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薄膜的特性原理及分類

2020-11-25 中國觸控螢幕網

作者: Multitouch     時間:2014-05-05     源於:中國觸控螢幕網    總點擊:

【導讀】:光學薄膜是改變光學零件表面特徵而鍍在光學零件表面上的一層或多層膜。可以是金屬膜、介質膜或這兩類膜的組合。光學薄膜是各種先進光電技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改善系統性能,而且是滿足設計目標的必要手段,光學薄膜的應用領域設及光學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雷射系

   隨著科技技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當今人類已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和信息社會。並且伴隨「中國製造」的發展,光學製造在中國大陸的土地上方興未艾,發展迅猛異常。中國光學製造已經開始在國際經濟舞臺上有了重要的地位,中國的光學玻璃產量和光學零件產量已近名列第一。光學薄膜是改變光學零件表面特徵而鍍在光學零件表面上的一層或多層膜。可以是金屬膜、介質膜或這兩類膜的組合。光學薄膜是各種先進光電技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僅能改善系統性能,而且是滿足設計目標的必要手段,光學薄膜的應用領域設及光學系統的各個方面,包括雷射系統,光通信,光顯示,光儲存等,主要的光學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減反射膜、偏振膜、幹涉濾光片和分光鏡等等。它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獲得了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日益重視。

  目前,光學鍍膜材料常用品種已達60餘種,而且其品種、應用功能還在不斷被開發。近年來以發展到了金屬膜系,當金、銀、銅和鋁的厚度為7~20um時,其對可見光的透射率為50%,而紅外光透射率小於10%,這種薄膜已成功地應用於阿波羅宇宙飛船的面板,用於透過部分可見光,而反射幾乎全部的紅外光以進行熱控制。以下本文主要介紹光學薄膜的特性原理及分類。

  一、光學薄膜的定義

  由薄的分層介質構成的,通過界面傳播光束一類光學介質材料,光學薄膜的應用始於20 世紀30年代,光學薄膜已經廣泛用於光學和光電子技術領域,製造各種光學儀器。製備條要求件高而精。

  光學薄膜的定義是:涉及光在傳播路徑過程中,附著在光學器件表面的厚度薄而均勻的介質膜層,通過分層介質膜層時的反射、透(折)射和偏振等特性,以達到我們想要的在某一或是多個波段範圍內的光的全部透過或光的全部反射或偏振分離等各特殊形態的光。

  光學薄膜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精密及光學設備、顯示器設備到日常生活中的光學薄膜應用;比方說,平時戴的眼鏡、數位相機、各式家電用品,或者是鈔票上的防偽技術,皆能被稱之為光學薄膜技術應用之延伸。倘若沒有光學薄膜技術作為發展基礎,近代光電、通訊或是鐳射技術將無法有所進展,這也顯示出光學薄膜技術研究發展的 重要性。

  光學薄膜係指在光學元件或獨立基板上,制鍍上或塗布一層或多層介電質膜或金屬膜或這兩類膜的組合,以改變光波之傳遞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變。故經由適當設計可以調變不同波段元件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一般來說,光學薄膜的生產方式主要分為幹法和溼法的生產工藝。所謂的乾式就是沒有液體出現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例如真空蒸鍍是在一真空環境中,以電能加熱固體原物料,經升華成氣體後附著在一個固體基材的表面上,完成塗布加工。日常生活中所看到裝飾用的金色、銀色或具金屬質感的包裝膜,就是以乾式塗布方式製造的產品。但是在實際量產的考慮下,乾式塗布運用的範圍小於溼式塗布。溼式塗布一般的做法是把具有各種功能的成分混合成液態塗料,以不同的加工方式塗布在基材上,然後使液態塗料乾燥固化做成產品。

  二、薄膜幹涉原理

  1、光的波動性

  19世紀60年代,美國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展了電磁理論,指出光是一種電磁波,使波動說發展到了相當完美的地步。

  由光的波粒二象性可知,光同無線電波、X射線、?射線一樣都是電磁波,只是它們的頻率不同。電磁波的波長λ、頻率u和傳播速率V三者之間的關係為:

  V=λu

  由於各種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德傳播速度相等,所以頻率不同的電磁波,它們的波長也就不同。頻率高的波長短,頻率低的波長長。為了便於比較,可以按照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 射線等的波長(或頻率)的大小,把它們依次排成一個譜,這個譜叫電磁波譜。

