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樂嘉張衛健 |
搜狐娛樂訊 雜技演員表演險象環生,卻絕不能自己失去平衡;相聲演員逗樂觀眾,卻決不能自己先行笑場;同樣的道理,好的演講者往往通過演說來影響觀眾的情緒,進而實現傳播演說觀點的目的,所以演講者最忌在演講舞臺上情緒失控。然而,在上周六由北京衛視和能量傳播聯合推出的熱播語言競技真人秀節目《我是演說家》中,一位失控演講者卻獲得了全體導師的一致認可,並最終獲得了成功晉級。
這位成功晉級的「失控演說家」名叫高敏,她所從事的工作,是在全中國都只有300百人參與的器官移植協調員。與器官勸捐員努力說服公眾接受器官捐獻的理念不同,器官協調員的工作,則在於當捐獻對象醫學死亡之後,要以最快的速度協調捐獻器官和受捐病人。高敏從事的器官協調員工作,就是要在捐獻者家屬還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的時候,便要站出來勸說他們爭分奪秒拯救下一個生命。這無疑是一個永遠在與死亡和痛苦打交道的工作,也無疑是一個永遠在人之常情和社會公益之間糾結的工作。而高敏關於器官協調員工作的演講,也正是在一種壓抑的氣氛下,用她略帶沙啞的喉音緩緩道來的。
儘管在整個演講過程中,高敏一直在努力的壓抑自己的個人情感,想要通過儘量平實的演講,讓觀眾能夠更多的接受到她所演講的內容信息。但伴隨演講而不斷湧現的種種回憶,仍然讓高敏在不到十分鐘的演講過程中,就發生了兩次情緒失控。一次意外的情緒失控是高敏講述一場對於意外失女的父母長達十幾個小時的勸說往事。而另一次情緒的爆發則發生在高敏因常年忙碌工作而忽視了十五年的兒子來信被導師魯豫讀出的時候。這兩次為所有學院派演講教程視為大忌的情緒失控,一為公益事業一為家庭私事,卻都是以演講者高敏無言失聲的痛哭收尾。
不過幸運的是,這樣的意外失控,並沒有削弱高敏演講的力量。在高敏演說結束之後,四位導師和現場觀眾不約而同的長時間自發鼓掌,不僅為當晚的節目製造了一個小高潮,也充分證明了高敏演講的成功。甚至在隨後的點評環節,高敏演講所引發的器官捐贈話題,也取代了導師們慣常的演講技巧點評,成為四位導師之間熱烈討論的內容。導師張衛健不僅專門提到香港在器官捐獻方面的經驗,還大方掏出隨身攜帶多年的器官捐獻志願卡。志願卡片上「我支持器官捐送,請尊重我的意願」的誓言,也讓現場導師都唏噓不已。導師樂嘉甚至現場起意,要求高敏幫助自己達成器官志願捐獻的願望。最終高敏也成功被導師劉嘉玲納入戰隊,順利晉級。
導師們的「離題」、「偏題」,乃至最終高敏的晉級,或許正說明了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對於「好演講」的標準,並不是充滿條框刻板不變,也並沒有什麼不能觸碰的金科玉律。只要是打動人心真情實感,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都會獲得肯定。相信高敏的成功勢必會鼓勵更多演講者們鼓起勇氣,登上《我是演說家》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