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2020-12-08 搜狐網
  藏羚羊在阿爾金山的「隱士」生活不再神秘

  2002年10月31日13:15  新華網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31日電(記者 張鴻墀 陳國安) 「經過近5年時間的跟蹤調察,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藏羚羊的生活習性、規律已經基本查明,我國對藏羚羊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藏羚羊這『高原隱士』在動物學界已經不再神秘。」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李衛東日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成立於1983年,是世界上第一個高原生態類型、以保護特有物種為主的自然保護區。保護區位於新疆東南與西藏、青海交界地帶,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祁曼塔格山脈、求勉力克山脈將保護區環抱其中,成為高山環繞相對封閉的山間盆地,面積約4.5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為4500米。

  保護區內除了新疆若羌縣祁曼塔格鄉的100多戶牧民外,人跡罕至。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青藏高原特有物種之一的藏羚羊就棲息於此。

  這些至今沒有在世界各國的動物園裡展出過的「高原隱士」在這片世外桃源中悠哉樂哉。「凡人」很少能有機會近距離一睹「真容」。

  這些「高原隱士」為了生存的需要理智地放棄肥美的平地草原,而躲進草質很差但無人也少天敵的高海拔荒漠地帶。但動物學家堅持不懈、歷經多年的跟蹤窺探,正在不斷解密阿爾金山藏羚羊的「隱士」生活。

  李衛東說:「管理處從1998年7月起,先後組織人員6次追隨保護區內藏羚羊的詭秘行蹤,基本了解了保護區內藏羚羊的獨特生活方式,完成了藏羚羊在這一地區繁殖種群結構的研究。」

  「高原隱士」們喜歡群居在海拔4000米至5500米的山谷和盆地,但在不同的季節,它們選擇不同的伴侶。每年10月至12月為交配期,孕期約6個月,到次年4月雌雄分居,雌羊大規模結群向西遷移產仔,雄羊則三五成群,遊手好閒。9月底雌羊開始攜子東歸,與雄羊合群,開始一個新的交配期。

  養精蓄銳了半年的雄羊用它們頭上一對直立的尖角互相廝殺,每個勝利者平均能佔有約5隻雌羊,「武力瓜分後,雄羊還需要10多個小時的時間與雌羊『培養感情』,才能統帥起一個維持兩三個月的家庭。」李衛東說。

  雌羊每年都要為繁殖後代而進行艱苦卓絕的「長徵」,它們從保護區中部的伊協克帕提草原、南部的卡爾墩草原和東部的卡爾秋卡草原分別集群、匯合,向保護區西部邊緣遷徙,現知的兩個產羔地分別在海拔約7000米的木孜塔格峰山麓地帶及保護區西部之外的西崑侖山一帶,遷徙裡程最長約400多公裡。

  六七月間,新生兒在海拔約6000米處誕生,僅僅需要兩個小時,它就能具備從站立到奔跑的全部能力。「藏羚羊出生兩個小時以後,任何想攆上並抓住它的努力都是徒勞的。」李衛東說。一歲以後,這些小羚羊按性別加入各自的群體,3歲起開始為父為母。

  根據觀察了解,藏羚羊天性機警,體態輕盈,一聽到異常聲音便放蹄疾奔。經解剖發現,藏羚羊的心臟很大,佔到自身體重的3%以上,血中紅血球含量高,攜氧量比平原上的動物大得多。藏羚羊的前肢下面有兩個拳頭大的洞,在奔跑中衝進洞中的空氣煽動肺部,幫助它的極度缺氧環境下的呼吸,這也是藏羚羊在海拔5000米左右仍然能以時速60公裡至80公裡快速奔跑的主要原因。

  藏羚羊屬牛科,曾經與牛同屬一個家族,「在物種分化中如何形成今天的樣子?它們為何在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地帶自得其樂?對藏羚羊逐漸深入的研究,將使這些『隱士』的『私生活』變得像『明星』般被密切關注。」李衛東說。(完)

