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光量子論及物質波
1.3.1 普朗克的假設
普朗克假設:對於一定頻率 ν 的電磁輻射,物體只能以 hν 為單位吸收或發射它,h 為一個普適常量(後來人們稱之為普朗克常量);即吸收或發射電磁輻射只能以「量子」方式進行,每個「量子」的能量為
1.3.2 愛因斯坦的推廣——光量子
光量子:輻射場由光量子組成,每一個光量子的能量與輻射場的頻率的關係為
可以看出這個能量是總能量,具有的能量。根據狹義相對論以及光子以光速 c 運動,有
1.3.3 德布羅意的進一步推廣——物質波
物質波
1.4 玻爾原子模型
1.4.1 玻爾的假設
定態假設:電子在特定的軌道不輻射電磁波
頻率條件:只有當電子從 Ei 軌道躍遷到低能級 Ef 軌道才發生輻射,輻射的能量為
角動量量子化:處於特定軌道電子的角動量為
1.4.2 玻爾的氫原子
經典力學結合他的假設。角動量量子化
勻速圓周運動
其中 a0 為氫原子最小半徑,第一玻爾半徑
轉動角動量量子化同時意味了,1、電子軌道半徑的量子化;2、能量的量子化(或「不連續的變化」)。
根據,總能量 = 動能 + 勢能,有
1.5 玻爾—索末菲量子化條件
玻爾角動量量子化條件僅適用於圓形軌道,索末菲把玻爾量子化條件 L = mvr = nℏ,推廣為
注意這裡是 h。其中 p、q 是一對共軛的正則坐標與正則動量,閉合迴路積分代表對周期運動積分一個周期,但有時這樣做會求出很荒謬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