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關於諧振電路(35)

2020-12-06 技成培訓網

「諧振」,只要是和電打交道,多多少少都會聽過這個詞。諧振電路在無線電工程、電子測量技術等許多電路中應用非常廣泛。

諧振的存在有利有弊。在電子和無線電工程中,經常要從許多電信號中選取出所需的電信號,同時又把不需要的電信號加以抑制或濾出,為此,就需要一個選擇電路,即諧振電路。#電工基礎#

另一方面,在電力工程中,電路中由於諧振的產生而造成過電壓或過電流等危害。

不管是從利用方面或是限制其危害方面來看,研究諧振電路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它的特點,另一方面又要預防它產生的危害。現在,就讓我來帶領大認識「諧振」吧!

在同時含有電感(L)和電容(C)的交流電路中,如果埠總電壓和總電流同相,這時就稱電路處於諧振狀態。此時電路的電源與電感和電容之間不再有能量的交換,電路呈電阻性。

回顧我們之前所學的單一參數電路或RLC電路,可以知道,電感和電容的存在會使得電壓和電流存在一定的相位差,且電流一定時,電感兩端的電壓與電容兩端的電壓方向相反,如圖35-1所示。

假設電感兩端的電壓與電容兩端的電壓大小相等,埠總電壓等於三者電壓相加,很顯然,此時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相位相同。

圖35-1

雖然諧振電路中,埠總電壓和總電流同相,但是我們不能直接將電壓與電流同相位的交流電路稱為諧振電路,這是因為,形成諧振電路必須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電路中要同時存在電感和電容!

根據電感L和電容C連接方式的不同可以將諧振電路分為兩種,即由電感L和電容C串聯組成的諧振電路稱為串聯諧振電路;由電感L和電容C並聯組成的諧振電路稱為並聯諧振電路,如圖35-2所示。

兩種諧振電路所產生的影響有很大的不同。雖然兩種電路中,埠總電壓和總電流都是同相位,但是,流過電感和電容的電流、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壓在不同的連接方式下有著很大的區別。

從圖35-2的兩種電路中,可以比較直觀的看出,在串聯諧振電路中,流過電感和電容的電流相等,在並聯諧振電路中,電感兩端的電壓與電容兩端的電壓相等,而我們要知道的是,串聯諧振電路中電感和電容的電壓是怎樣的,並聯電路中電感和電容的電流又有什麼特點。

圖35-2

一、串聯諧振電路

在電阻、電感及電容串聯所組成的交流電路內,當容抗XC與感抗XL相等時,即XC=XL,電路中的埠總電壓u與總電流i的相位相同,電路呈現電阻性,這種現象叫串聯諧振。

如果大家有學習過《電工基礎》系列文章的上兩篇,那麼對於RLC串聯電路,可以說是相當熟悉了,在RLC串聯電路中,令感抗等於容抗,所得的電路,其實就是我們這次要學習的串聯諧振電路。

圖35-3

在上圖35-3所示的串聯諧振電路中,其中感抗等於容抗,埠總電壓與總電流同相位,此時的阻抗角恰好為0°(也可根據阻抗三角形判斷),諧振頻率如圖35-3所示。

根據諧振頻率的表達式,可以得到使電路發生諧振的方法:①當電源頻率f一定時,可以調節L、C參數,使得f0等於f;②當電路參數L、C一定時,調節電源頻率f,使得f=f0。

根據串聯諧振的條件,可以得到它的一些特徵。如下圖35-4所示,根據阻抗的基本表達式,其虛部為0,此時有阻抗Z =R,有最小值,即在RLC的串聯交流電路中,發生諧振時阻抗最小。

由於阻抗最小,根據歐姆定律的一般公式I =U/R,當電源電壓一定時,電流有最大值,即在RLC的串聯交流電路中,發生諧振時電流最大。

圖35-4

從圖35-4(2)中,可以看到,電阻兩端的電壓其實就等於埠總電壓,如電源電壓不變,那麼電阻兩端的電壓顯然也會不變。

這裡要注意的是,雖然串聯諧振電路中,埠總電壓與總電流同相位,且等於電阻兩端的電壓,但這並不代表電感和電容上就沒有電壓。

從圖35-4(4)和相量圖上,可以看出,電感電壓與電容電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使電路始終處於串聯諧振狀態,隨著電感(電容)電壓的增大(減小),電容(電感)電壓也會隨之增大(減小),且有可能大於埠總電壓。

