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電容或電感的電路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工程師們經常要使用信號發生器和函數發生器,還有頻率計與示波器,但他們可能沒有電容表或電感表。通過採用圖1的測試設置,就可以用一臺函數發生器、一塊萬用表、一個頻率計和一臺示波器測量電容電感

  用此設置測量兩個信號的波幅。然後,無需測量相位角就可以計算出電容或電感。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的比率可以表示如下:

  可以改為標準形式:

  從中解出XC,結果是:

  使用關係

  則電容的基本公式為:

  為計算方便,使用比率|VIN/VOUT|=2,則
測量電容值時,先測量輸入電壓,然後調節信號發生器的頻率,使輸出電壓為輸入電壓的一半。VIN/VOUT不需要用2:1的比率。可以只測量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用基本公式也能計算出電容或電感的值,但接近於2:1的比率是一個好的選擇。

  為獲得最好的結果,可以用一臺頻率計測量頻率,用數字萬用表測量電阻。大多數現代示波器都無需加載電路就能精確地測量信號,除了探頭的電容以外。探頭上一般都標了電容值。用前面公式可以計算出電容的值。再從結果中減去探頭電容值,就得到了所測電容的準確值。

  一般情況下都已知準備測量電容的大概值,因此可以用下式,選擇電阻R和頻率f的起始值:


用類似的步驟可以測量電感。此時,


電感的基本公式為:

  設VIN/VOUT=2,則

  以及

  對測量電容的例子,假設C約為1000 pF,讓f為1 MHz。計算:

  在圖1的設置中使用一隻301Ω電阻,或250Ω〜500Ω的任何電阻值。調節頻率,同時測量輸入電壓和輸出電壓,獲得2:1的比率。如果獲得的頻率為912kHz,測得R的電阻為304Ω,探頭電容為10pF,則電容值為:

  減去探頭電容10 pF。得結果為:984.3 pF。

  R與f的值並不關鍵;選擇它們時應儘可能減小寄生效應。300Ω至3kΩ的電阻值和100kHz〜1 MHz的頻率都應能用。

負離子發生器相關文章:負離子發生器原理 電容相關文章:電容原理 電容傳感器相關文章:電容傳感器原理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相關焦點

