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想認識神秘的黑洞?這兩本書必讀!
一直以來,黑洞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吞噬一切,甚至光線,所以我們無法捕捉到它的模樣。但是,在我們歡呼雀躍的同時,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了解黑洞的呢?而在這之前,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很早就提出了關於黑洞的假設,並不斷的進行研究。但直到他逝世之前,都沒有能夠證明他的理論的依據。而如今,黑洞的照片面世,他卻已經不在人世。霍金教授與諾貝爾獎的失之交臂,著實讓人感到遺憾。
-
推薦你看這幾本書
《別做正常的傻瓜》這本書,讓我對複雜環境擁有了更理性的判斷,去走一條順勢而行、有把握的道路。2、《活出生命的意義》主題:「生命&哲學」我以前經常問自己:什麼是生命的意義?這本書的出現,給了我最好的答案。它告訴我,或許生命的意義就是:活著且不斷探尋的過程。
-
王朔:看完三本書 解開所有事
原標題:王朔:看完三本書解開所有事王朔(資料圖)人民網北京7月23日電(陳苑)作家王朔曾在一次採訪中透露,有三本書給過自己很大幫助,「對我而言,這三本看完,看明白以後,可以解開所有的事了。」
-
精力書單:告別艱難的2020,看這兩本書
熟悉我的讀者都知道,我一般只推薦1-2本書。書不在多,有收穫就行。今年讀的幾十本書中,我推薦兩本書。一本書是村上春樹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另外一本書是《被討厭的勇氣》。村上春樹是一個精力管理的高手。他從開始決定做一個專職作家後,就決定開始跑步,這一跑就是幾十年。長期的跑步習慣讓他保持精力充沛,除此之外,他還善於做精力分配。
-
如果掉進黑洞會怎樣?霍金父女共同寫的這本書信息量很大,還易懂
「如果掉進黑洞會發生什麼?」露西的兒子幼時在一個同學的生日Party上突然問她。露西頓時來了創作靈感,並且意識到這將是一個非常好看的故事。露西是英國著名的兒童作家、科普推廣者,最重要的,露西是科學家霍金的女兒,這樣的三重身份,讓她得以寫出《喬治的宇宙》這樣一個科普故事系列。
-
在家自學微積分,推薦要看這本書!
豆瓣 9.6 分高分評價:這本書講什麼?這本經典著作源於風靡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阿德裡安·班納教授的微積分複習課程,將易用性與可讀性以及內容的深度與數學的嚴謹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激勵學生不再懼怕微積分,並在考試中獲得高分。
-
霍金女兒竟有中國血統 中國行特地去寧波看故土
「這就是我們過去做過的最浪漫的事情,我們去旅遊,去看了很多新的地方,但還在搞物理。」6月9日,露西·霍金和她母親簡·霍金在上海科技館進行籤售。組圖/記者金林如果被譽為「最強大腦」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能夠看到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他會說些什麼?「他會說,『這好像跟我想的一樣』。」6月9日,霍金的女兒露西·霍金和他的首任妻子簡·霍金試著猜想了問題的答案。
-
全球首張黑洞照片看了嗎?黑洞「內部」比照片更神秘!
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21時,全球同步發布了「事件視界望遠鏡」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黑洞的「視界」神秘莫測,黑洞的內部結構更加匪夷所思。提到黑洞,就繞不開「史瓦西半徑」,在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之內,光也無法逃逸,它是「可見區域」和「不可見區域」的分解,所以也叫「視界」。試想,會不會有一個黑洞的直徑是8km,史瓦西半徑是15km。從15km處,我們開始看不到它,15km和8km之間是什麼?8km以內又會是什麼?
-
自然科學探索,看這10本書,會豁然開朗!
這本書是實實在在的認知科學,複製、變異和淘汰簡單的三種機制可以演變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現象裡的林林總總。三句話等於讀過這本書1.DNA為了能延續下去,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我們這些行走的生存機器,都被基因驅使著。
-
《雪中悍刀行》熱度不再,愛潛水的烏賊這本書被新老書迷讚不絕口
大家最近在看什麼小說呢?有小夥伴留言說已經書荒了,在這裡,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拯救你的書荒,大家記得關注哦!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雪中悍刀行》熱度不再,愛潛水的烏賊這本書被新老書迷讚不絕口!第一本:《詭秘之主》 作者:愛潛水的烏賊 評分:9.7《雪中悍刀行》熱度不再,愛潛水的烏賊這本書被新老書迷讚不絕口!
-
看過了黑洞'打嗝',看過了黑洞'噴射',這一次我們終於看到了黑洞真身! !
