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說第59期】埃及人對時間的劃分和認識!

2021-02-13 環球物理

大家好,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

縱觀物理發展、科技人文共賞,

環球物理【名家說】!

前面我們已經分享了埃及早期的天文曆法,

今天我們將繼續跟大家分享——早期埃及的天文學

這一節我們介紹埃及人對時間的劃分和認識!

埃及人的一天從太陽升起到下一次太陽升起,並分為兩個 12 小時的時段。及人不僅是首先做這種劃分的人,而且是最早取同樣長度的小時時段的人。之所以選取 12 小時,是因為它適合星星在夜間穿過天空升起和降落的運動。確實,可能有某些博學的書記員審察過民用歷,他們選取了一顆星或一組星,這些星星正好是一年中每一個十天星期的第一天的黎明之前升起的。當人們知道這點時,就把這顆星或這一組星(稱為一個黃道十度分度)的偕日升到下一組星星的偕日升之間的時間間隔稱為一小時。大約在公元前 2150 年左右時,小時的數目被定為 12。因為雖然每個夜間有 18 個黃道十度分度穿過,但其中一些在太陽落山和黎明前光線微弱時看不見。我們是從研究這一時期繪在墳墓頂上的「星鍾」(starclock)上知道這點的。安排白天為 12 小時可能是為了和夜間的 12 小時平衡而定的。

 

白天的小時是用日晷(圖59-1),或者更準確些說是用日影鍾來測量的。這些可能是非常簡單的,在瑟特毛斯三世(公元前 1490~前 1436 年)時就有一個日影鍾可以為證。它是一根分為五段的直立的木頭,在一端有一個架起的水平臂。在中午轉過來測太陽下的影子,因為在午後影子會落在不同的方向上。不過它總共只能標註 10 個小時,由於第一個小時和最後一個小時會因光線太微弱而看不到。在阿孟霍特普三世(AmenhotepⅢ,公元前 1397~前 1360 年)統治時期,埃及已經有了確定小時的水鍾或漏壺,但是考慮到公元前 1540 年的曆法水平,更為可能的情況是,這種鍾是在第 18 王朝時(第 18 王朝是公元前 1567 年開始的。)首先製作出來的。無論如何,它的發明預示著一種新型的利用漏壺能提供出更高精度而製造出來的圖示型星鍾。這就是拉美希斯七世(RamesesVII,公元前 1142 年)墓和其他拉美希斯統治者墳墓上面的星鍾。

                 

位於上埃及(UpperEgypt)鄧德拉(Dendera)地區的哈託(Hathor)神殿中,東奧斯裡斯教堂的天花板上,有一條環狀的黃道帶(即太陽、月亮和行星的視運動所穿過的星座帶。這些只能追溯到公元前 30 年,因此是後來傳入埃及的天文知識。這幅圖以及其他的黃道帶圖似乎是公元前 3 世紀希臘人徵服埃及之後傳入的,因為埃及人對於行星的運動和由此繪出的這種圖不太關心。另一些較晚傳入埃及的天文學知識是公元前 6 世紀波斯人入侵時帶來的,比如對個人佔星算命的信仰。雖然很早就注意到行星,但古埃及人並不太關心行星的精確運動,而只關心它的精神意義。他們把一切都看做是霍魯斯神的不同方面,他們認為木星是「照亮兩地(TwoLands)的霍魯斯」(兩地是古時埃及人和臨近民族對埃及地區的稱呼。),或者是「開啟神秘的霍魯斯」。土星是「霍魯斯公牛」或者「天空之牛霍魯斯」。火星是「紅色霍魯斯」或者是「地平線上的霍魯斯」。他們只是命名時給這些星一個頭銜罷了。這樣,他們必須考慮這些行星對民族生活的影響。確實,他們認為作為夜星出現的水星是惡意的,而作為晨星時則意義不同。但是,所有這些與依據一個人出生時恆星和行星形態用佔星圖推算個人命運是完全不同的。埃及人的這些想法有一些是源自美索不達米亞人,他們有同埃及人所知道的天文學完全不同的宇宙觀。

 

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明天我們繼續為大家分享!

