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電阻電感電容串聯交流電路(33)

2020-11-27 技成培訓網

在上一次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電阻元件(本文的電阻元件均指線性電阻元件)、電感元件(本文的電感元件均指線性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本文的電容元件均指線性電容元件)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中的區別,還知道了三種元件的單一參數交流電路特性。

舉一反三,如果交流電路中同時含有電阻、電感和電容或含有其中兩種參數,那麼該交流電路的特性又是怎樣的呢?這就是我們這次的學習內容:「電阻電感電容串聯交流電路」,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RLC串聯交流電路」。

下圖33-1的(1)所示為簡單RLC串聯交流電路。若給該電路通以直流電,由於電容元件的隔斷直流的作用,該電路中是沒有電流流過的。

但給它通以正弦交流電時,根據我們上次所學的內容,該電路除了會有電阻外,還會有感抗和容抗的存在。這裡的電阻、電感和電容之間的關係又是怎樣的呢?

圖33-1

首先,在同一交流電路中,各電氣量的角頻率ω(頻率f)都是相同的,這在之前我們學習正弦量的時候已經提過。

回顧上一次的學習內容,在R、L、C的各個單一參數交流電路中,流過電阻元件的電流與電阻元件兩端的電壓同相;流過電感元件的電流滯後於電感元件兩端的電壓90°;流過電容元件的電流超前於電容元件兩端的電壓90°,感抗XL=ωL,即U =IXL,且容抗XC=1/ωC,即U =IXC,結合已知條件:電流的瞬時值表達式和相量式,我們就可以推理出RLC串聯交流電路的電壓和電流關係。

如上圖33-1的(2)瞬時值表達式和(3)相量式。在圖33-1的(2)式中,計算變換過程大家看看即可,由電壓u的瞬時值表達式中,我們可以看到,RLC串聯交流電路的電壓等於各個元件兩端電壓瞬時值的代數之和,而不是有效值的簡單相加,還要考慮相位關係。

同理,圖33-1的(3)相量式更為直觀,從電壓的相量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其虛部(即乘以90°旋轉因子部分)是感抗和容抗的差,這是因為感抗和容抗兩者上的電壓方向相反,一個滯後電流90°,一個超前電流90°,相互抵消。

根據圖33-1(3)的電壓相量式,即電壓相量等於電流相量乘以某定值(頻率不變)的這種表達式,定義阻抗Z(又稱復阻抗),如下圖33-2所示,它是由電路參數決定。

圖33-2

圖33-2(2)所示的阻抗,定義為電壓與電流的比值,常用Z表示,單位是歐姆(Ω)。

阻抗也是一個複數,其實部稱為電阻R,虛部稱為電抗X,這在上一次的學習中也有所提及。

這裡要提醒的一點是,阻抗不是相量,這是因為相量是正弦量的表示形式,而阻抗不是正弦量,所以阻抗符號Z上面不能像電壓相量、電流相量那樣在上面加點。

根據阻抗的定義,從電壓相量除以電流相量的值中,可以發現,阻抗的模(大小)為電壓有效值U與電流有效值I的比值,而輻角為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差。根據感抗與容抗的定義、角頻率與頻率的關係,可得阻抗的集中表達式,如圖33-2(3)所示,這幾種表達式在電路分析中都比較常用,所有大家很有必要熟記。

圖33-3

阻抗由電阻和感抗、容抗組成,當電路中沒有電感元件時,顯然,電路中也就不會有感抗,即此時阻抗中只有電阻和容抗;

同理,當電路中沒有電容元件時,顯然,電路中也就不會有容抗,即此時阻抗中只有電阻和感抗。

另外,阻抗既然是一個複數,那麼它顯然可以在複平面上表示,如圖33-3所示。根據阻抗在複平面上的表示,可以看到,其電阻、電抗與阻抗組成一個三角形,這就是大家平常所說的阻抗三角形,圖示的阻抗三角形中感抗大於容抗,即X=XL-XC>0,此時的輻角大於零。阻抗模就是上文所說的電壓有效值U與電流有效值I的比值,阻抗角為電壓u與電流i的相位差。

顯然,阻抗、電阻、電抗和阻抗角之間可以用三角函數進行轉化和計算,例如阻抗角可以用電阻和電抗的反正切函數關係求得,已知阻抗值的情況下用餘弦函數和正弦函數求得電阻和電抗,如圖33-3所示。

電抗為感抗與容抗的差,即X=XL-XC,結合阻抗三角形,可以得到以下電路參數與電路性質的關係如圖33-4所示。

圖33-4

根據圖33-4中內容,當感抗與容抗的差不同時,電路會呈現不同的性質,相角也會隨之變化。當感抗大於容抗時,電路呈感性,此時阻抗角大於零,即電路中電壓超前電流;當容抗大於感抗時,電路呈容性,此時阻抗角小於零,即電路中電壓滯後電流;而當感抗等於容抗時,兩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電抗為零,此時電路呈阻性,電壓與電流同相。