也就是說,當感抗等於容抗且遠大於電阻時,即XC=XL>>R時,電感電壓和電容電壓將遠大於電源電壓,即UL=UC>>UR,可能會擊穿線圈或電容的絕緣。

所以在電力系統中,一般要避免發生串聯諧振情況,因為電力系統中的電壓等級本來就很高,一旦發生串聯諧振,產生串聯諧振過電壓,給設備和線路等帶來不利影響。

在諧振電路中,有一個概念非常重要,那就是「品質因數」。在工程上,把電路諧振時的感抗XL0和容抗XC0稱為電路的特徵阻抗,用ρ表示,此時,理想串聯RLC電路的品質因數就定義為特徵阻抗ρ與電路的總電阻R之比,用符號Q表示,即Q =ρ/R=XL0/R =XC0/R。

圖35-5

既然我們現在學習的是串聯諧振電路,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品質因數這個概念,現在我們就以串聯諧振電路為例,如上圖35-5所示,此時品質因數為電感電壓(或電容電壓)與埠總電壓的比值,也就是說,串聯諧振時,電感電壓與電容電壓相互抵消,但其本身不為零,而是電源電壓的Q倍,所以,串聯諧振又稱為電壓諧振。

品質因數是表徵串聯諧振電路的諧振質量,例如在無線電工程上,無線電信號一般很弱,但這個信號可以通過串聯諧振電路進行放大,從而達到選擇信號的作用,品質因數越大,顯然信號的放大作用越明顯。

理解了品質因數後,我們接著來學習諧振曲線。諧振曲線是指:是在一個含電感或電容的動態電路中,電路中的電學量(電流、電導、磁鏈、電壓、電荷量等)隨頻率(角頻率)變化的曲線。

在串聯諧振電路中,其諧振曲線主要是阻抗隨頻率變化的曲線(阻抗頻率特性)和電流隨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

圖35-6

如上圖35-6所示,在RLC串聯電路中,由感抗XL=ωL,可得感抗與角頻率(或頻率f)的關係曲線為過原點的直線;

由容抗XC=1/ωC,可得感抗與角頻率(或頻率f)的關係曲線為反比例函數曲線,而電阻不隨頻率的變化而變化,為一水平直線。由阻抗Z=R j(XL-XC),根據該表達式合併感抗、容抗與電阻的三條曲線,就得到阻抗隨角頻率(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此時感抗與容抗的交點即為諧振頻率點,在該點阻抗有最小值,而隨著頻率的改變(變大或變小),阻抗都會隨之增大。

另外,從圖中可以看出,RLC串聯電路的諧振頻率只有一個,且僅與電路中的L、C有關,與R無關,ω0(f0)稱為電路的固有頻率(或自由頻率)。

比較圖35-6中的感抗和容抗的曲線,可以發現,

①當電源頻率小於固有頻率時,此時電路呈容性;

②當電源頻率等於固有頻率時,此時電路呈電阻性;

③當電源頻率大於固有頻率時,此時電路呈感性。

RLC串聯電路的電流隨角頻率(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如下圖35-7所示,當電源頻率等於固有頻率,即電路處於串聯諧振時,電流由最大值,這在上文也已經提到過,而隨著頻率的變化(變大或變小),電流都會隨之變小。

另外,當電源頻率固定且為諧振頻率時,若改變電路中的電阻值,顯然由諧振電流I0=U/R,此時電路中的電流也會隨之改變,即電阻越小,電流越大,反之,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如圖35-7所示,當電源頻率固定且為諧振頻率時,品質因數也會隨著電阻的變小而增大,反之,電阻越大,品質因數越小。

圖35-7

電路具有選擇最接近諧振頻率附近的電流的能力稱為選擇性。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因為越接近諧振頻率附近,電路中的電流就會越大,若作為信號而言,那麼它也就越容易被接收到。

而且,Q值越大,即感抗(或容抗)與電阻的比值越大,例如正如圖35-7中的電阻變小、電容變小或電感增大都可以使Q值變大,電流隨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也就會越尖銳,此時電路的選擇性越好。

提及電路的選擇性,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新的概念「通頻帶」。即當電流下降到0.707I0時所對應的上下限頻率之差,稱為通頻帶。

