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鳥類都無法適應城市生活,珠頸斑鳩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

2020-12-05 溫晨動物園

小時候在農村老家經常見到各種鳥類,麻雀、燕子、白頭鵯、伯勞、杜鵑、喜鵲、戴勝,都是老家特別常見的鳥兒,像燕子和戴勝這樣的鳥類還經常在人類的房屋周圍築巢生活。長大後搬進大城市,雖然也能看到鳥類飛來飛去,但是很少能見到在城市中定居的鳥了,大部分都是在郊區或城市外圍築巢,偶爾飛到城市裡找點吃的,就連小時候滿地都是的麻雀,現如今也不太常見了。很多人認為鳥類都是追逐綠化覆蓋和自然生態的,不會適應城市生活。確實很多鳥類是這樣的,但還是有例外,比如珠頸斑鳩,就是鳥類適應人類社會的典型案例。

珠頸斑鳩Spilopelia chinensis,是鴿形目、鳩鴿科、副斑鳩屬的鳥類,廣泛分布於我國南方各地,有時北方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在野生珠頸斑鳩分布的地方,人們對它有著許多不同稱呼:野鴿子、花脖斑鳩、胡鳥、布穀仔、斑夾、、咕咕子。這些稱呼也並不全,如果你的家鄉有珠頸斑鳩的其他叫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一下。珠頸斑鳩的叫聲跟鴿子和杜鵑很像,所以有時候人們在聽到遠方的珠頸斑鳩叫聲時會誤以為是鴿子或布穀鳥在叫。

成語「鳩佔鵲巢」中的鳩,指的並不是斑鳩,而是大杜鵑等具有巢寄生行為的鳥類。因為大杜鵑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布穀鳥(布穀鳥是大杜鵑、四聲杜鵑等鳥類的民間統稱),而珠頸斑鳩的叫聲跟布穀鳥非常相似,所以古人很有可能是遠遠聽到大杜鵑的叫聲,誤以為佔據鵲巢的壞蛋是斑鳩,才出現了鳩佔鵲巢這一說法。但其實斑鳩們對此很委屈,特別是更為常見的珠頸斑鳩,因為它們有一個特點在鳥類愛好者中非常出名,那就是珠頸斑鳩對築巢的要求特別特別低,低到令人啼笑皆非。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多南方的朋友都有過這一體驗:自家陽臺的外牆拐角、窗戶外面的狹窄窗臺、空調外機、花盆等位置被珠頸斑鳩用來築巢,有時候跟人類就隔著一層窗戶,它們還會好奇地往屋裡看,但依舊是怡然自得,大大咧咧地在人窗外安家。而珠頸斑鳩的巢,也有著不同程度的複雜性——有些珠頸斑鳩會老老實實用樹枝壘一個圓滾滾、看上去比較漂亮的窩巢;而有些珠頸斑鳩則隨便在窗臺或空調外機上丟幾根樹枝,蹲在上面就下蛋,別說遮風擋雨了,光看它們坐在樹枝上就感覺硌得慌。

這種築巢風格也體現了珠頸斑鳩對城市生活的適應性。因為如果是綠化覆蓋廣的樹林中,珠頸斑鳩可以說擁有取之不盡的樹枝,而大城市都是鋼鐵叢林,路邊的樹往往都是經過設計和修剪的,樹下的落葉、枯枝也有人經常去打掃,能被珠頸斑鳩擼下來的樹枝很有限,所以它們才會選擇人類設施的平面或欄杆,能收拾一下的話就收拾一下,不能收拾的話直接就在設施平面上產卵、生活。但這樣也不能完全保證卵的安全,所以珠頸斑鳩最喜歡的住處就是人們放在窗臺外面的花盆,甚至不用架設樹枝就能直接用。如果大杜鵑的巢寄生是「鳩佔鵲巢」,那珠頸斑鳩就可以說是「鳩佔陽臺」了。

珠頸斑鳩選擇在城市中居住,跟它們寬闊的食域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很好理解,如果城市裡沒啥吃的,誰會在這處處充滿危險的地方定居呢?珠頸斑鳩是典型的雜食動物,植物的種子、果實、嫩葉、昆蟲,甚至人們扔的廚餘垃圾、零食渣渣,都是珠頸斑鳩喜歡的食物。而且現在有很多好心人,比如那些被珠頸斑鳩佔據了陽臺的朋友,他們之中有很多都會自覺擔負起給珠頸斑鳩投餵的責任,隔三差五給它們的巢裡(如果有的話)添點吃的。