  在電磁波譜中,波長最長的是無線電波,無線電波又因波長的不同而分為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其次是紅外線、可見光和紫外線,這三部分合稱光輻射。在所有的電磁波中,只有可見光可以被人眼所看到。可見光的波長約在0.76微米到0.40微米之間,僅佔電磁波譜中很小的一部分。再次是X射線。波長最短的電磁波是y射線。

  光既然是一種電磁波,所以在傳播過程中,應該變現出所具有的特徵-----幹涉、衍射、偏振等現象。

  2、薄膜幹涉

  薄膜可以是透明固體、液體或由兩塊玻璃所夾的氣體薄層。入射光經薄膜上表面反射後得第一束光,折射光經薄膜下表面反射,又經上表面折射後得第二束光,這兩束光在薄膜的同側,由同一入射振動分出,是相干光,屬分振幅幹涉。若光源為擴展光源(面光源),則只能在兩相干光束的特定重疊區才能觀察到幹涉,故屬定域幹涉。對兩表面互相平行的平面薄膜,幹涉條紋定域在無窮遠,通常藉助於會聚透鏡在其像方焦面內觀察;對楔形薄膜,幹涉條紋定域在薄膜附近。

  實驗和理論都證明,只有兩列光波具有一定關係時,才能產生幹涉條紋,這些關係稱為相干條件。薄膜的想幹條件包括三點: 兩束光波的頻率相同; 束光波的震動方向相同; 兩束光波的相位差保持恆定。

  薄膜幹涉兩相干光的光程差公式為:

  Δ=ntcos(α) ± λ/2

  式中n為薄膜的折射率;t為入射點的薄膜厚度;α為薄膜內的折射角;λ/2是由於兩束相干光在性質不同的兩個界面(一個是光疏介質到光密介質,另一個是光密介質到光疏介質)上反射而引起的附加光程差。薄膜幹涉原理廣泛應用於光學表面的檢驗、微小的角度或線度的精密測量、減反射膜和幹涉濾光片的製備等。

  光是由光源中原子或分子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輻射出來的,每個原子或分子每一次發出的光波,只有短短的一列,持續時間約為10億秒對於兩個獨立的光源來說,產生幹涉的三 個條件,特別市相位相同或相位差恆定不變這個條件,很不容易滿足,所以兩個獨立的一般光源是不能構成相干光源的。不僅如此,即使是同一個光源上不同部分發出的光,由於它們是不同的原子或分子所發出的,一般也不會幹涉。

  3、光學薄膜特點分類

  主要的光學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減反射膜、偏振膜、幹涉濾光片和分光鏡等等,它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得到廣泛的應用,獲得了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日益重視。例如採用減反射膜後可使複雜的光學鏡頭的光通量損失成十倍的減小;採用高反射膜比的反射鏡可使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成倍提高;利用光學薄膜可提高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

  最簡單的光學薄膜模型是表面光滑、各向同性的均勻介質膜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光的幹涉理論來研究光學薄膜的光學性質。當一束單色光平面波入射到光學薄膜上時,在它的兩個表面上發生多次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有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給出,反射光合折射光的振幅大小則有菲涅爾公式確定。

  光學薄膜根據其用途分類、特性與應用可分為:反射膜、增透膜/減反射膜、濾光片、偏光片/偏光膜、補償膜/相位差板、配向膜、擴散膜/片、增亮膜/稜鏡片/聚光片、遮光膜/黑白膠等。相關衍生的種類有光學級保護膜、窗膜等。

  光學薄膜的特點是:表面光滑,膜層之間的界面呈幾何分割;膜層的折射率在界面上可以發生躍變,但在膜層內是連續的;可以是透明介質,也可以是吸收介質;可以是法向均勻的,也可以是法向不均勻的。實際應用的薄膜要比理想薄膜複雜得多。這是因為:製備時,薄膜的光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偏離大塊材料,起表面和界面是粗糙的,從而導致光束的漫反射;膜層之間的相互滲透形成擴散界面;由於膜層的生長、結構、應力等原因,形成了薄膜的各種向異性;膜層具有複雜的時間效應。

  反射膜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金屬反射膜,一類是全電介質反射膜。此外,還有將兩者結合的金屬電介質反射膜,功能是增加光學表面的反射率。