圖35-8

如上圖35-8為電流隨頻率變化的關係曲線,可以看到,Q值越大,通頻帶寬度越小,電路的選擇性越好,抗幹擾能力越強。

簡單來說,就像信號的傳輸,當幹擾信號和所需信號頻率比較接近,那麼它們在RLC串聯諧振電路中所產生的電流也會相近,此時,對於接受裝置來說,如果Q值較小,通頻帶寬度較大,就不能很好地區分所需信號和幹擾信號,也就是說,電路的選擇性不夠理想。

串聯諧振可以稱為電壓諧振,那麼,並聯諧振是不是可以稱為電流諧振呢?我們接下來繼續學習並聯諧振電路。

二、並聯諧振電路

並聯諧振的定義與串聯諧振的定義是一樣的,即埠上的電壓與輸入電流(總電流)同相時的工作狀況稱為諧振。並聯諧振的理解比起串聯諧振會難一點,我們就以幾種不同的情況加以分析。

1、純電感和純電容的並聯

圖35-9

上圖35-9為一理想的純電感與純電容並聯的電路模型,結合圖35-1的向量圖,以埠電壓為參考相量,電感和電容並聯,兩者的電壓相等,類似於電阻的並聯,電阻並聯電路中,阻值越小的支路電流越大。

同理,電感和電容的並聯電路中,感抗小於容抗時,那麼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大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如圖35-9(1)所示,可以得到總電流滯後埠電壓90°,此時電路呈感性;

而當感抗大於容抗時,那麼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小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如圖35-9(2)所示,可以得到總電流超前埠電壓90°,此時電路呈容性。

當感抗等於容抗時,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等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且兩支路電流方向相反,如圖35-9(3)所示,此時總電流恰好為0(也可以說是與電壓相量同相位),電路處於並聯諧振狀態。

由感抗等於容抗可以得出此時的諧振頻率如圖35-9所示,可以看到,該諧振頻率的表達式與串聯諧振時的頻率表達式是一樣的。

類似於串聯諧振時埠總電壓等於電阻兩端的電壓,而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壓卻不為零,並聯諧振時雖然總電流為零,但是,流過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流並不為零。

因為並聯諧振時流過電感的電流與流過電容的電流代數和為零,所以並聯諧振又稱為電流諧振。

2、電阻、電感和電容分別並聯

圖35-10

如上圖35-10所示的RLC並聯電路是RLC串聯電路相對於的另一種形式的諧振電路。

與LC並聯電路相類似,結合圖35-1的向量圖,以埠電壓為參考相量,電阻、電感和電容並聯,三者的電壓相等,當感抗小於容抗時,那麼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大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如圖35-10(1)所示,可以得到總電流滯後埠電壓,此時電路呈感性;

而當感抗大於容抗時,那麼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小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如圖35-10(2)所示,可以得到總電流超前埠電壓,此時電路呈容性。

當感抗等於容抗時,流過電感支路的電流就等於流過電容支路的電流,且兩支路電流方向相反,如圖35-10(3)所示,此時總電流恰好為流過電阻的電流,與電壓同相位,電路處於並聯諧振狀態。

由感抗等於容抗可以得出此時的諧振頻率如圖35-10所示,可以看到,該諧振頻率的表達式與LC並聯電路的諧振頻率表達式、串聯諧振時的頻率表達式都是一樣的。

同理,雖然並聯諧振時雖然總電流等於電阻支路的電流,但是,流過電感和電容兩端的電流並不為零。

3、電感線圈(用R和L串聯組合)和電容並聯

圖35-11

上圖35-11所示為一電感線圈(用R和L串聯組合)和電容並聯電路。回顧我們之前所學的並聯阻抗的知識,求出等效總阻抗的表達式如圖所示。

實際中線圈的電阻很小,往往忽略不計,而在諧振時感抗遠大於電阻,即ω0L>>R,根據這一條件,簡化圖35-11中的阻抗表達式,可以得到諧振的近似條件,如下圖35-12所示。

圖35-12

綜上所述,並聯諧振時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埠電壓與總電流同相位。

(2)諧振頻率的表達式與串聯諧振時一樣。

(3)純電感與純電容並聯諧振時總電流為0,等價於電路總阻抗Z有最大值,為無窮大,即Zmax=∞。

(4)電感線圈和電容並聯諧振時(滿足ω0L>>R)總阻抗有最大值(圖35-12中並聯總阻抗表達式中分母有最小值),即|Z0|=L/RC,電路呈電阻性。

(5)當電源電壓恆定時,總電流最小;當為恆流源供電時,電路的端電壓最大,這是因為此時總阻抗為最大值,U =IS|Z0|。

(6)支路電流為總電流的Q倍。以電感線圈和電容並聯諧振電路為例,如下圖35-13所示,隨著電阻的變小,電感線圈支路的電流與電容電流的相位差就越大,總電流越小,當電阻減小為零時,電感線圈的電流與電容電流反向,總電流為零,相當於純電感與純電容並聯諧振電路。

