥院士

鑑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倪光南院士

「物聯網異質資源泛在可信接入與自適應安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由中國移動研究院、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北京工業大學聯合完成。成果從物聯網特性出發,由物聯網邊界安全接入設備、安全管理雲平臺、物聯網運維管理平臺構成的物聯網邊界安全可信接入解決方案,構建了一套具備可擴展、主動防禦、可信管理等特點的可信物聯網安全接入系統,其產品已規模化推廣應用,運行穩定。

該成果已形成「安連寶」系列產品,適用於移動業務、物聯網系統以及家庭網絡等諸多場景下的安全接入防護與管控,具有較為普遍的適用性和實用性,並於2017年底正式在中移物聯網有限公司落地推廣,已在中國移動內外部多個單位應用落地,覆蓋包括新疆、甘肅、雲南、湖南在內的19個省市自治區,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鑑定會上,成果完成單位進行了匯報,包括研製報告、技術總結報告、查新報告、應用報告、經濟和社會效益分析報告等。鑑定組宣讀了測試報告、測試意見、資料審查報告等。

鑑定委員會經過質詢討論,一致認為「該成果具有很高的創新性,整體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推廣應用前景廣闊」。該成果順利通過評審,充分展示出中國移動的安全技術創新及實踐能力,並為後續成果的廣泛應用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相關焦點

