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說第38期】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

2021-01-19 環球物理


大家好,

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縱觀物理發展、

科技人文共賞,環球物理

【名家說】!

前面我們已經分享愛因斯坦的生平和他的相對論,

今天我們將繼續跟大家分享——愛因斯坦和相對論





這一節我們介紹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

本文節選自北大物理學教授秦克誠先生的《方寸格致》!


隨著學術聲譽的提高,愛因斯坦的境遇有所好轉。1908年兼任伯爾尼大學無公俸講師,1909年離開專利局任蘇黎世大學理論物理學副教授,1911年任布拉格德語大學教授,並被邀出席第一屆索耳維物理學會議,1912年任母校蘇黎世聯邦工業大學教授。德國的物理學家們希望愛因斯坦能回到德國工作。為此,普朗克和能斯特於1913年親自跑到蘇黎世,向愛因斯坦提供優厚的條件,邀請他去柏林擔任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擬建中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有開課的權利,沒有講課的義務。愛因斯坦在保留瑞士國籍的條件下接受了邀請。愛因斯坦於1914年4月去了柏林。

到柏林後,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參加了公開和地下的反戰活動。當時,為了對協約國譴責德國入侵中立國比利時作出反應,德國一些著名學者包括普朗克、倫琴、能斯特在內共93人,發表了一個為德國侵略暴行辯護的《文明世界的宣言》。愛因斯坦拒絕在這個宣言上簽名,而在一個針鋒相對的宣言《告歐洲人書》上簽了名,是總共4名籤名者之一。他是地下反戰組織「新祖國同盟」的創始人之一,並且同著名法國作家、和平主義者羅曼羅蘭保持著聯繫。連羅曼羅蘭也驚訝於愛因斯坦對德國的批判的直率和大膽。1918年秋,德國戰敗,爆發了士兵起義和工人罷工,德皇被迫退位,成立了共和國,愛因斯坦為之歡欣鼓舞。

大戰期間,愛因斯坦仍然沒有間斷他的科學研究。1915年到1917年這3年是愛因斯坦第二個科學創造高峰期。1916年除完成了廣義相對論外,還發表論文《關於輻射的量子理論》,在玻爾的量子躍遷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光量子理論,提出了自發輻射和受激輻射這兩種輻射形式和躍遷概率的概念,奠定了雷射的理論基礎。1917年他用廣義相對論的結果研究宇宙的結構,開創了現代宇宙學。引進宇宙常數,相當於今天的暗能量。

廣義相對論的一個可用實驗檢驗的結論是太陽使經過它附近的光線偏轉,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偏轉值是1.74″,而牛頓理論預言的偏轉值是0.87″。圖38-1示意性地畫出這一偏轉。上面的實線代表真實的光線,下面的虛線代表星星的視位置。1919年發生日全食,英國天文學家愛丁頓等人率兩支觀測隊分赴西非的普林西比島和巴西的索布拉耳兩地觀測,觀測結果基本符合愛因斯坦的預言。這使愛因斯坦一夜之間世界聞名。



圖38-1


1919年愛因斯坦整40歲,這是他一生中發生巨變的一年。日食觀測的結果使愛因斯坦的聲名大噪,他達到了他的科學活動的頂峰,並且受到公眾注目。從這一年開始,他參加政治活動明顯增多。在個人生活上,這一年他同他第一個妻子塞爾維亞人米列娃·馬瑞奇離婚,同他的表姐愛爾莎結婚。應當說,愛因斯坦的兩次婚姻都不成功。

