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國王的演講》看如何克服演講的恐懼

2021-01-10 走進培訓者聯盟

電影《國王的演講》中,演講前夕,尊貴的王爺蜷縮在妻子旁,茫然四顧,絕望地像個交白卷的小孩,這一幕可以看到只要是人都恐懼當眾演講,連國王也不例外。

有一項調查顯示,美國人最害怕的事排在第一位的是當眾演講,第二位才是死亡。美國的教育和文化很多時候都在鍛鍊學生的演講能力,在這種環境下,人們還對公眾演講這麼懼怕,由此可見,當眾演講確實是讓人害怕但又不得不學的一門技能。

人的恐懼感是與生俱來的,人人都有的,這是一種人類進化的常態,在面對不確定和未知的環境,人的第一反應就是緊張和不安。當眾演講時人人都會緊張,具體分析產生恐懼心理的原因有兩個,即焦點效應和對未知感到恐懼。

焦點效應是是人類的普遍心理,即把自己當作是一切的中心,且高估了外界對自己的關注,這是心理學中所公認的一個事實。當眾演講時,在焦點效應的作用下,自我的感覺就像是所有人都身在黑暗裡,自己身上卻被現場唯一的一束光籠罩著,吸引了全場的關注,這種像是受到「監控」的感覺,讓自己產生恐懼心理。而另一種對未知感到恐懼是人的一種本能情緒,對於不能了解也無法把握的東西,感覺自己處在失控當中時,很容易出現恐懼心理。

既然都會緊張,為什麼有的人侃侃而談,而有的人卻語無倫次?其實,當眾演講經過訓練是可以克服的。

刻意練習

提前準備是不恐懼的前提。有一次,邱吉爾要去發表演講。到達目的地後,司機為他打開車門,他卻遲遲沒有下來。問他原因,他說:「請稍等,我還在看我的即興演講稿。」 邱吉爾是 20 世紀八大演說家之一,他演講過的次數多不勝數,就連邱吉爾這麼著名的演說家,也得為即興演講做準備,作為普通人就得更加準備充分,不斷熟悉內容,熟悉環境。TED演講者們為了短短10多分鐘的演講,要花6到9個月的時間來準備。因此要想不緊張,要不斷加強演練:對著鏡子演練;對著牆演練;對著朋友、同事演練;錄下自己演說視頻,自己糾錯;演講前多次排練。只有不斷練習,熟悉演講內容,模擬場景熟悉場景,才能在演講時表現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

內容技巧

無論歐巴馬、賈伯斯還是馬雲,所有好的演講都是由三部分構成:開場,觀點,和收尾。

1.開場的幾個重要原則:(1)講話中用一次「我」就要用十次「你」。」(2)七秒法則:只有七秒鐘去爭取聽眾的注意力,要把精彩的東西放在開頭。如提出問題「你們當中有多少人花了人生一般的時間開會?,如坦白,想像,講故事等。

2.觀點的展現:無論要講多少事情,都歸納為三點,因為人的大腦只能有效地對付三件事情。

3.完美的收尾:不要再給聽眾任何新的數據和觀點了,大家準備結束了,需要一些感性的東西了,比如一個故事、軼事、比喻和名人名言等。

此外,還需要好標題和好主線。主線是開場、觀點和收尾的根。如何找到主線,首先要知道聽眾是誰,他們有什麼期待,關心的問題是什麼?

臨場技巧

不要吃太飽!不要喝太多水!吃喝太多,導致身體沉重,精神萎靡,思維不清晰。

深呼吸:運用深呼吸鬆弛緊張情緒的辦法簡便可行。具體做法是站立、目視遠方、全身放鬆,做深呼吸,這樣就可緩解演講時的緊張情緒。

轉移目光:尋找最熟悉、最善良、最可愛、幸福的、親切的、點頭的目光,尋求支持或者採取流動式的虛視方法,有意識地迴避目光對視,以保持良好的心境。

轉移注意力:拿道具,話筒、投硬筆、資料、看屏幕,喝口茶等等。

提高音量:緊張導致聲音發顫,通過提高音量來釋放更多的緊張能量,讓聽眾徹底融入你的演講內容中。

最後總結,演講是能夠幫助自己展示個人魅力的極佳方式,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我們需要克服自己心中的層層阻礙去向大家展示自己。記住三點:沒人不緊張;主題突出,少就是多;多刻意練習。

