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愛因斯坦的理論實用性不強?這9個科學應用你每天都會接觸

2021-01-15 李論科學

今天突發奇想,考慮了這個問題:愛因斯坦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一直熱度不減,在很多科學愛好者心中排名可以說是NO.1。他的相對論廣為認知,但是愛因斯坦十幾年的研究工作得出的理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用性都有哪些,肯定很多人都知道矯正GPS的時間差,然後呢?想不起來了吧!所以我們今天就盤點下愛因斯坦提出的理論在我們生活中的9大應用,可以說涵蓋方方面面。我們先簡要說下相對論:

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

愛因斯坦最非凡的一點是,他完成並發展了自己所有的奇妙想法,其中最著名的是關於相對論的「思想實驗」:對高度程式化的事物狀態進行仔細的想像評估。1907年,其中一件事讓他產生了後來被他稱為「最快樂的想法」:有人從房頂上掉下來不會感覺到自己的體重。他意識到,自由落體中的物體不會感受到重力。但是重力產生的彎曲軌跡又是什麼?例如高爾夫球的飛行軌跡或行星的軌跡,似乎意味著存在某種推拉作用。如果高爾夫球和行星,像從房頂上掉下來的人一樣,感覺不到任何推力或拉力,那為什麼它們沒有保持直線運動呢?

這一思想使他提出了他最偉大的理論——廣義相對論。他斷言,像光線一樣自由下落的物體,在時空中遵循直線運動。但是這個時空本身是彎曲的。使它彎曲的是質量。根據愛因斯坦的說法,重力不是一種力,而是時空的扭曲。正如著名物理學家約翰·惠勒幾十年後引用的話:「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

愛因斯坦以他的相對論而聞名,他的相對論實際上包括兩個理論——廣義和狹義相對論。這兩種理論合在一起為我們勾勒除了一副嶄新的時空圖景。

狹義相對論:

它主要處理一種特殊情況,即運動是勻速的,即物體以恆定的速度直線運動。因此得名「狹義」。這個理論有兩個要點:

所有以勻速直線運動的觀察者,其物理定律都是一樣的。對於所有的觀察者來說,光速是相同的,不管他們相對於光源怎樣運動狹義相對論可以描述的結論是,比如:移動的時鐘運行得更慢,移動的物體比我們日常經驗所顯示的要短。也給我們最著名的方程:E = mc。這個方程說明能量和質量是相等的。

廣義相對論:

這個理論處理涉及加速度或曲線的情況,比如運動物體路徑上的彎曲。所以它解釋了任何運動的「一般情況」,並構成了我們理解重力的基礎。

它預言了一些驚人的事情,比如光被重力偏轉。它還預測了黑洞的存在。它表明空間和時間是靈活的,並且再不斷擴展。換句話說,這意味著我們的宇宙一直在膨脹。

更多預言:

狹義相對論穩定了時空之間的聯繫。但是他的廣義相對論描述了物質和時空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質如何彎曲時空場。

什麼是時空-宇宙有三維空間,但也有第四維空間,即「時間」。它們一起構成了時空連續體或時空。如果宇宙只是一個空的空間,時空場將會是平的,如下圖所示:

但是如果有一個物體的質量產生了引力場,它就會彎曲時空,如下面的截圖所示。這就解釋了行星是如何在空間中運動的。它們繞太陽的軌道是彎曲的,因為太陽使它周圍的時空彎曲。

時間膨脹-他還描述了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將經歷不同的時間流逝。如果兩個物體處於不同的引力場中,也會發生這種情況。例如,地面上的時鐘和飛機上的時鐘以不同的速率滴答作響。全球定位系統還必須考慮時間膨脹,以補償地面設備和空間衛星之間的時間差(這是一個不同的重力場)。