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已不能再迴避了,可是授給愛因斯坦諾貝爾獎的過程卻一波三折。從1909年奧斯特瓦爾德提名愛因斯坦為1910年諾貝爾獎候選人起,幾乎年年都有著名科學家提名愛因斯坦,而且提名者越來越多,但是每次都沒有通過。在因為相對論而被提名時,評獎委員會的意見是實驗還不足以證明相對論的正確性;而在有人提議因愛因斯坦在布朗運動方面的工作授予他諾貝爾獎時,委員會又認為愛因斯坦在統計物理方面的論文不像他在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方面的工作那樣突出,因而「如果愛因斯坦因統計物理學……而不是因為其他主要論文而獲獎,那會讓學術界感到奇怪」。拖延給愛因斯坦授獎的原因之一,是當時德國社會上的一股反相對論的潮流。由於愛因斯坦一貫的反戰立場和猶太人出身,也由於他在日食觀測後聲名鵲起,他成了戰敗的德國一小撮人嫉恨的目標。他們建立了一個組織(愛因斯坦蔑稱之為「反相對論公司」),瘋狂攻擊他們不懂的相對論。參與攻擊的不僅有無名政客和三流物理學家,還有像勒納德和斯塔克這樣的諾貝爾物理獎獲獎人。他們甚至聲稱,如果授予愛因斯坦諾貝爾獎,就要退回自己的得獎。因此,瑞典科學院被夾在贊成和反對給愛因斯坦授獎兩股巨大壓力之中。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就因為意見不一暫時沒有評出。1922年,推薦愛因斯坦的人更多。普朗克建議把1921年和1922年的獎分別授予愛因斯坦和1922年,推薦愛因斯坦的人更多。普朗克建議把1921年和1922年的獎分別授予愛因斯坦和玻爾,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奧席恩則因為光電效應而提名愛因斯坦,評獎委員會最後按這個意見通過。瑞典科學院秘書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中特別聲明:「王國科學院決議授予您上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您在理論物理學中的工作,特別是在光電效應規律方面的發現,但是沒有考慮您的相對論和引力理論一旦得到證實所應得到的評價。」可以看出,瑞典科學院這個決定是考慮了各種矛盾之後的一個妥協,它避開了相對論這個熱點。但是,60年後瑞典發行的諾貝爾獎郵票圖38-2上印的仍是E = mc2這個公式。愛因斯坦獲獎後,按照他的承諾,把獎金都給了米列娃。

圖38-2


後來沒有給愛因斯坦再度頒發諾貝爾獎。但是不少物理學家認為,愛因斯坦有資格至少拿5次諾貝爾獎。他的以下工作都有得獎資格:光量子假說(光電效應理論),布朗運動理論,狹義相對論,E =mc2,廣義相對論,雷射理論,凝聚態物理(固體比熱理論及磁學)。

愛因斯坦是量子理論的創建者之一。普朗克、愛因斯坦和玻爾是量子理論的三大先驅,代表量子理論的三個階段:普朗克提出能量子概念,愛因斯坦發現光量子,玻爾將量子概念用於物質結構。他們得諾貝爾物理獎的先後次序也與這個次序一致。葡萄牙2000年發行20世紀回顧郵票用他們三人代表20世紀的物理學,這意味著量子理論是20世紀物理學發展的主線。但是,愛因斯坦對後來的量子力學是不滿意的。他承認量子力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重要作用,但不同意量子力學的概率解釋,他說:「上帝不丟骰子」。在他看來,量子力學的概率特徵是其理論不完備的表現,由此開始了他和玻爾之間畢生的爭論。愛因斯坦比玻爾大6歲,兩人是很好的朋友。

1924年,他建立了玻色—愛因斯坦統計,並從玻色—愛因斯坦氣體的統計漲落的分析,論述了波與物質的關係不是光所特有的;又熱烈支持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為波粒二象性

的發現和量子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分享——一一個偉大而又全面多才的愛因斯坦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分享!

想看環球物理名家說往期精彩:
方法一:點擊閱讀原文
方法二:後臺輸入「名家說」系統將自動給你推薦名家說往期精彩
方法三:後臺菜單欄「論壇交流」-「【名家說】」
 


如果你也喜歡秦克誠先生的著作《方寸格致》,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將以最優惠價出售,最驚訝的是,秦克誠先生將和你有一次線上的面對面交流!!受益匪淺噢!!!






