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韓春雨」背後的浮躁風氣
2016-8-1 11:16:29 來源:東方網 作者:戴先任 選稿:王永娟
一直默默無聞的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恐怕不會想到,自己成了2016年生物學界的焦點人物之一。從被部分媒體捧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到陷入國際性的學術造假爭議,雖然韓春雨本人基本保持低調,但圍繞他及其新基因編輯技術NgAgo的風暴卻越演越烈。較早將這一學術爭議引入大眾視線的方舟子,則在31日上午,直指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7月31日觀察者網)
韓春雨是河北科技大學的副教授,一直以來都默默無聞,卻因他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成果。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新的基因編輯技術——NgAgo-gDNA,向已有的最時興技術CRISPR-Cas9發起了挑戰。CRISPR-Cas9被認為是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近些年來一直是諾貝爾獎的熱門。而韓春雨團隊的發現,在一些人看來,可以堪稱是「第四代」技術。這讓韓春雨一朝成名,不僅成了國際上學術圈熱議的話題人物,也成了公眾眼中的焦點,這甚至讓他成了網紅,為不少年輕人所追捧。
但劇情卻很快出人意料地出現了反轉,從5月2日他的論文發布在《自然-生物技術》網絡版之後,到現在為止,全球仍沒有一家實驗室對外宣布,能夠完全成功重複韓春雨的實驗。這也就意味著韓春雨的實驗可能是無效的。不過站出來質疑韓春雨的人,有一些可能也是受到利益驅使,比如韓春雨的實驗經證實成功,NgAgo就將可能取代CRISPR,而這背後從科研路線到配套的技術產業,都牽涉巨大的利益。韓春雨如能成功,觸動的是既得利益者的巨大奶酪,爭議背後的利益之爭,讓事件變得更撲朔迷離。
而方舟子質疑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造假,證據是:「河北科大韓春雨的博士學位論文被發現造假,兩個不同樣品,跑出來的電泳圖居然一模一樣。看來偽造電泳圖由來已久。這其實在國內論文中很常見,一般的藉口是放錯了圖。」就算韓春雨博士學位論文中真的放錯了圖,也可以算是犯的一次低級錯誤,還並不能就此認定其博士學位論文造假,只是其博士論文中存在明顯瑕疵。
最為關鍵的是,韓春雨的實驗是否真的無效,這需要發布韓春雨團隊研究成果的《自然-生物技術》介入調查,並公開韓春雨實驗中的所有原始數據和實驗條件。在真相出來之前,不能妄下定論,就如在韓春雨研究成果出現之前,輿論與科學界其實也不要高興過早,如有部分媒體捧其為「中國下一個諾獎獲得者」,科學界也是一片溢美之聲,在韓春雨的研究成果未經廣泛驗證的時候,就顯得有失嚴謹。
媒體報導與科學研究一樣,都需要講科學,要能嚴謹認真,讓證據說話,讓真相說話,這才能少一些「反轉」,少一些假新聞「打臉」。不管是科學界還是輿論圈,還是其他領域,都要更多以事實為依據,要看待事情時多等等真相,這才會讓各行各業少一些浮躁與「輕浮」,少一些鬧劇與醜劇,而能將精力用於正途上,用於對人類對社會有益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