  一般金屬都具有較大的消光係數。當光束由空氣入射到金屬表面時,進入金屬內的光振幅迅速衰減,使得進入金屬內部的光能相應減少,而反射光能增加。消光係數越大,光振幅衰減越迅速,進入金屬內部的光能越少,反射率越高。人們總是選擇消光係數較大,光學性質較穩定的金屬作為金屬膜材料。在紫外區常用的金屬薄材料是鋁,在可見光區常用鋁和銀,在紅外區常用金、銀和銅,此外,鉻和鉑也常作一些特種薄膜的膜料。由於鋁、銀、銅等材料在空氣中很容易氧化而降低性能,所以必須用電介質膜加以保護。常用的保護膜材料有一氧化矽、氟化鎂、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等。

  金屬反射膜的優點是製備工藝簡單,工作的波長範圍寬;缺點是光損大,反射率不可能很高。為了使金屬反射膜的反射率進一步提高,可以在膜的外側加鍍幾層一定厚度的電介質層,組成金屬電介質反射膜。需要指出的是,金屬電介質射膜增加了某一波長(或者某一波區)的反射率,卻破壞了金屬膜中性反射的特點。

相關焦點

  • 光學薄膜的作用及特性原理分類
    廣而告知光學薄膜前沿(上海隆戶新材料科技公司)歡迎向我們索取AR玻璃樣品我們將參與由光學薄膜前沿整理而成,如有任何疑問,請及時與我聯繫修改或刪除!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於光學薄膜前沿!     本文部分數據、圖表或其他內容來源於網絡或其他公開資料,版權歸屬 原作者、原出處所有。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的 一切後果將由您自己承擔。註:文章信息僅為提供讀者參考和分享交流而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光學薄膜分類及應用
    ,或者是鈔票上的防偽技術,皆能被稱之為光學薄膜技術應用之延伸。倘若沒有光學薄膜技術作為發展基礎,近代光電、通訊或是鐳射技術將無法有所進展,這也顯示出光學薄膜技術研究發展的重要性。  光學薄膜係指在光學元件或獨立基板上,制鍍上或塗布一層或多層介電質膜或金屬膜或這兩類膜的組合,以改變光波之傳遞特性,包括光的透射、反射、吸收、散射、偏振及相位改變。故經由適當設計可以調變不同波段元件表面之穿透率及反射率,亦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
  • 光學薄膜的分類
    不同的物質對光有不同的反射、吸收、透射性能,光學薄膜就是利用材料對光的這種性能,並根據實際需要製造的。  傳統光學薄膜就是利用材料的這種特性,對光線產生特異性行為。傳統光學薄膜有反射膜、增透膜、濾光膜、納米光學薄膜、偏振膜、分光膜、和位相膜等。
  • 光學薄膜的應用領域及分類
    光學薄膜的應用領域及分類  光學薄膜是利用薄膜對光的作用而工作的一種功能薄膜,光學薄膜在改變光強方面可以實現分光透射、分光反射
  • 光學薄膜及其發展現狀
    李金麗 劉全校 許文才 (北京印刷學院印刷包裝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摘要:介紹了傳統光學薄膜的原理,並對反光膜、增透膜、納米光學薄膜等傳統光學薄膜的研究現狀及應用情況,以及幾種新型光學薄膜如高強度雷射器、金剛石及類金剛石膜、軟X射線多層膜、光電通信用光學薄膜的研究現狀及應 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後對光學薄膜的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 TFT-LCD液晶屏光學薄膜研究與應用
    一、光學薄膜簡介  1、光學薄膜的定義  光學薄膜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精密及光學設備、顯示器設備到日常生活中的光學薄膜應用;比方說,平時戴的眼鏡、數位相機、各式家電用品,或者是鈔票上的防偽技術,皆能被稱之為光學薄膜技術應用之延伸
  • 光學薄膜
    短波通濾光片短波通濾色片,具有使短波通過、長波截至的特性,是光學系統普遍使用的一種薄膜。在雷射系統中使用時,要求薄膜不僅具有良好的光譜特性,而且具有較高的抗雷射損傷特性;但由於製備高閾值薄膜的材料通常具有折射率非均質性,會導致半波孔,從而會影響並降低濾色片的特性。本所針對摺射率非均質性薄膜,提出了可以直接抑制半波孔的倍頻分離薄膜。
  • 多彩類金剛石薄膜,助力快速分類
    表1 純金剛石與非摻雜DLC特性比較我們發現,在很多方面DLC有著和金剛石相近的性能,這也正是DLC名字——像金剛石一樣的碳——由來的主要原因。當前,DLC薄膜,由於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良好的化學穩定性、生物相容性、獨特的光學特性,已廣泛應用於精密儀器、汽車電子、醫療器材、國防工業等重要領域(圖1)。
  • 什麼是光學薄膜?
    隨著近代信息光學、光電子技術及光子技術的發展,對光學薄膜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及高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發展出一系列新型光學薄膜及其製備技術。這些技術用於光學薄膜的製備,不僅大大拓寬了光學薄膜可以利用的材料範圍,而且極大地改進了光學薄膜的性能和功能。