相關焦點

  • 【名家說第37期】愛因斯坦的生平和他的相對論
    此後,終愛因斯坦一生,即使在他回柏林擔任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時和入籍美國後,他都保留了瑞士公民身份(圖38-1)。圖38-1(馬裡1999)大學畢業後,他找不到工作,只能當代課教師和替人補習物理為生。在關於光電效應理論的論文中,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光子)概念以解釋光電效應的規律。光子是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子概念的進一步發展。能量子只是輻射場與物質相互作用時以hυ的整數倍交換能量,而光子則是假設輻射場本身以 hυ的形式存在。新的時空觀是如此超出日常經驗,人們不容易接受。因此相對論並沒有很快得到物理學界承認。普朗克和他的助教勞厄是最早支持相對論的人。
  • 證據顯示愛因斯坦對量子理論懷疑是正確的
    儘管愛因斯坦本人對量子理論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認為量子理論是不完善的。愛因斯坦不喜歡量子理論中違背直覺的內容——例如量子的不確定性,他說:「上帝不是在拋硬幣。」愛因斯坦認為事物的背後隱藏著更為深刻的本質,而量子理論是無法揭示的。波爾則不同意愛因斯坦的觀點,「上帝不僅是在拋硬幣,而且會把硬幣拋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 「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 愛因斯坦、玻爾和量子力學
    5年以後的1905年,愛因斯坦指出,電磁波本身就是由一份一份的量子組成的,叫做光量子。20年後被簡稱為光子。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唯一自稱具有革命性的工作。這與普朗克的量子假說並不一樣,就好比,普朗克說,從水缸裡舀水時,一勺一勺地舀;而愛因斯坦說,水本來就是由一勺一勺組成的,不存在半勺水的概念。
  • 量子力學最難理解的地方: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愛因斯坦這樣說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7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牛頓的經典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統治了物理學界將近四百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牛頓經典力學的補充與發展,但本質上來說,量子觀點是劃分經典與非經典物理學的分水嶺,即非經典的=量子的,所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仍然是一種經典的物理學,而量子力學作為一種全新的非經典物理學卻很難被大眾所接受,經典物理學與量子力學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上帝到底會不會擲骰子?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最初那麼支持量子力學,最後卻反對量子力學了呢?
    愛因斯坦關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愛因斯坦依然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愛因斯坦只是一直反對根本哈根拍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剛跨入二十世紀之初開爾文曾在一場演講上做了一番演講:在經典物理學的藍天上依然有著兩朵小烏雲讓大多數科學家感到不安,第一朵就是麥可
  • 計時理論結合了量子時鐘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根據達特茅斯學院,聖安塞爾姆學院和聖塔克拉拉大學的理論研究,一種稱為疊加現象的量子力學現象會影響高精度時鐘的計時研究描述的效果顯示,疊加的一個原子的能力在一個以上的狀態在同一存在時間-leads在校正原子鐘稱為「量子時間膨脹」。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研究考慮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之外的量子效應,從而對時間的本質做出了新的預測。
  • 上師名家談(第23期)——飛天螳螂
    期盼著,期盼著,我們的「上師名家談」終於又來啦!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上師學子終於又能齊聚一堂,聆聽名家的講座。9月21號,「上師名家談」第23期正式開講!本期嘉賓是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老師,他為我們帶來《飛天刀螂》。六七八三個年級同學們戴著口罩,帶著筆記本和筆,更帶著雀躍和好奇的心,用熱烈掌聲歡迎殷老師!
  • 愛因斯坦-薛丁格VS玻爾-海森堡,誰的量子理論是對的?下
    所以,就此看來愛因斯坦這一派是正確的。這也是為什麼主流媒體上,包括很多科普的自媒體都會說量子力學被推翻了。但是,這個論斷其實是不準確的,不能說量子力學被推翻了,你只能說海森堡跟波爾他們這種對量子力學,原來現有大部分人承認的這一套量子力學,有可能是不夠完備的。
  • 愛因斯坦-薛丁格VS玻爾-海森堡,誰的量子理論是對的?上
    根據上面所說的,量子系統在未測量和已測量會有兩個狀態,這個狀態發生了改變,改變具體是怎麼發生的,中間過程是什麼樣的呢?愛因斯坦這一派和波爾這一派就有了一對截然相反的解釋。首先說波爾跟海森堡這一派,波爾跟海森堡這一派認為這一個量子系統的轉變,它的發生是瞬間轉變,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中間態,它直接從一個狀態1加上狀態2的狀態,直接變成了狀態1或狀態2的狀態。
