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報紛紛出爐,關於Mini/Micro LED各公司怎樣說?

2021-01-08 LEDinside

2019-08-29 08:53:33 [編輯:Andygui]

近期,上市公司2019年半年度報告陸續公布。LEDinside整理了半年報中各公司關於Mini/Micro LED的進展描述,一起來看看各公司怎樣形容自己所取得的成績吧。

三安光電:加大研發力度,推進Mini/Micro LED等產品產業化進程

公司已陸續展開高端、新興市場產品布局,產品類型已涵蓋汽車照明、Mini LED、紅外、紫外等領域。

為儘快實現將公司 LED 晶片市場佔有率提升至全球 30%-40%的目標,確保股東利益最大化,公司下半年工作重心一方面要加強銷售力度,降低整體存貨水平,提高存貨周轉率,提升市場佔有率;另一方面要積極配合客戶做好技術對接和加強溝通,加大研發力度,推進Mini/Micro LED及其它高端產品的產業化進程,提升公司銷售收入和盈利能力。

華燦光電:Mini RGB/BLU/Micro LED全面推進

目前公司Mini RGB晶片產品出貨穩定,相關產品已應用於實際案例,市場份額穩步提升,公司深度挖掘海外客戶,海外市場擴張有條不紊。Mini BLU晶片在2018年就已與背光封裝廠、模組廠、整機廠進行了接洽和配合,相關產品獲得客戶認可,並配合主要客戶的起量規劃。2019年上半年Mini BLU晶片產品在手機和電視終端市場已佔一定市場份額,與國內外終端客戶密切合作進行新方案開發。Micro LED在2018年和全球指標性模組廠建立了戰略開發關係,今年聯合開發打樣中,華燦6英寸Micro LED也已經啟動研發。

乾照光電: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

目前正極性紅光(620nm)已成功量產4mil產品,且產品整體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作為Mini-LED關鍵原材料的紅光晶片,乾照光電具備優良的外延調控水平與晶片工藝技術,大大提升了Mini-LED產品的良率與可靠性,已小批量出貨給海內外主要客戶。小功率反極性紅光LED晶片性能持續提升,已朝向6mil以下尺寸開發。中大功率反極性紅光LED晶片同步配合客戶進行認證開發。

Mini-LED第二代產品已完成性能優化,目前與相關客戶配合驗證中。在Micro-LED方面,完成了巨量轉移模組的樣品製作,開發了尺寸為20μm×35μm的晶片並持續進行工藝優化與性能提升。

公司合作開發的單色AM Micro-LED顯示屏,已可實現動態顯示,有望實現彩色化。

國星光電:率先量產應用於4K/8K Mini LED顯示產品

公司緊跟市場熱點,率先量產應用於4K/8K Mini LED 顯示產品,目前P0.9 Mini LED顯示系列作為業內量產最小間距的代表已獲得市場主流顯示屏廠家的廣泛認可,6月推出超高對比度的P0.7 Mini LED顯示產品系列,為未來P0.6以下產品及Micro LED應用做好了技術和市場布局。

利亞德:4in1系列微間距產品進入正式量產階段

公司作為LED小間距產品的開創者,非常清楚Micro LED將會是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核心技術,一直加緊自身開發並探討各種合作的可能性,針對現階段 Micro LED的成本問題與批量轉移的技術瓶頸,推出4in1系列的微間距產品,為後續真正實現Micro LED提供技術儲備與產業積累。目前,公司的4in1系列的微間距產品已經進入正式量產階段,已經有項目應用該技術,顯示效果上面目前得到了比較好的反饋,現階段正在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保證更加良好的畫質體驗呈現給客戶。

艾比森:全力創新研發Mini LED相關技術

目前,公司正全力創新研發Mini LED相關技術,申請了Mini LED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5項,實現了眾多小間距專利特別是Mini LED專利的突破。

