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學術造假的認識

2021-01-08 一學未解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已居世界第一,論文總量和被引次數逐步增長,湧現了大批專家學者等。但是少數人員的學術不端問題仍有發生,比如,論文抄襲、論文造假等。2019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弘揚科學精神,建設創新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再次被強調。本文結合《科研素質培養與論文指導》所學習的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簡要闡述了學術造假的定義以及形式,然後結合社會中的一些案例對學術造假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討論。

關鍵詞:學術剽竊;學術不端;科研誠信

當下,學術造假是學術界和社會輿論中的熱門話題之一,學術造假涉及的內容相當廣泛(由百度指數得出結論,見圖1)。從107篇論文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被撤銷[1],到韓春雨團隊因科研界無法重複其實驗結果主動撤稿[2],再到青年長江學者與她的「404」論文[3],以及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可以看出當前學術造假、學術不端、學術腐敗等現象不同程度存在。

圖1 學術造假輿論趨勢

就前不久的「翟天臨學術門」事件,除了引發了網絡熱議,各個高校以及相關部門都紛紛做出了響應,是相關問題引向深入。部分高校開設了相關課程,並且在學校的公眾平臺進行了宣傳教育,教育部也加大了審查力度。問題是,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科學研究變成了大生產,變成了一種激烈競爭的職業,由「科學預設了科學家的不謀利、正直與誠實」 [4],到不得不採用一系列綜合防範策略和手段,看來,對科學素養的培養,也有必要從原有的敘述的層面上,進一步提升到哲學的高度加以認識,以更真切的認識當前科研誠信重要性,並內化於己身。

1 學術造假定義及形式

所謂學術造假,就是指剽竊、抄襲、非法佔有他人研究成果,或者偽造、修改實驗研究數據等的學術腐敗行為,[5] 其中學術剽竊最為典型。

常見的學術造假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杜撰、篡改和剽竊。

杜撰,也就是捏造,這種造假主要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想像得到一種結果,而不通過試驗、調查。另外也表現為對科學和實驗結果不尊重,按照個人想法無中生有、捏造論據以支持某種理論的正確性。如引言案例中,韓春雨團隊因科研界無法重複其實驗結果主動撤稿。以及2016年1月10日被譽為韓國頂級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被公布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的兩篇關於胚胎幹細胞系克隆技術的論文也確屬於偽造。

篡改,主要是不尊重實驗結果,而根據自己的期望隨便的修改原始的實驗數據。如在物理實驗中,大家根據理論值隨意修改得到的實驗結果,而不尊重實驗真實的結果。

剽竊,是指抄襲別人的科研成果,並且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發表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引用別人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但是又不註明出處。當然,在對剽竊的認定上,很難將剽竊部分和合理引用區分開來,並且存在抄襲者常常以「合理引用」作為自己剽竊行為的開脫藉口。[6]如2007年7月至8日,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黃慶的2篇署名論文的,被舉報涉嫌抄襲或過度引用,此事最後於2009年7月最後被認定結果為抄襲成立,並取消了黃慶管理學博士學位;撤銷了黃慶研究生導師資格。

2 學術造假分析及其原因

學術造假對國家、社會及個人都會產生嚴重的危害性,為什麼學術造假之風還在中國大地盛行?

2.1 科學研究成為一種專門的研究

在早期,從事科學研究的許多科研人員也只是把科學研究作為業餘愛好, 他們並 不單純的依靠科學研究所獲得的報酬維持自己的生存,在社會上,這些科研人員往往另有其它職業。這種業餘式的科研活動更多的滿足了科研人員的好奇心、娛樂心,科研成果 的多少與維持生存關聯較小,因而很少產生大面積的造假現象。

2.2 科研獎勵機制及職稱評審機制下的相關性影響

在我們的印象當中,科學家都是一群作風嚴謹、道德高尚的人。正如前面提到「科學預設了科學家的不謀利、正直與誠實」那樣。的確,他們中很多人今天依然是出於興趣不斷地探索未知但是他們生活在世俗的世界裡也難以脫俗,總有少數人為了名利,甚至只是為了生計,誇大自己的研究成果,這種事情並不少見。由於中國的晉升制度將職稱與論文優劣及數量掛鈎等原因,科研人員必須工作、科研兩手抓,有些工作人員沒有時間寫論文,但是不寫又沒有辦法評上職稱,最後只能通過抄。

