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生態環境脆弱的新疆精河縣艾比湖溼地,通過持續生態治理,湖面面積逐步恢復,重現勃勃生機。
進入5月後,保護區迎來了重要防火季。每天清晨,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心管護站站長胡理傑都要和管護員們對管轄區域進行巡視。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心管護站站長胡理傑介紹說:「保護區轄區總面積有十幾萬畝,鳥島管護站中心站禁牧以後,水草豐美,葦子、紅柳都長起來了,相比以前好變化很大」。
在部分植被覆蓋率低的地區,保護區還安裝了噴灌設施,人工種植了紅柳、沙棗樹、苜蓿、蘆葦、槐樹等各類植被。經過一年多的治理,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鹹水湖,處於新疆準噶爾盆地西南緣最低洼地,是地表水、地下水匯集中心,屬於封閉內陸湖泊,總面積2670平方公裡,地跨精河縣、博樂市和阿拉山口市。
自2018起,博州在艾比湖溼地採取生態修復措施,嚴厲打擊盜挖盜採行為,停止滷蟲捕撈和漁業養殖項目,累計恢復入湖河口溼地20000畝,種植梭梭林1000餘畝。同時,還投入資金1000萬元,實施科克巴斯陶生態移民工程。通過綜合治理,艾比湖生態恢復明顯。
目前,艾比湖水面面積穩定在500-800平方公裡,較本世紀初的極端低值增加200平方公裡左右,溼地面積增加2萬餘畝。動物種群與數量也明顯增加,其中鳥類種群從最初的190種增加到267種、200萬隻,已成為新疆鳥類最重要的棲息地和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