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多少閒得發慌的研究榮獲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李小葵 果殼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獎如期而至!而且,今年果殼成為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區的獨家合作夥伴,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撒花花花花~

好了,我們來講講今年的頒獎。

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隆重登場。由於疫情的緣故,這次頒獎典禮並沒有在經典的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而是開了一個盛大的視頻會議(差不多那個意思)。

不過,頒獎典禮的經典流程還是不能少的,比如大家一起扔紙飛機,這次換成了播放大家扔紙飛機的視頻。第一輪,扔!

一個發現:外國人似乎並不會對著紙飛機哈氣

波士頓大學名牌教授貝爾科·格裡森發表了30年如一日的搞笑諾貝爾獎歡迎致辭:

WELCOME,WELCOME!

每年的搞笑諾貝爾獎都有一個主題,比如前年的主題是「心」,去年的主題是「習慣」,今年的主題是……「蟲子(bugs)」。為了跟主題契合,今年的獎盃也是蟲子主題:獲獎者會收到一份PDF文件,列印出來後按照說明粘起來,會得到一個「獎盃」,其中5面分別印有1種蟲子,有跳蚤、蟑螂、計算機bug(好吧,也算)、諾如胃蟲(也就是讓人鬧肚子的一種病毒),以及大眾的甲殼蟲轎車(行,你說了算),另外一面印的是粘貼指南。

除此之外,獎品還有一張手寫獎狀,以及一張真的10萬億辛巴威元的仿製幣。

好,開獎。

聲學獎:我們想聽鱷魚叫

第一個獎項是聲學獎,獲獎者是史蒂芬·瑞博(Stephan Reber)、西村武史(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森(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這幫人搞到了一隻揚子鱷,並且把鱷魚放在充滿氦氣和氧氣的密封箱子裡,引誘鱷魚發出叫聲。

人吸入氦氣後,發聲腔裡的空氣共振頻率變高,使得高頻泛音被放大,聲音聽起來就顯得又高又尖,跟唐老鴨似的。那鱷魚吸入氦氣後會變成唐老鱷嗎?這個研究發現,會的。

就是這隻鱷魚(此時解說的研究者也吸了氦氣,聲音變得很好笑)

心理學獎:自戀的眉毛

今年的心理學紙獎盃被米蘭達·傑克明(Miranda Giacomin)和尼克拉斯·魯萊(Nicholas Rule)捧走,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通過觀察眉毛能判斷一個人是不是自戀狂。簡單來說,就是自戀的人會有更獨特的眉毛,比如高高飛起的眉尾、稜角分明的眉形之類。

右下角的研究者,把自己眉毛貼住了,我們無從知曉他是不是自戀

和平獎:按了門鈴就跑真刺激

在一段歌頌蟑螂的音樂劇後,我們迎來了和平獎的頒獎時刻。獲得這一殊榮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他們指使自家的外交官在深更半夜去按對方的門鈴,然後迅速跑掉。這種非暴力較勁手段確實是非常和平哈。

可惜的是,獲獎者們今天不能去領獎,也可能是不想去吧。

那就一起聽聽蟑螂音樂劇吧

物理學獎:讓蚯蚓蹦迪

由於研究高頻率晃動下的蚯蚓會發生什麼樣的形變,伊萬·馬科斯莫夫(Ivan Maksymov)和安德烈·珀託斯基(Andriy Pototsky)拿走了今年的物理學獎。

他們先把活蚯蚓放在20%濃度的酒精裡「麻醉」一下,然後把它們放在塑料板上,再通過一個音頻放大器,對塑料板施加垂直方向的正弦波振動信號,讓放置在上面的蚯蚓也隨之振動起來。

讓人欣慰的是,實驗結束後,研究者會給蚯蚓醒酒,然後把小蟲子們送到蚯蚓養殖場度過餘生。

莫慌,這是蚯蚓軟糖(我喜歡這件衣服,上面寫的「我愛豬油」)

經濟學獎:吻的奧秘

拿走經濟學獎的研究者有點多,不一一點名了啊。總之,他們認為,越是貧富差距大的地區,人們越喜歡接吻,原因可能是當地資源競爭激烈,為了維護長期穩定的伴侶關係,人們更傾向於多親親。

