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生命科學十大論文撤銷事件盤點

2020-12-02 科學網
2010年度生命科學十大論文撤銷事件盤點
撤銷給作者的研究造成打擊,有的甚至給整個學術界帶來極壞影響

 

近期刊登在《醫學倫理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過去的十年中,至少有788篇學術文章遭遇撤銷。撤銷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文章是因為作者的學術不端行為而被撤,有的只是因為數據分析過於草率而被撤。不論如何,論文撤銷給文章作者的研究造成打擊,有的甚至給整個學術界都帶來極壞的影響。

 

鑑於此,《科學家》網站於近日公布2010年十大論文撤銷事件名單,該名單分別按照被撤銷文章的引用率和被撤文章作者的知名度進行排名。

 

按文章引用率排名:

 

第五名:惠氏製藥前僱員雌激素信號轉導機制研究文章(引用次數(累計,下同):232次)

 

惠氏製藥公司曾經的研究人員Boris Cheskis撰寫的有關激素信號轉導機制的兩篇文章被認為數據「不可靠」而先後被撤。

 

 

第四名: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發表的文章(引用次數:268次)

 

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免疫學實驗室的一名高級研究人員Suresh Radhakrishnan被發現數據造假而導致至少10篇論文遭到撤銷。

 

 

第三名:美國杜克大學腫瘤學家有關乳腺癌的文章(引用次數:約300次)

 

杜克大學腫瘤學家Anil Potti發明的腫瘤分析方法被同行質疑而接受調查,最終被認定論文造假而被校方辭退。此外,該名科學家還被指控曾偽造簡歷。

 

 

第二名:幹細胞自發轉變成癌細胞的文章(引用次數:317次)

 

發表在2005年《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期刊上的一篇文章認為成體幹細胞能自發轉變為癌細胞,並暗示成體幹細胞研究存在風險。該文章於今年8月被撤銷。值得一提的是,據媒體報導,其他研究也得出了與該論文類似的結論,因而該論文結論被認為可能依然有效。

 

 

第一名:《柳葉刀》有關麻風腮疫苗的文章(引用次數:640)

 

今年2月,《柳葉刀》正式撤銷了一篇發表於1998年的研究論文,這篇論文的主要作者Andrew Wakefield指出,疫苗接種可能會導致孤獨症。

 

 

按文章作者知名度排名:

 

第五名:獲得諾獎得主支持的「反應組晶片」文章

 

這篇發表在《科學》上的涉及「反應組晶片」的文章被指缺乏合適的實驗對照而引發爭議。文章作者所在單位為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包括諾獎得主理察·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在內的科學家表示支持該文章。《科學》雜誌主編Bruce Alberts也為此發表了「主編關注」。

 

 

第四名:知名基因治療學家撤銷文章

 

因數據存在錯誤且圖表存在複製,美國西奈山醫學院基因與細胞醫學系創始人、主任胡流清(Savio Woo)撤銷了6篇論文。

 

 

 

第三名:哈佛大學心理學家的文章

 

哈佛大學認定該校心理學教授、知名心理學家Marc Hauser存在學術不端行為,要求其離職一年,同時,其發表在《認知》(Cognition)期刊上的文章也被撤銷。

 

 

 

第二名:哈佛醫學院幹細胞生物學家的文章

 

這篇今年發表在《自然》上的文章被發現數據和圖片存在問題而遭撤銷,文章作者之一Amy Wagers也在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擔任研究組組長。

 

 

第一名:諾獎得主琳達·巴克的文章

 

