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燃料電池奧秘

2020-08-04 中國礦業報

「通往科學研究的頂峰雖然充滿坎坷,但是只要咬緊牙關朝前走,一定能看到壯麗的日出。」日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材料與化學學院吳豔副教授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她說這句話,是有原因的。她和燃料電池研究課題組師生們,在科學研究之旅上,不停地跋涉,如今看到了科學的微光。

探索燃料電池奧秘

科研「三人行」,

組隊探索燃料電池奧秘

7月10日,世界頂尖期刊《科學》(Science),刊發學術論文《電場誘導異質界面金屬態構建超質子傳輸》。吳豔為第一作者,朱斌教授和宋懷兵副研究員為共同通訊作者。這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能源領域取得的又一重要原創性研究成果。

對於燃料電池研究課題組師生而言,能夠在該刊發表論文,是莫大的驚喜,也是莫大的鼓勵。「燃料電池創新研究,是最近這些年科學界關注的熱點,我們長期開展科研攻關,能夠貢獻智慧和力量,這也是我們應有的擔當。」朱斌教授說。

燃料電池課題研究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成立於2016年,核心的團隊固定成員有三人:吳豔、宋懷兵和朱斌。三人相識於偶然,成就於必然。朱斌是吳豔在瑞典皇家工學院讀博期間就認識的學者,後來到地大任職講座教授,一直和吳豔有多方面的合作,而吳豔與宋懷兵因為一次實驗偶遇,兩人一個側重化學能源轉換研究,一個側重光電能源轉換研究,兩者有很好的交叉融合,宋懷兵嘆服於吳豔敏銳的科研洞察力,「我們合作會不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期盼,三人就這樣「組隊」了。

燃料電池是什麼?簡單地講,就是繼水力發電、熱能發電和原子能發電的第四種發電技術。其潔淨、高效、無汙染特點越來越引起關注。燃料電池技術成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一個重點領域,高離子電導率的電解質開發,是解決目前燃料電池應用的關鍵。

經過無數次線上線下討論,結合彼此專業背景和特長,著眼於解決領域關鍵科學問題,圍繞燃料電池研究,課題組將方向定為「異質界面電荷傳輸行為探究」。大量文獻調研後,他們發現了一種很神奇的物質——鈷酸鈉,它是一種內部絕緣、外部導電的拓撲材料,而且表面具有金屬態,可以沒有阻礙地實現電子傳導行為,鈉鈷氧和其他材料複合後,這種金屬態可以持續保留,這正是他們一直在尋找的表面電荷可控的界面傳輸材料。

通過大量實驗篩選,課題組鎖定了幾種特定材料作為另一種異質材料,在將鈷酸鈉和氧化鈰進行複合時,他們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在溫度低於200攝氏度的情況下,這種複合材料的電導率是傳統電解質材料的近1000倍,這個發現讓他們振奮不已。

探索燃料電池奧秘

吳豔(左一)、宋懷兵(右一)等課題組成員在探討

與實驗「抬槓」,

燃料電池研究有新驚喜

在科學研究中,一旦深入到某個領域,腦海中就會有無數個為什麼。不停地追問、不停地用實驗作答。宋懷兵說:「從事燃料電池的科學研究,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什麼離子傳輸性能這麼高,是什麼離子傳輸在其中起主導作用?不同比例的鈉鈷氧複合物,如何影響電池的效率?發現很驚人,但怎麼弄清它的作用機制,仍然面臨諸多困難。

「這是一個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很多科學難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吳豔對這段曲折的研究過程記憶深刻。她說,因為是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組將多數科研經費投入到實驗儀器和材料的購買上。他們也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鑑,有段時間他們的研究,處於極度困惑中,實驗沒有起色,一次次地做實驗,一次次地探討,每次交流都是一次頭腦風暴。「我們周末節假日,基本上都在實驗室,唯一的一個半天不在實驗室,那是去醫院取藥。」

科學實驗的過程,也是考驗人的意志的過程。武漢夏天酷熱,辦公室儀器的轟鳴聲和散發的熱量讓人難以忍受,他們笑稱「每天免費蒸桑拿」。在測試燃料電池的壽命問題時,實驗過程必須24小時有人輪流堅守,團隊所有師生採取「車輪」戰,白天晚上不間斷實驗,有一次實驗持續了近200個小時。

正是這樣的堅持,終於迎來了希望的曙光。他們採用巧妙的設計,通過液相外延生長,在片狀的鈷酸鈉界面上外延生長了氧化鈰納米材料,從而構建了研究模型-鈷酸鈉/氧化鈰異質材料界面,解決了如何構建異質材料界面關鍵性問題。研究如同給質子修建高速公路,助推超質子實現又快又好地「跑起來」,從而獲得優異的電導率,為燃料電池將來的應用推廣插上翅膀。

