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1日晚,北鬥星通集團公司研究院博士後技術總監陳良博士受邀為北京科技大學MBA集中班做專題講座,專碩中心李曉靜主任以及集中班的五十餘名同學參加了本次講座。
主講人介紹
陳良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GNSS高精度數據處理理論與算法、GNSS廣域增強服務關鍵技術。曾任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測試評估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北鬥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副主任設計師、亞太空間合作組織中方代表等。曾獲得第三屆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優秀青年論文獎,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建設突出貢獻集體。
陳良博士
北京科技大學師生
北鬥公司介紹
北鬥星通是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首家上市公司。2000年9月25日,北鬥星通「因北鬥而生」,胸懷北鬥夢與實業報國初心,在北京中關村成立;二十年來,北鬥星通「伴北鬥而長」,見證並推動了我國衛導航及相關產業發展。二十年創新發展,北鬥星通已成為一家國際化產業集團,致力於為全球用戶提供卓越的衛星導航、通信、汽車智能網聯產品、解決方案及服務。
講座紀實
在本次的講座中,陳良博士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為主題,從衛星導航系統的科普開題,循序漸進地為在場師生回顧了北鬥系統的發展之路,最後落腳於北鬥的應用發展展望。
目前的衛星導航系統主要分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和區域衛星導航系統。其中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美國GPS31顆衛星、俄羅斯GLONASS24顆衛星、中國北鬥30+顆衛星、歐盟伽利略27+3顆衛星;區域衛星導航系統是: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日本準天頂衛星系統QZSS。
在回顧北鬥系統的發展歷程中,陳博士主要講述了北鬥建設的「三步走」戰略:北鬥一號基於雙星定位原理,即用兩顆衛星就可實現最基本的定位功能,北鬥一號的建成使我國成為繼美、俄後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北鬥二號14星的建成實現了亞太區域的覆蓋,北鬥在此階段被聯合國確定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四大核心供應商;北鬥三號定位於全球系統,2018年12月北鬥三號完成了基本系統建設,服務於「一帶一路」,2020年6月北鬥三號完成了星座部署。
如今,我國實現了衛星導航基礎產品的自主可控,逐步應用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2019年中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達到3450億元,北鬥技術不僅在傳統的高精度產品上應用廣泛,更是在包括智能網聯汽車、無人機等新興市場取得了較大成功,北鬥技術以其滲透性、融合性和寄生性不斷拓展市場維度,尋求新的發展。此外北鬥技術在海洋漁業、森林防火、野生動物保護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運用於災前檢測、災中監控、災後重建,讓我們能最大程度降低災害帶來的損失。首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院士所言,「北鬥的應用只受人類想像力的限制」。我們期待北鬥的發展為我們帶來新的改變。
互動問答
在互動問答環節,對於同學們提出的如何看待「清華才女破解北鬥密碼」這一熱點事件,陳博士以極高的專業水準做了回答:該同學破解的只是一個民用信號,破譯的編碼對於我國沒有任何影響。
此外,對於同學們比較疑惑的問題:為何我國的北鬥發展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較高水水平,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機導航等還是用的美國的GPS導航?陳博士解釋道,北鬥應用正在邁向「標配化」發展的新階段。目前國內外主流晶片廠商已推出兼容北鬥的通導一體化晶片,智慧型手機已成為衛星導航系統最主要的應用領域之一。目前手機上的GPS已經成為了衛星導航的統稱,不僅僅只接收到美國的GPS衛星導航的信號,如果手機的硬體支持,同樣能夠接受北鬥的衛星導航信號,而手機北鬥定位支持率達到75%。專業的解答讓我們對於國家的北鬥技術有了更強的自信,同時與陳博士的互動也讓我們對北鬥技術與企業應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總結髮言
李曉靜主任總結了本次講座的意義:這是一場跨專業的講座,對我們非相關專業的學生了解北鬥技術有很深的意義,尤其是陳博士對北鬥在國家安全領域的講解讓我們感受到本次講座不僅是專業知識的講座,更是一場愛國主義教育。我們的同學應該在北鬥人精神的感染下努力成為所在領域的中堅力量,這是我們每個人最重要的愛國之舉。、
、
「古有北鬥七星辨方向,今有北鬥衛星測全球」。陳博士說:「北鬥是國家的選擇,更是北鬥人的使命」。2000年10月31日,我國成功發射北鬥導航試驗衛星01星。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建成開通。20年風雨兼程,20年鍥而不捨,這是一代北鬥人對初心的堅守,更是對祖國的熱愛。
編輯:顏回
(本文轉載自北京科技大學東凌經濟管理學院 ,如有侵權請電話聯繫13810995524)
*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MBAChina立場。採編部郵箱:news@mbachina.com,歡迎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