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別看冥王星的大氣層稀薄,它的堅固你無法想像

2020-12-0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冥王星的微型大氣可能強到讓人意外

圖像中冥王星的霧層顯示為藍色,由「新地平線」太空飛行器的拉爾夫/多光譜可見成像相機獲得,發布於2015年10月8日。(圖片:NASA/JHUAPL/SwRI)

冥王星的大氣層稀薄,但它可能比科學家所認為的矮行星周圍由表層冰蒸發逐漸形成的空氣薄殼更具彈性,這就導致了氮氣和一小部分甲烷以及其他氣體的蒸發。這種蒸發由陽光碟機使,在冥王星248年間圍繞太陽高橢圓軌道的長途跋涉中,陽光的強度差別很大。

許多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大氣層因此急劇起伏,甚至當矮行星離太陽最遠時,它會完全坍塌。然而,最近根據美國宇航局平流層紅外天文學觀測站(SOFIA)發布的觀測結果,可能迫使科學家重新思考這些概念。

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麻省理工學院Wallace天體物理觀測站主任Michael Person在本周的一份聲明中說:「現在,我們質疑冥王星的大氣層在未來幾年是否會坍塌——也許,它比我們想像的更有彈性。」

我們對該大氣層和冥王星本身的了解,大部分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任務,該任務中這顆矮行星於2015年7月飛過。

在這史詩般飛行的前兩周,SOFIA對冥王星的空氣有了更遠的觀察,研究這顆矮行星在遙遠的恆星前經過。SOFIA是一架經過改裝的波音747噴氣式飛機,配備近9英尺寬(2.7米)的望遠鏡,凝視著星光穿過冥王星的大氣層。

這種"神秘"僅2分鐘可見,而且僅能從紐西蘭附近的太平洋中的一小塊地區可觀測到。最初,SOFIA以充分的時間就位,但是最新的預測顯示,這個微弱的陰影投落在海浪上,比之前認為的要向北偏離200英裡(320公裡),這使飛機不得不在事件發生前兩小時進行修正。

SOFIA科學運營部副主任William Reach在同一份聲明中說,「捕捉陰影有點混亂。SOFIA的機動性的好處是,但修改後的飛行計劃必須由空中交通管制部門批准。」

「過程中是有一些緊張的時刻,但是整個團隊堅守崗位,空中管制部門最終批准了我們的飛行計劃(來自原文上下文),」瑞奇說,「我們正好在適當的時機到達了冥王星的陰影(注),對此我們感到非常高興!」

SOFIA能夠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的中間層,同時收集到紅外和可見光波長的數據。在此兩周後,在「新視野號」飛越過程中,「新視野號」則在無線電波段和紫外波段採集了有關大氣上層和下層的信息。

美國宇航局官員在同一份聲明中寫道:「這兩次觀測時間如此之近,提供了冥王星大氣層的最完整圖景。」

例如,「新視野號」的影像顯示,冥王星大氣具有明顯的藍色調,就像地球的空氣一樣。人們認為該顏色是由細小的霧狀顆粒產生的,這些霧狀顆粒優先反射短波長的藍光。

研究小組成員說,SOFIA的觀察結果證實了這些顆粒的存在並對其進行了表徵,發現每個微粒的直徑僅有0.06至0.10微米,是人的頭髮直徑的1/1000。

在分析了這些和其他結果(包括SOFIA的前身Kuiper機載天文臺從1975年至1995年觀測的信息)後,珀爾及其同事判斷冥王星的大氣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範圍內演化,並在短短的幾年內逐漸消失或增厚。

這個短暫的周期表明,除了冥王星與太陽之間的距離以外,還有其他因素正在影響冥王星的大氣粒子。研究人員舉例說,當冥王星表面的豐富冰層正好被太陽照射時,可能會出現濃霧。

帕爾說:「還有很多我們不了解的地方,但是我們現在不得不重新考慮以前的預測。」「冥王星的大氣層崩潰的速度可能比以前預計的要慢,或者根本沒有崩潰。我們必須繼續對其進行監視才能發現。」

該研究於2019年11月首次發表在《伊卡洛斯》雜誌的網站上。

SOFIA追趕掩星計劃或遭終止:美國總統唐納·川普擬取消該計劃2021年的預算。但這不一定就宣判了該項目死刑,因為只有國會通過之後,才是最終的預算決定,而SOFIA(這是一個由NASA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組成的聯合項目,後者以德文首字母縮寫DLR著稱)之前從未提出過解約。

