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今年5月初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術》)發了一篇論文聲稱發現了基因編輯的新方法,被《知識分子》作為國內末流大學也能做出超過麻省理工、哈佛、斯坦福的國際一流的原創性工作的典型樹立起來,接連發表三篇文章力推「韓春雨現象」,呼喚更多的「韓春雨」。國內各個媒體跟進,吹之為「諾貝爾獎級成果」。隨後韓春雨被突擊評為正教授,其學生破格評為副教授,獲得高官接見,在河北省科技創新大會上被作為高層次創新團隊獲得表彰,而且河北省科技廳準備據此投資幾千萬元在河北科大創建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然而六月下旬開始,國內外有多家實驗室在網上公開以及向我私下反映他們重複不出韓春雨論文的實驗結果,有的能重複出圖3,但是那可能是假陽性,而最關鍵的圖4沒有一家能重複出來(參見方舟子《河北科技大學韓春雨「諾貝爾獎級」實驗的重複性問題》)。韓春雨對此的反應是:聲稱有20家實驗室重複出來了,而且他還統計出重複出來和重複不出來的比例是一比三。然而讓他舉出這20家實驗室的任何一家供核實,他一家都舉不出來。聲稱要重複出實驗結果需要有「高超的實驗技巧」。在追問之下,他公布了所謂的「高超的實驗技巧」不過是任何一個合格的實驗人員都必備的基本實驗技能。說別人不懂這些技巧相當於說別人都不會做實驗才重複不出其結果。用各種藉口拒絕到其實驗室觀摩、學習實驗技術的要求。國內有一家實驗室要求派學生去其實驗室學習實驗技術,韓春雨答應了下來,但學生到了以後,韓春雨又說細胞間受汙染,沒法做實驗,把這名學生又送回去了。他用過的其他理由還有實驗室冰箱壞了、實驗室太亂需要找時間整理等。聲稱目前的版本還不成熟,要等2.0版、smart版,等他第二篇論文出來就都清楚了。如果第二篇論文出來別人還是沒法重複,是不是還要等第三篇論文出來?然而最奇怪的是,他自己聲稱有20家實驗室重複出其結果不亮出來,網上有一名印度科學家聲稱重複出了結果,馬上就被他拿來當證據,國內媒體也跟進說韓春雨的實驗結果被國外重複出來了、方舟子被打臉了。其實那個印度實驗室也只是說重複出了圖3結果,還在驗證,就被迫不及待地當寶了。現在印度實驗室的結果也出來了:重複不出,並對此迷惑不解。韓春雨唯一的希望破滅了。因此可以肯定韓春雨的論文結果是不可重複的,是不可信的,那麼只有兩種可能:不是隱瞞了關鍵步驟就是造假。如果隱瞞了關鍵步驟,他就該知道那個印度實驗室是不可能做出來的,不會以之為據。所以韓春雨極可能是造假,自己也不知道能否做出來,偽造實驗結果賭一把。有人發現韓春雨的圖4圖片很可疑,是PS加工出來的。例如切割相距30核苷酸的DNA片段之後,產生的兩個條帶在電泳上看不出區別,大小完全一致。而用其他基因編輯方法做類似的切割能看出區別。同一排的電泳,條帶的兩端居然有的向上(正常的拖尾)有的向下(不正常),你這電泳是兩頭跑的?這PS得太低級了。我的推測是,韓春雨只做出了圖3的結果,不知道那是假陽性,以為有戲,但是又沒法驗證,就偽造了圖4結果,先發論文再說,賭一把,說不定別人能做出圖4。本來只是要藉此評上教授,被《知識分子》當典型立起來,鬧大了。有人以為發表了論文、尤其是在頂級期刊上發表了論文就等於成果獲得了承認,就可以大肆吹捧、支持。其實發表論文只是爭取結果獲得承認的第一步,能不能獲得承認,結果是不是真實可靠,還要看別的實驗室能不能重複出來。越是驚人的成果,越要有懷疑的態度。才發表了論文就迫不及待地吹捧,搞不好就成了造假者的幫閒。基因編輯這麼受關注的新技術肯定會有很多人試圖去重複,這也敢造假,可謂膽大包天,很快就會暴露。不過也的確有人就這麼大膽,不久前的日本小保方晴子的幹細胞研究造假就是。何況中國自有特殊國情,造假者不必擔心後果,假造得越大,綁上的名流、官員、部門越多,反而越安全。大家還記得上海交大陳進的「漢芯」、中南大學張堯學的「透明計算」嗎?
