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鼠婦的釋名
《本草經集注》云:「鼠婦,一名鼠負,言鼠多在坎中,背則負之,故曰鼠負。今作婦字,殊以乖理。」然《廣雅疏證》以為「負與婦,古字通用,非有意義」。此蟲喜棲陰暗潮溼處,與鼠性相似,其背委曲,如有所負,是名鼠負。
《綱目》云:「因溼化生,故俗名溼生蟲。曰地雞、地蝨者,象形。」
中藥鼠婦的基原
為卷甲蟲科動物普通卷甲蟲或潮蟲科動物鼠婦的全體。
中藥鼠婦的動物
1.普通卷甲蟲Armadillidiumvurgare(Latrelle)又名平甲蟲(《中國動物藥》)。體長10mm左右,長為寬的2倍。體呈長橢圓形,背呈弓形。頭前緣中央及左右角無顯著突起。胸節7,第1、2胸節的後側板較第3、7節的尖銳。腹節5,第1、2節窄,第3-5節的側緣與尾節後緣聯成半圓形。體節上有彎曲條紋。第2觸角短。胸肢7對,腹肢5對。尾肢扁平,外肢與尾節嵌合齊平,內肢細小,被尾節掩蓋。雄性第1腹肢的外肢如鰓蓋狀,內肢較細長,末端彎曲呈微鉤狀。體色灰色或暗褐色,有時局部黃色,具光亮斑點。
多棲於朽木、腐葉或石塊下,喜陰暗潮溼的環境,水邊石下也較多。分布於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
2.鼠婦PorcelioscaberLatreille形狀與普通卷甲蟲相似,全體橢圓形,長約10mm,寬約6mm,表面有光澤,捲曲時呈球形。胸部各節後側銳尖,尾節呈三角形,尾肢棒狀,長於尾節。
生境同普通卷甲蟲。分布於吉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西等地。
中藥鼠婦的採集
4-9月捕捉,捕後用開水燙死,曬乾或焙乾。本品易被蟲蛀,最好置石灰缸內貯存。
中藥鼠婦的藥材
鼠婦Armadillidium蟲體多捲曲成球形或半圓形,長約7mm,寬約5mm。背隆起,平滑,腹向內陷。體灰白色,有光澤。由多數近於平行的環節構成,胸部7節,每節有腳1對,向前、向後逐漸變長。腹部較短,寬圓形,分5節。質脆易碎。氣腥臭。
以完整、色灰白者為佳。
中藥鼠婦的化學成分
普通卷甲蟲:全體含糖原,糖,血淋巴蛋白(hemolymphprotein),後內臟表皮腺三磷酸酶(hindgutepitheliumadenosinetriphosphatase),膽甾醇(cholesterol)。雄蟲含卵黃蛋白原(vitellogenin1,2,3,4)。雌蟲卵巢含卵黃磷蛋白(vitellinl1,2,3,4)。外皮腺含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肝胰腺含粘多糖:硫酸軟骨素A、B(chondrolinsulfuricacidA,C),透明質酸(hyalumnicacid);酶有透明質酸酶(hyaluronidase),神經胺酶(nearaminidase);還含硫、磷、鈉、鈣、鐵、鎂等。肥大腎上腺、雄性生殖器及雄性腺含雄性激素Ⅰ、Ⅱ(androgenichormoneⅠ,Ⅱ)。
中藥鼠婦的作用(藥理作用)
1.鎮痛作用:
普通卷甲蟲水提物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大劑量鼠婦水煎劑口服對多種重度癌痛有鎮痛作用。
2.抗麻風作用:
鼠婦經用氯仿、乙醇、丙酮、乙醚精製做成溶液或片劑,口服或外用,可治療麻風病。
中藥鼠婦的功效主治
破瘀通經,熄風鎮驚,利水解毒。
主治瘕瘕,瘧母,血瘀經閉,驚風口噤,小便不通,喉痺喘急,牙齒疼痛,諸瘡蟲毒。
1.《本經》:"主氣癃不得小便,婦人月閉血瘕,癇,痙,寒熱,利水道。"
2.《日華子》:"通小便,能墮胎。"
3.《綱目》:"治久瘧寒熱,風蟲牙齒疼痛,小兒撮口驚風,鵝口瘡,解射工毒、蜘蛛毒,蚰蜒入耳。"
4.《本草求原》:"主寒熱瘀積,溼痰,喉症,驚癇,血病,喘急。"
5.《本草述錄》:"善通經脈,能化癥瘕,治痎瘧日久結為瘧母,以其破血而消堅也。"
中藥鼠婦的炮製
取原藥材,揀淨雜質,微火焙黃。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中藥鼠婦的藥性