許多影視作品中對黑洞有著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例如2015年的著名科幻片《星際穿越》,就將黑洞的形象搬到了銀屏上,片中表現的巨型黑洞「卡岡圖亞」,是一個光子籠罩的球體,帶著一圈環狀的吸積盤的樣子……以至於人類在知道黑洞存在的那一刻起,就常常忍不住發問:黑洞是什麼?黑洞怎麼來的?黑洞為什麼能吞噬一切?
-
快看!這是有史以來第一張黑洞照片!
昨天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公布!這是科學家花了十年時間,利用了一個像地球大小的虛擬望遠鏡,來創造了這個歷史形象。這是一個距離地球超過5300萬光年的星系。它的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在全球多個新聞發布會上,研究人員揭示了這一明亮的圖像,並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的一系列論文中詳細介紹過。它顯示了黑洞事件視界的視覺證據,並讓我們看到以前被認為是看不見的東西。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的Michael Kramer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歷史書籍將分為圖像之前和圖像之後的時間,但是你如何拍攝一些不發光的東西呢?
-
宇宙中的黑洞到底是什麼 又通向哪裡?
黑洞在宇宙中無所不在。黑洞是怎麼形成的那麼這一切?我們總要回答一些未來的問題,就是有人會問了黑洞最後會變成什麼?還有黑洞的起點怎麼回事?黑洞的起點到底是怎麼回事?第三個問題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到底是不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
史蒂芬·霍金的黑洞信息悖論被解決了,這是真的嗎
但是在事件範圍之外,黑洞被預測會發射輻射。霍金1974年的論文首次證明了這一點,但該論文也導致了一個尚未解決的悖論。但是對於黑洞,情況似乎並非如此。如果您將一本書扔進一個黑洞,那本書將包含各種信息:頁面的順序,頁面上包含的文本,構成頁面和封面的粒子的量子性質等。
-
黑洞是什麼?
黑洞是什麼?為什麼要給黑洞拍照?
-
快看!這是M87星系黑洞,這不是真的!
自從M87星系黑洞照片公布以來,這條爆炸性消息一夜之間佔據了所有最顯眼的地方我們的朋友圈,微博等等,之前包括愛因斯坦、霍金等科學家在內一直想真正找到黑洞存在的證據,不過最初許多人們看到黑洞的照片把它看成另外一個「神奇」的東東。小編的朋友圈鋪天蓋地的都是即熟悉又陌生的黑洞,耳邊仿佛聽到一句:我知道你的深淺,你不知道我的長短。
-
M87黑洞在向我們「眨眼」,這顆超級黑洞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一組圖像是由坐落在世界各地的七個天文臺觀測出來的,其中能明顯看到在2009年時M87黑洞的物質環還非常薄,但到2012年時觀測到的物質環就變得非常厚了,然而從後面的觀測圖像中這個物質環又在重複之前的變化,看起來猶如拍到了眼睛正在眨眼的過程,這顆黑洞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
活動預告 | 復旦CC讀書會「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
活動預告|寒|梅|傲|雪||閱|讀|隨|行|復旦MPAcc讀書會keep learning be happy共讀一本書《宇宙之海的漣漪》百多年前橫空出世的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給出了兩個著名的預言,即黑洞和引力波的存在。它告訴我們時空不僅會在某些地方止於黑洞,也會因黑洞等天體的繞轉拖動發生變化泛起引力波動之漣漪。
-
看完這本書我明白了3個道理
以前看《小王子》這本書,只看到了愛情的影子,如今再次重讀,才明白了扉頁上的那句話:「請孩子們原諒我把這本書獻給一位大人」。每一個大人都經歷過童年,但是卻很少有大人記得自己也曾經是個孩子。小孩子天真浪漫、追求溫情、盼望奇蹟,而大人死氣沉沉、利益薰心、愛慕虛榮。
-
每個人都能從這本書獲得一些東西
蒂博·達穆爾是量子學界的著名權威,以關於黑洞、脈衝星、引力波和量子宇宙的開創性研究而聞名於學術界,拿下了眾多科學獎項(包括享有盛譽的愛因斯坦科學獎)。這也使得這本漫畫在專業知識選取上有絕對保障。本書的特約編輯節選編譯了BD Guest對於馬蒂厄·布爾尼亞的專訪,一探關於這本科普漫畫背後的故事。Q:在繪製《量子的神秘世界》之前,你有什麼科學知識儲備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儲備。我畢業的學校主攻方向是英語和社會學。我在理科方面的成績並不差,但也就僅此而已。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些對現實生活會產生直接影響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