演講是一種口才和思維的體現,是一種有效和他人溝通的方式,和我們工作與生活息息想關,如果你學會演講,將大大增強你的溝通能力。

相關焦點

  • 奧斯卡《國王的演講》:從三點淺析國王成功演講的人生啟示
    《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有真實事件改編而成,於2011年播放以來,一直受到我們的喜愛,經典影片之所以是經典影片, 它會隨著時間的流轉變得越來越有價值,觀《國王的演講》,看到影片中的國王從口吃一步步走向成功演講,這個過程,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電影《國王的演講》由導演湯姆·霍珀導演,科林·費斯,傑弗裡·拉什主演的英國影。
  • 忽視恐懼,享受演講,從心理學和進化論角度解析「演講恐懼症」
    進化論解析演講恐懼症對於沒牙沒爪的老祖先來說,處於以下的任一情況,就意味著他們處於被狩獵的情況之下,他們會感覺到危險:(1)孤立無援;(2)身處於空曠、無遮蔽的場合;(3)視線逆光,這種情況下,對方看你很清楚,你看出去一片黑;(3)站在一大群盯著你的生物前方。
  • 男人一生必看的十部電影,總有一部裡有你的影子!
    男人看電影並不追求感性的東西,更多是追求視覺的衝擊感和心靈的震撼感,這裡推薦10部男人必看的電影,關於人生、才華、責任感等等,包括:勇敢的心、美國往事、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國王的演講等,這些男人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部呢?
  • 演講口才培訓:如何快速組織演講語言並清晰簡練地表達想法
    演講是一種在人腦中產生畫面與聲音的活動。你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來組織你的演講。演講中,我們所要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句話裡包含著非常多的信息量,並且還佔用著我們的演講時間。我們想要演講時能夠加速速度的同時又不打斷我們說話,就要掌握組織思路這個方法。那麼我們應該從哪裡著手組織演講語言?
  • 演講中怎樣用好肢體語言?如何控制好手勢和姿態,提升演講的氣場
    演講中善用肢體語言,可以增強說服力,提升個人魅力,讓你的演講充滿感染力。手勢,眼神,表情,站姿到位了,你的氣場就會變強。不會發揮肢體語言的作用,演講就會顯得十分呆板,沒有激情和活力。演講的時候,聽眾其實不光是在聽,也是在看,不當的肢體動作會讓演講的整體效果減分。本期的話題,唐歌就和你來聊一聊:演講中怎樣用好肢體語言?
  • 霍金曾三次來華演講 鼓勵癱瘓病人有所作為
    霍金於2006年6月21日在香港科技大學演講《宇宙的起源》前的記者會中,在回答科學研究如何帶動經濟發展的問題時說:「對基礎科學的研究是出於科學本身的需求,不是經濟的需要,但基礎科學的進步時常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
  • 給社恐,6個技巧克服社交焦慮
    其實很多人都會在演講或面試時感到緊張或害羞,但這並不是社交焦慮症。 社交焦慮症不僅僅是害羞或偶爾緊張那麼簡單,它是指對某些社交場合的強烈恐懼--尤其是那些相對陌生或者會被他人評價的場合。
  • TED的創始人克裡斯·安德森告訴你成功演講的五條核心法則
    很多成功演講者的經驗是:不斷排練,使演講水到渠成。你應該通過排練來克服壓力,這樣,壓力就會變成自信,最後就會變成激情。以下是在排練期間或排練之後需要問觀眾的一些問題:·我的演講一開始就吸引了你的注意力嗎?·我有眼神交流嗎?
  • 如何克服對飛行的恐懼
    也就是說,除非你對飛行有實際的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恐懼症。有恐懼症的人對飛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持續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遠不止是短暫的不安感。是什麼引起了對飛行的恐懼?有幾種可能會導致你對飛行的恐懼。克服飛行恐懼的8條建議如果你經歷了飛行的恐懼,下面的建議可能有助於減輕你在下一次飛行中的不適。保持中心。
  • 如何克服對飛行的恐懼
    也就是說,除非你對飛行有實際的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恐懼症。有恐懼症的人對飛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持續的恐懼感,這種恐懼感遠不止是短暫的不安感。 是什麼引起了對飛行的恐懼? 有幾種可能會導致你對飛行的恐懼。它可能是由單一的直接影響或綜合因素造成的。