正方:韓春雨
對於方舟子的質疑,韓春雨做出了這樣的回應
儀器信息網 2016/07/07 11:21:04
對於方舟子和網友們提出的質疑,韓春雨在該回復裡進行了詳解解答:
質疑1.:圖片3:有人能重複(FACS和Western Blot),但那有可能是假陽性。
韓春雨的回覆:細胞做好檢測,不要有寄生菌汙染,不要有支原體汙染(Ago系統對汙染特別敏感---特別是單轉guide假陽性---我非常確定在沒有汙染的情況下,單轉guid不會影響GFP表達,假陰性也大多因為細胞汙染,假陽性和假陰性我都遇到過,國內買的細胞我就不吐槽了),轉染用的質粒質量要好(可用30ngGFP轉細胞,若是均一且效率高表明質量好,強弱不均一則表明質量差,越不均一表明質量越差),guide磷酸化完全(沒有磷酸化不能load和切割---謝謝印證我的Fig2結果,至於怎麼檢測,自己跑個PAGE看看---)
質疑2. 目前還未見有人反映重複出了圖4結果。
韓春雨的回覆:Fig4,也是幾乎惟一算是有難度的,就是控制轉染時的細胞密度和用血清控制細胞生長,時間稍長,畢竟NgAgo未經過系統的密碼子優化---照著online method上protocol for genome editing and T7E1做(小經驗,PCR最好不要有引物二聚體,如果引物二聚體多請重設引物;PCR產物直接回收最好不跑膠回收,可能跟ago切24bp有關,設好對照!)---銀染解析度高,可以排除T7E1假陽性,能做出預期條帶後請用PCR產物去測序。歡迎大家廣泛使用此系統,並分享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附,addgen上的質粒,可以直接用作基因組編輯。再次強調,不加NgAgo,就能抑制GFP,是假陽性,是細胞出問題了(謝天謝地不但我自己而且審稿人也有這個對照)出現假陽性的細胞切基因組就沒戲了。對於Fig4,若是不習慣做銀染,也可以直接做KI:doner 用GFPcoden+polyA signal,前後加幾個保護性的鹼基---從GFP-N1擴出來連到T-vector上,再從此doner-Tvector上擴(防止GFP-N1汙染的假陽性)出來純化,500-800ng共轉(for each well of 24 well plate)。
而對於韓春雨的回覆,方舟子也做出了回應:
那麼這種"高超的實驗技術"究竟是不是實驗細節的處理,不同網友也有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表示pcr已經有那麼久的歷史,且機器已經半自動化,但目前也不是每個人次次都能成功。在實驗過程中,技術不難,難的是整個實驗過程都不能有半點差錯。韓春雨老師經過幾年發表出來的結果,而目前大部分實驗室也只剛剛嘗試幾個月。關鍵一步都沒處理好,所以做不出來,但是恰恰是關鍵的一步 這也是他能做出來成果,別人做不出的原因。
韓春雨老師也強調了無汙染的細胞重要性:
而對於目前大家較為關注的重複性問題,目前網上雖然有一些表示沒有重複出來,一方面韓春雨老師經過幾年發表出來的結果,而目前大部分實驗室也只剛剛嘗試幾個月,另一方面一些網友認為目前重複不出來的原因也可能是在這個風口浪尖,為避免惹禍上身,重複出來的人也未必想站出來發聲。 而且也有網友爆料來自印度的學者Dr. Debojyoti Chakraborty發言已重複出韓春雨NgAgo實驗。
基因君打心眼裡希望中國在基因領域超越美國,領先世界,因此希望韓春雨的結果是真實的實驗結論;同時,我們也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允許質疑,不管質疑的人是誰。科學容不得造假,但基因君看不出是誰在撒謊,所以選擇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