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公雞在吃了蜈蚣之後,不僅不會中毒,反而更加兇猛?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小時候多多少少應該都受到過大公雞的「恐懼支配」,它們戰鬥力極強,往往會追著人啄,所以公雞也被人稱之為農村三霸之一,我們國家的人們對於公雞其實是偏愛的,在古時候,公雞就有著報時的作用,甚至在神話故事當中,也有著驅邪的能力。
而這些特性,無不在說著公雞戰鬥力的強悍,所以在農村地區,養公雞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事情,一般情況之下,也沒有什麼動物敢去招惹它們,因為它們不僅僅是戰鬥力強悍,攻擊的習性也非常的強,這也和公雞的基因可能有一定的關係,比較公雞本身就是恐龍演化而來的。
對於公雞來說,它們實際上要比母雞更好養活,它們對於食物沒有很強的挑剔性,當然,主要也是因為它們自主掠食的能力也比較強,往往能夠捕捉一些昆蟲作為食物的補充,而我們今天要說的蜈蚣就是其中的一種,蜈蚣是一種喜愛陰溼環境的動物。
是大自然當中大名鼎鼎的五毒之一,從外表來看,他們的背部有著比較堅硬的外殼,防禦能力在大自然當時也是比較強大的,而它們的攻擊能力卻是更加的厲害,因為它們體內帶有劇毒,一般的蜈蚣咬了我們人類的話,雖然不會致命,但是依舊會出現劇痛、發腫等等現象,如果是毒性極強的蜈蚣,那就有可能會致命。
所以在大自然當中,也很少有動物會去招惹蜈蚣,但是很顯然,這並不包括大公雞,蜈蚣在受到攻擊的時候,往往第一時間是用自己的嘴巴釋放出毒液,隨後就會將自己的身體捲縮起來,將自己的腹部包裹,利用自己的背部進行防禦,甚至在緊要關頭,蜈蚣會捨棄掉自己一部分的身體。
但是這一切的手段,在大公雞面前,都無法取得有效的成果,一方面公雞的身上覆蓋著羽毛,而它們的腳上又有著一層非常厚實的角質層,所以蜈蚣的毒液根本就無法傷害到公雞,而另外一方面,公雞的腳能夠輕而易舉地將蜈蚣壓住,讓蜈蚣無法進行捲縮,不能形成有效的防禦,而且還能夠用自己尖銳的嘴去啄蜈蚣。
所以在公雞面前,蜈蚣的一切手段都沒有任何的用處,而且雖然在蜈蚣死後,身體裡面會有殘餘的毒液,但是公雞的胃裡面有著非常強大消化酶,在這種消化酶的作用之下,公雞能夠非常輕易地將這些毒液徹底地分解掉,當然死去蜈蚣身體裡面殘餘的毒液,毒性本身就已經要弱上很多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公雞在吃掉蜈蚣之後,雖然不會中毒,但是看上去似乎會變得更加的兇猛,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這其實還是蜈蚣的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我們中醫當中,蜈蚣本質上也是一味難得的中藥材,也就是說蜈蚣的身體裡面雖然有毒液,但是同時也會存在很大的藥效。
蜈蚣殘餘的毒液會被消化酶分解掉,所以不會進入公雞的血液當中,但是毒液畢竟還是進入了公雞的身體裡面,所以會讓公雞身體裡面的激素在短時間之內失去平衡,也正是因為如此,公雞在這段時間之內,就會出現一個興奮的狀態,原本攻擊性強的公雞,在這個時候,會更加的暴躁。
當然,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會很短,因為對於激素的刺激的量本身也非常小,所以對於公雞本身來說,蜈蚣是一種補物,能夠從身體內部去刺激公雞,當然公雞也不可能天天吃蜈蚣,而且公雞性情大變,其實也是個例,並不是所有的公雞在吃了蜈蚣之後,就會如此。
而其不僅僅是公雞,其實禽類的動物對於蜈蚣這樣的昆蟲來說,本身就是天敵,所以像母雞、鴨子和大鵝這些動物吃蜈蚣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事情,而且個例也會有像公雞的這種情況出現,但是大部分基本上不會有任何的影響。
總而言之,公雞對於蜈蚣來說,本身就是天敵的存在,在公雞面前,蜈蚣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還手之力,蜈蚣毒液對於公雞根本沒有太大的影響,即使是在吃掉蜈蚣之後,公雞變得暴躁,也不是因為中毒,而是蜈蚣刺激了公雞體內的激素,導致了激素失去平衡,讓公雞在短時間之內變得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