這樣其實也不錯,畢竟不是所有的陽臺都會被珠頸斑鳩選中的,我個人感覺能被選中的話也是一種幸運,能夠近距離觀察珠頸斑鳩生活、產卵、孵蛋、育雛,是一般人體驗不到的樂趣。但即便如此,珠頸斑鳩也不是完全沒有生存危機的,因為有些猛禽也比較適應城市生活,例如紅隼Falco tinnunculus,它們甚至會主動跑到城市裡來尋找食物,也會借用人類建築遮風避雨,如果在居民樓窗臺外面看到了珠頸斑鳩的巢穴,紅隼也會前來搞破壞。

在觀鳥愛好者眼裡,城市中有四種鳥很常見,號稱為「四大金剛」,即珠頸斑鳩Spilopelia chinensis、麻雀Passer montanus、烏鶇Turdus merula和白頭鵯Pycnonotus sinensis。這些鳥類在城市中也確實經常能見到,但相比之下還是珠頸斑鳩更適應城市生活,因為你很難見到其他三種在人類陽臺上築巢,烏鶇還是特別不好惹的一種鳥(很記仇)。所以在這車水馬龍、行人匆匆的城市中,能經常見到珠頸斑鳩這樣能跟人類和諧相處的鳥類,實在是一種美好。