想看環球物理名家說往期精彩:
方法一:點擊閱讀原文
方法二:後臺輸入「名家說」系統將自動給你推薦名家說往期精彩
方法三:後臺菜單欄「論壇交流」-「【名家說】」
 

相關焦點

  • 【名家說第37期】愛因斯坦的生平和他的相對論
    此後,終愛因斯坦一生,即使在他回柏林擔任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時和入籍美國後,他都保留了瑞士公民身份(圖38-1)。圖38-1(馬裡1999)大學畢業後,他找不到工作,只能當代課教師和替人補習物理為生。那麼,為什麼我們說狹義相對論是愛因斯坦創立的呢?這是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和思路是完全不同的,得到的公式雖然形式一樣,意義卻完全不同。
  • 上師名家談(第23期)——飛天螳螂
    期盼著,期盼著,我們的「上師名家談」終於又來啦!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上師學子終於又能齊聚一堂,聆聽名家的講座。9月21號,「上師名家談」第23期正式開講!本期嘉賓是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老師,他為我們帶來《飛天刀螂》。六七八三個年級同學們戴著口罩,帶著筆記本和筆,更帶著雀躍和好奇的心,用熱烈掌聲歡迎殷老師!
  • 【名家說第52期】特斯拉和交流電之間的淵源~
    大家好,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縱觀物理發展、科技人文共賞,環球物理【名家說
  • 【名家說第38期】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
    大家好,這裡是放眼宇宙世界、縱觀物理發展、科技人文共賞,環球物理【名家說】!
  • 「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發布時間
  • 「名家講壇」2018年第41期:從納米膠束到生物大分子和藥物分離純化
    「名家講壇」2018年第41期:從納米膠束到生物大分子和藥物分離純化    發布時間
  • 現在的埃及和古埃及是兩回事,那在這個世界上,哪些人跟古埃及人的...
    您提出的問題很多人都問過。很多人都認為現代埃及人和古埃及人人種和文化聯繫不緊密所以「不配」研究古埃及。我可以理解這種認識,因為從咱們中國人的角度出發,我們華夏民族在這裡生活了幾千年,有著綿延不斷的歷史和文化傳承,中國人研究自己的過去是有資格的。
  • 基督教刊|以色列人埃及為奴(出埃及記一至二章)
    這是摩西第一期(一10)的訓練。後來摩西長大,再認識自己的身分,回到以色列人那裡,但卻因用了一個錯誤的方式(謀殺)來完成一件使命(拯救同胞),以致流亡曠野逾四十年之久,在米甸牧羊。這是神對他第二期的磨鍊,為他日後帶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牧養更多的、更重要的羊(以色列人)作好準備。
  • ...無線下售票;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有完整保存的木乃伊
    每經編輯:趙慶 1丨國慶假期故宮每日限流三萬人 故宮發布提示預約已滿 無線下售票 據央視新聞,今年是故宮建成600周年,這個國慶假期,故宮博物院雖已將每日預約參觀人數從此前的12000人,上調到了3萬人,但顯然遠遠滿足不了各地遊客進宮參觀的需求
  • 2018部編版:九上歷史《第1課 古代埃及》
    ;3、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們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意義;4、理解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係;5、討論、分析自然環境影響文明產生,進一步認識大河對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產生的多源性;6、通過學習埃及的金字塔,圍繞金字塔之迷,培養探索精神。
