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物大遷徙:大象每年跋涉500公裡(組圖)
動物大遷徙:大象每年跋涉500公裡(組圖)在大西洋東部的亞速爾群島海面上,一隻抹香鯨攜子遷徙。蘇丹南部平原上飛奔的非洲白耳水羚。 海象每年要遷移到福克蘭群島繁衍後代,這是一個海風和洋流肆虐的亞南極群島。然而,海象寶寶總會得到母親的關愛和照顧。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從今年7月中旬開始,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聯合陝西省動物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和央視報導團隊,在亞洲最大的陸地野生動物保護區——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展開為期二十天的《2020我們與藏羚羊》科考活動。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 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
非洲動物大遷徙這種震撼場面相信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或者是電視上看到的,但是光看視頻是無法感受,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因此有不少遊客就會為了欣賞到這一場景前往,哪裡可以看非洲動物大遷徙?非洲動物大遷徙什麼時候開始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藏羚羊遷徙季來了:日行10至20公裡,森林公安保駕護航
時間進入5月下旬,藏北羌塘草原上的雨水多了起來,牧草返青,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們又迎來了一年中最好的時節。
-
藏北奇遇:邂逅藏羚羊遷徙 遭遇餓狼傳說
心頭雖說壓抑,不過路上也有驚喜,五月正是藏羚羊遷徙去可可西裡的卓乃湖產仔地繁殖的季節,我們的穿越方向與它們的遷徙路線大部分重疊。因此路邊可見到不少和藏原羚結伴嬉戲的母藏羚羊。我們在距離兩百米左右悄悄停下車開始拍攝,誰知羊群突然開始奔跑起來,咦!怎麼回事?
-
動物大遷徙在哪個國家 非洲動物大遷徙時間
動物大遷徙這種壯觀之舉很多人也只是咋網上看過視頻或者圖片,但是這種震撼成都肯定要身臨其境才能體會,有不少攝影師為了拍到壯舉就前往目的地了,那動物大遷徙在哪個國家呢?以及非洲動物大遷徙時間這些都要知道,下面那小編就來說說這個問題。
-
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規律已經基本查明,我國對藏羚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藏羚羊這『高原隱士』在動物學界已經不再神秘。」每年10月至12月為交配期,孕期約6個月,到次年4月雌雄分居,雌羊大規模結群向西遷移產仔,雄羊則三五成群,遊手好閒。9月底雌羊開始攜子東歸,與雄羊合群,開始一個新的交配期。 養精蓄銳了半年的雄羊用它們頭上一對直立的尖角互相廝殺,每個勝利者平均能佔有約5隻雌羊,「武力瓜分後,雄羊還需要10多個小時的時間與雌羊『培養感情』,才能統帥起一個維持兩三個月的家庭。」李衛東說。
-
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場景十分壯觀!
【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的壯觀景象?】在肯亞及坦尚尼亞,每年的7月到10月,都有成千上萬的角馬飛奔而來,橫跨坦尚尼亞的塞倫蓋國家公園大草原和肯亞的馬賽馬拉大草原。在西歐東非,為何每年都有角馬大遷徙的壯觀景象?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高原精靈」藏羚羊 迎來「群居」生活
藏羚羊是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產仔繁殖地之一。
-
永不按下暫停鍵的大海:一年一度最壯觀的座頭鯨大遷徙開始了
一年一度的座頭鯨大遷徙開始了, 萬頭座頭鯨陸續出發, 前往它們的目標海域。 它們可比人類自由多了! 座頭鯨是一個有遷徙特點的物種, 每年六月、七月左右, 鯨魚都從南極洲遷徙到太平洋溫暖的熱帶水域, 進行交配和繁殖, 然後在春季時返回南極洲。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今日播出跟隨角馬的大遷徙終於開始了!
大遷徙 4 今日21:00 100多萬隻角馬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探險隊也終於追趕上了它們。
-
西藏一著名景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比非洲動物大遷徙更壯觀
非洲的野生動食物大遷徙因為充滿力量和野性的美,一直深受大家歡迎,很多遊客都會在它們的遷徙路途中等候他們的到來。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想看野生動物其實不用跑那麼遠。西藏一著名景點,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野性遠超非洲動物大遷徙。
-
非洲動物大遷徙
年復一年,數十百萬計的動物們為了追逐水源與青草地跋涉跨越3000多公裡,往返於坦尚尼亞和肯亞之間。那為什麼要遷徙呢?簡單地說,為了生存和繁衍。再簡單一點,就是為了「吃」。為了「吃」,東非每年都會有大規模的動物遷徙,說到底,與當地的氣候有關。東非大草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沒有春夏秋冬之分,只有旱季和雨季。旱季意味著寸草不生,沒有吃的;雨季則是最美的時光,意味著豐沛的降水、充足的食物。
-
藏羚羊頭上的角有什麼作用?聽聽動物管理員是怎麼說的!
同樣,那麼對於食肉動物食物鏈下一級中的食草動物,沒有鋒利的牙齒,沒有什麼堅硬的外殼可以防衛的時候,藏羚羊頭上的角就是最好的戰鬥武器了。這個是這些角最實用的一個功能了。這些角都是在頭上,不會擋住眼睛不會妨礙藏羚羊的進食等生活中的行動。因為身軀還算龐大,所以一般面對敵人或致命者的攻擊藏羚羊就會使用角來攻擊。
-
角馬大遷徙紀實:悲壯的天國之渡 狂奔的斑馬與角馬
在非洲坦尚尼亞與肯亞之間,每年會有數計百萬的東非角馬大遷徙,是動物世界中一場波瀾壯闊的長徵,一場驗證適者生存的殘酷角力,自然界中的一大奇觀。而漫長遷徙路上的橫渡馬拉河,更是將這場大遷徙的艱難旅程推向高潮,一次又一次悲催的天國之渡。
-
可可西裡:攝影師抓拍到藏羚羊珍貴畫面
央視網消息:每年的12月和元月是藏羚羊交配的季節,因為生性膽小,能拍攝到藏羚羊交配的畫面非常不容易。不久前,一位攝影師在可可西裡蹲守一個多月,抓拍到了藏羚羊交配的珍貴視頻。視頻的拍攝地點是在可可西裡的楚瑪爾河流域,野生動物攝影師裴敬德觀察的這個藏羚羊族群由一隻雄性藏羚羊和七八隻母藏羚羊組成。
-
叉角羚200公裡大遷徙:人類住宅區成最大威脅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叉角羚大遷徙全程125英裡(約合200公裡),是世界上路程最長的陸上哺乳動物遷移之旅之一。2008年秋季和2009年春季,生物學家兼攝影師喬·裡斯在國家地理學會遠徵理事會的資助下,成為步行拍攝叉角羚整個遷移過程的第一人。由於人類製造的諸多障礙——柵欄、公路、天然氣田以及房地產開發項目——叉角羚的遷移之旅面臨艱難險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