還有一點:口腔衛生與接吻質量息息相關。為了多接吻、多接好吻,大家一定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用牙線。

親親我的獎金

管理學獎:套娃殺手

又是一段稱讚蟑螂的歌劇,在這之後就是中國人的「高光時刻」了。2020年度搞笑諾貝爾獎管理學獎,頒給了5位中國人。這5位老哥哥做了一件套娃謀殺未遂的行為藝術。

老哥A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B;

老哥B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C;

老哥C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D;

老哥D收到殺人任務後,拿走了一部分酬金,把任務外包給老哥E。

最後沒人被殺,但酬金從200萬縮水到了10萬。

跟和平獎一樣,獲獎者沒法來領獎,因為他們還在牢裡蹲著。

昆蟲學獎:我只接受6條腿

摘得昆蟲學獎桂冠的是理察·維特(Richard Vetter),他發現那些終日與蟑螂、跳蚤、蝗蟲為伴的昆蟲學家,其實很怕蜘蛛。

「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多了2條腿,事情就大不一樣了。」維特說。

老先生,您頭上的蜘蛛要掉了

醫學獎:別吧唧嘴了!

醫學獎得主是尼恩科·吳林科(Nienke Vulink)、達米阿尼·德尼斯(Damiaan Denys)和阿諾德·凡·龍(Arnoud Van Loon)。他們診斷出了長久以來被忽視的一種疾病——恐音症。

患上這種疾病後,聽到別人吃東西吧唧嘴的聲音就會特別難受。治療方案也是有的,研究者建議患者在聽到這種聲音後,想像自己走在溼噠噠的泥沼裡,吧唧聲來自於鞋子和泥巴的接觸,這樣一來就不會生氣了。

下面中間這位,你是故意在視頻會議中大聲吃蘋果的嗎

醫學教育獎:「以身作則」

這個獎的得主們就很大牌了。他們分別是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的國家領導人。獲獎理由:他們利用新冠疫情告訴了全世界,比起科學獎和醫生,政客們會對人們的生老病死產生更直接的影響。

該獎項得主並未參加頒獎典禮。

值得一說的是,這是白俄羅斯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第二次得搞笑諾貝爾獎了。2013年,盧卡申科因規定在公共場所鼓掌非法而斬獲搞笑諾貝爾獎和平獎,同時獲獎的還有白俄羅斯警方,他們根據前面的規定逮捕了1名獨臂男子。

材料科學獎:屎冰刀不好用

獲得這個獎項的研究者也很多,他們群策群力,發現用冰凍大便做的刀子根本不好用。

一割就融化了

隨著格裡森教授的告別演講(全文:Goodbye. Goodbye.),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圓滿結束。

果殼特約解讀嘉賓:

Ent:伯克利大學博士、科學松鼠會成員

瘦駝:航空航天領域達人、科學松鼠會成員

加菲眾:動靜科技創始人

果殼特約主持人:

