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光學鍍膜?光學鍍膜可以達到什麼光學效果?總結

2021-01-19 北京中諾新材

光學鍍膜由薄的分層介質構成的,通過界面傳播光束的一類光學介質材料.光學薄膜的應用始於20世紀30年代.現代,光學薄膜已廣泛用於光學和光電子技術領域,製造各種光學儀器.

主要的光學薄膜器件包括反射膜、減反射膜、偏振膜、幹涉濾光片和分光鏡等等.它們在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獲得了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日益重視.例如採用減反射膜後可使複雜的光學鏡頭的光通量損失成十倍地減小,採用高反射比的反射鏡可使雷射器的輸出功率成倍提高,利用光學薄膜可提高矽光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

一、結構

最簡單的光學薄膜模型是表面光滑、各向同性的均勻介質薄層.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光的幹涉理論來研究光學薄膜的光學性質.當一束單色平面波入射到光學薄膜上時,在它的兩個表面上發生多次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方向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給出,反射光和折射光的振幅大小則由菲涅耳公式確定(見光在分界面上的折射和反射).

二、特點

光學薄膜的特點是:表面光滑,膜層之間的界面呈幾何分割,膜層的折射率在界面上可以發生躍變,但在膜層內是連續的,可以是透明介質,也可以是光學薄膜吸收介質:可以是法向均勻的,也可以是法向不均勻的,實際應用的薄膜要比理想薄膜複雜得多,這是因為,製備時,薄膜的光學性質和物理性質偏離大塊材料,其表面和界面是粗糙的,從而導致光束的漫散射,膜層之間的相互滲透形成擴散界面,由於膜層的生長、結構、應力等原因,形成了薄膜的各向異性,膜層具有複雜的時間效應.

三、濾光片簡介:

用來選取所需輻射波段的光學器件,濾光片的一個共性,就是沒有任何濾光片能讓天體的成像變得更明亮,因為所有的濾光片都會吸收某些波長,從而使物體變得更暗.

濾光片原理:

濾光片是塑料或玻璃片再加入特種染料做成的,紅色濾光片只能讓紅光通過,如此類推,玻璃片的透射率原本與空氣差不多,所有色光都可以通過,所以是透明的,但是染了染料後,分子結構變化,折射率也發生變化,對某些色光的通過就有變化了,比如一束白光通過藍色濾光片,射出的是一束藍光,而綠光、紅光極少,大多數被濾光片吸收了.

濾光片特點:

其主要特點是尺寸可做得相當大,薄膜濾光片,一般透過的波長較長,多用做紅外濾光片,後者是在一定片基,用真空鍍膜法交替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高折射率或低折射率的金屬-介質-金屬膜,或全介質膜,構成一種低級次的﹑多級串聯實心法布裡-珀羅幹涉儀,膜層的材料﹑厚度和串聯方式的選擇,由所需要的中心波長和透射帶寬λ確定.

濾光片產品主要按光譜波段、光譜特性、膜層材料、應用特點等方式分類.

光譜波段:紫外濾光片、可見濾光片、紅外濾光片光譜特性:帶通濾光片、截止濾光片、分光濾光片、中性密度濾光片、反射濾光片膜層材料:軟膜濾光片、硬膜濾光片

硬膜濾光片:不僅指薄膜硬度方面,更重要的是它的雷射損傷閾值,所以它廣泛應用於雷射系統當中,面軟膜濾光片則主要用於生化分析儀當中帶通型: 選定波段的光通過,通帶以外的光截止,其光學指標主要是中心波長(CWL),半帶寬(FWHM),分為窄帶和寬帶,比如窄帶濾光片短波通型(又叫低波通):短於選定波長的光通過,長於該波長的光截止, 比如紅外截止濾光片長波通型(又叫高波通):長於選定波長的光通過,短於該波長的光截止,比如紅外透過濾光片四、IR-CUT

雙濾光片的使用可以有效解決雙峰濾光片產生問題,IR-CUT雙濾光片由一個紅外截止濾光片和一個全光譜光學玻璃構成,當白天的光線充分時紅外截止濾光片工作,CCD還原出真實彩色,當夜間光線不足時,紅外截止濾光片自動移開,全光譜光學玻璃開始工作,使CCD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線,從而大大提高了低照性能,IR CUT雙濾光片專為CCD攝影機修正偏色、失焦的問題,促使擷取影像畫面不失焦、不偏色,紅外夜視更通透,解決紅外一體機,日夜圖像偏色影響,能夠過濾強光讓畫面色彩純美更柔和、達到人眼視覺色彩一致.

普通日夜型攝像機使用能透過一定比例紅外光線的雙峰濾片,其優點是成本低廉,但由於自然光線中含有較多的紅外成分,當其進入CCD後會干擾色彩還原,比如綠色植物變得灰白,紅色衣服變成灰綠色等等(有陽光室外環境尤其明顯).在夜間由於雙峰濾光片的過濾作用,使CCD不能充分利用所有光線,其低照性能難以令人滿意.