註:即觀測到掩星現象。掩星(Occultation)是一種天文現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一般而言,掩蔽者較被掩者的視面積要大。

作者:Mike Wall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高度擴散
    這也是第一次近距離觀測到距離冥王星表面270公裡以上的大氣層。這幅冥王星全球地圖顯示了新視野號在對冥王星掩食太陽觀測時,冥王星上日出與日落的位置這次對冥王星大氣層的觀測是在新視野號14日最近距離飛掠冥王星之後的一個小時,約在北京時間14日晚20點51分,當時新視野進入到冥王星日食陰影區,即被冥王星星體遮掩太陽光的地方,新視野號上的Alice紫外成像光譜儀通過測量透過冥王星大氣層的太陽光,得到它的大氣層高度、成分、溫度等分布
  • 冥王星和卡戎的氣體交換
    來抱抱,冥王星。這個遙遠寒冷的矮行星可能與它最大的衛星一起披著一件薄薄的披風。數學模擬表明,冥王星大氣層中的氮氣可能會流到它的衛星卡戎上。如果這點可以被確認,那麼冥王星和卡戎將成為我們已知的第一個行星同它自己的衛星共享大氣層的例子。
  • 太陽系最大小行星發現永久冰 並存在稀薄大氣層
    與冥王星等其他寒冷星體相同的是,穀神星上也可能存在冰火山。研究人員認為,穀神星的地下化學活動看上去是在一個被命名為阿胡納山區域的冰火山形成後出現的。一些可能因氯化鹽和地下水混合產生的氣體和液體在地表造成了爆發。冰火山是在噴發出的物質因低溫立即凝固後形成的。目前所知的是,阿胡納山比周圍的隕石坑形成時間更晚,但其形成過程尚不清楚。
  • 冥王星到底有多可怕?站在冥王星上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這個昏暗冰冷的異星世界對於人類而言無疑是可怕的,不過好消息是,冥王星的大氣層非常稀薄,其表面大氣壓可以低至地球的 所以你只需要穿上合適的太空衣,就可以安全地站在冥王星上,並且還能夠呆上很長一段時間,而由於冥王星上的重力只有地球的6.3%,因此你在冥王星上還可以體驗到「身輕如燕」的感覺。
  • 冥王星赤道山脈,長得像極滑雪勝地,可背後科學真相讓你驚嘆不已
    而在飛越冥王星的過程中,探測器已能清晰地觀測到冥王星獨特的大氣層和及其表面特徵。特別是拍攝冥王星赤道的 Cthulhu Macula 地區時,它拍下了Pigafetta Montes 和 Elcano Montes山脈時,意外發現了「積雪」。
  • 為什麼火星只有稀薄的大氣層,而土衛六卻有濃密的大氣層呢?
    先說火星的大氣層為什麼稀薄,如今火星的大氣壓只有地球大氣壓的1%,可謂是少得可憐,其實科學家認為火星也曾經有著相對於現在要濃厚得多的大氣層,之所以後來變得稀薄,原因是火星失去了磁場,火星曾經也像地球一樣,有著自己的磁場,但是由於某種原因導致它失去了磁場,具體很可能是受到了某個大型天體的撞擊,這個天體導致火星內部的熔巖結構發生了變化,最終使它的磁場消失,而由於火星磁場的消失,它就無法保護自己的大氣層
  • 人類發現冥王星的另一個秘密,冥王星冰凍氮促進其行星風的形成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冥王星的冰凍氮推動產生了行星表面的風,並塑造了該星球的表面特徵。在美國宇航局的新地平線號宇宙飛船抵達冥王星之前,我們對這顆行星或它的表面特徵了解不多。2015年7月,當宇宙飛船抵達冥王星時,研究人員通過新地平線號宇宙飛船傳回的數據發現,冥王星比我們想像的要活躍得多。這也是人類第一次在該行星表面看到了一個淺色且大的區域(後命名為湯博地區)。
  • 冥王星上的大氣層在高空更暖和,跟地球上的情況不同
    科學家們說,冥王星山頂上的甲烷冰形成的過程與降雪的過程非常不同。這些雪,現在已知是由甲烷組成的,出現在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飛船2015年飛越冥王星時拍攝的圖像中,在那裡,除了其他地方之外,積雪覆蓋了數百公裡長的山脈,就在冥王星赤道以南。這些山脈高達2500至3500米,因冪王星的半徑比較小,若將它換算到地球的半徑,相當於地球上13000至19000米高的山脈。
  •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跟著SOFIA來一起看看它神秘的大氣層吧
    新視野號飛船經過冥王星時,在它拍攝的許多迷人的照片中,有一張顯示了遙遠的太陽系中這個小小的、寒冷的世界有一個朦朧的大氣層。 現在,新的數據有助於解釋冥王星如何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軌道使得37億英裡外的太陽的微弱光線足以形成這層薄霧。
  •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跟著SOFIA來一起看看它神秘的大氣層吧
    新視野號飛船經過冥王星時,在它拍攝的許多迷人的照片中,有一張顯示了遙遠的太陽系中這個小小的、寒冷的世界有一個朦朧的大氣層。 現在,新的數據有助於解釋冥王星如何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軌道使得37億英裡外的太陽的微弱光線足以形成這層薄霧。
