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春雨事件」的警示

2020-11-23 光明時評

  作者:子 長

  延宕兩年有餘的「韓春雨事件」終於有了調查結果。8月31日,河北科技大學在其官網公布了對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學術委員會調查組本著「依法依規、嚴謹規範、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認真核查了該論文涉及的全部原始實驗資料,並委託第三方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重複驗證實驗,認為撤稿論文已不再具備重新發表的基礎,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同時有關方面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

  「韓春雨事件」可謂近年來涉及科研誠信的一則典型案例。一方面,該團隊研究結果當初發表於世界頂級學術刊物《自然·生物技術》上,其所引發的爭議和影響已遠超出國內。僅以對其研究結果質疑者的國別而論,就包括了來自澳大利亞、美國、西班牙、德國、韓國等多國科研人員,而且在從2016年5月論文發表至2017年8月韓春雨團隊主動撤稿期間,各方先後以質疑、聲明、回應等多種形式展開爭辯,使得事件的調查處理成為了關乎我國科研誠信的標誌性事件。另一方面,研究成果發表後,韓春雨不僅在媒體熱情洋溢的報導中迅速成為一顆耀眼的科研新星,而且各種榮譽、獎勵和經費投入紛至沓來,由此還觸及了如何客觀科學評價科研成果並予以恰當激勵的問題。

  雖然對公眾來說,兩年的等待有些「磨人」,不過這也非如一些報導所言是「遲到的校方聲明」。比照當年韓國首爾大學教授黃禹錫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論文造假事件,校方同樣是經過了歷時近兩年的調查,最終證實其論文中的所有圖像和數據都是偽造,戳破了黃在該國「克隆之父」的神話。對於「韓春雨事件」,儘管多位科研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份調查結果只是給出了一個非主觀造假的結論,卻沒有支持這個結論的證據」「迫切希望看到的是韓春雨論文結果無法重複的確切原因」。但正如《科技日報》所言:「其更重要的意義在於,我們對類似引起廣泛質疑的爭議性事件,將啟動嚴肅的遵循科學規律的調查;我們不僅關注過程更注重結果,以消除公眾『會不會又不了了之』的疑慮」。

  從過程到結果,此事的最大警示在於,它再一次深刻說明了科研誠信不是兒戲。站在科研者個體的角度,理應將恪守科研規範和誠信內化為自覺意識。科學工作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客觀的可以證偽性質,需經得起重複檢驗,因此任何想在研究過程、結果上的投機取巧或造假行為,始終都是「紙包不住火」。站在學術共同體的角度,科研誠信既關乎個體又關乎整體。每位科研工作者在科研誠信上愛惜自己的羽毛,都是在呵護學術共同體聲譽。

  這一事件也提醒相關部門,在評價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和成果時,不應該盲目「造星」,不僅要尊重專業者意見,還應該更加客觀公正。拋開「韓春雨事件」,很多科研造假都與職稱評定、榮譽獎勵存在一定關聯,這要求我們不但要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嚴肅查處嚴重違背科研誠信行為,對此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同時也要對那些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予以更多激勵和支持,推動形成有利於科研誠信的良性循環。(子 長)

[責編:王營]