科學常識大家應該都很清楚,我現在要告訴你愛因斯坦理論的日常用途

從早上醒來到晚上入睡,大部分都是由愛因斯坦的作品塑造的。你甚至一步都不能不撞上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只是愛因斯坦1905年發表的幾篇論文之一,這些論文從根本上改變了物理學家看待世界的方式。

Q1.你的鬧鐘會在早上6點準時叫醒你,因為它與國家的原子鐘同步,並通過環繞地球的全球定位衛星(GPS)每秒進行校準。如果那顆衛星不能修正相對論的影響,也就是愛因斯坦最著名的發現,GPS信號將會有很多錯誤,以至於他們的數據將毫無意義。

Q2.愛因斯坦測量溶解在液體中的分子大小的公式使科學家們有可能創造或改進數以千計的消費品,其中包括更好的剃鬚膏和牙膏。

Q3.當你打開電視查看天氣和交通狀況時,這一切都習以為常,因為愛因斯坦宣稱的光電效應最終導致了電視、攝像機和遙控器的發明。

Q4.愛因斯坦對光子的認識導致了20世紀先進電子發明的發展。這是他對量子效應的陳述,如果沒有量子效應,我們就不會有手機、煙霧探測器、防盜報警器,也不會有超市或電梯可以自動打開的門。

Q5.整個計算機和半導體領域的存在都歸功於愛因斯坦。如果沒有他所做的工作,我們今天可能就沒有電腦了。

Q6.雷射唱機和DVD播放機使用雷射,愛因斯坦在1917年首次提出雷射理論,推進他在光電效應和光伏效應方面的工作。我們現在甚至在每個超市收銀臺都有雷射。

Q7.像PET掃描這樣的醫學革命依賴於正電子,狹義相對論和量子理論暗示了正電子的存在。

Q8.碳年代測定——多虧了愛因斯坦,我們可以測量化石的年代(E=mc表明質量和能量是相互關聯的,通過測量有機材料原子中原子核的衰變,我們可以測量它們已經存在了多久)。

Q9.我們所有的日常消費品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製造方法,如果沒有愛因斯坦對物質的原子理論的闡述,這些方法是行不通的。本質上,愛因斯坦對布朗運動的闡述證明了原子的存在