宋萬博 :單立人喜劇籤約演員 無聊齋主播

作者:李小葵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搞笑諾貝爾獎是如何搞笑的?讓我們的科學也「可愛」起來
    這些居然全部都是正經、規範的科學研究。每一年9月的時候,各領域的專家學者與諾貝爾獎得主都會來到哈佛大學表彰這些讓人發笑的優秀研究。這樣一場科學的盛宴,究竟會有多搞笑?裡面有多少精妙的梗?今年又有哪些研究獲此殊榮?接下來小編帶你略知一二……Pizza 或許可以抗癌,為什麼樹袋熊的屎是方形的?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
    在科學發展的歷史中,總是會出現一些敢於突破感官和品味底線的研究者,這對知識探索來說,是值得讚揚的。隨著第三十屆即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名單的揭曉,我們又見識到了一批腦洞大開的研究者。可別把諾貝爾獎與搞笑諾貝爾獎搞混了。前者是名利雙收的正牌獎項,後者讚揚的則是 「 初看惹人捧腹大笑,再看卻發人深思 」 的研究。
  • 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落幕,今年又有哪些新腦洞?
    別笑,這可不是什麼整蠱玩笑,上述的奇思妙想其實都是了不起的發現,榮獲了29屆搞笑諾貝爾獎各項科學大獎。趁著搞笑諾貝爾獎剛剛落幕,熱度未散,一起來感受一下什麼叫「搞笑,我們是認真的」。 搞笑諾貝爾獎是什麼? 搞笑諾貝爾獎是對諾貝爾獎的有趣模仿,其名稱來自Ignoble(不名譽的)和Nobel Prize(諾貝爾獎)的結合。
  • 中國最「安逸」的機場,每年只飛200多次,空姐閒得發慌
    中國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機場幾乎每個省份都有,甚至有些省份不止一個,在我們的印象中,機場一直都是忙忙碌碌,待飛跑道永遠是有等待起飛的飛機排著隊,機組人員往往這趟航班剛剛落地,下一趟航班就要準備了。但凡事總是有例外的。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神奇研究一籮筐
    9 月份,川普先後兩次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提名,這一消息引發了網民群嘲,不料一周之後,他果真獲得了「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這家雜誌每年都會評選出一些看似無釐頭,但卻極具創意的發明研究,並以搞怪的方式向獲獎者頒發獎項。今年又有哪些有意思的發明?川普得獎的原因是什麼呢?
  • 10萬億獎金的搞笑諾貝爾獎,今年得主不僅有川普還有國人
    這一不正經的獎項,每年都會趕在諾貝爾獎頒布之前舉行。雖然按理說今年是第30屆了,但大家還是會默認成第一屆。 此前BB姬給大家專門介紹過搞笑諾貝爾獎,不了解的朋友可以點這裡回顧。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誰也沒想到的,一直「默默無聞」的馬克在他35歲的時候創立了橫行科學界的另類獎項——搞笑諾貝爾獎。一氣之下,馬克邀請所有的投稿者一起創辦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新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不可思議研究年報》)。創辦雜誌後,馬克開始思考,既然有了有趣的科學雜誌,為什麼不能有有趣的科學獎項呢?那些乍看之下讓人發笑的科學也有發人深省的地方,況且青黴素也是從發黴麵包裡研究出來的呀。
  • 科學也可以很搞笑,搞笑諾貝爾獎的前世今生
    科學在很多人眼裡都是嚴肅的象徵,更不要提科學界的頂級獎項諾貝爾獎了。然而有這樣一個人,他將科學變得有趣起來,甚至創立了另類諾貝爾獎——搞笑諾貝爾獎。一氣之下,馬克邀請所有的投稿者一起創辦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新雜誌Annals of Improbable Research(《不可思議研究年報》)。創辦雜誌後,馬克開始思考,既然有了有趣的科學雜誌,為什麼不能有有趣的科學獎項呢?那些乍看之下讓人發笑的科學也有發人深省的地方,況且青黴素也是從發黴麵包裡研究出來的呀。
  • 川普榮獲醫學教育獎!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
    ,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這第30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嗯,永遠都是第一屆。)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Stephan Reber)、西村武(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
  • 2017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啦!看看今年奇葩研究都有啥
    當地時間9月14日,搞笑諾貝爾獎(the Ig Nobel Prizes)頒獎禮在哈佛大學桑德斯劇院舉行。這場無節操(ignoble,諧音同Ig Nobel)的頒獎禮堪稱科學界的「綜藝大秀」,從1991年開辦至今,已經有26年歷史。
  • 搞笑諾貝爾獎又來了:材料科學獎,有「味道」的研究~~~
    美國當地時間9月17日晚6點,第30次「首屆搞笑諾貝爾獎典禮」在線上舉行。(嗯,您沒看錯,永遠都是第一屆!)(今年沒有化學家,出了個材料科學獎)按照慣例,獎盃依舊由廉價原材料製成;證書則相對值錢很多,因為上面有真正諾獎得主的親筆籤名;獎金是面額高達 10000000000000 的辛巴威幣,約合人民幣0.18元。