五、濾光片術語

入射角度:入射光線和濾光片表面法線之間的夾角.當光線正入射時,入射角為0°.

光譜特性:濾光片光譜參數(透過率T,反射率R,光密度OD,位相,偏振狀態s,p等相對于波長變化的特性).

中心波長:帶通濾光片的中心稱為中心波長(CWL).通帶寬度用最大透過率一半處的寬度表示(FWHM),通常稱為半寬.

有效孔徑:光學系統中有效利用的物理區域.通常於濾光片的外觀尺寸相似,同心,尺寸略小些.

截止位置/前-後:cut-on對應光譜特性從衰減到透過的50%點,cut-off對應光譜特性從透過到衰減的50%點.有時也可定義為峰值透過率的5%或者10%點.

公差Tolerance:任何產品都有製造公差.以帶通濾光片為例,中心波長要有公差,半寬要有公差,因此定購產品時一定要標明公差範圍.濾光片實際使用過程中並非公差越小越好,公差越小,製造難度越大,成本越高,用戶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提出合理公差範圍.

相關焦點

  • 關於光學鍍膜_你知道多少?
    光學鍍膜是在光學幹涉原理,在可見光和紅外線波段範圍內,使反射率在78-98%之間,以達到透光率,光學鍍膜技術一直是光學領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基礎技術。  世界領先的數位相機廠家用「超級光譜鍍膜」技術解決了色差的問題。因為有些種類的玻璃,特別是具備高反射率性質的玻璃,由於其含有的某些成分會導致這種玻璃對藍光的吸收率略高,因此成像顯出黃色。
  • 光學鍍膜應用領域拓寬 稀有金屬為生活添彩
    文章來源: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  隨著鍍膜技術的不斷推廣,光學鍍膜技術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 用於不同領域的光學鍍膜材料絕大部分屬於儲量非常小的稀有金屬。這些稀有金屬和稀土在工業領域的用量很少,但不可或缺,被稱為「工業維生素」,這些具有優異物理特性的金屬將隨著我們生活水平提高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精彩。
  • 光學鍍膜原料成為投資標的 稀有金屬為生活添彩
    光學鍍膜材料的原材料,絕大部分屬於儲量非常小的稀有金屬。這些稀有金屬隨著科技的發展,其需求長期看漲,隨著這些原材料在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上市,其金融屬性逐漸被社會大眾認可,並成為投資標的。隨著鍍膜技術的不斷推廣,光學鍍膜技術的應用領域也在不斷拓寬,這些具有優異物理特性的金屬將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精彩。
  • 鍍膜工藝: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
    光學薄膜在高真空度的鍍膜腔中實現。常規鍍膜工藝要求升高基底溫度;而較先進的技術,如離子輔助沉積(IAD)可在室溫下進行。IAD工藝不但生產比常規鍍膜工藝具有更好物理特性的薄膜,而且可以應用於塑料製成的基底。
  • 什麼是光學薄膜?
    隨著近代信息光學、光電子技術及光子技術的發展,對光學薄膜產品的長壽命、高可靠性及高強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從而發展出一系列新型光學薄膜及其製備技術。這些技術用於光學薄膜的製備,不僅大大拓寬了光學薄膜可以利用的材料範圍,而且極大地改進了光學薄膜的性能和功能。
  • 藍菲光學 (Labsphere) 漫反射材料和鍍膜提高了醫療成像性能
    上海4月14日電 /新華美通/ -- 藍菲光學 (Labsphere) 的 Spectralon(R) 和 Spectraflect(R) 的反射率高達96%-98% ,為醫療成像設備中的光採集管和導光管提供了較高效率的均勻光整合性能。
  • 光學薄膜的分類
    1、反射膜  反射膜又叫增反膜,當兩列波的相位差正好是波長的整數倍時,兩列波是相互加強的,所以薄膜起到增反的效果,這就要求薄膜的厚度正好是所需要增反的光線的半個波長整數倍。常用鍍多層薄膜的方法來增加反射效果以彌補單層膜發射效果不佳的缺點。
  • 應用於光學鏡片鍍膜清洗設備的夾玻璃開槽傳動皮帶!
    光學鏡片一般為玻璃或者樹脂等材質,不管是哪一種材質,都要根據實際生產需要,對其表面鍍上一層增透膜、增反膜、增強膜等特殊用途的膜層~而鍍膜對清潔環境和鏡片表面平整、均勻性的要求較高,需要對其進行鍍膜前清洗!夾玻璃開槽傳動皮帶是鍍膜前清洗設備中的重要傳送配件,用於輸送產品!
  • 光學玻璃製造方法是什麼 普通玻璃主要成分是什麼