鐵杵磨成針,

一篇論文經歷百次修改

為什麼會決定向頂尖刊物《科學》投稿?宋懷兵介紹,半導體異質結構和場誘導加速離子遷移,是能源科學領域具有挑戰性的研究課題。研究著眼於解決燃料電池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為優良質子傳輸材料和應用提供了創新思路,為質子限域傳輸提供了科學方法,該成果將促進新一代燃料電池研究和發展,對發展能源新材料和新技術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決定向《科學》雜誌投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論文撰寫是一個反覆打磨精益求精的過程,團隊成員從標點到圖表,每一個細節都儘量做到完美。《科學》雜誌對論文要求極高,怎樣在有限的字數中精準提煉出文章的要點、體現出研究的創新點、展現文章的深度和清晰度,團隊成員反覆對論文精雕細琢。2019年12月,團隊收到《科學》雜誌的關鍵意見反饋,當時朱斌教授身在瑞典的家中,三人為了更充分高效地回覆審稿意見,他們從早上7點一直工作至第二日的早上8點, 整整連續工作了25個小時,沒有離開過辦公室。

2020年7月,燃料電池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他們歷經4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有了回報。「剛開始投稿還有點小忐忑,但論文被接收後,大家反而很平靜,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吳豔說,她的兩臺電腦、兩個硬碟裡全部被實驗數據裝滿,從論文初稿到最後發表,前前後後修改100多次,100多個版本。

在燃料電池研究中,為了將設計落到實處,以及從原子分子級別探究其內在機理,他們必須和其他科研院所開展聯絡與合作。遇到不懂的問題,他們通過郵件、電話、面對面等方式交流,向國內外同行請教,不放過任何一次學習交流的機會。「現在的科技創新,學科之間交叉和各種資源的整合,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我們搞科研,要有開放的心態和合作的意識,需要協同創新。」

如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燃料電池研究課題組在《科學》發表創新研究成果後,引起業內和媒體的眾多關注。「我們能在《科學》發表論文,和學校的長期支持鼓勵是分不開的。」吳豔說。接下來,課題組將圍繞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結合學校特色優勢學科,繼續深挖礦物界面離子傳輸機理的「秘密」,搭建礦物材料界面電性能資料庫,在科研中繼續大幹一場。