另外就是科研人員也是很講究聲譽、影響力的。聲譽( reputation)即聲望名譽, 是人與人之間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相互信任的社會關係。[7]科研人員的聲譽是在與其利益相關者的科研等社會活動中形成的一種相互信任的社會關係, 這種社會關係建立在科研人員的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基礎之上, 其中職業道德尤為重要。有些學術不端的科學家有些在一開始只是無意中犯了錯誤,並非刻意造假。但是後來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和地位,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死不認帳,利用學術地位打壓同行。你要說他們的動機多麼惡劣吧,我倒也不這麼認為,但是很多時候由於他們講話的權威性,一旦造假,或者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死不認帳。

學術造假、割竊、抄襲事件等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多半是因為個別學術研究工作者底線意識不強,在名利誘惑面前心態失衡,進而從事了造假和學術不端行為,因此,個人應承擔首要責任。

從制度上來說,我國學術評價制度還不夠完善,現實中,一些單位分類評價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還存在一刀切的做法。對學術不端的懲處多停留在學術道德批評和內部處理層面,導致學術造假成本過低,難以對科研不端行為形成有力震懾。致力於學術研究的工作者,在學術生涯起之初就應該要熟悉掌握學術科研的基本準則清醒認識違反學術道德所需承擔的後果,從而引導大家在樹立崇高的學術目標、培養嚴謹的學習態度、端正良好的學習規範等方面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逐漸養成嚴謹求實、潛心鑽研的治學態度和風範。另外,還要加快科研誠信信息化建設,建立完善的科研誠信信息系統,對科研人員、相關機構和組織的科研誠信狀況進行記錄,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堅持零容忍,建立終身追究制度,依法依規對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實行終身追究。

3 結論

科學的本質就是求真,科學研究和學術研究的目標是不斷拓展人類知識的邊界、推動技術進步,真正的研究動力來自於內心的認同。在複雜人性和巨大的利益面前,學術道德的推進在完善科研管理體制之外,也有賴於每個體對於科研之道的認同而實現的自律,如此才能遠離「學術高壓線」。

參考文獻

[1] 羅暉.操秀英.107篇論文被撤,又是同行評議造假惹得禍[J].科技日報,2017,4:1

[2] 新華社.2018,8

[3] 中國青年報,2018,10

[4] 蔣美仕.從職業倫理到科研誠信-科研不斷行為的國外研究動態分析[J].自然辨證證法研究,2011,27(2):96-102

[5] 劉劍輝,吳起軍,潘武東. 學術造假的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 5:215-217

[6] 張冰.我國學術剽竊認定方法與標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經濟市場,2014,7:166-167

[7] 劉霞玲.羅俊傑.聲譽機制下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探討[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0,8,4(4):116-127