  • 五部必看的傳記電影:認識這些了不起的人物!
    最近上映了兩部傳記類型的電影,一部是關於英國首相邱吉爾的《至暗時刻》,一部是關於著名畫家文森特·梵谷的《至愛梵谷》。兩部電影都很不錯,前者聚焦邱吉爾應對關鍵問題時所展現出來的非凡魄力與決策力;後者則通過一幅幅油畫為我們呈現了梵谷多彩又悲情的一生。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飛躍博士的人工智慧演講筆記,請自取
    更有甚者,極少數「專家」直接把科幻電影當事實來描述人工智慧技術,宣傳「今日之科幻,就是明天的現實」,以致社會上有些人引發對人工智慧過度和不必要的擔心與恐懼。王博士認為,現在的機器人,連開門都費勁,你還擔心它今天搶了你得工作。他提出,「將來一定是人和機器一起工作,不是物理機器人,而是軟體定義的知識機器人。手機就是它的雛形。」
  • 年會在即,如何準備優秀的英文演講、發言?
    很多公司都會選在年會上進行表彰,這就需要一些員工進行演講,分享工作經驗,鼓舞新年士氣,我們應該提前準備一些優秀的發言,英文版的自然也是少不了。那麼問題來了,演講發言稿好準備,英文演講我們要如何準備呢?是一字不漏、倒背如流地記下手稿上的所有內容;還是練習落落大方的舉止儀態,以氣勢取勝呢?一起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準備優秀英文演講的幾種好方法吧!
  • 克服飛行恐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雖然飛機失事概率遠遠低於汽車,但是對於有著飛行恐懼的人來說,這些數據恐怕仍然無法有效克服內心的恐懼。研究飛機墜毀歷史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違反直覺,但是讓自己了解曾經發生的航空事故,包括出事始末、原因以及如何改善等,可能有助自己在飛行中更加自在。
  • 「我是科學家」演講:分享科學與藝術交融案例
    2019年6月23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主辦、果殼承辦的「我是科學家」演講第十二期在北京市77文創園劇場成功舉辦。中國科協科普部科普信息化處處長張斌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演講嘉賓分別從科技傳承傳統文化、科學成果可視化、幾何機器人、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幕後故事和教AI進行藝術創作等角度,分享了科學與藝術交融的精彩案例與科學故事。
  • 演講比賽|「鯨魚小班英語演講比賽」開始嘍!
    有效果也有進步,但不是很明顯,暫時看不出來接下來,鯨寶將為各位寶媽寶爸詳細介紹一下此次演講比賽:鯨魚小班在讀G1水平及以上的學員第1組:達到G1—G2課程標準的學員第2組:達到G3及以上課程標準的學員【初賽:9月21日—9月28日】根據所在組的演講主題,錄製演講視頻,在指定時間內按要求上傳視頻
  • 精選20部值得一看的經典電影
    春節長假,家人可以多一點時間看電影,我們從根基推薦過的電影中選出20部,這些電影在網上都可以找到視頻,部分需要付費觀看。好好享受電影時光吧!1.《終極勝利》Eric李愛銳的故事,「My soul go back to the start……」2.
  • 35名演講嘉賓!Facebook Connect大會主題演講安排官宣
    Osebo Akhigbe將在本次演講中向你介紹如何設計社交虛擬實境的內容體驗,並幫助人們跨距離實現聯結。 9、主題:Enabling Influencers and Sharing 演講嘉賓:FRL產品經理Greg Smith 簡介:VR在佩戴頭顯時體驗的效果最佳。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他們的第一次體驗是在2D平面瀏覽其他人的VR體驗。Greg Smith將介紹如何如何為2D平面打造更具觀賞性和吸引力的演示內容。
  • 恐懼的神經科學原理:當我們感到恐懼時我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
    ——無論是鬼怪片、血腥片還是懸疑片——但我有很多朋友寧願死都也不願看一個拿著電鋸的蒙面人。雖然心理學家還沒有在大腦中找到一個「恐懼中心」,但位於顳葉之間的杏仁核似乎與我們如何處理可怕的情況或威脅有關。研究發現,杏仁核受損的動物更溫順,對「逃跑或戰鬥」的反應更少。當受到威脅時,人類杏仁核的神經活動和心率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