實際工作中的電容補償,其依據其實就是電路中感抗和容抗的不同關係,例如在感性負載(如交流電動機)的交流電路中,此時電壓超前電流,為了減小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角(即功率因數角),可以在電路中適當接入電容器,以抵消電路中的部分感抗,使得阻抗角變小,提高有功功率。

當補償後電路依然呈感性,這種補償方式稱為欠補償;當完全補償時,即補償後電路依然呈阻性,這種補償方式稱為全補償;當補償後電路依然呈容性,這種補償方式稱為過補償。

在RLC串聯交流電路中,當以電流相量為參考相量時,各元件的電壓是由該元件的參數(電阻、電感、電容)所決定的,包括其數值和相角。所以,結合阻抗三角形和電壓電流關係,可以畫出電壓三角形如下圖33-5所示。

圖33-5

根據圖33-5所示可以發現,電壓三角形的相角其實和阻抗角相等,這是因為在交流電路中,根據圖33-2中阻抗的定義,電流相角已知的情況下,電壓相角就是由電路參數(即電阻、電感和電容)所決定。

結合我們之前所學的相量運算,當感抗大於容抗時,如圖33-5(2)所示,電阻電壓相量、電感電壓相量與電容電壓相量相加,各元件電壓相量首尾相連,此時電壓與電流的相角大於零,電路呈感性,同理可以得到電路呈容性時的電壓三角形如圖33-5(3)所示。

在上一次學習了單一參數交流電路時,我們知道了電阻元件在交流電路中總是消耗電能的,而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是儲能元件,它們不消耗電能,只是和電源進行能量的交換。舉一反三,在RLC串聯交流電路中,因為同時存在電阻、電感和電容,所以電路在是在消耗電能的同時,還進行著能量的交換。此時,該RLC串聯交流電路的功率關係如下圖33-6所示。

圖33-6

圖33-6的各個功率計算過程大家可以不管,只需記得最終結果即可。在圖33-6(1)所示的瞬時功率表達式中,其兩個相加項有著不同的含義,左邊部分的值總是大於零,代表了耗能元件上的瞬時功率;

而右邊部分有大於零和小於零兩種情況,代表了儲能元件上的瞬時功率。也就是說,在每一瞬間,電源提供的功率一部分被耗能元件消耗掉,一部分與儲能元件進行能量交換。

根據圖33-6(2)所示的平均功率表達式,平均功率(又稱有功功率)P為電壓與電流乘積的餘弦值,其中cosφ稱為功率因數,它是用來衡量負載對電源的利用程度。結合上次所學的無功功率知識,得RLC串聯交流電路無功功率為圖33-6(3)所示,其中(XL-XC)表明電感和電容與電源之間的能量互換。

圖33-7

根據電壓三角形,把電阻電壓有效值乘以電流有效值即為有功功率的值,它是總電壓與總電流有效值乘積的餘弦值;

同理,把電抗電壓有效值乘以電流有效值即為無功功率的值,它是總電壓與總電流有效值乘積的正弦值。根據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的這種三角函數關係,定義視在功率S如下圖33-8所示,它是電路中總電壓與總電流有效值的乘積,用符號S表示,單位是伏安(VA)。

圖33-8

和阻抗三角形一樣,有功功率、無功功率與視在功率在複平面上也可以組成功率三角形。顯然,視在功率也不能用相量表示,因為它不是正弦量。比較阻抗三角形、電壓三角形和功率三角形,可以發現,它們之間是由關聯的,即將電壓三角形的有效值同除電流有效值,就可以得到阻抗三角形;將電壓三角形的有效值同乘電流有效值,就可以得到功率三角形。

在電路中,電阻、電感和電容都可以進行串並聯,而由電阻、電感和電容組成的阻抗顯然也可以進行串並聯。我們這次就先學習阻抗的串聯,下次再學習阻抗的並聯。

圖33-9

電阻的串聯是將各電阻直接相加得到等效總電阻,流過各個電阻的電流一樣,各個電阻上的電壓之和為總電壓......阻抗的串聯其實和電阻的串聯很相似,也是將各個串聯阻抗相加得到等效總阻抗,如圖33-9(1)所示。

不同的是,阻抗的相加並不是簡單的數值相加,而是複數的運算,如圖33-9(2)所示,兩個阻抗相加,分別將其實部與實部相加得到電阻部分的值,虛部與虛部相加得到電抗部分的值。

阻抗串聯交流電路中,各個阻抗對總電壓也有分壓作用,但是此時的分壓是相量的運算,如圖33-9(3)所示。

圖33-10

將圖33-9(1)式進行推廣,得到多阻抗串聯電路的一般式,如上圖33-10所示。顯然,多阻抗串聯電路的等效變換理解起來並不難,但是其實際的計算相對麻煩,因為其中涉及到數值與角度相互關聯。

