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頸斑鳩咕咕叫 與人相伴育幼鳥

2021-02-24 鳥人瘋子

在僅有的觀鳥記憶裡面,珠頸斑鳩停留在六年以上,依稀記得除上周日在寧夏銀川見到這次,最近的一次是六、七年前在包頭塞上塔拉。最遠的記憶要被拉回到四川瀘州,那座我開始觀鳥的城市。

上周日2017年12月3日,在銀川中山公園閒逛,目標鳥種是一隻沒有遷徙的紅嘴鷗和太平鳥,也許是臨近中午的關係,只看到了紅嘴鷗,沒看到太平鳥。但是在一個靠近居民樓房的地方,聽到了珠頸斑鳩咕咕的叫聲,和灰斑鳩完全有區別的叫聲一下吸引了我。我順著叫聲找到一個灑滿陽光的角落,看到一隻黃狗沐浴在陽光下,慵懶的曬著太陽。在靠近黃狗尾巴的地方,草地依然散發著綠色的生機,三隻珠頸斑鳩正在悠閒地覓食。

寒冬、綠地、野鳥,

藍天、白雲、陽光。

這是我心中的天堂,

這是我夢裡的故鄉。

按捺住自己不可描述的心情,也忘記了常規鳥種不用記錄照的教條,急忙尋了一個相對好的位子,順勢趴在地上,都顧不上旁邊來來往往的人群,就開始拍攝珠頸斑鳩的記錄照。

它們閒庭信步,它們覓食草籽,它們三人同行,肯定有一個是師傅。珠頸斑鳩和別的斑鳩區別就在於它的脖子上有兩指寬的白色點斑,猶如戴著珍珠項鍊的美女而得名。基本都在地上覓食,各種掉落的草籽和五穀豆類都是它們喜歡的美食。這也是一種人類的伴生鳥種,近距離和人類生活在一起,在遠離人群的地方是看不到它們的。

著名的成語鳩佔鵲巢並不是說斑鳩會去霸佔喜鵲的巢穴,喜鵲那麼厲害的存在,斑鳩是打不過的。成語裡面的鳩也許是杜鵑、也許是隼。而珠頸斑鳩會利用別的斑鳩的窩和喜鵲不用的巢穴,這個是真的。

珠頸斑鳩咕咕叫

與人相伴育幼鳥

閒庭信步覓食忙

猛然一見真覺好

(2017年12月5日,僅記錄於寧夏銀川。)

遠離野生動物,不吃野生動物,不購買野生動物,不參與各种放生活動。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歡迎掃碼關注鳥人瘋子公眾號)



 

