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江淮氣旋準時來「報到」了
嗯,江淮氣旋準時來「報到」了 寒意不足,大風卻肆虐。今天上午9時59分,申城拉響大風藍色預警信號,11時33分,升級為大風黃色預警信號。上海市氣象服務中心首席服務官孔春燕表示,今天大風天氣主要受江淮氣旋影響,這個氣旋在上海近海生成,並將進入東海。 江淮氣旋,這名字聽上去似乎「高大上」,其實大家別被它的名號嚇到了,每年它都會準時「報到」。江淮氣旋是形成於長江中下遊流域和淮河流域的鋒面氣旋,是造成江淮流域強降水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迅速發展的江淮氣旋常伴有很強的風,氣旋西部有偏北大風,東部則有強東南風。
-
江淮氣旋在江蘇山東颳起,大量預警發出,還以為是颱風?
這個系統很像個大的颱風,今天我國中東部多地都颳起了旋風,很像颱風登陸,它其實是一個溫帶颱風,叫江淮氣旋 溫帶氣旋和熱帶氣旋其實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的,不過也有相同點,都會伴隨著大風大雨,從數據上看,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多地出現大到暴雨。
-
江淮氣旋即將帶來大風和暴雨 請大家提前做好準備
江蘇省氣象臺昨天發布了大風警報,受江淮氣旋東移影響,預計今天和明天,本省大部分地區將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累積雨量:全省大部分地區30~50毫米,其中沿江和江淮之間部分地區,雨量可達70~100毫米,並可能伴有強雷電、短時強降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今天白天,全省的風力逐漸增強到5-6級陣風7級。
-
巨型氣旋形成,山東江蘇風雷雨雪雹齊發!南北方冰火兩重天!
今天上午,從衛星雲圖上看,一個大型的氣旋風暴正在我國江蘇北部沿海一帶形成,它就是今天天氣舞臺的主角之一——江淮氣旋,是冷暖氣流激烈纏鬥形成的。在江淮氣旋激烈的冷暖氣流對撞下,今天中午,從河南安徽到江蘇山東一線出現了明顯回波,回波越強意味著對流發展越激烈,在這些地方普遍經歷了短時強降雨、大風和雷暴,而在南方地區的另一團降雨雲系則更激烈,江西廣東多地除了雷暴大風暴雨外,還遭遇了短時冰雹的襲擊。
-
低壓(氣旋)
低壓又稱低氣壓、氣旋,低壓是指同一水平面上氣壓比周圍地區低的大氣渦旋。因此在低層,四周的空氣向中心輻合,形成了低壓中心附近空氣的上升運動。 由於低壓區域內有上升氣流,水汽上升冷卻,成雲致雨,所以其天氣通常較壞。如果低壓中有鋒面,則天氣更惡劣,其時的低壓更確切地應該稱為鋒面氣旋或溫帶氣旋。影響我國的溫帶氣旋主要有以下幾種: 江淮氣旋 在淮河流域和長江中下遊一帶形成並發展的鋒面氣旋,春季最為多見。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氣旋和反氣旋
而 110°E以西、40°N以南,由於青藏高原的存在,大部分地區並無氣旋發生。這是因為當對流層中下層西風經過青藏高原時,分為兩支,北支在40°N以北甘肅一帶形成高壓或貝加爾湖高壓脊。南支西風經高原南側形成孟加拉灣低槽,槽前西南氣流向北侵襲我國。兩支氣流在110°E以東匯合,四川盆地成為高原東側的「死水區」,故這一帶沒有地面氣旋生成。
-
氣旋類
氣旋:氣旋又低氣壓。佔有三度空間的、在同一高度(等壓面)上,具有閉合等壓(高)線,中心氣壓(高度)低於周圍的大型渦旋。在北半球,空氣作逆時針旋轉;在南半球其旋轉方向則相反反氣旋:反氣旋又稱高氣壓。氣旋和反氣旋是一個系統的兩個方面。江淮氣旋:是指出現在江淮地區的氣旋。東北氣旋:又稱東北低壓。活動於我國東北地區的氣旋。
-
春季影響江淮地區的鋒面天氣系統有哪些?
春季影響江淮地區的鋒面天氣系統有哪些?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問答答:先界定江淮地區、春季。江淮地區指長江、淮河的中下遊地區,大致位於25°~35°N,也稱江淮流域。春季指天文學意義上的春季,既公曆3、4、5月。春季影響江淮地區的鋒面天氣系統包括冷鋒、暖鋒、準靜止鋒三個方面。
-
天氣系統中有「鋒面氣旋」系統,為什麼沒有「鋒面反氣旋」系統?
