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玻爾和量子力學

2021-02-15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5年以後的1905年,愛因斯坦指出,電磁波本身就是由一份一份的量子組成的,叫做光量子。20年後被簡稱為光子。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唯一自稱具有革命性的工作。這與普朗克的量子假說並不一樣,就好比,普朗克說,從水缸裡舀水時,一勺一勺地舀;而愛因斯坦說,水本來就是由一勺一勺組成的,不存在半勺水的概念。作為推論,愛因斯坦解釋了光電效應,也就是光量子入射到金屬上可以導致電子出射,並預言了出射電子的能量與入射光的波長的關係。 

1905年,愛因斯坦還創立了相對論,說明了電磁波不需要媒介,所以也驅散了第一朵烏雲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1]。

1906年,愛因斯坦指出,光量子假說自然導致普朗克定律,後來人們用此思想理解普朗克黑體輻射定律,廣泛用在教科書中[2]。同一年,愛因斯坦還提出,固體的振動能量也是某個基本單位的整數倍,基本單位也是頻率乘以普朗克常數,解決了固體比熱(熱量隨著溫度的變化)的疑難。第二朵烏雲得以徹底驅散。後來人們將固體振動的量子叫做聲子。

1922年,愛因斯坦因為「光電效應定律的發現」而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1921年時,對於是否授予愛因斯坦物理諾獎有爭議)[3]。我們知道,光電效應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應用實在太多了:光電倍增管、光敏電阻、太陽能電池、數位相機、研究材料性質所用的光電子能譜等等。 

201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了宇宙學的工作,而且主要是關於宇宙背景輻射。這是宇宙大爆炸發生38萬年以後產生的、充滿宇宙的熱輻射,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下降到2.73K(K是開氏溫標,0K是攝氏零下273.15度)。現在測量到,宇宙背景輻射完美地符合普朗克定律,溫度不均勻性只有10萬分之一。因此這證明了宇宙背景輻射的量子化。所以可以說,整個宇宙的行為證明了電磁波的量子化。 

回到歷史。1913年,玻爾提出,原子中的電子只能處於一些分立的軌道。在這些軌道上,能量是某個基本單元除以整數的平方,所以是分立的,叫作能量量子化。玻爾因為「原子結構及其輻射的研究」獲19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5年到1926年,一方面海森堡、玻恩、約旦通過分析原子中電子狀態改變產生光子,建立了所謂矩陣力學;另一方面,薛丁格在德布羅意1924年的物質波理論(任何粒子都有波動性)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波動方程,叫做薛丁格方程,並用於原子中的電子,得到了電子行為的準確描述,解釋了玻爾模型,被稱為波動力學。泡利1924年提出任何兩個電子的狀態不能完全相同,1926年用矩陣力學計算了氫原子中電子的能量。然後狄拉克指出,矩陣力學和波動力學是等價的,都是量子力學的不同形式。加上物理學家們取得的其他進展,系統的量子力學理論得以建立。 

參考文獻:

[1] 施鬱,漫談質能關係以及愛因斯坦奇蹟年的5篇論文,科學,2018,70(4):20-22。[2] 施鬱,慶祝2015國際光之年、紀念早期量子論—從2014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化學獎談起,現代物理知識,2015年27 卷1期,32-34。