  •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者為何卻又反對波爾等人的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發展到後期幾乎變成的玄學,他認為波爾、海登堡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式量子力學釋義是不完備的,只是接近真理而已,還不是真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雖然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但其實愛因斯坦等人對於量子力學的認識仍舊局限於經典的物理學
  • 量子領域,存在兩大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愛因斯坦稱它是鬼魅作用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38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在量子領域中科學無法解釋的兩大現象。量子力學從20世紀初創立到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但是從量子力學誕生的那天起就一直飽受科學界的質疑,因為微觀量子領域所反應的諸多現象仿佛都是隨機的、沒有絲毫規律可尋的,也是無法用現有的任何科學去解釋和證明的,一些科學家稱量子力學是詭異學術,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不相信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諷刺道:上帝是不會擲骰子的。
  • 為什麼有人說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在人們認識微觀世界和原子結構的過程中,新的思想和理論不斷產生,量子力學就是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海森堡,薛丁格,波恩,泡利,狄拉克這些物理學家們共同建立起來的。量子力學建立在早期量子論的基礎上,量子論的三巨頭就是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玻爾的原子內部能級量子化。
  • 【名家說第59期】埃及人對時間的劃分和認識!
    大家好,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縱觀物理發展、科技人文共賞,環球物理【名家說
  • 愛因斯坦攻擊量子力學所憑何據?
    》(卷II)(第五版,2014年)有一處修訂.書中說「據此,Einstein對量子力學的正統詮釋提出批評,認為量子力學理論是不完備的」(p.98).而在第四版(2007年)的相應部分,曾先生寫道:「由此,他們批評『量子力學的描述是不自洽的』」(p.26).事實大抵如下:在1935年EPR論文之前,愛因斯坦的確曾經懷疑過量子力學的自洽性
  • 愛因斯坦尚未統一電磁力,量子力學就橫空出世了
    量子力學誕生愛因斯坦最初的統一之夢尚且只局限在統一引力與電磁力,然而這兩種力尚未完成統一,物理史上一場更加翻天覆地的新理論誕生了,它就是量子力學。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電磁理論,都無法解釋原子裡面各種微觀粒子的運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量子力學誕生了。
  • 著名量子光學科學家Marlan O. Scully教授做客第126期大師講壇
    Scully 教授在閔行校區行政樓B樓418 報告廳做客第126期大師講壇,為交大師生帶來題為「從玻色愛因斯坦凝聚和壓縮光到黑洞」的精彩報告。                                           講座開始,Marlan O.
  • 愛因斯坦臨死前留下這樣一段話,琢磨不透,發現量子糾纏的真相?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39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愛因斯坦臨死之前說的那句話,是否他真的發現了量子糾纏背後的真相呢?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一個有神論者,愛因斯坦相信上帝的存在,他堅信這宇宙萬物的運行都是有規律可尋的,而這些規律是由上帝創造的,可量子力學的出現似乎對於愛因斯坦這種認知觀產生了衝擊,尤其是量子領域中的量子糾纏現象(以兩顆向相反方向移動但速率相同的電子為例,即使一顆行至太陽邊,一顆行至冥王星邊,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它們仍保有關聯性),這種現象直接衝擊了愛因斯坦相對論中闡述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速度的定論
  • 量子理論的發展與建立
    .由此提出了能量子假說,為量子理論  的建立打響了第一炮.光量子假說.愛因斯坦從經驗事實出發,闡明了能量子存在的客觀性.他  指出,19世紀中期,光的波動說與電磁理論取得了絕對性的勝利,但在光的產生與轉化的瞬  時現象中,光的波動說與經驗事實不相符.愛因斯坦注意到:如果假定黑體空腔中的電磁輻  射有粒子性,即假定輻射能量由大小為$hu$的量子組成,就能理解普朗克的奇怪的黑體  輻射定律的某些方面,而光是電磁波
  • 愛因斯坦《光的新理論》
    他在光學理論方面的研究工作是同已經取得的發現分不開的。不過,這一研究工作,一開始就具有革命性: 它意味著是科學發展上的一次「飛躍」1905年,愛因斯坦的第一篇著作《有關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試探性觀點》問世了。在以後的幾年中,他還發表了幾篇有關量子物理學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