相關焦點

  • 韓春雨事件 我們該反思什麼
    一年多的紛爭和等待,以韓春雨團隊主動撤稿,而暫時告一段落。然而,就韓春雨團隊論文中實驗的可重複性,則依舊是個迷。韓春雨事件所引發的學術爭論也並未因此結束。韓春雨主動撤稿也並不意味著就是學術造假,相反,韓春雨主動撤稿卻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學術研究的一些信心。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論文不存在「主觀造假」,已不具備重發基礎
    昨日,針對曾經轟動整個學術圈的「韓春雨事件」,河北科技大學官網發布最新調查結果,稱該校副教授韓春雨在此前的爭議論文中不存在「主觀造假」,並且該爭議論文已經不再具有重新發表的基礎。今日上午,韓春雨也通過學校對此調查處理結果表態,稱:「在國際前沿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領域,存在許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 「韓春雨事件」始末:「諾獎級研究」為何走向了撤稿
    大連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修志龍:「韓春雨博士在無法提供足夠數據支撐自己的觀點、解答別人疑問的情況下自動撤稿是明智的,也是符合學術論文發表程序的。」韓春雨撤稿事件的背後,究竟意味著什麼,科學家們各有各的見解。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為何遮遮掩掩
    8月31日晚,河北科技大學官網發布了對韓春雨團隊的調查結果,稱「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同時表示正在退回「基於撤稿論文所獲得的科研項目、績效獎勵、榮譽稱號、社會任職等」。至此,韓春雨事件調查算是告一段落,但相關領域多位專家表示調查結果難以服眾。
  • 南方日報:誰來給韓春雨事件畫上句號?
    原標題:誰來給韓春雨事件畫上句號?   近日,國內外20名學者聯名撰寫的一篇名為《有關NgAgo的問題》的學術論文在《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首次公開發表、專門針對無法重複韓春雨NgAgo實驗的學術論文。
  • 韓春雨撤稿事件:事情遠沒有結束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一幫科學記者看到韓春雨的新聞就頭皮發麻,相互訴苦:他怎麼又出來了?近年最常被人提起的學術造假事件就是日本的「學術女神」小保方晴子造假事件。2014 年 12 月,鑑於小保方晴子無法重現自己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的實驗結果,她所任職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正式公布調查結論,否定了她的研究結果,隨後小保方辭職。
  • 韓春雨事件:科學的疑問讓科學去回答
    兩個月前被稱為「諾獎級」的論文《NgAgo DNA單鏈引導的基因編輯工具》作者韓春雨,如今由於一些人認為實驗無法重複而被懷疑造假。一項轟動世界的驚人研究,如今卻險些要成為一件令人所不齒的事情。巨大的落差,使得輿論對韓春雨本人及相關事件的評價,也如過山車般跌宕起伏。 這件事為何會形成「輿論過山車」?在看似完全處在兩極的輿論方向之中,我們應該停下來以旁觀者的態度冷靜思考。
  • 韓春雨事件暴露的是我們的極端功利主義科學觀—新聞—科學網
    然而,即便如此操作,河北科技大學和韓春雨「藉助」網絡的力量,即刻再度成為科技、教育界的熱門話題。 按照河北科技大學的報導,學校對韓春雨撤稿事件進行了學術和行政兩條線進行了核查。 9月30日,韓春雨被河北科技大學推薦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候選人。 …… 韓春雨的榮譽晉級之速,令人嘆為觀止。這方面的推手,當然不是韓春雨個人,韓春雨不過隨波逐流、樂於配合而已。在人們質疑韓春雨個人的學術道德的時候,似乎對這方面的問題關注不多,討論不深。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未發現主觀造假
    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
  • 韓春雨事件塵埃落定? Nature子刊發布撤稿聲明
    接下來,我們來回顧一下NgAgo事件的主要發展過程與關鍵時間節點。2014年2月,荷蘭科學家John van der Oost在Nature雜誌發表論文,報導TtAgo可以在高溫條件下體外切割DNA。韓春雨受到啟發,開始利用Argonaut進行基因編輯,並在2014年5月中旬取得關鍵突破。
  • 「韓春雨事件」後續進展調查 - 南風窗網