相關焦點

  • 嚴打學術造假刻不容緩
    政策微評李海楠近日,教育部發文嚴厲打擊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讓各界輿論重新聚焦大學生論文造假話題,更引申至對我國學術造假的再次深刻思考。必須承認的是,我國學位論文造假由來已久,國家層面採取的措施不斷,也的確起到了積極成效。
  • 《學術造假態度調查報告》:89%認為學術造假行為應列入刑法範圍
    近年來被曝出的學術造假、學術不端事件有點多。學術造假,學術不端不僅對被侵佔學術成果的學生來講不公平,對學術界,對社會來講,是對學術道德底線的挑戰,更是一件無法容忍的事情。那麼大眾對於學術造假、學術不端是什麼態度呢?
  • 學術造假,是怎麼造出來的
    正在造假的藤村新一被視頻監控拍了下來(資料圖片)學術史上,或因學術評價制度不合理、學術監管缺位、學術規範不健全,抑或因種種利益驅動,違反學術道德的事件在國內外學界不時閃現。隨著人們對這些經驗事實認識的深化,「學術不端」阻礙學術進步、違背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損害學術形象的負面效應,應當引發全社會的警思。心理學教授 成為學術騙子現實中,部分研究者不去分析原因及糾偏之策,而是想方設法對現有數據和資料進行「加工處理」,或拼湊數據和資料,或改變、省略某些數據和資料,以使改變後的數據和資料儘可能支持所謂的假設。
  • 「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學術造假」用英語怎麼說 2011-07-26 16:15 來源:北京新東方 作者: 科學來不得半點兒虛假
  • 學術論文造假不能一撤了之
    近來,學術論文撤稿成為媒體報導的熱詞,先是相關部門宣布《腫瘤生理學》集中撤稿事件事實已經查清,接著韓春雨團隊在英國著名學術刊物《自然》子刊《自然·生物技術》網站上發表撤稿聲明。一時間,網友關於學術期刊撤稿討論熱烈。  四川網友船夫:撤稿就一定意味著造假嗎?
  • 發表的論文造假的後果,中國學術造假從來不缺例子
    ,在學術方面剽竊他人研究成果,敗壞學術風氣,阻礙學術進步,違背科學精神和道德,拋棄科學實驗數據的真實誠信原則,給科學和教育事業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極大損害學術形象的醜惡現象。如此多行業的論文寫作需求,難免會出現論文造假的情況,尤其是在學生的畢業論文裡,這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奇。大學生一旦論文被發現造假,就會被學校下達撤銷學位的懲令,碩士和博士論文被查出來數據造假,也會被吊銷文憑,而且這個汙點會一直跟隨你的一生。學歷是邁向社會的基石,固然是重要的,沒了基石就很難攀上巔峰。
  • 論文抄襲,學術造假為何屢禁不止?
    學術造假,論文抄襲這一現象屢禁不止,本應該是象牙塔的大學卻有那麼多不應該有的現象,這合理嗎。先有讚美師娘,再有實名舉報導師抄襲,還有許多的學二代應該勵志攀巖科學的頂峰,難道做學術就不能堂堂正正嗎?其次,對於學術造假的事情很難判斷,對於普通人來說舉報個不做事的官員簡單,可是分辨一篇文章的好壞就難了。正經人誰去知網看文獻啊,作為一個大學生除非百度抄不到,要不然誰去翻文獻啊。既然大部分人看不懂,就無法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而能看懂的少部分人很難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管,畢竟有的專家一個月一篇文章,誰能看的完。因此,學術造假的成本也極底。
  • 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
    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他淪為國人所感到的恥辱,學術不端、學術造假的事件也越來越多,但是在完成畢業論文的時候。那麼知網檢測系統會不會識別發現圖片或者截圖上的文字呢?
  • 學術造假是學者的自殺行為
    嵇少丞質疑:「這裡面是否也存在類似問題,不知國內是否進行相應的學術調查?」    嵇少丞說,在西方發達國家,學術造假是學者的自殺行為。而在中國,有些有嚴重學術不端行為的人依然做著院士、校長和教授,這是不可理解的。中國論文的被引用率較一些國家是很低的,對學術造假的行政不作為可能是根本原因之一。
  • 孫金偉:論中國學術造假三種常見手段極其危害(資料)
    2.請人代勞造假抄襲。  請人代勞造假抄襲也是中國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和國有企業非常流行的學術造假手段。不過這種行為通常發生在單位領導幹部身上,因為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領導幹部位高權重,又工作繁忙,造假抄襲自然就請人代勞。
  • 天大教授學術造假,舉報信居然是一篇123頁的論文,不愧為科研人才