  • LC振蕩電路電容和電感的測量設計
    文中針對電容和電感的測量,簡單介紹了關於LC振蕩電路測量電容和電感的設計原理。同時通過實驗證明該方案能進行高頻電感和電容的測量。測量的精度能達到應有要求。  1 測量原理  採用LC振蕩器的振蕩原理,LC振蕩器選擇L或是C參數為固定值。
  • LC振蕩電路測量電容和電感的設計原理介紹
    文中針對電容和電感的測量,簡單介紹了關於LC振蕩電路測量電容和電感的設計原理。通過LC的組合,振蕩器起振,當測量電容時電感固定,測量電感時電容固定。
  • 電容電感串聯後的電容值
    既然電感兩端電壓是感抗乘電流,電容兩端電壓是容抗乘電流,所以在這個頻率下,電感兩端電壓恰與電容兩端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完全抵消。這就是串聯諧振。  電感兩端電壓與電容兩端電壓完全抵消,那麼電流不就是無窮大了?實際上電路中總有一些電阻,所以電流不會是無窮大,但電流很大是肯定的。此時串聯電路呈純阻性,即串聯電路兩端電壓與電路中電流同相。  如果頻率稍微降低一些怎麼樣?
  • 電容電感測試儀的設計
    文中針對電容和電感的測量,簡單介紹了關於LC振蕩電路測量電容和電感的設計原理。同時通過實驗證明該方案能進行高頻電感和電容的測量。測量的精度能達到應有要求。
  • 電容濾波電路&電感濾波電路作用原理
    整流電路的輸出電壓不是純粹的直流,從示波器觀察整流電路的輸出,與直流相差很大,波形中含有較大的脈動成分,稱為紋波。為獲得比較理想的直流電壓,需要利用具有儲能作用的電抗性元件(如電容、電感)組成的濾波電路來濾除整流電路輸出電壓中的脈動成分以獲得直流電壓。
  •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一、純電阻交流電路的特點沒有電容和電感,只有電阻的交流電路稱做純電阻交流電路,如圖(a)所示。通過實驗和示波器觀察到電路中電流和電路兩端電壓的波形如圖(b)所示。因而可以得到電流和電壓的矢量圖如圖(c)所示。
  • 電容電感測試儀概念及特點
    本文主要講解電容電感測試儀概念及特點,不了解電容電感測試儀概念及特點的朋友可以閱讀一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099.htm簡介電容電感測試儀英文簡稱:Capacitance Inductance Tester電容電感測試儀是針對變電站現場測量電容器的電容值時存在的問題而專門研製的,它著重解決了以下問題(1) 現場測量電容器需拆除連接線,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易損壞電容器;
  •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打開APP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_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發表於 2019-09-11 09:40:49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   電容式傳感器具有結構簡單、耐高溫、耐輻射、解析度高、動態響應特性好等優點,廣泛用於壓力、位移、加速度、厚度、振動、液位等測量中。
  • 電容電感測試儀參數及原理
    本文針對電容電感測試儀參數及原理進行講解,在朋友們了解了電容電感測試儀的概念及特點之後,相信很多人對本文也十分感興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098.htm電容電感測試儀參數1.環境溫度:-10℃ ~ +40℃。2.相對溼度:≤90%。3.工作電源:220V±10%工頻。4.額定頻率:50Hz。5.額定輸出:22V/25A/500VA。6.重量:約8kg。
  • 如何選用LCR電橋及認識電阻、電容、電感
    所以在設計時建議工程師,須選用LOW ESR電容。換句話說,此時ESR的測量即成為工程師設計時不可缺少的測量因數。  在高頻線路的運用中,通常搭配電感形成濾波器,來對線路的噪聲進行抑制或對突如其來的浪湧(Spike)進行電路的保護。
  • 全自動電容電感測試儀的工作原理
    無功補償電容的工作容量大,切換頻繁。為保證設備的可靠性,需要定期進行檢測。傳統方法是將電容匯流排拆除,然後用電容表進行測量。這種方法不僅工作量大,也容易造成電容損壞。  全自動電容電感測試儀,是不拆線檢測補償電容器的專用儀器。儀器輸出高達20A試驗電流,電容量可以測量到2200μF。
  • 電阻、電容及電感的高頻等效電路及特性曲線
    低頻電子學中最普通的電路元件就是電阻,它的作用是通過將一些電能裝化成熱能來達到電壓降低的目的。電阻的高頻等效電路如圖所示,其中兩個電感L模擬電阻兩端的引線的寄生電感,同時還必須根據實際引線的結構考慮電容效應;用電容C模擬電荷分離效應。
  • 電工基礎:電阻電感電容串聯交流電路(33)
    在上一次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電阻元件(本文的電阻元件均指線性電阻元件)、電感元件(本文的電感元件均指線性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本文的電容元件均指線性電容元件)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中的區別,還知道了三種元件的單一參數交流電路特性。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buck降壓電路電感選型要點
    buck電路中,電感在開關開通時儲能,在開關關斷時給負載續流。同時它和電容組成二階濾波系統輸出較穩定的電壓和電流。電感在BUCK電路中可以減少電流紋波,可以減少電容設計的容量值。   電感為磁性元件,自然有磁飽和的問題。有的應用允許電感飽和,有的應用允許電感從一定電流值開始進入飽和, 也有的應用不允許電感出現飽和,這要求在具體線路中進行區分。大多數情況下,電感工作在「線性區」,此時電感值為一常數,不隨著端電壓與電流而變化。
  • 電感是什麼?電感工作原理及測量方法
    電感的具體作用:  1、在DCDC轉換的時候,電源輸入和DCDC晶片之間常接著一個22uh的功率電感,一,扼流:在低頻電路用來阻止低頻交流電;脈動直流電到純直流電路;它常用在整流電路輸出端兩個濾波電容的中間,扼流圈與電容組成Π式濾波電路。在高頻電路:是防止高頻電流流向低頻端,在老式再生式收音機中的高頻扼流圈 。得到應用。
  • 實驗四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的串聯與並聯
    實驗內容有三部分:1.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2.電阻、電感與電容串聯電路;3.電阻、電感、電容並聯電路。請大家參照教材及實驗報告冊完成實驗原理的預習,並回答預習思考題。一、實驗內容(一)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電路原理圖如圖4-1所示。
  •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優缺點和電容式傳感器的測量轉換電路
    但電容式壓力傳感器的電容與上下電極之間的距離的關係是非線性關係,因此,要用具有補償功能的測量電路對輸出電容進行非線性補償。  電容式傳感器的分類  根據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變極距型、變面積型和變介質型三種類型。  根據傳感器的結構可把電容式傳感器分為三種類型的結構形式。
  • 電阻、電感、電容元件阻抗特性仿真
    打開APP 電阻、電感、電容元件阻抗特性仿真 大毛 發表於 2011-07-24 00:37:59 S2、S3斷開,分別按給定的頻率值調節信號源的頻率,每次在信號發生器的「Frequency」項中設置好頻率後,打開仿真開關,雙擊萬用表符號,得到測量數據
  • ADI專家講電阻、電容、電感使用的23個要點
    還記得初接觸電路時的情景嗎?在一塊小小的麵包板上,各式各樣的電阻搭配著多彩的色環,猶如一座座彩虹橋梁,引領我們走進玄妙的電子世界。伴隨著電容與電感的相繼加入,三種無源器件構成了硬體電路的基礎,影響著電路的方方面面。 隨著我們電路知識的加深,通常對這些基礎元件的關注度逐漸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