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都柏林最冷門的兩個景點:看不見人的博物館與常撞見鹿的大公園
愛爾蘭有個特別著名的莊園,被《孤獨星球》評為全球十大別墅莊園之一,在《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的世界十佳園林中排名第三。它就是位於威克洛郡的鮑爾斯考特莊園(Powerscourt Estate)。
這個莊園距離都柏林不到一小時車程,不自駕的朋友可以與我們一樣乘坐44路公交前往,奧康奈爾大街上就有一站,車票3.3歐,一直坐到終點Enniskerry。下車後向南順著公路走,路兩旁的風光不錯,只是顧不上探索。
走過上圖中的聖派屈克教堂後不遠有個岔路口,在路牌的指引下向西穿過這道標著「入口」的大門。
別以為進門就到了,其實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接下來是一條大路通向莊園,兩邊都是開闊的林地和高爾夫球場,不用擔心迷路。
遠處的那座山叫糖麵包山,顧名思義就像塗了一層蜜糖的麵包。
大約半小時後到達莊園門口。這裡在13世紀時曾建有一座城堡,因為可以同時控制周圍的三條河而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16世紀鮑爾斯考特家族買下此地,18世紀時第一代鮑爾斯考特子爵理察·溫菲爾德(Richard Wingfield,1697-1751)請德國建築家理察·卡塞爾(Richard Cassels,1690-1751)花十年時間建造了一幢帕拉第奧式建築,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幢帶兩個巴洛克式圓頂的三層小樓,據說英王喬治四世訪問愛爾蘭期間曾到此做客。1961年莊園被賣給史萊辛格(Slazenger)家族,他們也是現在的莊園主人。可惜1974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樓內大部分裝飾,直到1996年才得以修復,但只有兩個房間恢復成過去居住的模樣,其餘全改為家具和禮品店以及一個玩偶博物館,因此來這參觀主要是遊覽花園而非建築內部。
花園在3-10月的旺季門票10歐,含語音導覽器。這個導覽器不必輸號碼,直接將前端與固定在各景點的感應點靠近即可。選擇語言也是一樣,在取導覽器的地方與中國國旗標誌一對,播放的就是中文了。
整個花園依山而建,帕拉第奧式的小樓正好位於坡頂,不僅可以欣賞園林美景,還能眺望遠山。
樓前的大道上立著帶翼的勝利女神和名譽女神雕像。
建築南側正對一段長長的石梯,將人們引入開闊大氣的花園中。石梯為英國建築家丹尼爾·羅伯遜(Daniel Robertson,?-1849)於1840年代設計,據說請了100位工匠耗費12年才建完。
石梯口上的雕像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它們都是模仿梵蒂岡中的著名雕像,一尊是望樓的阿波羅,一尊為狩獵女神黛安娜。雕像下方的基座上刻著鮑爾斯考特子爵的盾徽。
順著石梯一層層向下走,每層的裝飾各不相同,而共同點是都非常精緻。
中間靠上的地方有個觀景臺,憑欄而望,近湖遠山,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觀景臺下有個帶日晷的噴泉,由曾任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主席的弗朗西斯·彭羅斯(Francis Penrose,1817-1903)設計。太陽神在日晷上方嚴肅地計算著時間,一行拉丁文寫的是「我只計算白天的時間」,而兩側的風神則不分晝夜地盡情玩耍。
石梯兩側是美麗的義大利花園,據說第7代鮑爾斯考特子爵在參觀過歐洲大陸的幾座王宮花園後請人於1860-1880年對莊園內的所有花園進行過一系列大規模改建,使得這裡的每一處景觀都各具特色。
石梯的盡頭是特裡同湖,湖中央的噴泉雕塑模仿了貝爾尼尼為羅馬巴貝裡尼廣場製作的特裡同像的上半部,而湖畔的飛馬雕像則為鮑爾斯考特子爵盾徽的組成部分,由德國雕塑家雨果·哈根(Hugo Hagen,1818-1871)於柏林製作。
繞到湖對岸回望,長滿睡蓮的特裡同湖映出帕拉第奧式的建築倒影,湖中是沖天的噴泉和靜謐的浮藻,湖畔是斜倚的老樹和青蔥的水草,一動一靜、一曲一直,搭配得恰到好處。
特裡同湖東邊有個日本花園,為第8代鮑爾斯考特子爵於1908年請人建造。園中建有日式亭臺,種著日本紅楓,為這座西歐莊園增添了東方神韻。
順著東邊的林道向北繞,綠樹中掩映著一座胡椒瓶塔,介紹中說就是模仿了子爵餐桌上的一個胡椒瓶造型。
塔的周圍還擺了一圈小炮,不知道是不是子爵逗孩子們玩耍的。
靠近義大利花園的草坪上有幾尊銅像,其中坐著的墨丘利和睡著的農牧神都是模仿義大利赫庫蘭尼姆城(Herculaneum)的古雕像。
而這尊《兩男人打鬥》則為瑞典雕塑家莫林(Johan Peter Molin,1814-1873)的作品。
轉了一圈,我倆都餓了,就在小樓一層的咖啡廳解決午餐吧。一份香腸肉卷+沙拉的套餐12.25歐,一杯美式咖啡3.25歐。坐在窗邊就著美景,好不愜意。
午飯後我們繼續逛西邊帶圍牆的花園。首先這個鐵藝的門就吸引了我,吹喇叭的金色頭像仿佛唱詩班的天使一般,帶給人美妙的感覺,它被稱為「合唱團門」。
花園中的草坪上立著古希臘運動員的銅像。
花園北側中央有個朱麗葉紀念園,是第8代鮑爾斯考特子爵為紀念他的母親朱麗葉(Julia Coke,1844-1931)而建,上方還有她的頭像。
西邊的大門是這裡最古老的一個,它叫「班貝格門」,為第7代鮑爾斯考特子爵從一個商人手中買來,原為德國班貝格主教座堂的大門,距今已有240多年歷史,中間的造型是一排巴洛克式螺旋立柱。
透過大門向西望,花園外是一條鋪著綠草的林蔭道,道路盡頭隱隱地還有一尊雕像,給人一種無比深遠的感覺。
通往南邊的鐵門同樣精彩,是請威尼斯的鐵藝工匠在威尼斯製作完成,因此就叫「威尼斯門」,門上是美麗的葡萄藤圖案。
穿過威尼斯門進到一個叫草本花壇的地方,裡面有個帶美人魚雕像的小池塘。池塘周圍開滿了粉色、紅色和紫色的小花,池塘中則點綴著白裡透粉的蓮花。
穿過這條長長的花徑,又有一道鐵藝大門。它被稱為「英國門」,是1873年從英格蘭買來的,門上方的花瓶圖案中有三種花,分別為代表英格蘭的玫瑰、代表蘇格蘭的薊花和代表愛爾蘭的三葉草。
走出英國門是海豚池塘,因池塘中的海豚噴泉而得名。
池塘南邊不遠居然還為寵物修了片墓地,埋葬著昔日莊園主人的各種寵物,它也是愛爾蘭最大的專為寵物修建的墓地。墓碑上刻著各種有趣的寵物名字,比如這個「黑美人」。
往期精彩:
有這樣的花園才配得上豪宅之稱:霍華德城堡-下
愛丁堡老城區的最美大街和最香小吃
阿姆斯特丹西運河指南:最美街道、最窄房子、最寬古橋、最潮小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