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諾獎級技術爭議升級方舟子指其博士論文造假

2020-12-05 閩南網

­  一直默默無聞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恐怕不會想到,自己成了2016年生物學界的焦點人物之一。

­  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

­  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今天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

­  韓春雨

­  新一輪國際風暴

­  韓春雨的NgAgo基因編輯技術,被認為有潛力取代目前的CRISPR技術,在國際上引發了一定的反響,並被部分國內媒體稱為「諾獎級」技術。

­  然而,數月以來,全球科學家幾乎都沒能重複他的實驗結果,同行的質疑聲越來越強烈。

­  直到7月29日,「友軍」的倒戈引發了新一輪國際風暴。

­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法國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曾憑間接證據宣稱重複韓春雨的結果,非常高效。這一度讓韓春雨的支持者看到了希望,但Gaetan Burgio謹慎地表示要等待基因測序的直接結果。

­  29日,Gaetan Burgio發布長文最終否定了先前的結論,表示在多種細胞上反覆嘗試後,沒有發現證據能夠真正證明NgAgo發生基因編輯。

­  而且,他還質疑如果不把NgAgo內切酶加熱到50攝氏度,讓其保持在37攝氏度的話是否會有活性。

­  Gaetan Burgio說,「《自然生物技術》期刊應該要求韓春雨公開所有的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NgAgo的未來並不明朗。」

­  Gaetan Burgio

­  很快,國際轉基因技術協會(ISTT)代表其前主席Lluis Montoliu群發郵件,公開質疑韓春雨,呼籲「同事們」不要再浪費時間、金錢、人力和課題,並在文末並高呼「CRISPR萬歲」(Long Life to CRISPR)。

­  「目前最需要傳遞的信息是,NgAgo在哺乳類細胞中不會進行基因編輯。為了科學的開放性,如果任何人獲得了正面線索,請共享結果。」

­  Lluis Montoliu本人也呼籲韓春雨公布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

­  30日,方舟子轉引了ISTT郵件,並指出:「針對該技術調查表明,140個回覆中,只有一個(中國神經所仇子龍?)回答有效,73個無效,63個在驗證。」

­  對質疑者的質疑

­  自爭議初起之時,韓春雨的辯護者中,就有人認為,NgAgo可能取代CRISPR,從科研路線到配套的技術產業,都牽涉巨大的利益。因此表面是學術爭議,背後都是套路。

­  本輪風暴乍起之後,國內某「學術圈」微信號也稱:「亦須指出,CRISPR,TtAgo(觀察者網註:Ago酶家族的另一成員),以及NgAgo之間,存在潛在的直接競爭關係、巨大利益衝突、和巨額市場爭奪。」

­  該微信號還摘引上述郵件稱:「這一點,從ISTT群發郵件可以明顯看出:I must confess we read the Han paper in my lab with some disappointment...We had been scooped...Long Life to CRISPR,其最初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這樣的競爭和利益衝突,使得當前的爭議更加撲朔迷離。」

­  (觀察者網將英文部分翻譯如下:我必須承認,當我們在我的實驗室裡讀韓春雨的文章時,是有點失望的……我們被搶先了……CRISPR萬歲。)

­  而且Lluis Montoliu在信中承認,此前研究過TtAgo,但沒有成功,因此這段從相距甚遠的幾個地方摘下來的引文,讀來確實醋意十足。

­  然而,簡單查詢就可發現,Lluis提到「失望」並不只這一處,但該微信號並沒有摘引。

­  在談到Gaetan得到負面結果時,Lluis也表示:「很不幸,這是很令人失望的。」

­  但有網友挖出仇子龍當時的聲明,他自己承認,實驗結果距離韓春雨發表的內容「相差甚遠」,「急需」他提供可重複發表文章的NgAgo,或者優化的版本。

­  雖然仇子龍與Gaetan Burgio的結果大相逕庭,但他們的呼籲多少有些相似。

­  當然,公布大量實驗信息的Gaetan Burgio本人,也遭到質疑。一個很明顯的問題出在「圖2」上,標明是Surveyor,但在圖說上卻是T7核酸內切酶檢測。(觀察者網註:做Surveyor應該用CEL II,需要用T7核酸內切酶的則是T7E1——T7E本來就是那個酶的縮寫啊……)

­  哪怕是筆誤,寫一篇重量級長文,出現這樣的錯誤也是不應該的。

­  但韓春雨事件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要有實驗結果。沒有支持性證據,成了質疑者最硬的「證據」。