  •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
    同濟牽頭完成的24項成果(人)獲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其中一等獎13項,青年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20-05-19
  • 電子所「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3月18日,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研發的「CAS-DIS數字電離層測高儀」通過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電子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孫殿義出席會議並發表了歡迎致辭。會議成立了鑑定委員會,委員由來自工業與信息化部科技司和規劃司、國家氣象局、總參氣象局、國家地震局、北京理工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空間中心等11位專家組成,委員會主任由毛二可院士擔任,副主任由萬衛星院士擔任。
  • 「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新型環保氣體絕緣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應用」項目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2020-01-14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信息技術前沿青年論壇在華東交大舉辦
    11月27日,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分會信息技術前沿青年論壇在華東交大舉辦。該校副校長陳夢成致辭,他表示,通信分會信息技術前沿青年論壇有助於學校青年教師的成長及優秀研究生的培養,希望本次論壇能為各位專家與學校建立更深厚持久的友誼,在通信技術領域有更多的交流。
  • 天悅電子《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通過專家鑑定 可...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日前,由綜藝股份(600770)孫公司天悅電子與東南大學聯合完成的《HA320數字助聽器晶片和算法》科研成果,在南京通過了江蘇省電子學會組織的專家鑑定。
  •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集中展示最新信息技術成果
    原標題: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集中展示最新信息技術成果   第十八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將於5月13日-17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舉辦,在主展場1B館「消費電子與信息技術展區」1202展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主要聚焦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技術和應用產品,涉及信息系統、電子信息與通信、信息安全等專業領域。
  • 中國電子學會信息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
    5月6日,中國電子學會信息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擔任信息安全專家委首屆主任委員,秘書處設在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電子)是信息安全專家委的掛靠單位。
  • 新一代甲醇制低碳烯烴技術通過鑑定
    鑑定會現場6月26日,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甲醇制烯烴(DMTO-II)技術在北京通過了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成果鑑定,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DMTO-II技術是由陝西煤業化工集團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牽頭,在大連化物所中試成果基礎上,與中國石化集團洛陽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共同開發,在陝西省華縣陝西煤化工技術工程中心有限公司甲醇制烯烴試驗基地進行了每天甲醇處理量50噸的工業性試驗。試驗裝置從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共進行了二個階段試驗,累計完成800多小時的運行試驗。
  •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加強產業協同,打造良好生態
    」 文 | 通信產業報(網) 高超 9月17日,在2020新一代移動通信產業發展金壇茅山峰會上,中國電子學會理事長張峰表示,近年來,中國新型信息基礎設施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但仍面臨巨大挑戰。
  • 中國電子學會舉行成立50周年慶祝大會
    苗圩在致辭中指出,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對於拉動經濟增長、促進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基地;創新能力不斷增強,信息技術專利申請總量和新增量居工業各行業首位;集成電路、高性能計算、新型顯示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 IoTF 第六屆中國國際物聯網博覽會暨物聯中國年度盛典
    、華為、阿里雲、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象嶼集團聯合主辦單位:臺灣物聯網協會、香港物聯網商會、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北京物聯網學會、北京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上海市物聯網行業協會、重慶市物聯網產業協會、深圳市物聯網智能技術應用協會、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山東省物聯網協會、河南省物聯網行業協會、湖南省物聯網行業協會、陝西物聯網產業聯盟
  • 從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看ICT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獎」評選出35個獲獎成果。結合當前信息通信領域科技發展情況梳理科技創新的九項趨勢,更好地讓社會各界了解信息通信領域科技的最新發展動向與成果。  一是5G商用推廣,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創新加快推進。2019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中國進入5G時代。
  • 「礦山安全生產物聯網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題預告
    「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礦山安全生產物聯網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以下稱項目)利用物聯網技術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特性,針對礦山物聯網感知理論、智能傳感技術、標準化方法、大數據分析服務等關鍵問題,開展了礦山安全生產狀態信息的全面精準感知、實時高效交互與智能分析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實現了對礦山物理世界精準感知、實時分析、科學決策、智能控制和精益管理,為高效、安全、綠色的礦山開採目標奠定了基礎。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2019中國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團隊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核心技術創新團隊、國防科技大學雷達極化成像與識別創新團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等獲得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王志波等80餘人獲優秀科技工作者。8篇論文入選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
  • 中興通訊首家完成中國移動SPN小顆粒技術現...
    中興通訊首家完成中國移動SPN小顆粒技術現網驗證! 中興通訊首家完成中國移動SPN小顆粒技術現網驗證! 近日, 中興通訊 首家完成SPN10M小顆粒企標方案現網測試,測試結果充分驗證了SPN10M小顆粒方案功能和性能達到設計要求。SPN是 中國移動 提出的整體原創性技術,已在ITU-T實現系列標準立項。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京舉行
    2019中國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團隊獎授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核心技術創新團隊、國防科技大學雷達極化成像與識別創新團隊。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姜鵬等獲得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武漢大學國家網絡安全學院教授王志波等80餘人獲優秀科技工作者。8篇論文入選電子信息領域優秀科技論文。
  • 清華「常壓室溫等離子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成果通過鑑定
    清華「常壓室溫等離子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成果通過鑑定清華新聞網5月8日電 4月26日,由清華大學、洛陽華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無錫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常壓室溫等離子(ARTP)誘變育種技術與裝備」通過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聯合會組織召開的科技成果鑑定會。
  • 中國電子學會七八月份會訊
    ●第9屆全國超導技術及應用大會將於2006年7月在成都青城山舉行 由中國電子學會超導電子學分會主辦、電子科技大學承辦的第九屆全國超導技術及應用大會將於2006年7月15?20日在成都青城山舉行。會議將就超導材料及薄膜、超導結、SQUID器件、超導器件及應用、超導測試方法及低溫系統等方面展開討論。
  • 「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通過科技成果鑑定
    5月28日,由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四川省銀河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鉻鹽生產過程鋁釩同步分離技術」項目通過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鑑定。  該項目由過程工程所鄭詩禮課題組完成,副研究員李平代表項目組介紹了項目的技術原理、創新點及生產應用情況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懿、研究員鄭詩禮對項目背景、成果意義作了補充說明。鑑定委員會專家經過質詢討論後一致認為:該技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同意通過鑑定。並建議進一步加快推廣應用。
  • 中國電子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
    2019 中國電子信息科技創新團隊獎授予2個團隊。具體來看,獲得特等獎的2個項目中,一個是由自北京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海思技術有限公司等主要完成單位獲得的「超高清視頻編解碼關鍵技術」技術發明獎;另一個是由浙江大學,浙江邦盛科技有限公司,網易(杭州)網絡有限公司等主要完成單位獲得的「流式大數據實時智能處理技術及平臺應用」科技進步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