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瞄準樂嘉 稱其學術剽竊學歷造假

2020-11-30 第一財經

「打假鬥士」方舟子這一次將「槍口」對準《非誠勿擾》主持人樂嘉,昨天起在微博上對樂嘉的「性格色彩學」和學歷都提出了質疑。不過記者發現,樂嘉學歷遭受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只是這一次是方舟子提出的,一下引起網友熱議,截至記者發稿時,該篇微博已經被轉發、評論上千次。

昨天有網友在微博上向方舟子提問:「方舟子老師,去看看樂嘉的『性格色彩學』吧,很多人說那傢伙都是騙人的,蠱惑大眾的!但是苦於沒有你這樣的打假鬥士站出來啊。」方舟子立刻在微博上回應說:「性格色彩學騙不騙人且不說,那是剽竊Taylor Hartman性格色彩密碼。樂嘉的母校美國阿姆斯壯大學則是西太平洋大學一樣的加州野雞學校,曾在國內合作辦學,已關閉。」

樂嘉在他的書《色眼識人》中這樣自我介紹:「樂嘉:香港福克思培訓與演講公司創辦人、FPA性格色彩密碼訓練課程和工具的研發者,是目前國內性格分析研究領域的權威。獲得美國阿姆斯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後,在上海戲劇學院專業進修表演與主持專業……」

在「互動百科」裡這樣介紹:阿姆斯壯大學在聯合國的國際大學聯盟(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IAU)的資料庫中並無其資料,亦未見於美國教育辦公室認可名單之列,更無國際商管評審機構(AACSB)的認證和六大地區的認證。另外,美國奧勒岡州政府對該校所頒授的學位只作有限度的承認。榮譽博士學位的頒受條件亦很有問題:每年由世界華商投資基金會及美國美亞發展協會主辦的《世界傑出華人獎》的所有得獎者,從第一屆到第八屆的得獎者都會自動獲得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所以這兩項活動一直都是一併舉行。外間相傳只要有一千萬美元即可成交,《壹周刊》甚至指出:要獲該大學頒發世界傑出華人連榮譽博士銜約需七十萬港元,但由該等學店頒受的學位及銜頭有名無實,申請政府職位或升學進修時亦不會獲承認。基於以上理由,學校的國際認受性受到質疑。另其在網頁/Google Map聲稱位於柏克萊「分校」的地址實際上並不存在,兩者實地分別為住宅及一所名Berkeley High School的中學。

另外網上還能查到:2007年2月11日,「世界傑出華人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姜昆榮獲世界傑出華人獎,同時被美國阿姆斯壯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但又有網友表示:樂嘉的學歷是「畢業於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函授於阿姆斯壯大學」。

記者搜索發現,此前就有網友質疑過樂嘉。2011年2月24日魯鳴在「新語絲」發表了《國內最火爆電視節目<非誠勿擾>心理點評專家樂嘉造大假嫌疑》一文。文中稱「我看到樂嘉在演講時,並沒有展示任何研究成果,特別是他放映的幻燈片裡幾乎都是西方人臉面。我很好奇,就Google了一下。 樂嘉並不是FPA性格色彩學創始人。 網上百科全書上有關於樂嘉說的性格色彩學,其創始人是哈特邁博士(Dr. Taylor Hartman)。這裡是連結:http://en.wikipedia.org/wiki/Hartman_Personality_Profile。上面與樂嘉講的四種色彩性格一模一樣。不同的是樂嘉把哈特邁博士的白色改成了綠色,內容照舊。感興趣的讀者自己可去閱讀百科全書,裡面有詳細論述。哈特邁博士為此專門出版過一本書《The Color Code》(1998)。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譯本,《性格色彩密碼》。

記者在網上搜到了。在介紹中稱Dr.Taylor Hartrnan的《色彩密碼》(海南出版社):「本書將人的性格分為紅、藍、白、黃四種顏色。每一種顏色代表一個稟賦類型。作者以45個情感、行為作為測驗題來決定你或他人的性格類型。」 而在百度百科中介紹樂嘉的「性格色彩學」:性格色彩學是心理學的一門分科,由心理專家樂嘉創立。主要將人的性格分為紅、藍、黃、綠四種。但據介紹樂嘉的「性格色彩學」的源頭是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學說。經過卡爾·榮格、碧瑞斯等人的進一步研究,「中國心理專家樂嘉在以上的基礎上進一步結合發展了個性修煉的有效策略、不同性格產生的行為互動關係及塑造個性的內容,並將其他性格分析系統相互整合,與此同時,賦予了『性格色彩』的概念,研發了整個『性格色彩密碼』工具,並開始在商業組織和社會民眾內廣泛地應用。」

不過又有網友表示:「關於色彩和性格方面的研究在國外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有了。在日本相關學會網站上隨便搜索到了,最早上世紀50年代。」……看來「性格和色彩」的出處也是莫衷一是。