[3] 施鬱,愛因斯坦的奇葩諾獎,科學文化評論,2017,14(6):111-120。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和玻爾在量子力學的解釋方面的爭論
    會議主題是「電子和光子」。玻恩和海森伯在作關於矩陣力學的報告時指出:「我們主張量子力學是一種完備的理論它的基本物理假說和數學假說是不能進一步被修改的。」這番話無疑是向不同意見提出了挑戰。接著玻爾也再次闡述了他的「互補原理」。由於愛因斯坦一直對量子力學的統計解釋感到不滿,他曾在1926年12月給玻恩寫信時說:「上帝不是在擲骰子」。
  • 風雲再起:玻爾與愛因斯坦的量子力學世紀大戰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不管是否了解量子力學的 人,對於科學名人間的一些軼事總不乏八卦之心。還記得幾年前找選題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20世紀那場經典的世紀大戰,其間刀光劍影、你來我往,激烈之處絲毫不亞於武林華山論劍。這不,時隔幾年後再次看見這場大戰風雲再起,又激發了滾滾內心熊熊燃燒的戰火。
  • 世紀之戰:愛因斯坦和玻爾就「量子力學」大戰3回合,誰贏了?
    ,所謂的「實在」只有和觀測手段連起來講才有意義;但愛因斯坦等科學家無法接受這種觀點,他們認為量子力學是不完備的,測量結果一定受到了某種「隱變量」的預先決定,只是我們沒能探測到它。不過這次會議多少是個轉折點,愛因斯坦終於承認了玻爾對量子力學的解釋不存在邏輯上的缺陷,他的主攻方向從找出量子力學的不自洽性,轉到證明量子力學的不完備性上了。 第3回合 EPR佯謬影響深遠 1935年,這場論戰達到了它的頂峰,一篇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
  • 量子糾纏還是愛恨糾纏?玻爾和愛因斯坦的世紀之爭
    在愛因斯坦和玻爾的工作基礎上,沃納海森堡引入了矩陣方程,從當時日益流行的量子力學物理模型中去掉了空間和時間的基本元素。在這項工作的基礎上,馬克斯·伯恩在第二年提出,力學最有效的理解不是因果關係,而是由概率引起的行為,而不是明顯的因果關係。次年,隨著海森堡對散射問題薛丁格方程的解,現在著名的海森堡不確定原理被引入,導致伯恩和海森堡宣稱量子力學現在是「完整和不可撤銷的」。
  • 什麼是量子力學?愛因斯坦起到什麼作用,量子力學就在我們身邊
    咱們往下看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行為的物理學理論,量子力學的研究對象涉及原子、分子和凝聚態物質,而且包括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等。量子力學在近代許多學科和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它與相對論一起被認為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本支柱。
  • 愛因斯坦算不算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的旗手玻爾之間的爭論,也聽說過他的不相信「上帝在擲骰子」,如果只看這兩點,容易讓人錯誤的認為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其實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建立有著巨大的貢獻,包括量子力學的奠基。
  • 為什麼有人說愛因斯坦不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不同,它是由一大波牛人共同建立起來。在人們認識微觀世界和原子結構的過程中,新的思想和理論不斷產生,量子力學就是在普朗克,愛因斯坦,玻爾,德布羅意,海森堡,薛丁格,波恩,泡利,狄拉克這些物理學家們共同建立起來的。
  • 愛因斯坦和玻爾的激烈對決——EPR悖論!
    玻爾認為測量物體與測量機器本身就是不可分的系統。這樣就說明了愛因斯坦的前提「定域實在論」假設不成立。   其實這個很好理解,舉例來說因為萬有引力存在,我們不能避免測量系統,測量行為與測量物質的絕對隔離。也就是說我們要在能量空間中測量微觀粒子的運動的位置和速度,怎麼可能避免能量的攪擾呢!這個我在上面第一章就有提到。
  • 量子力學筆記3---光量子論、物質波與玻爾原子模型
    普朗克假設:對於一定頻率 ν 的電磁輻射,物體只能以 hν 為單位吸收或發射它,h 為一個普適常量(後來人們稱之為普朗克常量);即吸收或發射電磁輻射只能以「量子」方式進行,每個「量子」的能量為1.3.2 愛因斯坦的推廣——光量子光量子:輻射場由光量子組成,每一個光量子的能量與輻射場的頻率的關係為
  • 和愛因斯坦辯論,在國家隊當門將,玻爾的人生開了掛
    溫吞的玻爾這下子來了個大逆轉,論文裡提出的假設簡直就是大逆不道——他在論文中提出了和經典理論完全違背的量子不連續性,但卻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和類氫原子的結構和性質。現在讓我們回到玻爾的那個理想模型:一個帶正電的核與一個以圓形軌道繞核運行、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 為什麼愛因斯坦最初那麼支持量子力學,最後卻反對量子力學了呢?