    據了解,這位同學是2016年主動退學的,為了不影響認識的同學畢業,拖了4年才發出這封舉報信,從這也可以看出這位同學是性情中人。 舉報人指出,這位張教授已經不是涉及一點點學術不端了,而是明目張胆的造假。 同學想做實驗,張教授不給機會,所有的實驗記錄和數據全靠造假。其所有的實驗,發表的論文幾乎全部是造假得來的,且還多次幫助其女兒發表論文。當然論文的數據同樣是造假的。
  • 從哈佛「心機」教授造假,看那些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近日,美國著名生命科學媒體 STAT 和《撤稿瞭望(Retraction Watch)》網站爆出前哈佛醫學院教授皮耶羅·安韋薩(Piero Anversa)學術造假醜聞的最新進展:哈佛醫學院和布萊根婦女醫院確定了涉及數據造假的 31 篇論文,並主動呼籲各大醫學期刊,將已發表論文撤回。
  • 復旦劈腿女博士,SCI論文為碩導代寫,學術造假為何如此猖狂?
    為什麼,今年的學術風波如此之多,難道現在的學術造假都是如此猖狂了嗎?可是,這些人的學術作弊,讓博士這一神聖的地位在人們心中打了折扣。翟天臨學術造假風波才平息沒有多久,但是造成的惡劣影響卻是深遠持久了。復旦劈腿女博士的性質比起翟天臨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碩導對其心生愛慕,所以就把自己的學術成果白白送給了她,連SCI論文就有五篇之多,這實屬荒謬。他們是在用欺瞞的手段在給整個社會蒙羞。有人說應該好好查一查這位復旦劈腿女博士的碩士畢業論文和博士畢業論文。
  • 臺灣學術造假5怪象,教團批:臺灣是學術詐騙的天堂?
    相較之下日、韓學者被終結學術生命、判刑,還有人為此自殺,臺灣學界實在太缺乏「恥感」。輔大教授戴伯芬表示,公眾完全不信任政治人物的論文生產機制,是臺灣學界的危機,撤稿統計如果考慮人口平均,臺灣被撤論文數量獨步全球,「這可不是臺灣之光!」
  • 賈樟柯談演員學術造假行為 不是所有藝人都造假只是個別案例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著名電影導演賈樟柯在記者訪談中,談論了關於演員學術造假的這一相關問題,賈樟柯在採訪中表示演員學術造假是少數演員的個人行為。3.5日,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和電影導演的賈樟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被問及到關於演員學術造假的相關事列。
  • 天津大學對學術造假的態度——直接解聘
    在我國高校界,學術造假的情況已經是屢見不鮮,基本上所有名校都或多多少的存在學術造假的學生、教授,甚至是院士。不過,對於學術造假者的處理,各大高校的根據造假者的情況處理方式也有所差別。相對來說,天津大學這次對於學術造假的處罰方式是較為嚴厲的——直接和當事人解除聘任合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的情況吧!
  • 專訪王小凡:治理學術不端,應重點打擊學術造假
    1 在中國的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文字抄襲和打「擦邊球」的兩種學術不端行為已有所好轉,現在需要重點應對的問題是惡意造假。2 醫學是惡意造假、買賣論文的重災區,主要原因在於中國目前對該領域的評價方式不符合臨床與轉化醫學研究的科學規律與性質。3 與美國類似,同行舉報在中國也發揮了主要作用,其中很多來自國外期刊。
  • 天津大學教授:張裕卿,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
    天津大學一教授被實名舉報學術造假,校方:行為屬實,已解聘。11月19日,一篇題為《實名舉報天津大學化工學院張裕卿教授和其女張絲萌學術造假》的文章在網絡熱傳,原天津大學化工學院一碩士研究生以一篇長達123頁的舉報信實名舉報其原導師張裕卿學術造假。
  • 翟天臨如果真的學術造假,後果將會如何?
    最近網上鬧的沸沸揚揚的演員翟天臨學術造假事件,讓小編不得不出來說兩句。事件的導火索是翟萌萌在直播的時候說了一句「知網是什麼」,身為職場老油條的我,除了知網,我還知道維普、萬方、龍源等等,這些可都是學術期刊論文大平臺,他身為一名北大博士後怎會不知道呢?
  • 那些學術造假的人,最後都怎樣了?
    那麼,那些曾經學術造假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呢?為了此文可以堅強的活下來,筆者將重點放在國外友人身上,小夥伴們也權當搬磚之餘找找樂子 ~一、美人研究者 偽りに墮ちて.avi1、「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4、小保方晴子的結局經歷了學術造假被揭露、論文被撤稿,身上又背負了導師的性命後小保方晴子的下場是什麼呢?放心,我們的女豬腳並沒有怎樣,相反,過的風生水起。小保方晴子所著新書《那一天》,2016 年 1 月出刊以來已發行逾 25 萬冊,光一年版稅就收了幾千萬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