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2020-12-02 山東科技大學

「名家講壇」2018年第78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發布時間:2018-10-15 點擊 1942 分享:

研究生院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名家講壇第六十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名家講壇第六十期:地理大數據支持下的感知:理論和應用 劉瑜,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主要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科學領域的若干理論問題,包 括地理空間認知與推理、空間數據不確定性;個體行為模式分析、出行與交通和時間地理學等。
  • 「名家講壇」2018年第41期:從納米膠束到生物大分子和藥物分離純化
    「名家講壇」2018年第41期:從納米膠束到生物大分子和藥物分離純化    發布時間:2018
  • 電信學院承辦2020年第49期「名家講壇」:太赫茲技術及應用
    2020年11月27日上午,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學院的高級研究科學家、首席項目帶頭人柯琳研究員,在J11教學樓的305會議室為學院師生做了一場關於「太赫茲技術和應用」的名家講壇報告,講座內容主要涉及太赫茲背景知識介紹、太赫茲技術的發展、太赫茲科學研究的設備以及太赫茲技術的相關應用。
  •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 2020-11-23 17: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第一站,馬光遠解析中國經濟現狀
    2020年12月27日,由河南省酒業協會、大河報、雲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主辦,貴州小糊塗仙酒業有限公司、貴州心悠然酒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第一場在河南鄭州成功舉辦。2020年,世界局勢風雲變幻。面對全新的時代,雲峰控股旗下小糊塗仙酒業秉承「家國同心見未來」的初心發起了「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誠邀名家大咖,雲集盛會,以睿知見未來!
  • 「一帶一路」地理空間認知與地理信息系統的大數據支持
    作為新興的科技大國,中國在大數據領域發展迅速。目前大數據發展已經成為受到黨中央高度重視的國家戰略。2017年12月8日,中央舉行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的第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主持會議就國家大數據戰略實施提出了重要的觀點,強調要「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為研究與制定「一帶一路」大數據戰略提供了理論指導。
  • 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吳一戎院士做客北大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名家講壇
    2013年9月2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吳一戎蒞臨北京大學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名家講壇,在理科2號樓2129報告廳作了了題為「幹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一項技術走向應用之路」的精彩報告。來自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物理學院、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工學院等院系的100餘名師生到場。
  • 走向大眾生活,量子科技實用化未來可期——第181期廣州科普大講壇
    11月18日下午,廣州科普大講壇第181期《走向實用化的量子技術》特別直播節目,在廣東廣播電視臺直播間熱烈開講,中山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物理與天文學院量子信息和測控團隊負責人羅樂,就量子科技的應用與影響、實用化發展方向、廣東量子科技發展的現狀、粵港灣大灣區能否成為量子信息科技時代的矽谷灣區等方面,給觀眾和網友們帶來了一場內容豐富的知識盛宴,讓公眾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量子力學
  • 【名家說第38期】愛因斯坦的量子理論
    為此,普朗克和能斯特於1913年親自跑到蘇黎世,向愛因斯坦提供優厚的條件,邀請他去柏林擔任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擬建中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兼柏林大學教授,有開課的權利,沒有講課的義務。愛因斯坦在保留瑞士國籍的條件下接受了邀請。愛因斯坦於1914年4月去了柏林。到柏林後,同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他參加了公開和地下的反戰活動。
  • 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教授雲做客第150期大師講壇
    5月14日晚,大師講壇迎來第150期活動,首次嘗試「網絡直播」模式,邀請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李政道研究所所長Frank Wilczek教授給廣大師生與全球網友帶來了「第三類量子——任意子」(Quanta of the Third Kind: Anyons)的科普報告。本次大師講壇由李政道研究所副所長顧威教授主持。
  • 方正科技出席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
    來源:北國網以「創新驅動、智能融合」為主題,2018年11月上旬,由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理論與方法工作委員會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會在山西太原舉行。自2004年以來,中國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學術年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四屆,是目前國內GIS(地理信息系統)領域最為盛大的學術研討會,千餘名來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GIS領域知名企業的相關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研討地理信息科學理論與方法的前沿、熱點問題以及我國GIS技術與應用發展方向,共同建設GIS美好未來。
  • 中科院院士成會明在上海矽酸鹽所第十七期「東生講壇」作報告
    >  1月8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在嘉定園區舉辦第十七期「東生講壇」,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成會明作為主講嘉賓,為上海矽酸鹽所130多名科研人員和研究生作了題為「石墨烯等二維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探索」的學術報告。
  • ...仙「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第三場,金燦榮教授睿知展望未來世界...