雷曼光電:持續推進COB微顯示技術研發

公司持續加大基於COB封裝技術的Micro LED高清顯示屏產品的研發投入及深度開發,並不斷優化提升產品方案結構。基於對封裝技術十幾年的長期投入與積累,公司COB微顯示技術獲得了約30項的技術專利。對於一些COB微顯示的核心原物料,例如特種封裝膠等,公司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大學等一批科研院所與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獲得了重要核心原物料的智慧財產權,具備強大的專利池和技術壁壘。同時通過加強研發與生產的銜接,雙方向推動產品設計的改良及生產工藝的提升和創新,不斷提升產品品質及穩定性。在產品結構方面,公司重點構建差異化明星主力產品,並增加標準產品,逐步補齊產品規格,完善產品生態鏈,建立行業顯示解決方案能力。

奧拓電子:Mini LED產品均已實現量產

公司作為國內Mini LED顯示屏的技術引領者,已在全世界範圍內申請了30項專利,其中19項已獲得授權。公司已推出了行業領先的超小點間距0.78mm的Mini LED顯示產品,並在2019ISE上展出全球最大、解析度最高的8K超高清Mini LED顯示屏,公司目前Mini LED產品均已實現量產,能夠滿足不同客戶及應用場景的需求。(文:LEDinside Johnson整理)

 

 

如需轉載,需本網站E-Mail授權。並註明"來源於LEDinside",未經授權轉載、斷章轉載等行為,本網站將追究法律責任!E-Mail:service@ledinside.com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LEDinside官網(www.ledinside.cn)或搜索微信公眾帳號(LEDinside)。