  • 搞笑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川普、莫迪等榮獲醫學教育獎!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獲獎名單已經揭曉。在這其中他們將所謂的「醫學教育獎」頒給了美國總統川普、印度總理莫迪以及巴西總統博索納羅等一批領導人。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居然有中國人獲獎了!哈哈哈哈哈哈……
    話說,全世界的學者都以獲得諾貝爾獎為榮,而另一部分不太正經的,靠獲得「搞笑諾貝爾獎」出名。9月17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頒獎儀式在網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聽起來就是個不太正經的獎項,它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今年已經是第30屆,每年9月將獎項頒給「乍看一本搞笑,細看引人深思」的十項成就。
  • 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居然有中國人獲獎了!哈哈哈哈哈哈...
    9月17日,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Ig Nobel Prizes)頒獎儀式在網上舉行。「搞笑諾貝爾獎」聽起來就是個不太正經的獎項,它於1991年由科學幽默雜誌《不可思議研究年報》主辦,今年已經是第30屆,每年9月將獎項頒給「乍看一本搞笑,細看引人深思
  • 研究袋熊粑粑、人肉營養……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又要來了
    原創 見文末 果殼每年真·諾貝爾獎頒獎前,都會有個假·諾貝爾獎的頒獎。在國內,我們把它叫做搞笑諾貝爾獎。這個獎由馬克·亞伯拉罕(Marc Abrahams)在1991年創立,當時是「第1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到了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9月17日,我們迎來的就是「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2020年果殼獲得了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區的獨家合作,這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鼓掌)。
  • 有多少閒得蛋疼的研究得了今年搞笑諾獎?獲獎者還有中國人?
    一年一度的搞笑諾獎如期而至!而且,今年果殼成為了搞笑諾貝爾獎中國區的獨家合作夥伴,這也是搞笑諾貝爾獎首次與中國機構有正式官方合作~撒花花花花~好了,我們來講講今年的頒獎。美國東部時間9月17日,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隆重登場。
  • 2020年搞笑諾貝爾獎出爐,川普榮獲醫學教育獎!其他還有什麼
    來源: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看到這些神奇的研究,就知道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來了。雖然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這第30屆「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那麼鱷魚這樣總愛大叫的爬行動物,吸入氦氣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嗎?今年的搞笑諾貝爾獎聲學獎,就頒給了這項研究,獲獎者是史蒂芬·雷伯(Stephan Reber)、西村武(Takeshi Nishimura)、朱迪斯·佳尼斯(Judith Janisch)、馬克·羅伯遜(Mark Robertson)和特庫姆塞·費奇(Tecumseh Fitch)。
  • 「諾貝爾獎」新鮮出爐,川普、莫迪「榮獲」同一獎項,外媒:實至名歸
    目前距離和平獎結果揭曉還有一段時間,不過就在日前,川普真的榮獲了一個「諾貝爾獎」,不少外媒大讚實至名歸!,至少有9位國家領導人「榮獲」了同一個獎項——「醫學教育獎」!今年該獎項幾乎被一眾政客包攬,除了以上三位,還有巴西總統博索納羅、英國首相詹森、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墨西哥總統奧夫拉多爾等。眼尖的朋友可能早就發現,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疫情很嚴重,並在決策層的領導下,經常將經濟利益置於民眾健康之上。
  • 2019年搞笑諾貝爾獎揭曉,又有中國科學家獲獎
    韓曙宇 趙雨曦供稿 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9月12日5下午6點,第29屆搞笑諾貝爾獎(IgNobelPrize)在美國哈佛大學桑德斯劇場學揭曉,今年的主題是:「習慣」,獎盃是一個裝滿了習慣——香菸、咖啡、手機、牙刷、零錢袋—
  • 廣西5殺手外包殺人,榮獲2020搞笑諾貝爾獎
    」 這「搞笑諾貝爾獎」也挺有來頭,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從1991年開始,到今年的2020年已經是第30屆了。 他們創立搞笑諾貝爾獎的目的是想選出那些「乍看之下有點搞笑,仔細想想又挺好玩」的研究,分別設有搞笑諾貝爾生物、醫學、物理、和平、經濟文學等固定獎項,還會隨機添加公共衛生、考古等隨機獎,中國廣西這5位殺手得的就是隨機添加的管理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