圖35-13

諧振電路理解起來相對困難,但是只要依據其諧振條件,就可以推理出其諧振的特徵。

而且諧振電路的一些計算相對簡單,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自行嘗試計算一下,這樣就能加深印象,對於一些結論理解起來也就會方便許多。

這次的學習內容繁多且複雜,大家可以多看幾遍,與實際相結合學習。關於諧振的學習就到這裡啦!(技成培訓原創,作者:楊思慧,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電工基礎:RL電路的響應(43)
    #電工基礎在《電工基礎》課程中,曹老師花了較多的時間用日光燈的實例說明了電感產生高壓的原理,還有RL直接從直流電源斷開瞬間產生高壓的弊端與解決措施等,這裡我也不展開講解,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下課程,那些實例對大家理解RL電路的響應有很大的幫助。
  • 電工基礎知識試題
    導讀:電工基礎知識是所有的電工類工種的基礎,本文精選試題,是電工基礎知識考點內容,也是各初、中級電工升級考試、崗位培訓的重要內容。下面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2531.htm1.
  • 電工基礎知識入門:電路、電路模型和電路的基本物理量
    《電工基礎》雖然以基礎為主,但是它內容繁多且複雜,很容易讓人無從下手或者是學了也是一知半解。其實我和你們一樣感同身受,但是隨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學習,認真仔細反覆琢磨之後,我覺得《電工基礎》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難,為了大家能更好地掌握這門知識,在這裡,讓我來帶領大家進入《電工基礎》吧!
  • 串並聯諧振軟開關逆變器輔助電路的優化
    但這些拓撲結構仍存在很多不足,文獻 提出的拓撲結構,在直流母線之間串聯了2個大電容,形成 電源中點,使逆變器在高開關頻率工作時中性點電位變化, 不利於實現軟開關; 文獻[3]提出的拓撲結構,解決了中性 點電位的平衡問題,但是輔助電路中的開關器件不能實現軟 關斷,增加了開關損耗;文獻[4-5]提出的拓撲結構,輔助 諧振電路裡有3個輔助開關,控制相對複雜,而且硬體成本 高;文獻[6]提出的拓撲結構,直流母線間的電壓恢復到直
  • 新手教程,電工入門基礎——電路基礎知識之電路與電路圖
    我們學習電氣自動化,首先要學好電工基礎知識,如果不懂點電工基礎知識的話,學習電氣自動化是很吃力的。就像我們老一輩人說的,蓋房子之前,一定要把地基打好。我們學習也是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把基礎打好,然後後面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後面我們會很吃力,浪費時間,也不一定能學會。好了,閒話不多說了,下面來講我們今天要分享的知識吧。
  • RLC 串聯諧振電路課程的設計研究
    RLC 串聯諧振電路課程的設計研究張璐雅,阮景摘要:分析諧振電路的原理,諧振電路的優缺點,工程上關於諧振電路的有關運用和注意事項
  • 諧振電路常識
    電容與電阻串聯是諧振電路。
  • 互鎖電路原理圖,電路基礎知識,電工必備基礎電路
    互鎖電路一般有兩個自鎖電路組成,自鎖一般是使用自身常開觸點來實現的,而互鎖是兩個自鎖電路,再使用對方常閉觸點實現互鎖,來保證電路安全。互鎖分為機械互鎖和電氣互鎖電路,一般為了電路更加安全,會使用雙重互鎖,即電氣互鎖和機械互鎖一起使用。
  • 什麼是電路迴路?電工必知的電工基礎知識
    電工學習網:www.diangon.com關注電工學習網官方微信公眾號「電工電氣學習」,收穫更多經驗知識。
  • rlc串聯電路諧振特性圖分享
    打開APP rlc串聯電路諧振特性圖分享 發表於 2018-02-12 09:35:25 RC電路一般被稱為二階電路,因為電路中的電壓或者電流的值,通常是某個由電路結構決定其參數的二階微分方程的解。
  • 電工基礎之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