相關焦點

  • Micro-LED與Mini-LED的區別是什麼?究竟哪種電視更值得購買
    導語:隨著新的電視機都使用新技術去獲得更好的顯示效果,mini-LED和micro-LED是您將在2021年開始會更頻繁地看到的兩個術語。但是,這些術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mini-LED和micro-LED有何不同呢?當您想到LED時,您可能會想到一些簡單的小燈,比如電源指示燈、聖誕燈和玩具上的發光功能。
  • Mini LED與Micro LED的區別是什麼
    科普:OLED、Mini LED、Micro LED 是怎樣的顯示技術?OLED(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雷射顯示、有機發光半導體(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LED)。
  • 雷曼光電:基於COB先進技術的 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是公司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訊,有投資者向雷曼光電(300162)提問, 現在很多LED企業都在加大投資micro led,公司有技術壁壘優勢嗎?公司回答表示,LED同行企業和相關行業企業紛紛投資進入Micro LED超高清顯示領域,說明Micro LED是下一代未來新型顯示技術方向,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 MINI-LED時代,QCOB面光源為何如此重要
    Mini-led技術,讓柔和的LED屏成為可能 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在P0.X時代,必然要採用mini-led技術,甚至micro-led技術。 更小尺寸的mini-led晶體顆粒,帶來的天然好處是『單位像素髮光亮降低』,避免了傳統LED顯示屏『高亮刺眼』的問題,更適用於近距離觀看!」但是,僅僅這樣的「抗顆粒化」效果還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傳統的大間距LED顯示屏,也面臨著對抗像素顆粒化和提升可視角度的應用需求。
  • mini-LED會議屏的難點是什麼
    小間距LED顯示大屏,藉助mini-led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P0.X時代。這使得100+英寸的顯示單屏產品市場「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而面對會議室單屏銷售的「非工程化」LED屏幕,則是「標準單屏小間距LED」眼下增長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那麼會議室應用LED屏到底需要怎樣的產品技術進步才能滿足「會議」需求的特殊性呢?
  • 解析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
    在當今追求彩色化以及其高解析度高對比率的嚴峻趨勢下,世界上各大公司與研究機構提出多種解決方式並在不斷拓展中,本文將對主要的幾種Micro-LED彩色化實現方法進行討論,包括RGB三色LED法、UV/藍光LED+發光介質法、光學透鏡合成法。
  • Micro LED全彩化與波長一致性問題 他們是如何解決的?
    為此,世界上各大公司與研究機構提出了哪些解決方式?  Micro-LED彩色化實現的三種方法  南方科技大學Tenure-track助理教授、副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召軍,彭燈、張珂以及臺灣交通大學郭浩中、佘慶威等人曾在《Micro-LED display彩色化的3大主要技術手段》一文中詳細介紹了Micro-LED彩色化的實現方法。
  • 消費電子帶動Mini/Micro LED行業爆發增長
    有消息顯示,蘋果基於Mini LED顯示屏的新品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中,將於明年一季度推出配置mini-LED屏幕的iPad Pro,搭載mini-LED屏幕的MacBook Pro也將於明年二季度量產。得益於Mini LED屏幕的應用,蘋果新款iPad和MacBook產品的顯示效果將大幅提升,與此同時,電池續航時間也將大幅延長,市場前景被分析機構廣泛看好。
  • 聚積首推Micro-LED驅動晶片 最小支持0.55mm點距!
    近年來,終端顯示需求不斷攀升,顯示的載體也可謂推陳出新,micro-LED已成為顯示屏產業眾所矚目的焦點,根據LEDinside研究報告指出,預計5年內led顯示屏與穿戴式裝置將會是micro-LED第一波量產品的最佳應用範圍,使得跨領域產業鏈正火速進行串聯並加快應用布局。
  • 無論是Mini LED還是Micro LED,它們均處於產業發展的初期
    此後,三星、LG在內的多家終端廠商都紛紛通過內部開發、併購、投資初創公司進入Micro LED市場。據賽迪研究院的研究報告,目前全球Micro LED的開發機構已經超過140餘家。在完成收購Luxvue的第二年,蘋果便在中國臺灣省龍潭設立工廠,當時市場就開始猜測並傳聞蘋果將很快推出Micro LED產品。
  • 一文看懂Micro LED與Mini LED的差異
    各企業紛紛加碼Mini LED,除了臺灣兩大面板廠皆會在今年推出相關背光產品外,多家陸企也已表示可以量產。 比如瑞豐光電錶示,正與國際知名通信公司在手機Mini LED背光顯示模塊、柔性曲面Mini LED封裝顯示技術上進行合作開發,並已實現小批量生產;兆馳股份表示,公司目前持續跟蹤Micro LED包括晶片、封裝和巨量轉移技術,同時將重心放在Mini LED,與國內知名手機廠商合作,已經可以量產……由此可見,未來兩到三年,Mini
  • 2020 Mini/Micro LED顯示大事記!
    韓國研究者開發出可摺疊的GaN micro LED 韓國世宗大學及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合作研究團隊採用遠程外延工藝在具有石墨烯塗層的晶圓上製備Micro LED。LED可自由變形而不會斷裂,晶圓亦可重複使用。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而Micro LED 的成本大多落在巨量轉移及修復兩大項目上,目前Micro LED都取得了哪些技術突破、有怎樣的量產進展?兼容,是紅光micro-LED的較佳選擇。 「在Micro-LED顯示器的生產問題上,這種印模或者說轉印過程將是至關重要的,它具備低成本批量生產Micro-LED的所有特性。」羅傑斯說。
  • 「乾貨」Micro LED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分析
    為了更全面的了解micro LED的技術發展與市場潛力,在線君對micro LED的歷史、現況、原理、製程及參與企業等多方面做了全面的梳理。    歷史   說起Micro LED,先得從顯示TFT-LCD背光模組應用說起。
  • 鴻利Mini/Micro LED半導體顯示項目一期正式投產
    此外,本次活動上,鴻利智匯強調,疫情對公司的影響是暫時的,目前公司各個分子公司的訂單穩步增長,其中部分分子公司在11月的接單和出貨量創新高。接下來,隨著Mini/Micro顯示項目的投產和應用,鴻利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
  • 玻璃基板:LED顯示的下一個焦點
    從液晶背光源的新需求談起 mini-led固然可以大量用於獨立顯示產品,但是行業認為「液晶背光源」才是mini-led技術第一個「規模市場」:一方面,新的HDR效果標準和mini-led幾乎是絕配,另一方面更高的PPI必然要求mini-led技術的支持。
  • led概念股有哪些?led龍頭股票有哪些?
    另外,mini LED提供成長性。明年一季度蘋果將發布mini LED背光的Pad、Mac系列產品,三星、TCL、海信等企業也在積極布局mini LED業務,推動LED行業市場擴容。三安光電、華燦光電、聚飛光電、洲明科技、鴻利智匯等產業鏈相關公司有望受益。  以上是至誠財經網小編整理的「led概念股有哪些?led龍頭股票有哪些?」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