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寶廉:五十年堅守與創新 探索燃料電池之路
在中國化學研究領域有這樣一位傳奇人物,20世紀70年代他參與並領導了航天鹼性燃料電池的系統研究;80年代他將燃料電池技術應用到電化學傳感器等多個領域;90年代他作為科技部「九五」攻關重大項目負責人,在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突破性成果;2008年他帶領團隊研製的燃料電池發動機在北京奧運會的新能源示範汽車上成功應用。
-
衣寶廉院士詳解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氫燃料電池汽車專家衣寶廉 衣寶廉,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國家863《電動汽車重大專項》專家組成員和燃料電池發動機責任專家,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新源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 衣寶廉所在的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是國內最早開展燃料電池技術的科研機構,從事燃料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已有逾四十年的歷史。
-
探索燃料電池奧秘
對於燃料電池研究課題組師生而言,能夠在該刊發表論文,是莫大的驚喜,也是莫大的鼓勵。「燃料電池創新研究,是最近這些年科學界關注的熱點,我們長期開展科研攻關,能夠貢獻智慧和力量,這也是我們應有的擔當。」朱斌教授說。燃料電池課題研究組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團隊,成立於2016年,核心的團隊固定成員有三人:吳豔、宋懷兵和朱斌。三人相識於偶然,成就於必然。
-
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衣寶廉介紹,氫的製備技術路線方面,目前主要是要用綠氫,即電解水制氫和副產氫。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可以解決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特別是季節性的波動性,解決棄水、棄光、棄風的問題。可以替代石油用於汽車,可以替代天然氣用於燃氣輪機發電,也可以替代焦炭用於冶金工業。
-
觀察|衣寶廉: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衣寶廉在視頻連線中做了以「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為主題的報告。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簡稱中國氫能聯盟)在2018年正式成立。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白皮書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佔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將達到12萬億元,全國的加氫站達到一萬座以上,交通運輸、工業領域將實現氫能的普及應用,燃料電池車達到520萬輛/年,固定式發電裝置每年2萬臺套,燃料電池系統產能550臺套/年。6000萬噸氫利用,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
-
燃料電池:改變未來出行方式的綠色新動力
燃料電池作為新能源技術領域的熱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高效清潔的新型發電方式,可靈活地為交通工具、家用電器、航空航天等提供動力。燃料電池是一種主要通過氧或其他氧化劑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把燃料中的化學能轉化成電能的電池。燃料電池主要由電極、電解質隔膜和集電器組成。在陽極上,催化劑氧化氫氣,使之變成氫離子和自由電子。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高溫下的堅守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高溫下的堅守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節能環保,性能穩定,歡迎新老客戶來電選購!
-
氫燃料電池深度思考的10個問題
單從技術角度來評估,氫燃料電池遠勝於動力電池,包括——氫燃料電池使用無汙染,即便拆解後也無汙染,但電池拆解有汙染;「加注時間氫燃料電池3分鐘、5分鐘,再大的車頂多10分鐘、20分鐘,純電動最少你也是半小時80%吧;行駛裡程能夠跑300公裡、500
-
上海交大高性能質子膜使得燃料電池壽命達6000小時以上
公告稱張永明團隊研發的燃料電池質子膜在保持高性能的前提下,使用壽命長達6000小時以上,完全可以滿足最新一代奔馳燃料電池車的設計要求。AFCC按照奔馳和福特新能源汽車的設計指標,對燃料電池膜有幾十個技術鑑定指標,包括技術、產品生產、專利所有權等都要進行審核,只有通過這三個階段的鑑定才有可能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採用。今年12月,AFCC也向東嶽集團頒發了技術達標獎。
-
上海發布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
為搶佔全球汽車產業變革創新制高點,實施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戰略,推進上海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市交通委、市科委、市住房城鄉建設管理委、市財政局聯合制定上海市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實施計劃(實施期限為2020-2023年)。