這些偉大的工作是愛因斯坦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完成的,而總結愛因斯坦的工作成就只用了我大約兩個多小時的時間。所以我不確定我是否沒有遺漏關於他某些方面的貢獻。如果有,還請大家評論補充,一起學習,一起進步!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憑什麼說中國沒有科學?
    」的來信,想諮詢一下愛因斯坦的意見,畢竟愛因斯坦在當時的言論是非常具有意義性的,愛因斯坦的確是回復了這封信,並且還把它公開了。說白了,這則言論的大概內容是「中國近代以及近代以前不存在科學」,並且還提出了「不存在科學的原因」,但愛因斯坦為何會提出這樣的觀點。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實打實告訴你:手機貼膜實用性真的不強
    手機貼膜實用性真的不強      手機應不應該貼膜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除了功能機時代我們不會選擇貼膜這就是商家的高明之處。手感好?道理同上,塑料很薄幾乎對我們接觸屏幕沒有什麼影響,當然手感好。那些文案中寫的各種全新「黑科技」糊弄糊弄人還行,花錢買個樂呵就得了。哦對了,之後我買的這張水凝膜給了個差評,結果客服直接找了過來說我把錢退給你吧,我說行啊,可是手機膜不能給你退回去了扔了,客服說不用退沒事...咳咳,從對話中大概也能看出來這個「水凝膜」行業到底多掙錢了吧。
  • 愛因斯坦的手稿,究竟有何秘密?為什麼有人說被他燒掉了?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誕生了許多優秀的科學家,他們為我們探索宇宙指明了前進的方向,1955年愛因斯坦永遠的離開了我們,雖然他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上了,但他所留下的理論成就依舊在指引著人們前進。愛因斯坦的孫女為了獲取高昂的利潤,一直在與希伯來大學打官司,希望可以奪回她的遺產,但最終都沒有結果,有人說希伯來大學的手稿並不是完整的手稿,在愛因斯坦去世之前就曾燒毀了大量手稿,這是真的嗎?燒毀手稿難道是因為核武器?有人認為,這也許與他參與的核試驗有關。他們認為愛因斯坦之所以把這些手稿燒掉,就是為了阻止人類繼續研究核武器,因為在這些手稿中記載著核武器的製造方式。
  • 【名家說第38期】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
    大戰期間,愛因斯坦仍然沒有間斷他的科學研究。1915年到1917年這3年是愛因斯坦第二個科學創造高峰期。1916年除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外,還發表論文《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在玻爾的量子躍遷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光量子理論,提出了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這兩種輻射形式和躍遷概率的概念,奠定了雷射的理論基礎。1917年他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研究宇宙的結構,開創了現代宇宙學。
  • 有人說現代科學停滯不前,這是真的麼?
    現在在網上,尤其是貼吧,論壇,自媒體等等,總有人發表這樣的觀點:自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後,現代科學停滯不前了100多年。那這樣的論斷真的合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如今的科學發展異乎尋常地快。口說無憑,我們可以來簡單地回顧一下,現代科學的歷史。
  • 現代科學家中,可能有人超越愛因斯坦嗎?物理學家表示:真有一個
    說到物理學,不論廣大科學愛好者,還是科研工作者,頭腦裡第一個冒出的人名一定是愛因斯坦。雖說和牛頓的「江湖排名」中,誰是世界第一偉大的物理學家,還存在一些爭議(世界前2是沒有爭議的)。但是若說誰是全世界的人們「談到物理學,首先會想到的人」,那麼就非愛因斯坦莫屬了。
  • 數學到底重不重要?愛因斯坦告訴你:不懂數學,別想理解相對論
    數學的研究內容要麼來自數學本身,要麼來自其他的實際問題和應用、或者其他學科。數學史家E·T·比爾認為數學是科學的僕人;數學王子高斯說過:「數學是科學的女王」。而這都表明數學對科學的推動作用,以及與自然科學的緊密聯繫。比如與數學聯繫緊密的物理學,自19世紀就有很多的力學問題為數學提供了素材和課題,而數學作為一個工具而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愛因斯坦的1919:是科學不是狗血
    12月14日,德國一家周刊還將愛因斯坦的照片放在封面,說他是世界歷史上新的偉大人物,他的研究代表了關於自然界的概念革命,與哥白尼、克卜勒和牛頓的思想同等重要。柏林有家報紙採訪了愛因斯坦,誇張地說:「愛因斯坦曾看到有人從屋頂落下,事後這人告訴愛因斯坦,他下落時感受不到引力。」事實上,愛因斯坦1907年在辦公室寫文章時,只是想像到這一點,而非真的看到有人下落。
  • 愛因斯坦最少被談論的理論,在現今時代卻有廣泛應用