­  正因為如此,國際學術界人士也好,國內各種科普公眾號也好,不管持何立場,至少明面上都要表示下「時間會給出答案」,「呼籲任何人儘快給出正面結果」。

­  可是方舟子偏偏不等時間,而是又丟出了一顆炸彈。

­  今天上午,方舟子在微博上貼出據稱是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的兩張截圖,並說:「河北科大韓春雨的博士學位論文被發現造假,兩個不同樣品,跑出來的電泳圖居然一模一樣。看來偽造電泳圖由來已久。這其實在國內論文中很常見,一般的藉口是放錯了圖。」

­  此事引發了韓春雨質疑者的爭相嘲諷。

­  但是,既然質疑者能夠容忍Gaetan Burgio的低級錯誤(如果真是標錯圖的話),或許也能容忍韓春雨博士論文中的低級錯誤(如果真是放錯圖的話)。反之亦然。

­  博士論文的事情,自應有相關機構調查,最關鍵的爭議還是在NgAgo上面,讓證據說話。

相關焦點

  • 韓春雨諾獎級技術引爭議 方舟子質疑博士論文造假
    一直默默無聞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恐怕不會想到,自己成了2016年生物學界的焦點人物之一。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
  • 「爭議韓春雨」背後的浮躁風氣
    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
  • 近觀方舟子打假韓春雨博士
    每天在聖地牙哥曬多肉當寓公的方舟子急需一場有影響的打假重回舞臺中央。此時,韓春雨出現了,又一個諾獎級的成果?方舟子真急了:「國外媒體無任何報導,發其論文的《自然.生物技術》未見動靜,國內媒體自嗨得不行,好像諾獎是他們評的。」說此話時,同為學生物的方老師雖然酸楚,但還有基本的自知之明:「我不熟悉該領域,不評價。」當時是5月21日。
  • 韓春雨實驗無法重複|是論文造假?還是實驗環境差異?
    在獲得國際學術大刊的認可之後,各家媒體踴躍報導這一在艱苦環境中做出的卓越成果,稱其團隊得出的技術成果已經達到了「諾獎級」。中央統戰部也於近日會見了韓春雨,並稱讚其不急功近利。多國科學家卻陸續表示韓春雨的基因編輯實驗無法重複,懷疑其論文造假,要求公開所有數據。7月29日,一度支持韓春雨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基因學家Gaetan Burgio反戈一擊。
  • 韓春雨和方舟子 誰是謊言的製造者
    隨後韓春雨被突擊評為正教授,其學生破格評為副教授,獲得高官接見,在河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被作為高層次創新團隊獲得表彰,而且河北省科技廳準備據此投資幾千萬元在河北科大創建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說別人不懂這些技巧相當於說別人都不會做實驗才重複不出其結果。用各種藉口拒絕到其實驗室觀摩、學習實驗技術的要求。國內有一家實驗室要求派學生去其實驗室學習實驗技術,韓春雨答應了下來,但學生到了以後,韓春雨又說細胞間受汙染,沒法做實驗,把這名學生又送回去了。他用過的其他理由還有實驗室冰箱壞了、實驗室太亂需要找時間整理等。聲稱目前的版本還不成熟,要等2.0版、smart版,等他第二篇論文出來就都清楚了。
  • 韓春雨NgAgo基因編輯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事件就此落幕?
    BIOON/---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發布了《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為此,這個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最終落下帷幕。2018年9月1日,韓春雨就河北科技大學公布撤稿論文調查處理結果表示接受,並且表示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韓春雨論文中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雙重質疑
    原標題:韓春雨論文中的實驗無法重複?「諾獎級」成果遭受雙重質疑  沒能重複出韓春雨實驗的研究團隊,基本都卡在論文中的圖片4上,這也是該實驗中最為關鍵的實驗證據。面臨造假的質疑時,韓春雨和其所在的大學,應對原始實驗數據進行公開或核查。
  • 方舟子發文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成果
    方舟子在文中表示,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韓春雨曾在北大的演講中提出他的實驗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個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的情況。
  • 方舟子質疑韓春雨「諾獎級」實驗不可重複
    但方舟子在文中表示,韓春雨在公開場合的言論與他在論文裡的描述存在諸多矛盾,方舟子稱,「韓春雨在北大和遺傳所的報告上都強調,他目前的NgAgo是初級版、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而方舟子認為韓春雨描述的只是並不複雜的轉染實驗,是現成的技術,並不需要高超的實驗技巧,按照其提供的步驟應該是不難被重複出來的才對,而不應該出現「沒法重複該實驗」的情況。
  • 到底怎麼解決韓春雨「疑雲」?