  • 薄膜電容器(Film Capacitor)的分類及特性詳解(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26727.htm薄膜電容器結構及分類薄膜電容器是以金屬箔當電極,將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笨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從兩端重疊後,卷繞成圓筒狀的構造之電容器。
  • 光學薄膜應用及實例
    光學薄膜是利用薄膜對光的作用而工作的一種功能薄膜,光學薄膜在改變光強方面可以實現分光透射、分光反射、分光吸收以及光的減反、增反、分束、高通、低通
  • 鍍膜工藝: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
    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常規鍍膜工藝要求升高基底溫度;而較先進的技術,如離子輔助沉積(IAD)可在室溫下進行。IAD工藝不但生產比常規鍍膜工藝具有更好物理特性的薄膜,而且可以應用於塑料製成的基底。
  • 光學薄膜,你真的了解嗎?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在光學系統中,幾乎所有的光學零件都需要使用光學薄膜改變其透射或反射特性。
  • 光學薄膜的研究新進展及應用
    隨著近代信息光學、光電子技術及光子技術的發展,對光學薄膜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及高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發展出一系列新型光學薄膜及其製備技術。這些技術用於光學薄膜的製備,不僅大大拓寬了光學薄膜可以利用的材料範圍,而且極大地改進了光學薄膜的性能和功能。
  • 光學薄膜的製造技術
    光學薄膜可以採用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化學液相沉積(CLD)三種技術來製備.1、物理氣相沉積(PVD)PVD需要使用真空鍍膜機,製造成本高,但膜層厚度可以精確控制,膜層強度好,目前已被廣泛採用.在PVD法中,根據膜料氣化方式的不同,又分為熱蒸發、濺射、離子鍍及離子輔助鍍技術.其中,光學薄膜主要採用熱蒸發及離子輔助鍍技術製造,濺射及離子鍍技術用於光學薄膜製造的工藝是近幾年才開始的.
  • 什麼是光學鍍膜?光學鍍膜可以達到什麼光學效果?總結
    光學鍍膜由薄的分層介質構成的,通過界面傳播光束的一類光學介質材料.光學薄膜的應用始於20世紀30年代.現代,光學薄膜已廣泛用於光學和光電子技術領域,製造各種光學儀器.主要的光學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減反射膜、偏振膜、幹涉濾光片和分光鏡等等.它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獲得了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日益重視.例如採用減反射膜後可使複雜的光學鏡頭的光通量損失成十倍地減小,採用高反射比的反射鏡可使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成倍提高,利用光學薄膜可提高矽光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
  • TC-08溫度記錄儀在光學薄膜雷射量熱吸收測試的應用
    測量光學薄膜對強雷射的熱吸收情況對於光學薄膜的性能研究具有重大意義,而TC-08是一款可靠靈活的溫度記錄儀。本文介紹了利用TC-08溫度記錄儀「接觸式」地測試光學薄膜雷射量熱吸收的測試,大大地擴展了TC-08在光電行業的應用。
  • 美開發出首款光學晶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模型
    光柵結構設計提高效能15% 開麥林教授研製的薄膜太陽能電池只有5個微米厚,他們的設計原理是,在新電池的背面鍍上反射效率極高的物質,而在正面塗上一層沒有反射功能的塗層,這樣電池就能吸收更多的紅色光線及紅外線,並將這些光線轉換成電能。通過如此改造設計的薄膜太陽能電池比目前商用薄膜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了15%。
  • 【光學薄膜微觀結構科普篇系列一】
    關鍵詞:薄膜微觀結構 ,薄膜性能,光學薄膜前沿,薄膜工程
  • 硫化亞鉑表面態輔助載流子複合及其光學非線性特性研究獲進展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微納光電子功能材料實驗室研究員王俊團隊在二維非層狀半導體硫化亞鉑(PtS)超快載流子動力學特性和光學非線性特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揭示了PtS在光電子器件設計和應用方面的潛力。論文於10月29日在線發表於ACS Nano(DOI: 10.1021/acsnano.9b06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