  • 為何冥王星與冥衛一如此不同?
    當你處於一顆星球的背面時,是可以看到日食的。太陽被完全遮住,這時你能夠看到的唯一光線來自於大氣層的折射。那麼,對於二者,我們分別看到的結果是什麼呢?圖源: 美國宇航局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 西南研究所冥王星的場面十分壯觀。
  • 在59億公裡的冥王星上,太陽就是一顆星星,還存在白天嗎?
    冥王星的發現是在1930年,它的位置已經位於太陽系的柯伊伯帶了,是一個年輕的天文學家,通過光學望遠鏡發現的,當時的天文學界,其實早就通過相關的數據,已經計算出來了在柯伊伯帶上面,存在著一顆星球,但是一直都沒有發現,直到1930年,冥王星被發現的那一刻,就直接被定位了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
  • 冥王星降級至矮行星
    比如海王星的衛星海衛一,儘管它比冥王星大40%,但它依然只是一顆衛星。經過眾多的商議和考證,國際天文學聯盟做出了新的行星定義,一個行星必須滿足三個基本原則:01.它們必須有足夠的質量產生引力,使其形態保持為球體。
  • 冥王星大氣層加速消失,原因不明
    看不見的地方有什麼?NASA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 / 西南研究所 / Alex Parker2016年,當冥王星從一顆遙遠恆星前方掠過(亦即發生了所謂的「掩星」現象)時,天文學家發現它的大氣在變厚,證實了自1988年以來的一個猜想。而現在,冥王星的大氣卻正在加速消失。
  • 「新視野號」發現隱藏在冥王星霧氣的秘密!大氣層可能因此崩潰
    科學家對冥王星進行遠程觀察後發現,冥王星上的霧氣由很小的顆粒組成,它們會在冥王星大氣層之外停留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是立即掉進大氣層。新視野號提供的數據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這些霧氣顆粒正在修改冥王星原本的大氣層,如果這樣的話,冥王星大氣層也許會在未來崩潰。
  • 冥王星和冥衛一獨特的自然環境,大氣層富含氮,有可能孕育生命
    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冥衛一(Charon)足夠大,與地球的距離足夠近,所以幾十年來,人們一直通過望遠鏡對其進行研究。在冥王星的光譜上已經探測到冰凍的氮、甲烷和二氧化碳。最清晰的望遠鏡圖像顯示,冥王星上的暗斑可能是富含託林的殘留物。冥王星的密度表明,巖石必須佔其總質量的70%左右,所以冥王星的內部很有可能有一個巖石內核。
  • 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 真正的原因是這樣的
    那麼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呢,怪只怪它不太爭氣吧,長得太小了並不是算是真正的行星。冥王星現在被歸類為矮行星,冥王星為什麼被除名就只能怪它長得不夠爭氣,實在是太小了,所以不寧算是行星,更不是什麼殭屍行星。所以如果這樣冥王星還能別列為九大行星,那只能說冥王星有「後臺」了。
  • 被踢出九大行星的冥王星咋了?它長這樣,有點「可怕」!
    眾所周知太陽系上有八大行星,它們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在很早以前,太陽系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大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它在後來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於是太陽系從此只有八大行星。
  • 人類獲得冥王星首張高清照片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 特約記者 謝博】北京時間7月14日19時49分,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在約1.25萬公裡的距離飛越冥王星,成為首個探測這顆遙遠矮行星的人類探測器。它不但探及這塊太陽系最後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同時也代表著人類的行星探索第一個時代的結束。
  • 地球為什麼有大氣層?
    如果地球上沒有空氣,動物將無法呼吸,植物將無法進行呼吸作用,所以大氣層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但是我們都知道月亮上並沒有大氣層,有些行星上也沒有大氣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