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坍塌,它數十年來對地外天體的發現宣告結束。這臺望遠鏡此前曾受損,並且即將報廢關閉。12月1日,周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在推特上表示,周一晚上,該望遠鏡的820噸重的儀器平臺脫離了鋼纜,撞破了下面1000英尺(305米)寬的碟形望遠鏡。
阿雷西博望遠鏡今日坍塌報廢,它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寫道:「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305米望遠鏡的儀器平臺一夜之間倒塌。沒有人員傷亡報告。NSF正在與利益攸關方合作,對相關情況進行進行評估。我們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安全,NSF將在得到確認後公布更多細節。」
自8月份以來,該天文臺一直處於關閉狀態,原因是一根輔助電纜斷裂,在天線盤上撕開了一個100英尺長的口子。在11月初的另一次電纜斷裂之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宣布其工程師正在努力讓這個巨大的望遠鏡退役。
在發生一系列事故之前,儘管科學界提出了抗議,但在過去的十年中,對該望遠鏡的資金預算投入一直在穩步減少。從其上空拍攝的照片顯示,波多黎各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巨型射電望遠鏡已經變成了廢墟,到處都是碎片,而從地面拍攝的照片顯示,望遠鏡的支撐塔仍然矗立著,但無法再支撐巨大的儀器平臺。
威爾伯特·安德烈斯·魯珀託寫道:「該望遠鏡的維護人員丹尼斯·巴斯克斯在臉譜網上表示:『他拍下了阿雷西博天文臺倒塌的照片,你可以看到儀器平臺的殘骸。』」
網友大衛·格林斯彭表示:「在我的一生中,我都知道在波多黎各的熱帶雨林裡有一個叫做阿雷西博天文臺的神奇設施,科學家們在那裡研究宇宙,並致力於尋找外星人。今天,它坍塌了,我真的很難過。」
阿雷西博天文臺最初在20世紀50年代設計用於追蹤前蘇聯的衛星和彈道飛彈,但最終在60年代初建成,並將其研究目標轉向了太空。該望遠鏡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美國宇航局資助,50多年來一直處於天文發現的前沿。它被用來確定水星的自轉周期,證明中子星的存在,拍攝第一張小行星的直接圖像,追蹤來自外太空最遙遠的神秘射電爆炸。
從20世紀70年代起,阿雷西博天文臺望遠鏡的數據就被用於尋找外星人。1974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將「阿雷西博信息」發射到25000光年外的太空。信息是一種由1和0組成的模式,包括數字、簡筆畫、化學公式和望遠鏡本身的粗略圖像。
世界曾經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坍塌,數十年來致力尋找外太空的外星人 。1995年,詹姆斯·邦德電影《黃金眼》的最後一幕中,就使用了該望遠鏡巨大的尺寸和標誌性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