Untitled Document

相關焦點

  • 中國計劃利用衛星跟蹤「高原隱士」藏羚羊的生活
    」藏羚羊的生活   2002年10月22日10:10  新華網   新華網烏魯木齊10月22日電(記者張鴻墀 陳國安)「新疆 阿爾金山國家級保護區計劃與FFI(國際動植物研究會)合作,利用衛星跟蹤藏羚羊的行蹤,以便準確了解藏羚羊的遷徙規律」,這個保護區的管理處處長李衛東此間向記者透露。
  • 阿爾金山,新疆最極致的景觀誘惑,最後一片被人遺忘的淨土!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巴伯博士曾到此登山探險,他致信他的中國朋友說:「我到過世界上四十多個國家,但是,阿爾金山和東崑崙山之間的神秘世界,是我最喜歡、也是最吸引我的!」被譽為「天然動植物園」 阿爾金山的熔巖地貌非常奇特,有風蝕柱,風蝕城堡,這裡的沙漠、湖泊、冰川和奇異的植物、動物,組成了一個和諧的世界。
  • 阿爾金山保護區:野生動物遷徙繁殖期嚴禁旅遊探險
    新華社烏魯木齊2月17日電(記者劉傑)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近日發布公告,聲明每年4-6月、9-10月是珍稀保護動物遷徙、繁殖的重要節點,為了防止人為活動對動物的幹擾,以上時段禁止一切社會團體或個人進入保護區的重要區域和水源地開展旅遊、攝影、探險活動。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可可西裡:藏羚羊數量超7萬隻 旅遊穿越成新隱患
    開車沿著青藏公路朝可可西裡進發,每隔一段距離就能看到藏羚羊三五成群地在離公路不遠的地方吃草散步,隨著近年來對可可西裡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藏羚羊不再那麼怕人了。五道梁保護站是藏羚羊遷徙的主幹道,曾經穿越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兩大屏障,如今藏羚羊可以安然經過。
  • 藏羚羊入選中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
    4月8日國際瀕危動物保護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向媒體披露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我省特有瀕危野生物種藏羚羊入選。藏羚羊是我國特有物種,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主要生活在可可西裡。藏羚羊緣何入選我國十大瀕危物種保護成功案例,源於我省不斷加強對藏羚羊以及可可西裡生態環境的保護。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國際執法協作,共同打擊偷獵走私,藏羚羊的棲息環境越來越安全。
  • 藏羚羊開始每年上千公裡大遷徙
    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西寧5月9日電(記者 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獲悉,日前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向可可西裡腹地進發,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季拉開序幕。
  • 中國藏羚羊種群數已恢復至20餘萬隻
    藏羚羊種群持續恢復,這和世界各國協同打擊藏羚羊絨製品貿易密不可分。」9月6日,青海省林業廳野生動物管理局局長董德紅表示。  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布周告訴記者,根據初步統計,目前可可西裡、阿爾金山、三江源和羌塘四大自然保護區境內的藏羚羊數量已經恢復到20餘萬隻。
  • 可可西裡:5年未聞盜獵槍聲 藏羚羊數量逐步恢復
    青海新聞網訊 5月8日,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才達在即將展開的大規模巡山行動前宣布:自2006年以來,可可西裡在藏羚羊保護行動中,未發現一起武裝盜獵案件,神秘迷人的可可西裡已經5年未聞盜獵槍聲。
  • 可可西裡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
    新華社西寧9月5日電(記者李亞光)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隨著三江源生態整體趨好,近年來可可西裡地區藏羚羊回遷數量穩步增長,從側面展示了該物種種群的健康恢復態勢。  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
  •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時間:2020-07-26 10: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藏羚羊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 預計今年藏羚羊回遷將在9月初結束 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獲悉,監測顯示,此前前往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遷徙產仔的藏羚羊正陸續結束產仔
  • 世界各地神秘生物搜奇:阿爾金山「大腳怪」之謎
    阿爾金山「大腳怪」之謎大腳怪不僅在北美洲出現,在阿爾金山也曾露出一些存在的痕跡。這裡平均海拔4 500多米,屬第三紀末地殼變動形成的封閉型山間盆地,群峰巍峨,峽深谷幽,叢林莽莽,人跡罕至,是各類野生動物的天然樂園。
  • 藏羚羊高海拔生活揭秘
    通過對藏羚羊基因組的研究,科學家揭開了這種可以在高海拔平原地區高速奔跑的瀕危動物的奧秘。對藏羚羊絨毛圍巾的需求已經將藏羚羊逼到了滅絕的邊緣。在青藏高原的山區乾草原和半荒漠地帶,時而可以看到藏羚羊優雅漫步的身影。包括人類在內的非本地物種到了青藏高原可能會患上嚴重的高原病。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數量增至15萬隻
    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江白近日在拉薩舉行的「西藏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成就」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近年來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15萬隻左右。我國西部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
  • 探訪索南達傑保護站:盜獵藏羚羊的槍聲不再響起
    此行探訪中最為幸運的是,保護站隊員救下的3隻小藏羚羊剛好滿月,記者不僅能近距離觀察草原精靈的生活習性,3隻毫不怕生的小傢伙還主動與記者「親密接觸」。  【上個月剛救下3隻小藏羚羊羔】  剛到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就聽到好消息:站內上個月救下3隻小藏羚羊,這兩天差不多剛好滿月。
  • 新疆阿爾金山,風景如畫、動物王國!我最愛雪豹啦!
    寒冬時節,來到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的野生動物太多太萌啦,竟然還有我最喜歡的雪豹!下面,我們一起去瞧一瞧吧!新疆是野生動物的天堂!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7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8種。
  • 青藏鐵路沒改變藏羚羊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圖)
    資料圖片:在青海省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楚瑪爾河大橋附近,雄性藏羚羊正在追逐雌性藏羚羊目前,藏羚羊進入冬季交配期。它們嬉戲追逐,確定各自的配偶。雄性藏羚羊由於雄性激素調節的原因,面孔變得漆黑,它那鋒利的角成為捍衛交配權的利器。新華社記者 秦晴 攝    新華網西寧3月19日電(記者 侯德強)記者從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管理局的巡查結果顯示,青藏鐵路沒有改變可可西裡藏羚羊的遷徙路線和生活習性。
  • 「高原精靈」藏羚羊 迎來「群居」生活
    藏羚羊是棲息於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帶的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重要分布區和產仔繁殖地之一。
  • 揭秘隱士生活來源:有的採藥賣錢,有的吃野菜
    今年2月,一篇名為《終南山5000隱士:過著千年前的生活》的報導將一個編輯出身的文化學者張劍峰推至輿論的浪尖潮頭。之前,張劍峰的身份還是青春文學圖書編輯。但在2008年看過美國漢學家、翻譯家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後,他毅然走上尋訪終南山隱士的道路。他的身份也變成《問道》雜誌的主編,一篇篇有關隱士神秘離奇的探訪長文出爐,引起社會各界熱議。
  • 中國科學家:藏羚羊照片造假 但反映情況卻真實
    楊奇森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當火車在橋上行駛,我們確實看見過橋下有藏羚羊穿過。」  劉為強在拍攝藏羚羊期間,楊奇森的研究小組當時正在高原上進行野外研究,彼此間有過來往。  事實上,楊奇森等人也拍到過藏羚羊與火車在一起的照片,只是由於拍攝距離比較遠,照片中的藏羚羊與火車比起來,顯得非常小,看上去沒有劉為強獲獎圖片所表現出來的藝術性和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