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人類生存空間3萬年,人類是怎麼讓自己住得越來越好

2020-12-08 九居所

話說,人類祖先第一次使用智慧的時候,只是想打磨打磨工具、取取暖,精進一下武器更好地對付自然,

但當智慧的火焰蔓延開來,

人類進化的腳步,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這些進化包括了智力、語言能力、協作能力、建築技術等...

在一系列生存作戰中,生存空間的變化也將拉開序幕...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人類生存空間3萬年來發生的變化。

PAINTED CAVE 巖繪洞穴

舒適性 20分

公元前25000年,古人類棲居在洞穴裡,

時時需警惕猛獸和敵人的入侵,好在希望之火已經被發明,人類終於能吃到熟肉和安穩地度過黑夜了。

值得驚喜的是,洞穴內出現了人類第一批藝術家,他們開始在洞穴裡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思。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洞窟裡的野牛壁畫

MAMMOTH BONE HUT 猛獁骨帳篷

舒適性 30分

公元前16000年,世界處於極為嚴寒的冰河時代,不少大型動物在這個時期滅絕。為了躲避嚴寒,古人類圍獵猛獁象,用它的骨架做屋脊,皮做屋頂,還在屋裡烤它的肉吃。

看來猛獁象為人類的發展作出了許多犧牲...

HIDE TENT 獸皮帳篷

舒適性 30分

公元前11000年,人類發現用恰當的方式排列樹枝,也能搭建出牢固的帳篷。

MUD-BRICK 泥磚房

舒適性 40分

公元前8000年,人類受夠了居無定所,希望找到一處安全又肥美的土地定居下來。

這個時期,最典型的代表是兩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那裡是古代四大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巴比倫所在,出現了高度發達的文明。

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發展最早的地區,發明了第一種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個城市,編制了第一種法律,發明了第一個制陶器的陶輪,制定了第一個七天的周期,第一個闡述了上帝以七天創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話。

冬暖夏涼的泥磚房見證了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繁榮與衰落。

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了城邦,

公元前2400年被阿卡德王國所滅。

阿卡德王國薩爾貢大帝

STILT-HOUSE 幹欄式

舒適性 40分

中國河姆渡遺址中發現的大量遺蹟就是典型的幹欄式建築。

公元前1200年,在溼潤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很流行遠離地面的幹欄式建築。

DOMUS 多姆斯

舒適性 60分

古羅馬人不僅浪漫,數學也十分優秀,當藝術和數學結合起來——

公元前500年,誕生了漂亮的多姆斯。

多姆斯遺址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Domus在拉丁語裡是「家」的意思,但是也只有貴族才建得起這樣的房子。

INSULA 因休拉

舒適性 60分

這才是普通羅馬人住的地方,

居住空間狹小、擁擠,鄰裡間互不認識,

沒錯,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蝸居」。

TIMBER-FRAME 木骨架

舒適性 70分

公元1世紀,溫馨的森林木屋。

CHATEAU 城堡

舒適性 70分

公元3世紀,歐洲貴族為爭奪土地、糧食、牲畜、人口,城堡越建越大...

有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霍格沃茨亂入

MACHIYA 町屋

舒適性 70分

公元9世紀,日本町屋體現了東方國度的另一種生活方式。

門廊、庭院、榻榻米,想想都覺得很舒適呢。

YURT 蒙古包

舒適性 70分

公元12世紀,豪邁的遊牧民族四處遊牧,需要便於攜帶的蒙古包。

GOTHIC 哥德式

舒適性 70分

公元12世紀,哥德式建築在西歐已經隨處可見。

被燒毀的巴黎聖母院,就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

在大火中倒塌的巴黎聖母院標誌性尖塔

TULOU 土樓

舒適性 70分

公元17世紀,極具中國特色的土樓。

中國式城堡

PUBLIC HOUSING 公共住房

舒適性 70分

20世紀,人類正式踏入鋼筋混泥土時代。

此時的居住環境和我們現在已經很類似了。

3D-PRINTED HOUSE 3D列印房屋

舒適性 ?分

今天,3D列印房屋不再只是一個概念,一家來自美國的3D列印建築公司已經開始賣這種房屋了,這種房屋在24小時內即可完成。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社會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

一位偉大的人這樣說。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居所已不單單是發揮著居住的功能,不論是世界和人類,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再回頭看看公元前25000年的居所和人類的創造力吧,