  • 尼羅河的贈禮,帶你揭開古埃及的神秘面紗
    他的歷史漫長朝代更替興衰繁多,為了方便了解我們把它的歷史階段大致劃分為古風時代、古典時代、帝國時代、希臘化時代和最後的羅馬統治時代。古埃及經歷了自己的原始社會時期,他起源於兩百萬年以前的埃及直立人,直至距今九千多年前,他們的先祖才開始在尼羅河谷定居,開始在岸邊建立了房屋和村落,進行了各種各樣的生產活動,在距今七千五百年前開始出現了城市為後來的古埃及文明形成打下了基礎。
  • 牛刀小試 | 埃及「萌神」梅傑德的再發現
    同時,《埃及之戀:和埃及神祗戀愛吧》依然有一定的搜索量。2017年,對梅傑德的搜索急劇上升,這同樣受到了《命運-冠位指定》的影響。其中一位新實裝的英靈尼託克麗絲(Assassin)(第6王朝末代女王)以梅傑德的形象登場,使得更多的中國人認識了這位曾經鮮為人知的埃及神靈。人們對梅傑德的興趣往往也源於此。
  • 終於破解了,埃及人建成146.5米高的金字塔的秘密!
    古埃及金字塔共計70多座,最高的達146.59米。每座金字塔都是由巨石壘成,最重的石塊達幾十噸。古埃及金字塔之建造,一直是一個難以破解的謎團,力氣再大的人也不可能搬動一塊塊如此巨大的石頭,而且金字塔憑藉146.59米的高度,在從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1889年法國艾菲爾鐵塔建成,這4500年的漫長時間裡,一直佔據著世界最高建築物的寶座
  • 【rlyl物種說】今日--埃及眼鏡蛇(Egyptian cobra)
    rlyl陪你每天認識一個新物種(總第322篇)
  • 名家講壇第六十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名家講壇第六十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劉瑜,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學領域的若干理論問題,包 括地理空間認知與推理、空間數據不確定性;個體行為模式分析、出行與交通和時間地理學等。
  • 埃及人把蜣螂當護身符
    在埃及,蜣螂的造型非常之多,壁畫上有,雕塑裡有,甚至婦女佩戴項鍊的掛墜也有許多是蜣螂的造型,而不少人手上的大戒指,乍一看,整個兒就是一隻活脫脫的大蜣螂。    好長一段時間,我不知道埃及人怎麼如此喜歡蜣螂,這玩意兒到底象徵著什麼。現在,置身開羅,天天與埃及人接觸,又翻閱了大量阿拉伯書籍報刊,總算弄明白了其中之所以然。
  • 探訪埃及現實版「十八層地獄」:越往下越恐怖
    被美杜莎傷了的心,被兄弟情治癒  亞歷山大城  這裡的歷史太短了,才兩千年  文/馬劍  本文首發於總第895期《中國新聞周刊》  沒有開羅令人窒息的塵土飛揚,也沒有亞斯文無處可躲的炎熱,更難得的是,幾乎遇不到成群的遊客——在埃及這片神奇的古老大地上,面朝大海的亞歷山大城更像一個缺乏存在感的普通年輕人
  • 環羽道:第十期.埃及九柱神與《道德經》
    在埃及人的傳說中,世界原本是一片無始無終的幽暗空間,只有叫做努恩的原初之水充盈其中。後來水中出現了一個叫做奔奔石的土丘,再然後,太陽神拉就從土丘上自我創生了。拉的畫風比較魔性,長著一個鷹頭,頭上頂著一個太陽,太陽上還捲曲著一條蛇。
  • 埃及金字塔如果不是陵墓,那會是什麼?有人說金字塔是用來發電的
    (公元前16世紀至前11世紀),埃及人不再修建金字塔了。埃及卡夫拉金字塔埃及的新王國時期與古王國時期,時間相距有多遠呢?五六百年的時間,也就是說金字塔修建時的古埃及文明與新王國時期的埃及文明,根本不是一個文化體系。新王國時期,埃及法老的陵墓是在帝王谷,而不是在金字塔,拉美西斯一世、拉美西斯二世、圖坦卡門均埋葬在帝王谷。
  • 顛覆你三觀的埃及手
    這期小編除了給大家帶來國外優秀Tutter的視頻作品外,還會推出重磅教學(附上獨家中文字幕!)你們準備好了嗎? 那麼長話短說,Here we go!!!相信看過我們公眾號的朋友們,都對埃及手有著或多或少的認識。我們大部分人一開始,對Tutting的認識,其實都很單純、很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