    那麼這個理論到底是什麼?圖三:這張未註明日期的檔案照片裡是德國著名物理學家、相對論作者——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教授(美聯社照片)。這個理論被廣稱為布朗運動。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叫布朗?不叫愛因斯坦運動?這是因為當年蘇格蘭科學家羅伯特布朗在研究花粉時,注意到花粉落入水中會做出隨機的曲折運動,他指出該現象並作了記錄。
  • 假如有人能從理論上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錯誤的,會怎麼樣?
    簡單來說,科學家在追求兩個極致,首先,每個科學家都有個夢,那就是大一統理論,具體的意思就是說,用一個理論解釋宇宙中所有的物理學現象。另外一個極致,就是單一理論無限逼近真相。具體來說,就是我有個理論,你有一個理論,我們誰更有說服力呢?
  • 尼古拉·特斯拉的《引力的動態理論》直接說愛因斯坦理論是錯誤的
    而且廣義相對論還預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並且美國科研人員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們利用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於2015年9月首次探測到引力波。 研究人員宣布,當兩個黑洞於約13億年前碰撞,兩個巨大質量結合所傳送出的擾動,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地球上的精密儀器偵測到。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預測。
  • 愛因斯坦被評為「世紀第一人」,他的理論真的對了嗎?
    如果說它是錯的,就需要有更加強的證據來說明這件事情。 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與牛頓引力不相符,他想要解釋這個矛盾,這件事情並不被十分看好。
  • 1919年兩支遠徵隊觀測日全食,證實了愛因斯坦時空彎曲理論
    這個定律現在還有效,並且運用與許多科學研究和實踐中。比如三個宇宙速度,就是根據引力定律換算出來的。根據這三個速度,人們才能夠發射出人造天體,脫離地球引力飛往太空。為了證實時空彎曲理論,1919年,英國皇家科學院派出以著名天文學家愛丁頓為首的兩支遠徵隊,一支趕到西非普林西比,一支到亞馬遜森林這兩個日全食最佳觀測地點,證實了愛因斯坦的預言。愛因斯坦預言,星光經過太陽邊緣時,會產生1.74角秒的偏差。但太陽光線太強,這點偏差平時根本無法驗證。
  • 都說愛因斯坦是科學天才,那你可曾知道他想成為一名音樂家?
    說起「天才」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愛因斯坦。的確是這樣,愛因斯坦在科學界具有很高的學術地位,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連小孩子們都說得出他的名字。可是今天,我們不談他的造詣,來看一看愛因斯坦那生活中鮮為人知的一面。在愛因斯坦年僅六歲時,他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日常表現並不算好,他的老師認為愛因斯坦愚笨而不適合讀書,將愛因斯坦勸退,並建議他的父母讓愛因斯坦學一門手藝來維生。
  • 愛因斯坦說時間可能並不存在,這是真的嗎?一口氣讀懂時間的故事
    可能有人會說了,時間有什麼神秘的,太陽的升起降落,春夏秋冬,一天24小時等等這些都不是時間的應用嗎?要知道,我們每天都在跟時間打交道,它有什麼神秘的?其實人類世界裡,我們看到的這些所謂的時間,比如一小時60分鐘,一分鐘60秒等都是人類自己定義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知中的時間概念只是人類自己主觀定義的,它並不是時間的本質。
  • 一生必知的10大科學定律及理論,你知道幾個?
    科學定律常常可以被精簡成數學表達式,比如偉大的E=mc2。這類公式是基於大量實驗數據上的一種特定表述,並且一般只有在某些特定條件存在時才能成立。然而這些定律或理論,一般人很難理解。這篇文章就讓我們可以像看「十萬個為什麼」一樣,輕鬆踏上一條通往基礎科學的最佳捷徑。
  • 畢業後容易找到工作的4個專業,實用性強,對學歷限制不大
    這裡從好專業的角度出發,為此類考生推薦畢業後比較容易找工作的4個專業,也是實用性比較強勢的專業。此外,在學歷上面,也沒有太大的限制性,畢業即可就業。> 2、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高,這是個實踐性強的專業
  • 這就是愛因斯坦的終極夢想
    北京時間11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年11月份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誕生一百周年。廣義相對論是一項輝煌璀燦的科學成就,是描述引力最簡潔的科學理論。然而,這一理論與量子力學存在矛盾,一百年來始終無法用某個理論統一解釋。
  • 愛因斯坦為什麼要說「上帝不擲骰子」,他發現了什麼?
    」這句話是愛因斯坦的名言,相信各位讀者在很多地方都看到過這句話,或許你知道這句話和量子力學有關,但是你肯定不知道,愛因斯坦說的這句話隱藏著對宇宙本質的思考!,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聲稱自己是量子理論的專家。不用懷疑,這個人一定是個騙子,就像是前一段大火的「量子波動速度」,總有一些人用「量子」的名義去做一些不科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