    近日,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回應「論文造假」爭議。在此之前,因為大面積無法重複實驗,韓春雨領銜的NgAgo基因編輯技術的重複工作已經遇冷。而關於是誰已經重複出來實驗結果,韓春雨拒不透露,「是的,我當然知道,但不能告訴你,說出來了那些人就會受到騷擾。」  還是要強調,哪怕實驗結果真的不能重複,也可能有多種客觀原因,未必就是韓春雨團隊在主觀造假,在沒有充分調查之前,不能對韓春雨團隊扣上「騙子」的大帽子。實驗不能重複和「實驗造假」,兩者判然有別,但是,對於前者,韓春雨有證明的責任。
  • 河北科技大學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
    新華社石家莊9月1日電(記者 齊雷傑)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備受輿論關注的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相關情況的調查處理結果,稱河北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成立調查組,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
  • 歷時一年調查,就這結論,韓春雨能過關嗎?
    知名學術打假人方舟子發表《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的重複性問題》,對韓春雨進行公開質疑,最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野。2016年10月10日晚,13名國內科學家聯名要求第三方對韓春雨的實驗進行調查。他們認為,此事處理不好的話,會嚴重影響中國科學家的聲譽,「要讓國際科學界看到我們這個領域(即基因編輯)中國科學家的態度。」
  • 河北科技大學公布調查結果: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在中國科學聲譽度不斷提高的同時,大量的科研不端,造假行為卻是當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魏文勝表示,「這些行為對國內的學術界的聲譽是有很壞影響的。造假成本太低,並且沒有處理動作,對中國整體聲譽度是有巨大打擊的」。  隨後,中國學術期刊《蛋白質與細胞》以及發表韓春雨論文的《自然 生物技術》雜誌分別刊載文章,均表示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
  • 【社論】韓春雨又組織「買論文」了!不能再打馬虎眼
    澎湃新聞公布了一份韓春雨的錄音顯示,韓春雨自曝早年曾為他人代寫學位論文牟利,他公然挑唆自己的學生去「購買論文」,甚至表示買完論文就能畢業,不用上學,還可以在此期間賣燒烤賺錢,各種斯文掃地,活脫脫一個象牙塔裡跑出來的市儈。兩年前,韓春雨在《自然-生物技術》雜誌發表「新一代基因編輯技術」NgAgo論文。
  • 《知識分子》曝光他人論文PS造假,自己主編饒毅也被人舉報PS造假
    雖然科研圈內都很痛恨科研造假,但是也有人提出質疑,懷疑《知識分子》有專門針對性的陳述,甚至有網友戲稱,《知識分子》這麼容易就發現了李紅良教授論文中的PS痕跡,不會他們也經常這麼做吧?結果不幸被網友言中,2018年快結束的時候,遠在美國,原本和饒毅關係不錯的方舟子突然質疑饒毅的論文存在圖片PS造假。
  • 韓春雨造假事件最新消息 調查報告:論文撤稿回歸普通教師行列
    事實上,早在去年河北科技大學啟動調查之前,經過一年多的驗證和討論,韓春雨這一成果的性質早已水落石出,其個人的學術信譽在應對質疑危機的過程中已經破產。現在河北科技大學「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的調查結論,只會激起人們的強烈不滿。可以預期,至少在輿論層面,河北科技大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期望落空了。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河北科大: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2018年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公布了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未發現主觀造假情況,撤回榮譽稱號及相關科研經費和獎勵。9 月 1 日,韓春雨通過校方對處理結果表態:撤稿論文的實驗設計存在缺陷、研究過程存在著不嚴謹,面對質疑未能冷靜對待,對此致歉。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已不具備重發基礎
    昨日,針對曾經轟動整個學術圈的「韓春雨事件」,河北科技大學官網發布最新調查結果,稱該校副教授韓春雨在此前的爭議論文中不存在「主觀造假」,並且該爭議論文已經不再具有重新發表的基礎。今日上午,韓春雨也通過學校對此調查處理結果表態,稱:「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新華社追蹤韓春雨事件:撤稿是否等同造假?調查能否啟動?
    在身陷學術爭論,被質疑是否具有可重複性一年後,英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由於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複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韓春雨稱,撤稿是出於「科研記錄的完整性」的主動行為,並表示「實驗還需繼續論證和完善」。
  • 韓春雨拒自證清白, 12學者實名不能重複, 中國式調查何去何從?
    昨天,一波三折、沸沸揚揚的韓春雨基因編輯技術爭議出現戲劇性的變化。在接受科技日報採訪的時候,韓春雨聲稱,「這是有罪推論。。。我為什麼要自證清白?」 「他們(指重複失敗的科學家)要是願意實名出來,我們就讓重複實驗成功的人實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