而魯鳴在文章最後表示:「樂嘉是優秀演講家,在這方面有出色的軟能力,但是標榜為某心理學說創始人,這實在過了。」

相關焦點

  • 方舟子炮轟樂嘉:讀野雞學校,性格色彩學是剽竊
    】 性格色彩學騙不騙人且不說,那是剽竊TaylorHartman(泰德·哈特曼)性格色彩密碼。他在微博上對樂嘉的"性格色彩學"和學歷都提出了質疑,稱樂嘉對外宣傳自己為"創始人"的"性格色彩學"屬於"剽竊",而其母校美國阿姆斯壯大學是"野雞學校。"華西都市報記者發現,樂嘉的學歷受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此次由方舟子提出,引發網友熱議。截至昨日下午六點,方舟子的這篇微博已經被轉發、評論幾千次。
  • 樂嘉稱「阿姆斯壯是正規學校」 未剽竊性格色彩
    法制晚報訊(記者 周萌)日前,「打假鬥士」方舟子在微博中披露江蘇衛視《非誠勿擾》節目專家樂嘉不僅畢業於一所「野雞大學」,他創始的「性格色彩學」也是剽竊。昨日,樂嘉首度對此做出回應。  學歷?
  • 我們需要方舟子_網易新聞
    ,稱同等產品在美國用3000-4000美元就可以買到。 2003年1月8日,網絡打假高手方舟子在新語絲網站貼出題為「東南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顧冠群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剽竊外國同行成果」的帖子。
  • 網易新聞對話唐駿學歷造假事件打假者方舟子
    6月13日,沉默一周的唐駿再度回應「學歷造假」事件時表示「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就是成功的標誌」。    方舟子隨後在微博上質疑「這是不是在暗示他把全世界都蒙了?」    從上周起,深陷「學歷造假事件」的唐駿對於什麼時候公布真相,開始閉口不提。
  • 學術打假專家方舟子掀落清華造假教授劉輝(圖)
    「新語絲」網站中首次披露,原清華大學醫學院院長助理、教授劉輝學術造假。方舟子憑藉「劉輝事件」,再次掀起學術打假狂瀾。前日,本報記者就此事專訪了方舟子。方舟子  策劃:竇豐昌  文、圖:本報駐京記者謝綺珊 實習生柳建雲  近日,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經過清華大學醫學院3個多月的調查核實,3月10日,決定撤銷劉輝清華大學教授頭銜,解除與劉輝的聘任合同。
  • 方舟子回應妻子論文「造假」:按現在標準不妥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月21日,一場嘴仗引發的官司正式進入司法程序,方舟子狀告崔永元侵犯名譽權並索賠精神損失費30萬元一案由海澱法院正式受理。對於中國網民來說,"方舟子打嘴仗",這不算什麼新聞,他穩坐論戰一方,任由他的對手一茬接一茬的換:炮轟樂嘉、對戰周立波、PK羅永浩、揭露韓寒、質疑林志穎、還論戰王菲,直至現在,因轉基因技術問題,對手更新為崔永元。
  • 方舟子作品《大象為什麼不長毛》被指剽竊
    方舟子的打假行動,對公眾究竟有沒有價值,歷來爭議不休,一方面,他確實揭露了許多抄襲、剽竊、誇大學術經歷或研究成果的造假醜聞,對淨化學術界起了正面作用,也為關心某些領域真相的人們提供了另一個信息來源。但是,傳播科學精神只是諸多公共事業之一,他做不到做不好,別人不妨來做,揭露造假作弊同樣有其公共價值,他在證據選擇、因果分析和邏輯上的缺陷,儘管會妨礙其打假的質量、效果和命中率,但這不是什麼值得緊張的事情,他的行動價值主要在於花力氣收集早期線索,並且有勇氣將問題推上檯面,而最終結果,要麼在法庭上解決,要麼更多的由聽眾自己做出判斷。
  • 《自然》雜誌稱官僚幹預學術推動中國科研造假
    《自然》雜誌稱官僚幹預學術推動中國科研造假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1月14日09:14   《自然》撰文披露官僚幹預學術推動科研造假  記者昨日登錄《自然》雜誌網站在線版,看到題為《中國科研,發表還是滅亡》(Publish or PerishinChina)的頭條評論文章(如右圖)。  文章說,中國最近發生的一系列重大學術造假事件凸顯,中國的學術評價系統過於強調發表論文。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爭議升級方舟子指其博士論文造假
    ­  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  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
  • 嚴打學術造假刻不容緩
    政策微評李海楠近日,教育部發文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讓各界輿論重新聚焦大學生論文造假話題,更引申至對我國學術造假的再次深刻思考。必須承認的是,我國學位論文造假由來已久,國家層面採取的措施不斷,也的確起到了積極成效。
  • 明目張胆的造假?首醫校長饒毅實名舉報3位科學家學術造假
    圖片來源:攝圖網饒毅在信中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應該有效、有膽魄地徹底調查武漢大學醫學院李紅良17年如一日明目張胆的造假」,並稱裴鋼在1999年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的三筆經費支持其發表的論文中,有三張圖片「只有造假才能產生」。據了解,《中國新聞周刊》將上述舉報信截圖發給饒毅本人求證,饒毅回復稱:「沒有發出,有過草稿。」