相關焦點

  • 珠頸斑鳩的聲音
    這不是鴿子,是斑鳩哦珠頸斑鳩(學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又名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
  • 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
    珠頸斑鳩又叫做鴣雕,鴣鳥,中斑,花斑鳩,花脖斑鳩,珍珠鳩,斑頸鳩,珠頸鴿,斑甲,主要分布在 南亞,東南亞還有中國的南方等地區,是一種最常見 得斑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珠頸斑鳩的生活習性和繁殖。珠頸斑鳩最喜歡生活於開闊地以及稀疏 得樹林裡面,房前或是屋後也會頭它們的蹤影,一般都是飛到地上,旱田或者是小溪邊進行覓食,它們的生性比較膽小,當有人靠近的時候,它們就會轉身,以背相向,除了晨昏在覓食之外,它們平時都是棲息在一些跨空電線,樹林之中。晚上一般都是成對或者是單只棲息的,通常是在=桂花樹,樟樹等這些常綠或者是有較多的橫向幹枝得2樹枝上面。繁殖和飼養管理上,與其它 得鳩鴿科的鳥類是相同的。
  • 珠頸斑鳩亮相兆麟公園
    記者向鳥類專家求證,這隻鳥是生活在東南亞一帶的珠頸斑鳩。這是繼拍鳥達人們在兆麟公園拍到翠鳥、戴勝、伯勞、鳳頭等野生鳥類後的又一新發現,如今兆麟公園裡已有20多種野生鳥類與鴛鴦為伴。昨天一大早,市民呂先生在兆麟公園鴛鴦湖附近拍鴛鴦,在鏡頭裡突然出現一隻像鴿子似的鳥。經東北林業大學野生鳥類專家李楓教授確認,呂先生拍到的鳥是珠頸斑鳩。
  • 重慶四大金剛之——珠頸斑鳩
    最近終於集齊了幾張珠頸斑鳩的圖片。       珠頸斑鳩姿態優雅,自帶一種貴婦氣質。       脖子上佩戴一圈白色珍珠,因此得名。       珠頸斑鳩形似鴿子,也算是鴿子的親戚,因此又名野鴿子。
  • 這位網友太幸運 免費給珠頸斑鳩當起"月嫂"
    看到鳥蛋,月小季想起一個多月前的4月2日,那天上午,陽光明媚,兩隻珠頸斑鳩踩在窗臺上,眺望著遠方的橫瀝河,其中一隻珠頸斑鳩不時側過頭,和另一隻珠頸斑鳩「咕咕」「咕咕」地說著什麼。此後一段時間,這兩隻珠頸斑鳩開始頻繁光顧月小季家的窗臺。    「不知道它們是來吃多肉的,還是來生娃的。」月小季把疑問曬到朋友圈,對於這兩隻珠頸斑鳩的目的,大家也是一頭霧水。
  • 珠頸斑鳩
    原標題:珠頸斑鳩 我的周末自珠頸斑鳩開始。咕,咕,「苦啊苦啊」,「孤啊孤啊」。這聲音貼著湖面,比甪裡河還要長出許多裡。珠頸斑鳩的苦與物質無關,它鼓鼓的胸腹藏著冷冷的孤獨。我從清淡的夢裡爬起,去鴛湖邊找尋,霜降露溼,一隻進城的鳥兒會有怎樣的苦。 鴛湖六點,霧薄風涼,天青色白。
  • 把相機架到窗臺觀鳥,2月武漢小區最常見的鳥類是珠頸斑鳩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4日訊(記者賀方程)戰「疫」期間,武漢市觀鳥協會暫停野外重點區域鳥類監測活動。不過,部分會員仍堅持在家觀測小區及周邊的鳥類。4日,觀鳥協會發布了一份特殊的鳥類監測報告。在家觀鳥,這也是該協會成立以來的第一次。
  • 珠頸斑鳩盆景中築巢生子(組圖)
    ,不是因為盆景難養,而是因為一對珠頸斑鳩在盆景中築巢下蛋,孵出了2隻小斑鳩。  斑鳩夫婦產下兩子  記者來到鄭女士家時是上午9時,鳥父母剛剛完成交接班。前一天照看孩子的鳥媽媽從盆景裡走到窗臺的不鏽鋼架子上,鳥爸爸再踏入小巢,將兩隻鳥寶寶攬在翅膀下,鳥媽媽飛走,開始一天的覓食。鳥爸爸的翅膀下,兩隻半個拳頭大小的鳥寶寶探著小腦袋,金黃色的胎毛夾雜在黑色羽毛間,煞是可愛。
  • 珠頸斑鳩又飛來了
    金陵晚報025-84686500熱線報導 4年了,連續4年,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成了珠頸斑鳩們築巢的理想之地。2009年,一公一母兩隻珠頸斑鳩,第一次來到蔡女士家陽臺的鐵架上築巢,生了一對小寶寶,目睹了小鳥從鳥蛋中出來,兩隻珠頸斑鳩照顧著小寶寶,一直到它們學會飛翔,蔡女士一家看得很開心。
  • 珠頸斑鳩咕咕叫 與人相伴育幼鳥
    最遠的記憶要被拉回到四川瀘州,那座我開始觀鳥的城市。但是在一個靠近居民樓房的地方,聽到了珠頸斑鳩咕咕的叫聲,和灰斑鳩完全有區別的叫聲一下吸引了我。我順著叫聲找到一個灑滿陽光的角落,看到一隻黃狗沐浴在陽光下,慵懶的曬著太陽。在靠近黃狗尾巴的地方,草地依然散發著綠色的生機,三隻珠頸斑鳩正在悠閒地覓食。
  • 販子市場外叫賣野生動物 2隻珠頸斑鳩獲救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正是野生鳥類進入繁殖期的關鍵時期,但是卻有一對閃爍著靚麗羽毛的珠頸斑鳩卻被貪心的販子獵捕到市場販賣3月28日,一名販子在明溪縣農貿市場外叫賣野生保護動物珠頸斑鳩時,被縣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的志願者發現、跟蹤,舉報到縣森林公安分局截獲並委託志願者將珠頸斑鳩放飛大自然。