那一小簇火苗,竟讓人有一點感動。

相關焦點

  • 日本錦鯉長得慢?用這「3種」方法,養得越來越好
    日本錦鯉長得慢?用這三種方法,長得越來越好錦鯉這種魚深受人們的喜歡,它的寓意非常不錯,象徵著一些好運,很多人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買幾隻錦鯉養在家中,不僅有「年年有餘」的意味,而且還有「好運連連」的一層意思在裡面。
  • 100萬年後的人類什麼樣?科學家:或擁有3種「超能力」!
    按照人類的進化速度來看,未來的人類肯定也會邁入一個新層次,科學家也曾經猜測,在未來的100年至200年內,人類文明也能成功到達一級文明,這個時候有很多人也開啟了自己的腦洞,既然人類在200年內的發展是可以預測到的,那麼100萬年後的人類又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人類還能否繼續存在呢?100萬年後的人類是怎樣的?
  • 1萬年後的人類長什麼模樣?科學家公布模擬圖,看完讓人難以置信
    但是審美也是隨著人類的改變而變化,因此我們很難用現在的觀點來描述以前的長相。不過由於科技的發達,科學家們開始預測和模擬人類未來的進化方向。按照人類緩慢的進程,可能在一萬年後人類又進化成一個新的樣子。不知道按照現在人的審美和觀念,能否接受未來人類可能有的變化呢?在未來,人類的大腦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小。
  • 未來10億年地球和人類會發生什麼,未來1萬年!一起去看看!
    對於未來的幾十年,甚至上億年後,我們人類將會有一個怎樣的改變,上億年太長,我們來說說幾十年後的預設吧!人類對於未來都會有許多的期待和期盼,這也是一種動力,用希望推動所有的可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發明。未來10億年地球和人類會發生什麼,之未來1萬年!一起去看看吧!一萬年之後,人類的量子通信早已完成研發,晶片技術當然也是不在話下。量子不僅運用在通信上,還有計算機上等等,可能還有一些新的發明,我們現階段還不曾看到過的。
  • 未來10億年地球和人類會發生什麼,未來1萬年!一起去看看
    對於未來的幾十年,甚至上億年後,我們人類將會有一個怎樣的改變,上億年太長,我們來說說幾十年後的預設吧!人類對於未來都會有許多的期待和期盼,這也是一種動力,用希望推動所有的可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時代發明。未來10億年地球和人類會發生什麼,之未來1萬年!
  • 七萬年後人類增長率是多少!
    所以,人類相對於大自然的很多動物,在身體力量上是沒有什麼優勢的。人類的生存完全依靠智慧,所以人類祖先要面臨很多的生態問題,比如食物短缺,環境的變化帶來的各種疾病等。人類真正出現人口大爆炸是從進入工業革命時代之後才開始的。工業革命的到來,解放了人們的雙手,也帶來了很多其它的變化,比如糧食產量大幅增長,醫療條件和技術越來越好等,尤其是二戰之後,世界歸於和平,科技也帶來了大爆炸,更多的人們擺脫了飢餓和疾病的困擾,人的們的平均壽命也越來越長。
  • 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如果沒糖尿病,人類在1萬年前也許滅絕了
    新仙女木事件所形成的「冰河期」,一般認為持續了大約1300多年的時間,後來,科學家對格林蘭島的冰芯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之後又發現,末次冰期內的這段冰河期,持續的時間僅僅為3年,而開始的時間僅為10年,也就是說在10年之內,全球氣候突然轉冷,冷了3年以後,又突然轉暖。
  • 地球環境持續惡化,留給人類的時間還剩多少?能否「逆天改命」?
    地球作為人類的唯一一個家園,可是人類卻沒有好好對待它,反而是肆意破壞地球環境,縱觀地球的整個演變,人類出現只不過是地球的過客罷了。地球擁有40億年的歷史,人類加上進化的時間僅僅只有百萬年,沒有一個人知道究竟是誰才是真正的地球霸主,可是目前人類作為現任地球霸主,對地球的環境造成了破壞,未來還能否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呢,留給人類的時間還有多少?
  • 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如果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可能已滅絕
    新仙女木事件所形成的「冰河期」,一般認為持續了大約1300多年的時間,後來,科學家對格林蘭島的冰芯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之後又發現,末次冰期內的這段冰河期,持續的時間僅僅為3年,而開始的時間僅為10年,也就是說在10年之內,全球氣候突然轉冷,冷了3年以後,又突然轉暖。
  • 住得越高空氣越好? 專家:不想吸霧霾得住3000層以上
    「住得越高,空氣品質是不是越好」「聽說9~11層是揚灰層,避開這幾層就可以避開霧霾嗎?」「為啥從20層看,霧霾要比地面嚴重?」此輪霧霾襲城,有人調侃、有人焦慮、有人充滿疑問,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從不同高度拍攝了霧霾照片,並邀請省市相關部門專家進行答疑解惑。
  • 10萬年後人類會是什麼模樣?科學家公布模擬圖,看完讓人難以置信
