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給大家總結了一份小學一年級的數學知識點總結,很多家長都覺得非常實用。(沒看到的家長可以去翻之前的文章)於是讓我再總結一份小學二年級數學的知識點,類似於這樣的要求,我一定是有求必應!
以下便是小學二年級數學知識點的分享!暑假提前讓孩子學習,開學變學霸!
1、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範長度而制定的基本單位。其國際單位是「米」(符號「m」),常用單位有毫米(mm)、釐米(cm)、分米(dm)、千米(km)等等。長度單位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2、米: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準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
3、分米:分米(dm)是長度的公制單位之一,1分米相當於1米的十分之一。
4、釐米:釐米,長度單位。簡寫(符號)為cm。
有關釐米的單位轉換: 1釐米=10毫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5、毫米:英文縮寫MM(或mm)
進率:1毫米=0.1釐米
6、進位:加法運算中,每一數位上的數等於基數時向前一位數進一。
以個位向十位進位為例:基數為10(2進位的基數是2,類推),個位這個數位上的數量達到了10的情況下,則個位向前一位進1,成為一個十。
在十進位的算法中,個位滿十,在十位中加1;十位滿十,在百位中加一。
7、不退位減:減法運算中不用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6-22=34。6能夠減去2,所以不用向高位5借位。
8、退位減:減法運算中必須向高位借位的減法運算。例:51-22=39。
1不能夠減去2,所以必須向高位的5借位。
9、連加:多個數字連續相加叫做連加。例如:28+24+23=85。
10、連減:多個數字連續相減叫做連減。例如:85-40-26=19。
11、加減混合:在運算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的運算。例如:67-25+28=70。
12、角:具有公共端點的兩條不重合的射線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公共端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符號 :∠)
13、乘法算式中各數的名稱:是指將相同的數加法起來的快捷方式。其運算結果稱為積。
「×」是乘號,乘號前面和後面的數叫做因數,「=」是等於號,等於號後面的數叫做積。
10(因數) ×(乘號) 200(因數) =(等於號) 2000(積)
14、1—6的乘法口訣
1×1=1
1×2=2 2×2=4
1×3=3 2×3=6 3×3=9
1×4=4 2×4=8 3×4=12 4×4=16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1×6=6 2×6=12 3×6=18 4×6=24 5×6=30 6×6=36
15、7——9的乘法口訣
1×7=7 2×7=14 3×7=21 4×7=28 5×7=35 6×7=4 27×7=49
1×8=8 2×8=16 3×8=24 4×8=32 5×8=40 6×8=48 7×8=56 8×8=64
1×9=9 2×9=18 3×9=27 4×9=36 5×9=45 6×9=54 7×9=63
8×9=72 9×9=81
以上便是小學二年級數學所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
要想讓孩子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點,光靠硬記肯定是不行的!還需要做與知識點對應的練習題!這裡老師給大家推薦一本尖刀俠《名校學霸尖刀卷》!
它會幫孩子匯總小學二年級數學所涉及的所有知識點,後面的試題也都是和前面的知識點相對應的,能真正讓孩子實現「點對點」練習!且裡面的試題全部都是選自名校真題,有極高的訓練價值!
最值得一提的是,裡面的講解非常詳細,如果孩子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家長可以直接拿著解析給孩子做講解,完全是按照孩子的思維模式去編寫的,家長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講題方式孩子聽不懂、理解不了了。
總結:先讓孩子學習知識點,再做對應的練習題。根據孩子的做題結果,做針對性輔導。堅持做到這幾點,還怕孩子學不好小學二年級數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