另外,阻抗本身也包含的電阻、電感和電容三個參數在裡面。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曹老師花費了兩個多課時的時間講解習題,旨在讓學員們快速理解RLC串聯交流電路與阻抗串聯交流電路。

在這裡再次強調一下,相量的運用,包括對它的理解與運算,在電路分析中是非常實用的,希望大家能掌握這部分的內容。在一開始所學的直流電路比交流電路簡單很多,而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先易後難、先直流後交流是學好《電工基礎》的最佳方法。

最後,RLC串聯交流電路的學習已經完成,希望大家能學以致用,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技成培訓原創,作者:楊思慧,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電工基礎:電阻電感電容串並聯交流電路(34)
    串聯阻抗的等效總阻抗類似於串聯電阻的等效總電阻,是各個阻抗的代數和;並聯電阻的等效總電阻的倒數等於各個電阻的倒數之和。那麼,並聯阻抗的等效總阻抗的倒數是不是也是等於各個阻抗的倒數之和呢?圖34-3(1)在電阻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阻抗中只有電阻R,去掉阻抗表達式的電感和電容部分
  • 電流,電壓,電容,電阻、電感歐姆定,電路律基礎知識
    ,Ω;  I:電流,A;  2、全電路歐姆定律:  I=E/(R+r)  I:電流,A;  E:電源電動勢,V;  r:電源內阻,Ω;  R:負載電阻,Ω  3、並聯電路,總電流等於各個電阻上電流之和  I=I1+I2+…In  4、串聯電路,總電流與各電流相等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單一元件正弦交流電路   在交流供電系統中,各種電器設備的作用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從分析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和能量轉換角度來看,除發電機是電源以外,其餘設備可歸納為三類元件: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
    我們已經知道交流電有以下性質:1.大小和方向均做周期性變化,平均值為零;有三要素:幅值、角頻率、初相位;2.描述交流電的方式有瞬時值表示法、波形圖、有效值、矢量法;3.不同的交流電之間可能同相、反相、正交,或者相差某個角度;4.交流電通過電阻、電感、電容以及它們的組合電路,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不同,主要反映在相位、阻抗、功率上;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在實際使用的設備中,簡單的單一元件電路其實並不多見。電爐不僅具備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電爐不僅具有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日光燈的整流器和電動機的線圈不僅具有電感還具有一定的電阻。所以我們在討論了純電阻、純電感和純電容的特殊電路之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電阻和電感的串聯電路和有電容的並聯電路。在日光燈電路中,用萬用表交流檔測得燈管和整流器兩端的電壓各位UR和UL,如右圖所示。
  • 電阻和電感串聯的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在實際使用的設備中,簡單的單一元件電路其實並不多見。電爐不僅具備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電爐不僅具有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日光燈的整流器和電動機的線圈不僅具有電感還具有一定的電阻。所以我們在討論了純電阻、純電感和純電容的特殊電路之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電阻和電感的串聯電路和有電容的並聯電路。在日光燈電路中,用萬用表交流檔測得燈管和整流器兩端的電壓各位UR和UL,如右圖所示。UR和UL電壓數值相加等於電源電壓U的數值,這是什麼原因呢?
  • 實驗四 電阻、電感和電容元件的串聯與並聯
    實驗內容有三部分:1.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2.電阻、電感與電容串聯電路;3.電阻、電感、電容並聯電路。請大家參照教材及實驗報告冊完成實驗原理的預習,並回答預習思考題。一、實驗內容(一)電阻與電容串聯電路電路原理圖如圖4-1所示。
  • 電路設計:上/下拉電阻、串聯匹配/0Ω電阻、磁珠、電感應用
    ②、可以考慮使用串聯/並聯電容或電感的辦法,這在調試射頻電路時常使用。③、可以考慮使用串聯/並聯電阻的辦法,一些驅動器的阻抗比較低,可以串聯一個合適的電阻來跟傳輸線匹配,例如高速信號線,有時會串聯一個幾十歐的電阻。而一 些接收器的輸入阻抗則比較高,可以使用並聯電阻的方法,來跟傳輸線匹配,例如,485總線接收器,常在數據線終端並聯120歐的匹配電阻。