-
氫燃料電池的原理是什麼
目前,所謂「氫能車」指的就是氫燃料電池車。但與鋰離子電池不同,氫燃料電池實際上是一種氫與氧的化學反應而產生電能的裝置。這一化學反應的最終產物只有水,不會像燃油車等排放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物質,因此氫氣被認為是可以實現「零排放」的能源。
-
衣寶廉院士丨迎接電解水制氫儲能高潮
我們國家在2018年2月11日由國家能源集團牽頭數十家企業和科研機構共同發起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簡稱中國氫能聯盟)正式成立。我國氫能聯盟發布的白皮書預計: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佔比約為10%,氫氣需求量接近6000萬噸,年經濟產值將達到12萬億元,全國的加氫站達到一萬座以上,交通運輸、工業領域將實現氫能的普及應用,燃料電池車達到520萬輛/年,固定式發電裝置每年2萬臺套,燃料電池系統產能550臺套/年。6000萬噸氫利用,可減排約7億噸二氧化碳。
-
燃料電池產業深度報告 市場與技術趨勢分析
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汽車、無人機)的市場導入已經開始,未來幾年有望逐步放量,未來或許成為主流動力汽車能源之一,也許是二十年也許是五十年,但總歸比之今天的鋰電或許更具備典型意義。豐田一些列動作表明其在燃料電池汽車技術上已趨成熟,正進入技術優化和商業生態構建階段。在我國,以國鴻氫能與Ballad合作為代表的「市場換技術」模式已經落地,並計劃在兩年內投放3000套燃料電池系統,同時福田汽車公告斬獲北京有車租賃100輛歐輝氫燃料電池電動客車訂單等消息亦顯示國內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已悄然開啟。
-
聚焦氫燃料電池車:突破「中國心」 駛入「快車道」
20年間,付宇先後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新源動力燃料電池及氫源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從事研發,師從燃料電池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後來,他進入知名企業與北美、歐洲和日韓團隊合作,「知道我們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哪裡,同時也清楚我們的能力」。2018年底,他覺得時機成熟,拉著志同道合的夥伴成立了科技企業驥翀氫能。
-
我校主辦「氫能與燃料電池主題論壇」,探討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
我校主辦「氫能與燃料電池主題論壇」,探討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的難點與解決之道 來源: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 時間:2020-11-
-
氫燃料電池是最優選擇?我看30年後也未必
早在十幾年的上學階段,我就被灌輸過氫能源具有環保性、可再生、能量密度大,被譽為新能源汽車的終極解決方案,是現階段最有研究價值的燃料電池,備受各國追捧。 最早的氫燃料電池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我國最早的氫燃料電池在三十年前也已經出現。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山東推進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探索一條...
山東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性產業,超前布局、重點培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領域,山東已初步建立起從關鍵材料、燃料電池電堆、燃料電池發動機到整車的研發、生產體系,摸索出一套科學高效的示範運營模式。
-
突破氫燃料電池汽車四大瓶頸
2 0 18長三角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科普巡遊活動期間,一輛氫能燃料電池物流車在江蘇如皋發車發展氫能是尋求解決能源、資源和環境危機,推動能源革命的有益探索。近年來,全球氫能產業興起,美、日、韓、德等國家均出臺相應政策,將發展氫能產業提升到國家能源戰略高度。氫能可廣泛應用到三次產業多個領域,在我國交通領域應用成為突破口。
-
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還差什麼?
說到燃料電池,最核心的材料是質子交換膜、催化劑、氣體擴散層、以及雙極板。質子交換膜、催化劑和擴散層經過一定的工藝加工程膜電極(MEA),而膜電極是燃料電池的心臟。中國氫能專家衣寶廉院士在一次採訪中曾提到,低Pt催化劑是燃料電池的主要技術方向。當一輛FCV的鉑用量低於傳統汽車三元催化中鉑的用量的時候,就達到了目標。而製備殼型結構的催化劑是降低催化劑用量的一個有效的方法。在「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的支持下,大連化物所、上海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大學、蘇州大學等著名研究機構取得了多方面的進展。
-
百威中國率先部署氫燃料電池車 用科技賦能綠色物流
2020年10月28日,全球領先的啤酒釀造商百威在中國舉辦第二屆「百威中國綠色物流開放日」,並在活動上宣布在中國進一步部署綠色物流,包括首批氫燃料電池車在中國正式投入使用。這是百威中國減少碳排放、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最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