諾貝爾獎獲得者琳達·巴克(Linda Buck)再次撤銷了兩篇文章,因為「關鍵結論無法重現」。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
    "『南京大學2018年12月15日針對該校39歲教師梁瑩抄襲和一稿多投等學術不端行為,公開給予一系列處分』等新聞入選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12月27日,在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2018學術年會上,求真教育實驗研究院院長王旭明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求真教育新聞和十大求真教育數據。
  • 2019年度盤點:生命科學及醫學領域的熱門人物與事件
    邵峰院士獲「未來科學大獎」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於9月7日在北京公布2019年獲獎名單。邵峰因發現人體細胞內對病原菌內毒素LPS炎症反應的受體和執行蛋白的貢獻摘得「生命科學獎」4。邵峰,1972年出生,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學術副所長、資深研究員。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新聞發布會在中國科技會堂召開。主辦單位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秘書長王小寧教授主持發布會,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康樂院士,入選項目負責人饒子和院士、匡廷雲院士、隋森芳院士、喬傑院士等生命科學領域專家學者,以及來自新華社、人民日報等30多家媒體的記者出席新聞發布會。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
  • 《科學》盤點2018十大突破、3大崩壞事件—新聞—科學網
    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國《科學》雜誌發布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 《科學》2018年十大科學突破:基因編輯嬰兒為「負面事件」
    據國外媒體報導稱,每年年底美國《科學》雜誌都會公布年度「十大科學突破」,這些突破往往預示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在今年的評選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在今年實現科技突破的技術、事件出現在榜單中。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組圖]
    中國網訊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為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 2010十大科學突破:人工合成生命上榜
    據美國《連線》雜誌報導,2010年,科學家在一系列研究領域取得進展並上演眾多備受關注的發現。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導讀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
  • 武大這一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武大這一成果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2021-01-16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中國十大生命科學領軍人物
    國內十大領軍生命科學家(1)王曉東,美國科學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大陸留學生中的第一位美國科學院士,在細胞調亡的生化代謝信號途徑的研究中成績卓越,他的科研論文質量非常高,引用率也非常高,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1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這些成果解答了這些生命科學的難題。  據了解,本年度的獲獎項目中,非院士主導項目所佔比例較往年大,聯合體認為這體現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後備力量強大。
  • 年度大盤點:2014年最具傳播性的十大病毒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病毒最新資訊 > 正文 年度大盤點:2014年最具傳播性的十大病毒
  • 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公布
    在新技術開發、醫學新突破和生物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貢獻  16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這十大進展經該學會聯合體的18個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領域同行專家審核與評選,並且各自在《科學》《自然》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相關論文,是我國2016年在這一領域所取得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既有「植物雌雄配子體識別的分子機制」「線粒體呼吸鏈超級複合物的結構與功能」等基礎研究的成果,也不乏「內源性幹細胞介導功能性晶狀體再生治療嬰幼兒白內障」等可治療疾病的臨床應用成果,這印證了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不僅揭示生命的新奧秘
  • 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事件:「單細胞水平細胞譜系追蹤技術」奪得...
    《科學》雜誌每年會評出在即將過去的一年裡最為重要的十大科學突破(Science Breakthrough)。今年,奪得年度突破桂冠的是「單細胞水平細胞譜系追蹤技術」,幫助破獲多起懸案的法醫系譜技術、#MeToo 運動等也榜上有名。
  • 韓春雨論文被撤銷並非塵埃落地
    該論文被撤銷映射的問題太多,但最為重要的是,提出了對科研論文發表和論文本身的評價問題。  有意味的是,與其他涉嫌造假而被撤銷的論文不同,《自然-生物技術》並未指稱韓春雨的論文涉嫌造假。  並且,韓春雨本人因此篇論文的發表獲得許多國內研究人員幾輩子都不可能獲得的名利,包括官職——成為河北省科協副主席,榮譽——獲得「美麗河北·最美教師」、2016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候選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候選人和資金——河北省財政性資金安排2.24億元,用於河北科技大學基因編輯技術研究中心項目的建設……  然而,國外對於任何科研論文的發表只是視為一種假說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揭曉
    ◎ 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星 1月13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十大進展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的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產生。
  • ...突出原始創新——專家解讀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生命科學是一門發展迅速、多學科交叉的前沿學科,與人民健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著密切關係,也被我國學術界視為在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學科之一,是最有可能實現從「跟跑」轉變為「並跑」和「領跑」的學科。1月1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相關內容詳見文末連結)。這十項成果有何特殊之處?
  • 盤點2015十大奇怪科技新聞:恐龍或亡於暗物質在列
    盤點2015十大奇怪科技新聞:恐龍或亡於暗物質在列 2015-12-30 11:22:11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程蘭豔 》雜誌在年終盤點中也露出了搞笑的一面,在正經評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外,還在其網站上貼出了年度十大奇怪科技新聞,包括空調涉嫌性別歧視、暗物質殺死恐龍、地球開個洞掉到另一面要多久……  在《科學》網站新聞編輯選出的這十大奇怪科技新聞中,排名第十的是空調涉嫌性別歧視。
  • 方舟子因學術打假獲評2010知識中國年度人物
    東方網12月20日消息:2010年度「知識中國盛典」前日在北京舉行,2010知識中國各獎項揭曉,方舟子獲得年度人物;袁隆平獲得年度致敬人物大獎等。據介紹,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最受矚目的一次跨學科知識文化盛典,由中國數字科技館與互動百科共同主辦,本報為協辦單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