    「韓春雨事件」後續進展調查 韓春雨對本刊記者說,希望很多事情結束之後,能以一種高興的方式見面,再等一等,過一段時間會有消息的。
  • 韓春雨事件始末梳理 韓春雨事件結局是什麼韓春雨論文造假了嗎
    【河北科大發布調查結果,稱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持續兩年多的韓春雨論文事件終於塵埃落定。31日,河北科技大學官網刊發《學校公布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稱,該校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調查和處理結果》還稱, 2016年5月2日,韓春雨作為通訊作者在《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NgAgo-gDNA為導向的基因編輯技術》論文。
  • 韓春雨事件再起波瀾,面對質疑,他這樣回應……
    韓春雨:當然,論文發表之前按要求重複過實驗,論文發表後也重複過問:那為什麼不架起 360 度攝像頭,在監控環境下將實驗重複一遍呢?韓春雨:這是有罪推論,我覺得沒必要。韓春雨:是的,我當然知道,但不能告訴你,說出來了那些人就會受到騷擾。那些說不能重複的人不也都是匿名麼?問:現在有重複失敗的科學家向我們表示願意實名。韓春雨:那就讓他們實名說唄,他們要是願意實名出來,我們就讓重複實驗成功的人實名出來。
  • 韓春雨事件:遲到的校方聲明,補上了學術自淨的最後一環
    有關方面已經「按照規定已取消了韓春雨所獲得的榮譽稱號,終止了韓春雨團隊承擔的科研項目並收回了科研經費,收回了韓春雨團隊所獲校科研績效獎勵。個別社會任職正在按法定程序辦理」。更加重要的是,韓春雨事件自始至終體現了學術共同體通過實地檢測和呼籲進行自淨的努力,而今這一努力終於有了結果。我相信,此事對中國學術界的誠信建設和學術共同體的自律,都有深遠的意義,時間將作為證明。
  • 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留給學界的疑惑:如何面對複雜的學術環境?
    韓春雨 資料圖宣布啟動學術評議逾1年之際,8月31日,外界終於等來曾經引起國內外學術界震動的韓春雨事件調查結果。河北科技大學不足600字的《韓春雨團隊撤稿論文的調查和處理結果》的關鍵字是「未發現韓春雨團隊有主觀造假情況」。對這一姍姍來遲的調查結果,學界多數人士認為有「應付」之嫌。
  • 新華社追蹤韓春雨事件:撤稿是否等同造假?調查能否啟動?
    在身陷學術爭論,被質疑是否具有可重複性一年後,英國《自然--生物技術》發表了韓春雨團隊的撤稿聲明:「由於科研界一直無法根據我們論文提供的實驗方案重複出論文圖4所示的關鍵結果,我們決定撤回這項研究。」韓春雨稱,撤稿是出於「科研記錄的完整性」的主動行為,並表示「實驗還需繼續論證和完善」。
  • 一文讀懂韓春雨事件:論文已被撤稿 系作者主動申請撤回
    韓春雨(資料圖)一、韓春雨事件是怎麼回事?但此後不久,該論文內容就陷入爭論:有人提出韓春雨的試驗無法重複,有人說可以重複,彼此爭論不休、難有定論。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術》發布聲明稱,撤回韓春雨團隊於2016年5月2日發表在該期刊的論文。《自然-生物技術》在社論中表示:「我們現在確信韓春雨的撤稿決定是維護已發表科研記錄完整性的最好做法。」澎湃新聞獲悉,論文撤回,是韓春雨主動申請撤回。
  • 遠離清華並沒有遠離網絡暴力,顏寧經歷韓春雨事件,直面網絡質疑
    經歷韓春雨事件後,國內科研圈當時對發出質疑的顏寧進行大肆的批判和網絡漫罵,認為是海歸學者嫉妒本土原創大咖的科研成就,至今水木清華論壇中還有大量攻擊顏寧的言論。已經遠離清華大學,更加自由的顏寧,選擇作為一名中文專業的科普博主,但是還是沒有遠離網絡暴力,甚至不得不經常出面解釋一些問題!
  • 韓春雨事件再反思:有一種私慾叫「不求功利」
    韓春雨事件再反思:有一種私慾叫「不求功利」 2018-09-19  從一所普通高校的一名名不見經傳的副教授,到各種名譽加身,韓春雨曾被看成是「坐得住冷板凳」的典範。在出名後鼎沸的聲名映襯下,他那破舊的自行車、簡陋的實驗室更是被標榜為是「不求名利,潛心做科研」的寫照。  現在看來,「不求名利」只是人們選擇相信的假象,歸根結底,韓春雨事件依舊是追名逐利惹的禍。事實上,披著「不求名利」外衣的功利行為危害更大。
  • 河北科大承諾公布韓春雨實驗驗證時間已到(附韓春雨事件表)
    近日,有讀者梳理了韓春雨事件的重要時間節點,《賽先生》刊發在此,希望國內有關部門和學術界能夠秉承專業化原則揭開謎團。我們相信,針對該事件的專業化調查將對我國的科研文化、科研風氣和對未確認的科學成果如何報導產生至關重要的深遠影響。《賽先生》將對此事件持續關注,報導此成果的確認情況。  作者 林小鹿(歐洲某研究所生物學博士)  深陷實驗重複性爭議漩渦中的韓春雨事件已經過去兩個多月,河北科技大學承諾的一個月給出調查結論之期將近,公眾仍未看到水落石出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