最典型的冷鋒天氣,就是我國冬季的寒潮,來自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冷空氣快速南下而形成。我國春季形成的春雨,通常就是有暖空氣北上而形成的暖鋒天氣。在天氣系統中還有一類情況就是冷暖氣團勢力相當,從而相互拉鋸,使得鋒面始終在某一區域擺動,長時間停留,稱為「準靜止鋒」,最典型的準靜止鋒就是我國夏季江淮地區的梅雨,常會形成一個月左右的連續陰雨天氣。
-
極富變化的「江淮準靜止鋒」,決定了我國夏季氣候的基本狀況
江淮準靜止鋒降水的類型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和氣旋雨。鋒面雨是指冷暖氣團相遇,由於冷暖氣團物理性狀不同而產生鋒面,使得暖空氣沿鋒面抬升,冷卻凝結形成降水。從天氣系統的角度來說,形成鋒面雨的主要是鋒面系統,包括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三類。
-
生活地理:江淮梅雨的地理成因、分布與詩意
梅雨的形成原因在中國,梅雨多出現在江淮地區的夏季,和夏季風的活動有關。我國東部地區為世界上典型的季風氣候區,分布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受冬夏季風交替控制,雨熱同期、冷熱較為分明的氣候特徵十分顯著。
-
新領域研究南海熱帶氣旋形成機制
中國氣象報記者吳越報導 6月19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研究所了解到,由該所副研究員袁金南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低緯度中層渦旋誘發南海熱帶氣旋形成的機制研究」已於日前完成結題。
-
颱風君,溫帶氣旋可以和你攀個親戚不?
提到氣旋我們腦海中最先想起的可能是熱帶氣旋——颱風颱風是熱帶氣旋的一種熱帶氣旋是「溫帶低氣壓」或「鋒面氣旋」,是活躍在溫帶中高緯度地區的一種近似橢圓形的斜壓性氣旋。從尺度上來看,我的尺度一般較熱帶氣旋大,直徑從幾百公裡到3000公裡不等,平均直徑為1000公裡。氣旋的命名方式之一就是根據氣旋形成和活動的主要地理區域進行命名。根據發源地不同,溫帶氣旋分為蒙古氣旋、江淮氣旋和東海氣旋等。
-
地理熱點 | 從西歐風暴西婭拉看溫帶氣旋
4、形成原因: (1)獨自生存:一些溫帶氣旋由鋒面上的一個波動發展而成。在鋒面上因某些原因而形成波動,並在波動頂點附近出現一條:閉合等壓線,此後逐漸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氣旋。 寒帶性溫帶氣旋指在中高緯度地區,由極地冷氣團南下衝擊西風帶而形成的底層溫帶氣旋氣旋,該類型的溫帶氣旋一般先出現底層結構而後發展為高層,屬於三種類型中比較常見的。一般寒帶性溫帶氣旋維持時間較長,同時強度較強,冷平流較強,常帶來大風降溫過程。
-
【專題複習】降水的形成條件、四種主要的降水類型及影響因素
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但主要條件是三個:充足的水汽供應、氣流上升達到過飽和狀態、足夠的凝結核。 四種降水成因類型 地形雨如不與對流雨或氣旋雨結合,雨勢一般不會很強。 一般說來,山區的降水量往往多於鄰近的平原地區,迎風坡的降水量多於背風坡。 02鋒面雨 概念與分布
-
科學家揭曉木星極地幾何形狀氣旋風暴形成之謎
多年以來,木星兩極周圍存在規則幾何形狀的巨大氣旋,科學家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這些巨大氣旋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對於科學家而言,這些氣旋簇如何保持穩定仍是一個謎團,在地球上,氣旋向極地漂移,但在陸地和冷水上空逐漸消散。相比之下,木星既沒有陸地也沒有海洋,這就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氣旋沒有簡單地漂移至兩極並發生合併?(例如:土星每個極地各有一個氣旋。)
-
科學家揭曉木星極地幾何形狀氣旋風暴形成之謎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9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多年以來,木星兩極周圍存在規則幾何形狀的巨大氣旋,科學家對此感到迷惑不解,目前最新研究揭曉了這些巨大氣旋最初是如何形成的。2016年,美國宇航局「朱諾號」探測器進入木星軌道之後,發現巨大氣旋在木星兩極以幾何形狀排列,在該行星北極,8個漩渦環繞著一個中心漩渦,而在南極存在6個漩渦。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這些氣候分布區由於夏季季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通常容易誘發洪澇災害,比如今年夏季我國南方的江淮地區,由於東南季風帶來了多於往年的降水量,從而造成了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今年北大西洋海域颶風偏多另一方面,夏季季節由於氣溫較高,又是熱帶氣旋容易生成的季節,從而也就容易形成「颱風」或「颶風
-
目前來看,今年北大西洋海域的「熱帶氣旋」活動明顯強於北太平洋
這些氣候分布區由於夏季季節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通常容易誘發洪澇災害,比如今年夏季我國南方的江淮地區,由於東南季風帶來了多於往年的降水量,從而造成了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和淮河流域的洪澇災害。今年北大西洋海域颶風偏多另一方面,夏季季節由於氣溫較高,又是熱帶氣旋容易生成的季節,從而也就容易形成「颱風」或「
-
專家講解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形成的條件主要有兩個:一是比較高的海洋溫度;二是充沛的水汽。據統計,颱風常常產生在洋面溫度超過26-27℃以上的地區。在溫度高的海域內,正好碰上了大氣裡發生一些擾動,大量空氣開始往上升,這時上升海域的外圍空氣就源源不絕地流入上升區。又因地球轉動的關係,使流入的空氣像車輪那樣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