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阻、電感、電容元件阻抗特性仿真

2020-11-24 電子發燒友

電阻、電感、電容元件阻抗特性仿真

大毛 發表於 2011-07-24 00:37:59

一、電阻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仿真

  按7-1繪製仿真電路圖把信號發生器的輸出調至幅值為4V的正弦波Offset=0,並在不同頻率時保持不變。將開關S1閉合,S2S3斷開,分別按給定的頻率值調節信號源的頻率,每次在信號發生器的「Frequency」項中設置好頻率後,打開仿真開關,雙擊萬用表符號,得到測量數據。其中,電流可通過 得到。

7-1 電阻元件頻率特性的仿真

二、電感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仿真

  在圖7-1的仿真電路中將開關S2閉合,S1S3斷開,得7-2所示電路。信號發生器輸出幅值為4V的正弦波Offset=0,並在不同頻率時保持不變。分別按給定的頻率值輸出正弦波,打開仿真開關,雙擊萬用表符號,得到測量數據。其中,

7-2 電感元件頻率特性的仿真

三、電容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仿真

  在圖7-1的仿真電路中將開關S3閉合,S1S2斷開,得7-3所示電路。信號發生器輸出幅值為4V的正弦波Offset=0,並在不同頻率時保持不變。分別按給定的頻率值輸出正弦波, 打開仿真開關。其中,

7-3電容元件頻率特性的仿真

四、電阻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7-4  電阻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五、電感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7-5  電感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六、電容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7-6  電容元件阻抗角的仿真