  • 電工基礎:關於諧振電路(35)
    從圖35-2的兩種電路中,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在串聯諧振電路中,流過電感和電容的電流相等,在並聯諧振電路中,電感兩端的電壓與電容兩端的電壓相等,而我們要知道的是,串聯諧振電路中電感和電容的電壓是怎樣的,並聯電路中電感和電容的電流又有什麼特點。
  • 無公式的證明:交流電下的電阻,電容,電感是如何工作的
    無論在電路原理還是電子電路中,電感 電容與電阻經常互不分家,它們一起工作,一起影響電路的方方面面,嚴謹優美的公式包含著它們深刻的工作原理,本篇從形象的語言入手,結合前面《一起了解電感在電路中的變化原理》一文,來深入分析它們各自與交流電連接時的工作特性。
  • 電容電感串聯後的電容值
    電感電容串聯後,測量電容值問題。討論這個問題,用複數分析是最簡捷最準確的。但這需要比較好的數學基礎,能夠從數學式中的各個量看出其物理意義。因此本帖嘗試不用數學,僅用文字敘述。當然,這樣只能進行定性的分析,不可能準確,同時比較冗長羅嗦,但可能物理意義比較清晰。  問題中有三個元件,稍複雜一些,我們先考慮兩個元件,即一個電感和一個電容串聯。
  • 電工基礎知識試題
    導讀:電工基礎知識是所有的電工類工種的基礎,本文精選試題,是電工基礎知識考點內容,也是各初、中級電工升級考試、崗位培訓的重要內容。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531.htm1.
  •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一、純電阻交流電路的特點沒有電容和電感,只有電阻的交流電路稱做純電阻交流電路,如圖(a)所示。通過實驗和示波器觀察到電路中電流和電路兩端電壓的波形如圖(b)所示。因而可以得到電流和電壓的矢量圖如圖(c)所示。
  • 電工基礎:RL電路的響應(43)
    所以在這裡說明一下,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是指電感元件L初始狀態不為零,具有一定的電流流過,例如上圖43-1中的I0,當開關K動作,電感元件L就與電源斷開連接,與電阻R串聯,此時對於電感元件L而言,它就是零輸入狀態。如上圖43-1右邊所示,開關K動作後,電感電流i不能突變,包括大小和方向,所以此時電感對電阻R釋放能量,電壓方向下正上負。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是什麼?
    >4.交流電通過電阻、電感、電容以及它們的組合電路,所表現出來的性質不同,主要反映在相位、阻抗、功率上;以上四點和直流電均不同,因此交流電在計算上有自己的公式、方法、性質。好了,回顧了上述問題之後就可以進行以下學習了;電阻、電感、電容的差別之處在以下6個方面,我們逐一進行講解,對比。
  • 電巢學堂:詳解射頻電路中的電阻,電容和電感
    電阻,電容和電感是電子線路中最常用的元器件,在低頻電子線路或者直流電路中,這些元器件的特性很一致。但是在射頻電路中又會是什麼情況呢?今天我們就雷振亞老師的《微波工程導論》一書的介紹,繼續學習射頻電路基礎中的基礎。
  • 電工基礎:單一參數正弦交流電路(32)
    #在交流電路和直流電路中,電阻元件(本文的電阻元件均指線性電阻元件)、電感元件(本文的電感元件均指線性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本文的電容元件均指線性電容元件)所表現出來的特性各有不同。在直流電路中,電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線是過原點的一條直線;而電感元件在直流電路中相當於通電導線或電阻元件(線圈電阻較大時);電容元件在直流電路中其兩端電壓恆定,相當於開路,電流無法流通,即電容元件有隔斷直流的作用。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在交流電路中又有怎樣的特性呢?
  • 電容濾波電路&電感濾波電路作用原理
    電阻濾波電路RC-π型濾波電路,實質上是在電容濾波的基礎上再加一級RC濾波電路組成的。如圖1(B)RC濾波電路。若用S表示C1兩端電壓的脈動係數,則輸出電壓兩端的脈動係數S=(1/ωC2R)S。由分析可知,電阻R的作用是將殘餘的紋波電壓降落在電阻兩端,最後由C2再旁路掉。在ω值一定的情況下,R愈大,C2愈大,則脈動係數愈小,也就是濾波效果就越好。
  • 電工基礎:正弦交流電路的功率與功率因數的提高(36)
    「功率」這個概念,我想大家都應該相當熟悉了,特別是看過《電工基礎》系列文章的朋友們。在之前學習「單一參數正弦交流電路」時也分別列舉了電阻元件、電感元件和電容元件的單一參數電路特性和功率關係,而我們這次所學習的功率,其實就是三者功率的代數和。
  • 太牛了,詳細的電路設計知識:電阻、電容、電感、二極體、三極體、mos管!
    定時電容:在RC時間常數電路中與電阻R串聯,共同決定充放電時間長短的電容。縮短電容:在UHF高頻頭電路中,為了縮短振蕩電感器長度而串聯的電容。錫拉電容:在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中,與電感振蕩線圈兩端並聯的電容,起到消除電晶體結電容的影響,使振蕩器在高頻端容易起振。預加重電容:為了避免音頻調製信號在處理過程中造成對分頻量衰減和丟失,而設置的RC高頻分量提升網絡電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