  • 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本文結合《科研素質培養與論文指導》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簡要闡述了學術造假的定義以及形式,然後結合社會中的一些案例對學術造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關鍵詞:學術剽竊;學術不端;科研誠信當下,學術造假是學術界和社會輿論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學術造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由百度指數得出結論,見圖1)。
  • 方舟子在北京被歹徒鐵錘追打 疑因打假遭報復
    連結:方舟子打假事件2010年7月28日 質疑李一閉氣2小時針對李一稱自己採用道教秘傳「胎息」法,能在水下閉氣2小時22分,方舟子發表博文「世上有沒有『胎息』」予以駁斥,稱「胎息」這種先天的功能根本就不存在,後天再怎麼鍛鍊也得不到。
  • 媒體評論:方舟子遭質疑 學術打假個人時代結束
    工具層面,他多年啄木鳥式的學術打假,揭開不少東郭先生的畫皮,揪出不少欺世盜名的「學術蛀蟲」,成績有目共睹,不容抹殺,「基因皇后」陳曉寧、「神仙」李一、「肖氏反射弧」肖傳國等都被他槍挑下馬;價值層面,他對科學的偏執,是對國民科學素質的啟悟;他對學術打假的啟蒙,讓全社會認識了學術假禍;他敢於講真話的作風,體現了一位知識分子的良心;「六親不認」、對學術造假「一個都不寬恕」,是學術打假應有的態度,而這正是時下學術界最稀缺的
  • 發表的論文造假的後果,中國學術造假從來不缺例子
    ,在學術方面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敗壞學術風氣,阻礙學術進步,違背科學精神和道德,拋棄科學實驗數據的真實誠信原則,給科學和教育事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極大損害學術形象的醜惡現象。如此多行業的論文寫作需求,難免會出現論文造假的情況,尤其是在學生的畢業論文裡,這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奇。大學生一旦論文被發現造假,就會被學校下達撤銷學位的懲令,碩士和博士論文被查出來數據造假,也會被吊銷文憑,而且這個汙點會一直跟隨你的一生。學歷是邁向社會的基石,固然是重要的,沒了基石就很難攀上巔峰。
  • 《學術造假態度調查報告》:89%認為學術造假行為應列入刑法範圍
    近年來被曝出的學術造假、學術不端事件有點多。今年11月,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被實名舉報涉嫌學術造假;2019年,博士畢業的演員翟天臨在直播互動中稱不知知網為何物,隨後被爆出學術不端;再往前幾年,浙江大學副教授賀海波被爆剽竊論文;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專業研究生袁新的碩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等等一系列違反學術道德的事件等被一一揭露。
  • 造假、剽竊和榮譽:何謂科學研究 | 巡山報告
    造假當然不能容忍,但是另外一種行為——剽竊研究思路,可能黑白就不那麼容易分辨了。本期巡山,我們就聊聊這個。我們從剛發生沒多久的兩條學術新聞說起—— 2020年4月30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神經所的科學家楊輝研究員,在著名學術期刊《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
  • 方舟子和羅永浩「對撕」近十年有什麼恩怨 誰輸誰贏?
    以及與方舟子常年「死戰」。無一不體現了老羅的「暴脾氣」。不過在「老羅二三事」中,要數與方舟子的「愛恨情仇」最為壯烈。其實,老羅與方舟子早在2006年就以朋友的身份認識了。­  可是,在兩人認識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因一篇發表在老羅牛博網上的文章發生了分歧。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引爭議 方舟子質疑博士論文造假
    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
  • 《知識分子》曝光他人論文PS造假,自己主編饒毅也被人舉報PS造假
    PS的痕跡,本來是武漢大學國家千人教授霍文哲舉報李紅良幾篇論文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結果最後演變成《知識分子》深度盤點李紅良學術生涯的曝光臺。曾經甜蜜期的饒毅和方舟子發起質疑的方舟子2018年12月25日聖誕節之際,遠在美國的方舟子送給饒毅一份大禮,方舟子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披露,接到可靠的匿名文章,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學院教授饒毅實驗室發表的多篇論文數據造假,方舟子把質疑的匿名文章轉發給饒毅,希望饒毅可以做出解釋,結果在饒毅並沒有買方舟子的帳,不願意方舟子透露他的說明,因此引發方舟子結合所謂匿名舉報的文章發起論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