七、RLC串聯電路阻抗相頻特性的仿真

7-7 RLC串聯電路阻抗相頻特性的仿真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阻、電感及電容元件阻抗特性仿真分析
    一、電阻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仿真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3709.元件頻率特性的仿真二、電感元件阻抗頻率特性的仿真  在圖7-1的仿真電路中,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是什麼?
    、電感、電容以及它們的組合電路,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不同,主要反映在相位、阻抗、功率上;以上四點和直流電均不同,因此交流電在計算上有自己的公式、方法、性質。好了,回顧了上述問題之後就可以進行以下學習了;電阻、電感、電容的差別之處在以下6個方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對比。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
    我們已經知道交流電有以下性質:1.大小和方向均做周期性變化,平均值為零;有三要素:幅值、角頻率、初相位;2.描述交流電的方式有瞬時值表示法、波形圖、有效值、矢量法;3.不同的交流電之間可能同相、反相、正交,或者相差某個角度;4.交流電通過電阻、電感、電容以及它們的組合電路,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不同,主要反映在相位、阻抗、功率上;
  • 電阻、電容及電感的高頻等效電路及特性曲線
    低頻電子學中最普通的電路元件就是電阻,它的作用是通過將一些電能裝化成熱能來達到電壓降低的目的。電阻的高頻等效電路如圖所示,其中兩個電感L模擬電阻兩端的引線的寄生電感,同時還必須根據實際引線的結構考慮電容效應;用電容C模擬電荷分離效應。
  • 電工基礎:電阻電感電容串聯交流電路(33)
    在上一次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電阻元件(本文的電阻元件均指線性電阻元件)、電感元件(本文的電感元件均指線性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本文的電容元件均指線性電容元件)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中的區別,還知道了三種元件的單一參數交流電路特性。
  • PCB布局的DC電阻,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
    PCB布局的DC電阻,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 上海韜放電子 發表於 2020-12-31 12:01:41 許多設計人員習慣於根據電路模型來思考系統行為。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改進不理想的電容、電感和DC/DC阻抗測量
    在設計或優化VRM(電壓調節模塊)時,我們需要其輸出阻抗數據及濾波電感和電容的阻抗數據,以便掌握完整的仿真模型。遺憾的是,供應商所提供的關於這些器件的數據通常不完整或有錯,或者難以根據測量設置來解讀。因此,我們不得不自己收集數據。測量需要在整個所需要的頻率範圍內進行,視應用不同,範圍通常從幾kHz到約1GHz。
  • 形象圖示電阻電容電感的原理與特點
    電阻電容電感是電子電路的基礎。它們形狀各異,各具特色,除了學電子的,一般人很難了解它們。本文以形象圖示,讓非電子專業的人也能了解這些基本元件的原理和特點。電阻的用處很多,比如:分流、限流、分壓、偏置、濾波(與電容器組合使用)、阻抗匹配、將電能轉化為內能等。我們常見的白熾燈泡就是利用電阻發熱發光的。二、電容電容是電荷的容器,它由兩個很薄的極板組成。
  • EMC設計重點-電感、電容、磁珠
    對這樣高頻的電磁噪聲必須使用穿心電容才能有效地濾除。普通電容之所以不能有效地濾除高頻噪聲,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電容引線電感造成電容諧振,對高頻信號呈現較大的阻抗,削弱了對高頻信號的旁路作用;另一個原因是導線之間的寄生電容使高頻信號發生耦合,降低了濾波效果。
  • 基於MATLAB的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應用的研究
    摘要: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負阻抗變換器的特性及其應用,存在數據處理量大、特性曲線繪製困難等問題,設計出基於MATLAB的仿真實驗方案。
  • 電工基礎:電阻電感電容串並聯交流電路(34)
    阻抗和導納中各參數的比較,我們以單一參數元件電路為例,如下圖34-3所示。圖34-3(1)在電阻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阻抗中只有電阻R,去掉阻抗表達式的電感和電容部分(2)在電感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阻抗中只有電感L,去掉阻抗表達式的電阻和電容部分,得到34-3(2),此時的阻抗角和導納角互為相反數。(3)在電感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阻抗中只有電容C,去掉阻抗表達式的電阻和電感部分,得到34-3(3),此時的阻抗角和導納角和依然互為相反數。
  • 電阻、電容和電感的實際等效模型
    在高頻信號下,很多器件失去了原有的特性,如我們經常聽到的「高頻時電阻不再是電阻,電容不再是電容」,這是咋回事呢?那就看今天的文章吧!掌握了預備知識,我們再來看電阻、電容和電感的實際等效模型。理想的電阻、電容和電感就是如下的這樣子,在實際中並不存在,電阻裡面會有寄生電容和寄生電感在,在電容裡面會有寄生電阻和寄生電感的存在,在電感裡面有寄生電阻和寄生電容。
  • 電路設計:上/下拉電阻、串聯匹配/0Ω電阻、磁珠、電感應用
    2、應用於信號電路,主要完成耦合、振蕩/同步及時間常數的作用: ① 耦合 舉 個例子來講,電晶體放大器發射極有一個自給偏壓電阻,它同時又使信號產生壓降反饋到輸入端形成了輸入輸出信號耦合,這個電阻就是產生了耦合的元件,如果在 這個電阻兩端並聯一個電容,由於適當容量的電容器對交流信號較小的阻抗,這樣就減小了電阻產生的耦合效應,故稱此電容為去耦電容。
  • 單片微波集成電路(MMIC)設計中的電感、電阻和過孔仿真模型
    該模型由金屬繞線的初級電感(L主要)組成,串聯電阻(R)代表從金屬繞線到接地平面之間的損耗,電容(C1和C2)和一個並聯電容(C)模擬繞線之間的電容。螺旋電感器實際上更像是分布式元件,如果電感器的輸入和輸出之間僅存在相對較小的相位變化,則可以僅使用單個反饋電容這種代表性模型。
  • 硬體設計:電容電感磁珠總結
    他比普通的電感有更好的高頻濾波特性,在高頻時呈現阻性,所以能在相當寬的頻率範圍內保持較高的阻抗,從而提高調頻濾波效果。作為電源濾波,可以使用電感。磁珠的電路符號就是電感但是型號上可以看出使用的是磁珠在電路功能上,磁珠和電感是原理相同的,只是頻率特性不同罷了磁珠由氧磁體組成,電感由磁心和線圈組成,磁珠把交流信號轉化為熱能,電感把交流存儲起來,緩慢的釋放出去。
  • 實驗四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的串聯與並聯
    實驗內容有三部分:1.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2.電阻、電感與電容串聯電路;3.電阻、電感、電容並聯電路。請大家參照教材及實驗報告冊完成實驗原理的預習,並回答預習思考題。一、實驗內容(一)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電路原理圖如圖4-1所示。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單一元件正弦交流電路   在交流供電系統中,各種電器設備的作用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從分析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能量轉換角度來看,除發電機是電源以外,其餘設備可歸納為三類元件: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
  • 常用元器件的識別和使用(電阻、電容、電感)
    轉自:物聯網IOT安全 1 學習目的 從外觀能看出該元件的種類、名稱以及是否有極性、方向性 從元件表面的標記能讀出該元件的性能參數﹑容許誤差範圍等參數 能識別各類元件在線路板上的絲印圖 知道在使用過程中不同元件須注意的事項 2 電阻 我們平常在工作中所說的電阻
  • 電容6大特性參數,你知道幾個?
    電容是我們電子電路設計中最常用的元件之一,除了基本的電容容值之外,電容還有其他6大參數,你知道幾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