    關鍵詞: 光學玻璃製造方法是什麼 普通玻璃主要成分是什麼  玻璃品種多,用途廣,除了常見常用的石英玻璃、鋼化玻璃以外,還有光學玻璃、變色玻璃、夾層玻璃等各種類型。為了能夠找到合適的玻璃製品,我們需要對各種玻璃有所了解,熟悉光學玻璃製造方法,明白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一、光學玻璃製造方法是什麼
  • 鍍膜的奧秘 佳能SWC/ASC鍍膜技術解析(全文)_佳能 EF 11-24mm f/4L...
    相比較相機而言,鏡頭作為一種傳統的光學器材有著更加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數位相機之前的膠片時代,便已經有很多出色的光學技術問世了,除了鏡片材質、光學結構等方面之外,鍍膜技術同樣是鏡頭發展史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大家在選擇和購買鏡頭時會十分注重的一點。
  • 聞名天下的蔡司鏡頭T鍍膜有什麼神奇之處?
    隨著vivo和蔡司光學的合作,這個諾基亞王朝就合作過的光學巨頭又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很多人以為這次vivo也一樣,也就在手機上貼個蔡司的標識,實際上兩者的合作更深入,甚至還聯合成立了影像中心,在vivoX60系列中就提供了聞名天下的蔡司T*鍍膜技術!
  • 潛望鏡,日本鍍膜技術的起點
    上一周聊了賓得鍍膜的起點,這次再把時間往回倒幾年,看看日本是什麼時候開始有鍍膜技術的。
  • 光學薄膜的製造技術
    光學薄膜可以採用物理氣相沉積(PVD)、化學氣相沉積(CVD)和化學液相沉積(CLD)三種技術來製備.1、物理氣相沉積(PVD)PVD需要使用真空鍍膜機,製造成本高,但膜層厚度可以精確控制,膜層強度好,目前已被廣泛採用.在PVD法中,根據膜料氣化方式的不同,又分為熱蒸發、濺射、離子鍍及離子輔助鍍技術.其中,光學薄膜主要採用熱蒸發及離子輔助鍍技術製造,濺射及離子鍍技術用於光學薄膜製造的工藝是近幾年才開始的.
  • 淺談光學儀器的日常維護
    光學儀器起霧不僅在我國東南地區嚴峻存在,就是較乾燥的地區,因為溫差變化,也會起霧,它比光學儀器生黴的影響範圍更大,而且更難防止。  2.2 使用防霧材料防止儀器生霧  光學儀器的防霧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防霧效果,又要不影響玻璃的光學機能,使用如下的憎水膜材料,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霧作用。
  • 聊點技術:刮傷鏡頭鍍膜意味著什麼?
    在不改換門庭的情況下,一顆鏡頭一般都會伴隨大家使用很長一段時間,也相信大多數人都遇到過剮蹭鏡頭前組的情況,這時候最容易引發的擔憂就是「傷著鍍膜了麼?會不會影響成像效果?」其實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問的就是「鍍膜究竟有多大用處?」從光學性質來看,鍍膜的核心用途就是增加透光率,那麼假設沒有鍍膜,一塊玻璃的光透過率有多少呢?
  • 光學元件及其測量技術
    光學鏡片與鏡頭作為雷射光學系統的關鍵核心元件,對於雷射系統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高功率光纖雷射,紫外雷射以及皮秒飛秒雷射的運用普及,對於核心的光學元件要求越來越高。我們將從材料選擇,亞納米拋光,離子濺射鍍膜等技術來闡述光學元件的製造與檢測。
  • 光學薄膜
    增透膜增透膜是包含強雷射系統在內的所有光學系統中最常用的薄膜之一。本所目前可做增透膜的範圍從紫外的220nm,一直延伸到近紅外的3000nm;可鍍膜基板材料包含常用材料如UBK7,融石英,和各種晶體,如LBO,BBO,ZGP,YAG,TGG 和CaF2等。
  • 鍍膜玻璃的技術工藝及產品性能比較
    是利用某些薄膜材料的紅外線反射性能的同時,利用薄膜在可見光譜範圍的幹涉效應,通過對薄膜厚度的調整,既達到熱反射功能又可形成所需的反射顏色。  鍍膜玻璃的生產工藝有:蒸髮式鍍膜、溶膠凝膠式鍍膜、在線噴塗熱分解式鍍膜、真空陰極磁控濺射鍍膜等工藝方法。
  • 光學鏡頭成像的三大類鏡頭用什麼膠?
    光學鏡頭成像的三大類鏡頭用什麼膠?CRCBOND光學UV膠水光學鏡頭是光學成像系統中的必備組件,是影響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鏡頭一般主要由鏡片lens、間隔圈Spacer和鏡筒組成。不同類型的光學鏡頭應用領域差異較大,其中:1.
  • 杭州回收電鍍真空鍍膜機+新柯隆光學離子鍍
    光學薄膜的定義是:涉及光在傳播路徑過程中,鍍膜設備附著在光學器件表面的厚度薄而均勻的介質膜層,通過分層介質膜層時的反射、透(折)射和偏振等特性,以達到我們想要的在某一或是多個波段範圍內的光的全部透過或光的全部反射或偏振分離等各特殊形態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