  • 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原來是只珠頸斑鳩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王小生6月4日上午,沙坪垻區公安分局西客站治安派出所來了一位「不速之客」,經民警初步判斷,應是一隻珠頸斑鳩。經過對斑鳩全身進一步檢查,發現其腿部有少量傷痕,應是被樹枝或其它利器刮傷。張警官給它餵了一些食物和水後,斑鳩一改蔫頭耷腦的神態,撲動翅膀飛向空中,軀體變得出奇輕盈,在房間裡開始盤旋,瞬間精神十足。
  • 兩對斑鳩接連棲息窗臺孵蛋,愛鳥一家人兩個多月沒開窗
    珠頸斑鳩在窗臺上築巢孵蛋 陳蓓供圖為給這兩個斑鳩家庭創造安寧的生活環境,陳女士和家人從第一對斑鳩情侶在窗臺上築巢開始,無論房間裡怎麼悶熱,他們兩個多月都沒打開過臨近鳥巢的那扇窗戶,在屋裡講話也儘量小聲。
  • 與斑鳩做「鄰居」的少年
    最近兩年,除了每天和語文、數學、英語等幾個老對手周旋,我的魂兒被一種鳥勾走了。」  在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學的學期結業典禮上,許敬凡同學繪聲繪色地發表了他的演講《我的斑鳩、我的夢想》。對他來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演講臺上表達自己的觀點與主張了,在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中心主辦的「我愛地球媽媽」2018年北京市小學生環保主題演講比賽決賽中,這位淡定的小男孩兒憑藉著這篇演講稿,在22名小學生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小學組的第一名。  這一次,許敬凡依舊發揮自如,在現場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校長向他頒發了優秀演講者的證書。
  • 吳江小區上演「百鳥朝鳳」:烏鶇、白頭鵯、珠頸斑鳩、喜鵲…
    除了人煙稀少的生態溼地外,如今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什麼樣的居民小區最受鳥類歡迎?目前小區裡都有什麼鳥?為什麼最近的鳥叫聲特別嘹亮?這幾天,記者在城區的居民小區轉了一圈,進行走訪調查。
  • 吳江小區上演「百鳥朝鳳」:烏鶇、白頭鵯、珠頸斑鳩、喜鵲...
    除了人煙稀少的生態溼地外,如今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也飛入了「尋常百姓家」。什麼樣的居民小區最受鳥類歡迎?目前小區裡都有什麼鳥?為什麼最近的鳥叫聲特別嘹亮?這幾天,記者在城區的居民小區轉了一圈,進行走訪調查。
  • 窗外搬來一對珠頸斑鳩
    吳先生有個愛好,喜歡彈古琴,還是浙江省古琴協會理事。9月18日那天,天氣晴朗,吳先生也心情大好,他泡上一壺龍井,撫琴奏起一曲《平沙落雁》。在悠揚的古琴聲中,吳先生混入低沉的「咕咕-咕咕-」聲。潔蓮村2幢緊挨採荷文化園,樹木茂盛。吳先生說,時常有鳥類到吳先生窗前啼叫,咕咕叫聲還是第一次。他站起來到窗口向外張望,在窗外一棵高聳的松樹上,發現一對狀如鴿子的鳥。
  • 每日一鳥 | 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的叫聲和家鴿有相似之處,都是咕咕咕的,不過家鴿是咕咕咕咕……,珠頸斑鳩是咕 咕咕~,每年3-4月份是它們的求偶季節,那個時候到處都能聽見咕咕咕的聲音而非常容易從外形上混淆的山斑鳩是咕 咕 咕咕,雖然也能聽到但是概率小得多。說起珠頸斑鳩的求偶,還是非常簡單的。雄鳥蹦噠到雌鳥身邊,來回糾纏幾下獻個殷勤就直接開始正題了,幾秒鐘後雄鳥結束了直接飛走,留下雌鳥一隻在風中思考鳥生。整個時長不過1min左右,不過這是為了規避天敵而進化出的鳥類的生存之道吧。
  • 我救了一隻珠頸斑鳩
    訓練的經驗、得意的照片,都想拿出來曬一曬麼?或者,您有問題想諮詢其他寵友。請將您的寵物故事用文字或照片的形式發至tqblohas@126.com斑鳩是鳥類中的隱士,又生性膽怯,並不常為我們所注視。但在我們水鄉,尤其是綠樹茂盛野草葳蕤之處,卻時常可以聽到其憂鬱而縹緲的叫聲:咕咕咕——咕,咕咕咕——咕……總是前面的三聲連叫,隔上一會兒,才突兀地又補上一聲。
  • 上海老爺叔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
    原標題:上海老爺叔自家窗口守護珠頸斑鳩3個月 見證4隻小鳥誕生飛翔圖說:4月中旬,在鄭先生家空調外機築巢孵卵的斑鳩 本文圖片均為鄭先生供圖圖說:4月底,空調外機邊的兩隻雛鳥長大了很多  「4月初,一隻珠頸斑鳩在窗外的空調外機後邊,銜來了幾十根粗細不一、長短不齊的樹枝,搭建了一個巢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