    一、直流電路直流電路是指電流流向不變的電路,是由直流電源、控制器件及負載(電阻、燈泡、電動機等)構成的閉合導電迴路。>圖1-1所示電路是將一個控制器件(開關)、一個電池和一個燈泡(負載)通過導線首尾相連構成的簡單直流電路。
  • 諧振電路中的串聯諧振現象
    串聯諧振赫茲電力為您導讀:諧振電路中的串聯諧振現象,考慮一個串聯諧振裝置電路,該串聯電路由一個歐姆電阻,一個線圈和一個與交流電壓源相連的電容器組成(LCR電路)。理論交流正弦電流在力的作用下在該電路中流動,其中W 是諧振的循環頻率。
  • 電路的諧振現象分析
    諧振現象是交流電路中產生的一種特殊現象,對諧振現象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實際電路中,它既被廣泛地應用,有時又需避免諧振情況發生。對於無源一埠網絡,它的入端阻抗或導納的值通常與電路頻率有關。
  • 串聯諧振電路的特點
    在電力工程上,由於串聯諧振會出現過電壓、大電流,以致損壞電氣設備,所以要避免串聯諧振。串聯諧振電路在具有電阻R、電感L和電容C元件的交流電路中,電路兩端的電壓與其中電流相位一般是不同的。如果調節電路元件(L或C)的參數或電源頻率,可以使它們相位相同,整個電路呈現為純電阻性。電路達到這種狀態稱之為諧振。
  • 電工基礎:電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31)
    #電工基礎這裡的任何時刻其實就已經表明了基爾霍夫定律的同時適用於交直流電路的。在上一次學習中,我們知道了正弦量的相量表示與運算,在這個基礎上,電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這個知識點可以說是沒有難度的。難就難在怎樣應用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解決實際中的問題。1、基爾霍夫電流定律的相量形式正弦交流電路中,連接在電路任一節點的各支路電流的相量的代數和為零。
  • 學電工看不懂電路圖怎麼行?老電工精心整理了6個基礎電路幫助你
    大家好我是小豆,電路圖對於電工而言就像驗電筆一樣重要,可以說電路圖是電路自動化,智能化的基礎,如何沒有電路圖維修,可以說寸步難行,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懂電路圖?這個問題困擾許多電工師傅,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些電工作業中常見的電路圖,比如果點動,自鎖,互鎖,無論再複雜的電路都是由此演變而來。
  • 三角形電路Y電路什麼情況下不能相互轉換 作為電工你知道嗎
    企業維修電工,因為必須要與動力電路接觸,所以三角形電路,Y形電路為必知電路。 首先,了解一下什麼是三角形電路,以電動機電路為例,所謂的三角形電路,就是電動機內部引出的六個線端首位相連,組成的三個端點用來接三相電源的接線模式。
  • 串並聯諧振電路的特性
    一.串聯諧振電路:  當外來頻率加於一串聯諧振電路時,它有以下特性: 1.當外加頻率等於其諧振頻率時其電路 2.當外加頻率高於其諧振頻率時,電路阻抗呈感性,相當於一個電感線圈.  3.當外加頻率低於其諧振頻率時,這時電路呈容性,相當於一個電容.
  • 新手學電工基礎知識
    點擊「電工電氣學習」關注即可免費訂閱! 電工學習網:www.diangon.com 關注電工學習網官方微信公眾號「電工電氣學習」,收穫更多經驗知識。  《新手學電工基礎知識》全書共分7章,實戰演練26個。《新手學電工基礎知識》是作者在分析多種同類「電工基礎」上,以自己的親身教學經驗及國外電路教材和自學輔導書為主線而撰寫的。《新手學電工基礎知識》可作為愛好電工的初、中級讀者的自學參考書,也可作為農村電工、相關技能培訓班、家電售後維修人員的培訓和自學用書。
  • RLC串聯諧振電路解析,RLC串聯諧振仿真
    RLC電路:由電阻,電感,電容組成的電路。RLC電路是一種由電阻(R)、電感(L)、電容(C)組成的電路結構。RC電路是其簡單的例子,它一般被稱為二階電路,因為電路中的電壓或者電流的值,通常是某個由電路結構決定其參數的二階微分方程的解。電路元件都被視為線性元件的時候,一個RLC電路可以被視作電子諧波振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