相關焦點

  • 衣寶廉:五十年堅守與創新 探索燃料電池之路
    在中國化學研究領域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20世紀70年代他參與並領導了航天鹼性燃料電池的系統研究;80年代他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到電化學傳感器等多個領域;90年代他作為科技部「九五」攻關重大項目負責人,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成果;2008年他帶領團隊研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北京奧運會的新能源示範汽車上成功應用。
  • 衣寶廉:五十年堅守與創新 探索燃料電池之路
    在中國化學研究領域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20世紀70年代他參與並領導了航天鹼性燃料電池的系統研究;80年代他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到電化學傳感器等多個領域;90年代他作為科技部「九五」攻關重大項目負責人,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成果;2008年他帶領團隊研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北京奧運會的新能源示範汽車上成功應用
  • ...新能源汽車|氫燃料電池|氫能源|燃料電池|產業鏈|燃料電池汽車
    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等國均制定了燃料電池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並投入巨額補貼。由於日本自身的資源較為匱乏,該國甚至將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02年,我國確立以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以多能源動力總成控制系統、驅動電機和動力電池為「三橫」的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研發布局。
  • 我校主辦「氫能與燃料電池主題論壇」,探討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
    我校主辦「氫能與燃料電池主題論壇」,探討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難點與解決之道 來源: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   時間:2020-11-
  • 燃料電池汽車有哪些_燃料電池汽車分類_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
    一、燃料電池汽車簡介   燃料電池汽車(FCV)是一種用車載燃料電池裝置產生的電力作為動力的汽車。車載燃料電池裝置所使用的燃料為高純度氫氣或含氫燃料經重整所得到的高含氫重整氣。與通常的電動汽車比較,其動力方面的不同在於FCV用的電力來自車載燃料電池裝置,電動汽車所用的電力來自由電網充電的蓄電池。
  • 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燃料電池介紹
    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隨著技術的進步,石油儲量的不斷減少,也許在15年後,結合BEV和FCEV的優勢插電式燃料電池汽車將會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下面就讓電動邦小編為大家介紹燃料電池汽車優缺點,燃料電池介紹吧!
  • 氫燃料電池構造_氫燃料電池的分類
    氫燃料電池構造   氫燃料電池的主要結構包括電極、隔膜與集電器等。分為酸性燃料電池和鹼性燃料電池;按電解質的種類不同,有酸性、鹼性、熔融鹽類或固體電解質:鹼性氫燃料電池(AFC)、質子交換膜氫燃料電池(PEMFC)、磷酸氫燃料電池(PAFC)、熔融碳酸鹽氫燃料電池(MCFC)、固體氧化物氫燃料電池(SOFC)。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山東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探索一條...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性產業,超前布局、重點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領域,山東已初步建立起從關鍵材料、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到整車的研發、生產體系,摸索出一套科學高效的示範運營模式。
  • 燃料電池如何工作?
    探索燃料電池的發展並研究不同的系統。 燃料電池是一種電化學裝置,將氫燃料與氧氣結合在一起產生電,熱和水。燃料電池與電池相似之處在於,只要有可用燃料,就會發生電化學反應。氫氣存儲在加壓容器中,氧氣從空氣中吸收。
  • 微生物燃料電池導電外殼
    據外國媒體報導:近日,有研究人員使用電子傳導聚合物塗覆單個細菌細胞,使得微生物燃料電池表現出高性能。    在厭氧條件下,某些細菌會發電,這種行為可以用於微生物燃料電池,特別是廢水處理。但是這種燃料電池的功率密度很低,新加坡和中國科學家現在提出了一個非常規的解決方案:他們用導電聚合物塗覆活的電活菌,並獲得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高性能陽極。
  • 氫燃料電池汽車多少錢
    氫燃料電池車的驅動力來自於車上的電動機就像純電動車樣,因此氫燃料電池車可以理解為一輛「自帶氫燃料發電機的電動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在燃料電池堆棧裡,進行著氫與氧相結合的反應,其過程中存在電荷轉移,從而產生電流。與此同時氫與氧化學反應後正好生成水。
  • 氫燃料電池不是電池,但氫燃料電池車是電動車
    文/阮錦程很多人覺得,氫燃料電池車不是未來方向,電動車才有發展前途。因為加氫非常麻煩,而且氫氣還會爆炸,而鋰電池未來存儲密度提高了以後,完全可以替代燃油車。本田Clarity Fuel Cell燃料電池車問題是,電池這事情挺麻煩的,鋰電池存儲密度已經搞了幾十年了都沒有本質提高。其實我也想手機充一次電可以用一個星期呀,但這是理想。
  • 燃料電池發展迎來新機遇
    事件驅動 「以獎代補」政策出臺為推動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科學有序發展,9月21日,財政部等五部委出臺了關於 《開展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的通知》(下稱《通知》),對燃料電池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調整為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支持政策。
  • 清華大學在燃料電池領域的研究
    2001年,國家科技部立項開展燃料電池客車和燃料電池轎車計劃,清華大學被確定為燃料電池客車的牽頭單位,同濟大學負責牽頭做燃料電池轎車。2002年12月30日晚,清華大學的50千瓦燃料電池客車從實驗室開出來。這是中國第一輛燃料電池客車,也第一臺氫空型燃料電池系統裝車,是真正的燃料電池發動機汽車。在之前清華大學的燃料電池車上,都是用氧氣瓶供氣,燃料電池使用的是純氧。
  • 什麼是氫燃料電池_氫燃料電池汽車原理
    氫燃料電池是使用氫這種化學元素,製造成儲存能量的電池。  氫燃料電池與其他電池區別  乾電池、蓄電池是一種儲能裝置,是把電能貯存起來,需要時再釋放出來;而氫燃料電池嚴格地說是一種發電裝置,像發電廠一樣,是把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發電裝置。另外,氫燃料電池的電極用特製多孔性材料製成,這是氫燃料電池的一項關鍵技術,它不僅要為氣體和電解質提供較大的接觸面,還要對電池的化學反應起催化作用。
  • 燃料電池原理
    本文將為大家揭秘燃料電池原理~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9773.htm  燃料電池,英文名稱為fuel cell,是一種利用燃料的化學反應生成電能的裝置,如果蓄電池被稱為「儲電廠」的話,那麼燃料電池就是一個「發電廠」,只要有足夠的原料,電能就可以被源源不斷的產生出來。
  • 「技術應用」陳宇:探索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新奧秘
    如今,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已經可以利用天然氣、煤的氣化淨化氣和生物質氣等燃料發電,發電效率可達60%以上,並具有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優點,得到了國內外科學家的青睞。「對於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來說,它的優點顯而易見,發展前景相當樂觀,但想要快速投入生產,最大的瓶頸是如何提升電池以及整個系統的穩定性。當穩定性提升了,一切困難將迎刃而解。」來自華南理工大學的教授陳宇介紹道。
  • 燃料電池分類
    燃料電池按運行機理劃分,可分為酸性燃料電池和鹼性燃料電池。
  • 話說鋁燃料電池: 鋁燃料電池的應用(一)
    鋁燃料電池可設計成儲備電池,使用前進行活化,使用期滿後,可通過移去消耗的鋁陽極,換上新的鋁陽極,此過程稱為機械再充,鋁陽極被稱為可更換極。機械可再充鋁燃料電池已用於取代因質量和噪聲限制而不適合某些方面應用的柴油和汽油發動機,且應用潛力巨大。下面介紹一些在車輛領域,東深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鋁燃料電池系統的應用實例。
  • 為什麼燃料電池很難普及起來?
    鳳凰汽車評論 從燃料電池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擔負著拯救地球的使命。然而久無作為的燃料電池汽車,真的會普及嗎?不過受制於技術難度,以及高昂的普及成本,燃料電池汽車一直被其它環保汽車壓著一頭。全球範圍內,純電動車已經有了不小的市場,而豐田的混動汽車,早已走進千家萬戶。在實際運用上,燃料電池已經落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