    愛因斯坦關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愛因斯坦依然是量子力學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愛因斯坦只是一直反對根本哈根拍對於量子力學的詮釋剛跨入二十世紀之初開爾文曾在一場演講上做了一番演講:在經典物理學的藍天上依然有著兩朵小烏雲讓大多數科學家感到不安,第一朵就是麥可
  • 愛因斯坦一生中最大的錯誤是哪個?宇宙常數還是量子力學?
    愛因斯坦是量子力學的開創者之一,但他也反對了一輩子量子力學普朗克在黑體輻射上試圖統一維恩公式和瑞利-金斯公式時創立了量子這一概念,他將量子化的概念引入他拼湊出的公式中後大獲成功,這是量子第一次以不連續的方式出現在世人面前!
  • 愛因斯坦尚未統一電磁力,量子力學就橫空出世了
    量子力學誕生愛因斯坦最初的統一之夢尚且只局限在統一引力與電磁力,然而這兩種力尚未完成統一,物理史上一場更加翻天覆地的新理論誕生了,它就是量子力學。無論是相對論還是電磁理論,都無法解釋原子裡面各種微觀粒子的運動。正是在這種環境下,量子力學誕生了。
  • 世紀辯論—玻爾與愛因斯坦,一場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
    波爾和愛因斯坦在歷史上因為量子力學上的一個知識點,進行了一場世紀辯論,這就是量子糾纏。在上一篇文章中說過。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到底什麼是量子力學 在研究光的幹涉現象時,提出了概率波這個概念。光子最後出現的位置是隨機的。
  •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五原子模型——玻爾的宣言
    愛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說的時候,玻爾還沒有大學畢業呢,但是他們倆卻是同一年獲得了諾貝爾獎,怎麼回事呢?因為愛因斯坦獲獎那一年,諾貝爾獎沒有發,只好等到下一年一塊發,下一年獲得諾貝爾獎的就是玻爾,所以他倆同一年獲得了炸藥獎,算是一段佳話。說起玻爾的成就,還得從赫茲說起。
  • 玻爾與愛因斯坦的四次大論戰,影響了物理學近100年的發展!
    量子力學三巨頭,還有一個你知道是誰嗎不過,其實一開始玻爾和愛因斯坦是非常相愛的。不過,雖然玻爾有些口吃,但是愛因斯坦的嘴炮還是比不上玻爾啊。立馬被幹翻了。在一開始,大家還只是通過信件對撕。愛因斯坦:「量子力學固然是堂皇的。我無論如何深信上帝不是在擲骰子。」玻爾:「愛因斯坦,別去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 愛因斯坦-薛丁格VS玻爾-海森堡,誰的量子理論是對的?上
    2019年6月13日,耶魯大學科學家發表了一篇物理學文章,這一篇文章出來之後,很多科普的媒體都喊出了一個令人非常震驚的口號,叫做量子力學被推翻了,今天我們來具體討論一下,這個物理實驗到底做了一件什麼事?它到底得到了什麼樣的結果,以及量子力學是不是真的被推翻了?
  •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
    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量子力學到底有多厲害?量子力學有多可怕?連愛因斯坦都被困其中,正常人要是能弄懂它,改變命運只在分秒之間。愛因斯坦70歲生日時,收到了一份非常獨特的生日禮物,共有25位學者合寫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哲學家─科學家》。其中最長的〈與愛因斯坦討論原子物理中一些認識論問題〉是由玻爾寫的,兩人是老朋友。它為他們多年來關於量子力學的爭論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數據。總之,對於愛因斯坦的攻勢,玻爾可以見招拆招,愛因斯坦被困其中。
  • 量子力學史上的大論戰
    通過這次論戰,大家普遍認識到哥本哈根派關于波函數的解釋更具完備性,對量子力學的原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雖然愛因斯坦和薛丁格提出的反駁一一被玻爾等人駁回而暫時無語,但哥本哈根派的量子力學理論關於量子規律本質上是概率統計性的,非決定論的觀點是不會這麼容易讓虔誠信仰因果律的愛因斯坦心服口服的,更大規模、更加激烈的論戰即將到來。
  • 愛因斯坦為什麼相信上帝不會擲骰子,量子力學是否真正隨機?
    1927年,愛因斯坦受邀參加了第五屆索維爾會議,這是愛因斯坦第二次參加此會議。與會人員全是當時全世界著名的科學家。當然此次參會者還有大名鼎鼎的新量子力學創始人—玻爾。這次會議最引人矚目的便是愛因斯坦和玻爾關於量子力學的本質解釋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