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雖然以基礎為主,但是它內容繁多且複雜,很容易讓人無從下手或者是學了也是一知半解。其實我和你們一樣感同身受,但是隨著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學習,認真仔細反覆琢磨之後,我覺得《電工基礎》其實也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難,為了大家能更好地掌握這門知識,在這裡,讓我來帶領大家進入《電工基礎》吧!
「電路、電路模型和電路的基本物理量」這部分的內容其實很簡單,在技成培訓網《電工基礎》視頻課程中曹老師分為3個課時詳細地給我們講述了什麼是電路,電路模型包括什麼,怎樣去使用和判斷電路模型等,其實簡單來講就是,電路它是個啥玩意?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下圖1-1,一個簡單的電路圖。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有電壓源US(電源)、開關S、外電阻R(負載)、內電阻RS。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分析該圖。

在圖1-1中,如果我們把開關S合上,就會有電流I在迴路中流過,就構成電流的通路,這就是電路。而上圖中的電路由導線、開關、電壓源元件和電阻元件按一定連接方式所組成。
但其實我們也可以把電路比作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用水,如下圖1-2,當打開水龍頭,水管中就會有水流,當關閉水龍頭,水流停止;同樣,在電路中,把開關打開時,電路中自然也就不會有電流流過。

在這裡,我跟大家簡單梳理一下電路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以便接下來的學習。
1、電壓U:單位:V(伏)、mV(毫伏)、kV(千伏)

如圖1-3,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從A點移到B點所作的功,稱為A點到B點間的電壓,在電路圖中沿迴路從+→-為其正方向,既從高電位指向低電位。
2、電流(電流強度)I:單位:A(安)、mA(毫安)、kA(千安)

如圖1-4:指單位時間內通過某一導體截面的電荷量,規定正電荷的移動方向為正方向。
3、電位V:單位:V(伏)、mV(毫伏)、kV(千伏)

在電路中任選一參考點作為零電位點,其他點到參考點的電壓就是該點的電位,如上圖1-5的B點電位VB。另外,可以把電位理解為水位,如下圖1-6所示。在這裡就可以提到一點,在電路中電流是從高電位指向低電位的,就如圖水流從高水位流向低水位一樣。

4、電位差:顧名思義就是兩點間的電位之差,如前圖1-5的B點到A點的電位差UBA=VB-VA=(11-0)V=11(V),同理,A點到B點的電位差UAB=VA-VB=(0-11)V=-11(V)。
結合電位和電位差兩個概念,結合下圖1-7,我們可以得出,某點電位為正,則該點電位比參考點高;某 點電位為負,則該點電位比參考點低。

5、電動勢E:單位:V(伏)、mV(毫伏)、kV(千伏)

如圖1-8:表示電源性質的物理量,指非電場力把單位正電荷從B點移到A點所作的功,稱為B點到A點間的電動勢E。在電路圖中沿迴路從-→+為其正方向,這裡大家可以看到,電動勢的正方向正好與電壓方向相反,既從低電位指向高電位。
通過以上的學習,相信大家對電路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並且加以圖例,大家也能更加趣味的學習有關係電工的知識,在好玩的同時加深大家對電路的理解。悄悄的告訴大家,我們還有更多關於電工基礎的乾貨哦~歡迎大家多多關注,我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同樣大家有什麼不懂的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技成培訓原創,作者:楊思慧,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