    面對全新的時代,小糊塗仙酒業以「睿知見未來」的宏大視角,發起了「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邀名家大咖,雲集盛會。小糊塗仙中國之路·名家講壇活動現場2020年末至2021年伊始,「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活動前兩場於河南鄭州完美落幕,知名獨立經濟學家馬光遠博士、知名學者胡錫進先生相繼登臺,以真知灼見為各界精英解惑答疑,共瞰未來
  • 「如果宇宙只有一年」,聽沃閱讀名家講壇怎麼說
    12月26日下午三點,旭崬老師將亮相山西中醫藥大學(晉中校區)學術報告廳,參加中國聯通沃閱讀2017至2018年度「四時讀書樂·名家講壇」山西站活動,帶你一起探討宇宙天體、生物進化、人類文明的歷程,講述「如果宇宙只有一年」的「奇葩」科普觀點。旭崬是中國天文學會會員,科學聲音組織成員,上海新聞廣播、東方新聞臺、第一財經廣播多檔科技類節目主持,節目監製。
  • 駱劍承:遙感智能計算與地理精準應用的思考與探索
    在周院士的支持和指引下,通過源自於實踐的持續研究與不斷思考,我們近年來逐步明晰並深化了對「精準遙感」問題的認識,也正是對這些年工作的凝練和總結才形成了本書的理論與思想。  而回顧這一路,在實踐中以問題驅動探索的研究歷程中,和各路老師、朋友、夥伴們不期而遇,在探討碰撞、互幫互助中交叉融合、產生火花,啟迪並指導我們完善了這套體系。
  • 李政道研究所舉行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
    6月12日,第4期李政道前沿講壇在閔行校區李政道圖書館報告廳舉辦。本次講壇邀請希伯來大學前校長、榮譽退休教授、愛因斯坦檔案學術委員會主席Hanoch Gutfreund擔任主講嘉賓。本次講壇由李政道研究所、解放日報·上觀與李政道圖書館共同舉辦,由我校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李政道研究所粒子分部副主任何紅建主持。
  • 【名家講壇】趙國春院士:元古宙全球性地質事件及超大陸演化
    2020年6月17日19:30分,由研究生院主辦、地科學院承辦的2020年「名家講壇」通過騰訊會議平臺在線舉行。本次「名家講壇」的主講嘉賓是趙國春院士,報告題目為「元古宙全球性地質事件及超大陸演化」。
  • 蔣方舟、曾德均、顧桃齊聚第五屆綠景名家講壇解讀「稀奇的城就」
    ________向右滑動查看更多作為綠景集團的年度品牌活動,「綠景名家講壇」從2016年起至今已成功舉辦4期。今年,名家講壇品牌進行了全新升級,確立了未來的新形象。論壇開始前,綠景集團副總裁葉興安先生表示,綠景名家講壇在深圳已經成為一個人文品牌,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希望能為深圳「建設先行示範」的城市目標,提供有價值的思想火花。時代多元生長,唯有「稀奇」不惑40年,對於個人和城市,都是一部逐漸解惑的成長史。
  • 電磁頻譜數據挖掘丨天地一體頻譜認知智能領域研究前沿
    第3章針對利用個人便攜設備進行穩健的協同頻譜感知這一主題,研究面向頻譜數據淨化的稀疏矩陣統計學習理論與方法。  4 章針對異構頻譜環境下的空時頻譜感知這一主題,研究面向二維異構頻譜數據融合的統計學習理論與方法。
  • 【戰略智庫】對無人機雲數聯動和視頻大數據動態感知技術的建議
    在目前國際局勢相對複雜的情況下,縱觀未來各國綜合國力,無人機技術結合了高科技的雲數聯動、邊緣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視頻大數據態勢感知等,其威力將堪比20世紀的航母戰鬥群。戴嘉昊說,現代化科技背景下,地空情況瞬息萬變,能否及時了解最新地空情況將關係到國家的安全,隨著軍事和情報機構加強防範恐怖主義和非對稱化作戰,用於檢測、跟蹤和定位那些針對人類及關鍵基礎設施的威脅的新技術正在發揮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