客官隨意

相關焦點

  • 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
    珠頸斑鳩又叫做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珍珠鳩,斑頸鳩,珠頸鴿,斑甲,主要分布在 南亞,東南亞還有中國的南方等地區,是一種最常見 得斑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當幼鳥孵出以後,親鳥就用嗉囊把食物進行消化,成食糜以後分泌出一些特殊的成分來形成鴿乳,一次來餵養它們的幼鳥。3、珠頸斑鳩 的叫聲有很多種,一般都是反覆的咕咕、咕咕,會有連續並且有些低沉。久雨初晴的時候和在久晴欲雨的時候,它們的鳴叫就會特別的頻繁。
  • 重慶四大金剛之——珠頸斑鳩
    最近終於集齊了幾張珠頸斑鳩的圖片。       珠頸斑鳩姿態優雅,自帶一種貴婦氣質。       脖子上佩戴一圈白色珍珠,因此得名。       珠頸斑鳩形似鴿子,也算是鴿子的親戚,因此又名野鴿子。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
    看到鳥蛋,月小季想起一個多月前的4月2日,那天上午,陽光明媚,兩隻珠頸斑鳩踩在窗臺上,眺望著遠方的橫瀝河,其中一隻珠頸斑鳩不時側過頭,和另一隻珠頸斑鳩「咕咕」「咕咕」地說著什麼。此後一段時間,這兩隻珠頸斑鳩開始頻繁光顧月小季家的窗臺。    「不知道它們是來吃多肉的,還是來生娃的。」月小季把疑問曬到朋友圈,對於這兩隻珠頸斑鳩的目的,大家也是一頭霧水。
  • 珠頸斑鳩的聲音
    這不是鴿子,是斑鳩哦珠頸斑鳩(學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又名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
  • 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視頻|斑鳩夫婦窗臺上搭「愛巢」,生兒育女過起幸福生活
    南京市高淳區古柏街道桃源雅居B區的黃先生家來了兩位「不速之客」——一對斑鳩。它們在黃先生家房間窗臺上築上了「愛巢」。20多天過去了,如今這對斑鳩夫婦已經在此生兒育女。黃先生他們和斑鳩一家也成了「朋友」,現在每天起床和下班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是看望它們。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昨天,網友「霞影小隊長」來電:我家陽臺前面的松樹上搬來一對珠頸斑鳩,並且孵化了兩隻幼鳥。現在我每天拍它們幸福一家,從一開始眼睛都沒睜開,到今天已經開始練翅膀了。記者殷軍領核實報導:這位網友姓吳,家住採荷小區潔蓮村2幢。說起與這對珠頸斑鳩緣起,倒蠻有詩情畫意。吳先生是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負責浙江省第一條特高壓線浙北線檢修工作的。
  • 珠頸斑鳩
    原標題:珠頸斑鳩 我的周末自珠頸斑鳩開始。咕,咕,「苦啊苦啊」,「孤啊孤啊」。這聲音貼著湖面,比甪裡河還要長出許多裡。珠頸斑鳩的苦與物質無關,它鼓鼓的胸腹藏著冷冷的孤獨。我從清淡的夢裡爬起,去鴛湖邊找尋,霜降露溼,一隻進城的鳥兒會有怎樣的苦。 鴛湖六點,霧薄風涼,天青色白。
  • 珠頸斑鳩亮相兆麟公園
    記者向鳥類專家求證,這隻鳥是生活在東南亞一帶的珠頸斑鳩。這是繼拍鳥達人們在兆麟公園拍到翠鳥、戴勝、伯勞、鳳頭等野生鳥類後的又一新發現,如今兆麟公園裡已有20多種野生鳥類與鴛鴦為伴。昨天一大早,市民呂先生在兆麟公園鴛鴦湖附近拍鴛鴦,在鏡頭裡突然出現一隻像鴿子似的鳥。經東北林業大學野生鳥類專家李楓教授確認,呂先生拍到的鳥是珠頸斑鳩。
  • 在農村經常聽到咕咕~咕的鳥叫聲,今天終於知道是什麼鳥了
    小時候經常掏這年的蛋,我們這叫它鴿子咕,外形長的像鴿子,頭為鴿灰色,上體大都褐色,下體粉紅色,後頸有寬闊的黑色,其上滿布以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在淡粉紅色的頸部極為醒目。尾甚長,外側尾羽黑褐色,末端白色,飛翔時極明顯。嘴暗褐色,腳紅色。雌雄差異不大。不太怕人,所以近距離能觀察到外貌特徵。現在農村也很常見。
  • 斑鳩咕咕
    鳥兒中最多見的是斑鳩,足有數十乃至上百隻。模樣近似鴿子,但比鴿子小,「咕咕」的叫聲不絕於耳。如今,屬於鳥兒的王國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新建的住宅樓、公交站、商場、飯店……熱鬧和繁華逼使許多鳥兒移居別地或是逃難他鄉,唯獨這斑鳩依舊在這片昔日叢林舊地而今樓房矗立的住宅區內安居樂業。