味酸、成,性涼。歸肝、腎經。
1.《本經》:「味酸,溫。」
2.《別錄》:「微寒,無毒。」
3.《綱目》:「厥陰經藥。」
4.《本經逢原》:「酸、鹹。」
中藥鼠婦的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中藥鼠婦的使用注意
孕婦及體虛無瘀者禁服。《品匯精要》:「妊娠不可服。」
中藥鼠婦的附方
1.治經閉。鼠婦3g,赤芍12g,桃仁9g,紅花9g,丹參15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2.治瘧病。鼠婦、豆豉二七枚。合搗,令相和。未發時服二丸,欲發時服一丸。(《肘後方》)
3.治小兒撮口及發噤。鼠賴蟲,絞取汁,與兒少許服之。(《聖惠方》)
4.治產後小便不利。鼠婦七枚。熬為屑,作一服,酒調下。(《千金方》)
5.治血淋。鼠婦9個。焙乾研細末。1次服下,日2次。(《吉林中草藥》)
6.治牙齒蟲蛀有孔疼痛。溼生蟲一枚,綿裹,於蛀疼處咬之。(《聖惠方》)
7.治癰腫癤毒,出膿疼痛。溼生蟲五十枚(焙乾),小麥五十粒,麝香半錢匕。上為末。每用一字,紅在瘡內。(《聖濟總錄》追膿散)
8.治蚰蜒入耳。溼生蟲,研如泥,攤在紙上,捻成紙捻,安耳中即出。(《衛生寶鑑》)
9.治手術後疼痛。鼠婦蟲洗淨,溫水殺死,乾燥,研細,過篩,加入澱粉和糖,使成100%散劑,分裝膠囊,每粒含鼠婦0.1g。每次服2-4粒。(《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外科》)
10.治肝癌劇痛。鼠婦幹品60g,加水適量,水煎2次,取汁240ml,混合後每日分4次口服。服藥期間禁酸、辣、腥。[《陝西中醫》1986,(11):512]
中藥鼠婦的臨床報導
1.治療食管、賁門癌梗阻:
開管散(鼠婦、青礞石各等量,共研細末)每次1-2g,每日4-6次,放舌根部含服,不用水衝服。治療48例,明顯緩解(完全梗阻到可進半流質飲食,並持續2星期以上)者,食管癌22例,賁門癌15例;部分緩解(完全梗阻轉可進流汁)者,食管癌4例,賁門癌2例;無效者,食管癌3例,賁門癌2例。
2.治療口腔炎等:
活鼠婦30-40個,置瓦上焙乾研末,加冰片少許,裝瓶密封。取藥末吹患處(儘量不吞下),每日2-3次。共治口腔炎、扁桃體炎、牙齦炎等250餘例,一般在3-5日內治癒。
3.治療各種贅疣:
鮮活鼠婦研爛至汁出,直接塗抹患處,每日1次。平均每個扁平疣用1-2枚,尋常疣、雞眼每個用1-5枚,反覆塗擦至汁盡為止。治尋常疣45例,痊癒38例,好轉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8%。治扁平疣30例,痊癒19例,好轉6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治雞眼80例,痊癒68例,好轉8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95%。其中用藥1-5次痊癒者45例,5-10次痊癒者18例,10次以上痊癒者5例。
文獻綜錄
1.《本經逢原》:「《金匱》治久瘧,鱉甲煎丸中用之,以其主寒熱,去瘀積也。古方治驚癇血病多用之,厥陰血分藥也。」
2.《本經疏證》:「鼠婦利水,白魚亦利水,又皆氣血交阻,但白魚所主是寒溼阻氣,因而及血;鼠婦所主是氣阻及血,因壅溼熱,故有異耳。」
身體疾病調理,諮詢百草中醫微信:bczys12 QQ:873324412
1.馬齒莧功效與作用
2.雪蓮花功效與作用
3.茴香根功效與作用
4.黃精功效與作用
5.茉莉花功效與作用
傳播中藥知識,弘揚中醫文化,從小受母親影響,長大後也從事了中醫研究,喜歡各種中草藥搭配,就可以治療一些疾病,真的很神奇,帶著這種好奇心進入了中醫世界,也找到了自己一生追求的樂趣!
需要各種野生草藥、中藥材、可加百草中醫微信:bczys12
QQ:87332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