    10萬年後人類會是什麼模樣?科學家公布模擬圖,看完讓人難以置信!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人們也不再是只關注到吃飽穿暖的問題,反倒是更加懂得享受生活,也更加在乎我們的外貌。自小的學習,讓我們有幸了解到我們是怎麼一步步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現在想像一下今天的我們全變成了猿的樣子,你會不會害怕?都說經歷過美好生活的人不願再去接觸心酸無奈的生活,我想我們變成今天這樣美麗的樣子後,也是不願再變成全是長滿毛的猿的,畢竟與今天相比差距實在太大,除非我們從未經歷過。
  • 如果海洋面積和陸地面積顛倒互換,對人類的生存會產生什麼影響?
    可能很多人覺得,陸地面積佔到全球面積的71%之後,對於人類來說那是一個巨大的福利,那個時候,我們就會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房子也就沒有現在這麼值錢了。這不是一個巨大的好處嗎?沒錯,如果地球和海洋的面積真的顛倒過來,那每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可以擴大2.4倍。國土面積擴大了,是否就能夠給人類帶來福利和好處呢?
  • 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若是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可能就滅絕了
    就拿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一項疾病來說,糖尿病是所有人避之不及的一項疾病,我們有時候也會思考,人類為什麼會得糖尿病?但事實上,若是沒糖尿病,1萬年前人類或許就滅絕了,這樣也就不會有今天的這個世界了。二.為了能夠控制住糖尿病,我們最先能做的事情,就是儘可能的避免一切帶有糖分的食物。這對大多數而言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糖分並不只有糖果裡面才有,生活中許許多多吃的食物裡面皆有糖分存在。如果要將這些東西全部避免,那麼我們的生活其實也就失去了非常多的樂趣,畢竟人類向來都是非常注重飲食的,每一頓要吃什麼?要怎麼吃?這些都至關重要。
  • 70萬年前人類起源於何種生物?這70萬年來人類又是如何進化?
    20萬年前,晚期智人出現時,地球上至少還存在著六種其他的人類物種。這些跟我們的祖先智力與能力不相上下的表親,有一些同樣在地球上生存了相當長的時間。例如直立人就存活了200萬年,比現代人類的歷史還長了十倍。
  • 古生物比人類提前8000萬年懂得碳60結構的優勢,並用來裝備自己
    20世紀末,人類首次發現了這種物質,並且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不過,最近生物學家指出:雖然人類在幾十年前才發現這種物質結構,但早在8000萬年前,就有更古老的生物發現並且實際運用這個結構,幫助自己在自然界生存。
  • 如果人類壽命為100萬年,人類的科學技術該有多發達?
    我們總是期盼著活得更久,最好是長生不老,然而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人實現。那,如果不考慮實際,單純從理論上分析,如果人類的壽命能達到100萬年,那人類世界該會是什麼樣子呢?
  • 《易經》勸告你:跟人交談時,少說自己這3件事,運氣會越來越好
    老人們常說人的功德和「一命兩運三風水」,我們不能選擇出生的環境,但後天的運勢可以千方百計改變自己。俗話說得好,博覽群書不及真經一部,這兒的真經指的就是《易經》。自打周易誕生至今,很多人就懷疑周易是迷信,它被懷疑了6500年,可是現在科學研究證實,周易是超科學研究!
  • 「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
    「路通了,新房子住上了,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40歲的李家旭趁著陽光正好,在家門口認真澆灌著一盆盆生長茂盛的盆景植物,「多虧了政府,讓我們住上了新樓房,找到了好工作,現在家裡什麼都不愁了,我也有閒情可以照顧這些花花草草了。」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李家旭說,用「翻天覆地」這四個字都不足以形容。回想起五年前,李家旭的家還在另一座山頭上。
  • 人類Y染色體正逐漸減少,500萬年後男性徹底消失,專家告訴你真相
    人類「Y染色體」正逐漸減少,500萬年後男性徹底消失,專家告訴你真相! 時間的轉軸從未停歇過,人們對於探索未知的事物總是賦有超長的耐心與毅力,對於未來發生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想像。我們學過生物的大概都了解人類是由猿進化而來的。
  • 人類發展的概況
    越高維空間世界的科技與文明越發達,那裡的人生活得越幸福、快樂。而越低維空間世界的人們生活得越辛苦、越艱難、越沒有幸福感。這就是人類在宇宙中存在的差距,而這些差距也是由不同世界的人類自己造成的。比如地球人類,如果不禁錮自己,不斷地向上發展,每個人都知道對這個世界負責任,都為這個世界的發展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而作出應有的貢獻,這個星球就會成為高維空間的世界,而不是像如今這樣變成了一個低頻、低維空間的世界。就是因為地球上的親人們不覺醒、自私自利,不去為人類的發展而努力,地球才變成了低維空間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