  • 不是所有的鳥類都無法適應城市生活,珠頸斑鳩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很多人認為鳥類都是追逐綠化覆蓋和自然生態的,不會適應城市生活。確實很多鳥類是這樣的,但還是有例外,比如珠頸斑鳩,就是鳥類適應人類社會的典型案例。珠頸斑鳩Spilopelia chinensis,是鴿形目、鳩鴿科、副斑鳩屬的鳥類,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有時北方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
  • 珠頸斑鳩又飛來了
    金陵晚報025-84686500熱線報導 4年了,連續4年,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成了珠頸斑鳩們築巢的理想之地。2009年,一公一母兩隻珠頸斑鳩,第一次來到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上築巢,生了一對小寶寶,目睹了小鳥從鳥蛋中出來,兩隻珠頸斑鳩照顧著小寶寶,一直到它們學會飛翔,蔡女士一家看得很開心。
  • 每日一鳥 | 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鳩鴿科斑鳩屬,傻傻胖胖的,經常會被人叫成野鴿子。
  • 一對珠頸斑鳩居民陽臺上生兒育女(圖)
    對面樓頂,兩隻鳥兒時刻注視著幼鳥的動靜。鳥窩裡的幼鳥。荊楚網(楚天金報)(記者韓君 劉蔚丹 實習生李偉)陽臺上的鳥巢裡有兩隻剛孵化出的幼鳥,兩隻大鳥則在周圍注視著幼鳥的一舉一動。昨日下午,記者在湖北大學4區1單元6樓的劉女士家見到如此情景。記者用手摸幼鳥時,突然看見對面樓頂上有兩隻鳥兒正盯著幼鳥。它們脖子上的藍色羽毛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劉女士說,那就是「鳥夫婦」。
  • 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原來是只珠頸斑鳩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王小生6月4日上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西客站治安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經民警初步判斷,應是一隻珠頸斑鳩。據西客站治安派出所的內勤民警張警官介紹,當日早晨大概8點多,走進單位的院子後,忽然在派出所接警廳門外的大樹下看到一團毛茸茸的東西,出於好奇,便上前仔細查看,竟是一隻長相奇特的鳥,比鴿子體型略大,渾身灰褐色,頸部布滿了白色細小斑點形成的領斑,如白色珍珠一般,這種斑鳩非常少見。民警發現斑鳩正有氣無力地趴在地上,見到生人也不躲閃。
  • 斑鳩在我家孵蛋
    那裡有幾棵樹,自從我搬到公寓住以後,就經常聽到咕咕……咕咕……單調低沉的鳥叫,看到樹上有形狀像鴿子、羽毛灰褐色的鳥在飛。那時我還不知道這種鳥的名字,後來有人告訴我,這種鳥叫斑鳩,頸後多有白色或黃褐色斑點,以吃雜草和穀類的種子為主。前兩年,有一次我發現庭院的一個花盆裡,有一枚圓圓的白色的東西,起初我以為是鵝卵石,便好奇地拿在手上看了一下。
  • 我救了一隻珠頸斑鳩
    請將您的寵物故事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發至tqblohas@126.com斑鳩是鳥類中的隱士,又生性膽怯,並不常為我們所注視。但在我們水鄉,尤其是綠樹茂盛野草葳蕤之處,卻時常可以聽到其憂鬱而縹緲的叫聲: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總是前面的三聲連叫,隔上一會兒,才突兀地又補上一聲。那聲音頗有幾分蒼涼之感,讓人想到獨守家門的幽怨女子。
  • 販子市場外叫賣野生動物 2隻珠頸斑鳩獲救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正是野生鳥類進入繁殖期的關鍵時期,但是卻有一對閃爍著靚麗羽毛的珠頸斑鳩卻被貪心的販子獵捕到市場販賣3月28日,一名販子在明溪縣農貿市場外叫賣野生保護動物珠頸斑鳩時,被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發現、跟蹤,舉報到縣森林公安分局截獲並委託志願者將珠頸斑鳩放飛大自然。
  • .溼身飛不起來幸獲救助 小珠頸斑鳩回歸自然
    溼身飛不起來幸獲救助小珠頸斑鳩回歸自然廈門日報訊(記者 柯笛)陰雨連綿,羽毛被淋溼的小鳥瑟縮在灌木叢中,無法飛向藍天。記者聯繫觀鳥協會了解到,這是一隻可能還不會飛行的珠頸斑鳩幼鳥,親鳥(幼鳥的雙親)或許還在附近。雨停後,薛小姐將鳥放生回原處。專家提醒,野外遇見落單幼鳥,建議分情況救助,一般親鳥仍在附近,確認安全後離開即可。昨日上午8點多,在廈禾路銀行中心附近的綠化帶裡,一隻小鳥引起薛小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