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高度擴散

2021-02-15 全球熱門視線

新視野號團隊的科學家發現冥王星富含氮的大氣層從冥王星表面一直擴展到1600公裡高度。這也是第一次近距離觀測到距離冥王星表面270公裡以上的大氣層。

這幅冥王星全球地圖顯示了新視野號在對冥王星掩食太陽觀測時,冥王星上日出與日落的位置

這次對冥王星大氣層的觀測是在新視野號14日最近距離飛掠冥王星之後的一個小時,約在北京時間14日晚20點51分,當時新視野進入到冥王星日食陰影區,即被冥王星星體遮掩太陽光的地方,新視野號上的Alice紫外成像光譜儀通過測量透過冥王星大氣層的太陽光,得到它的大氣層高度、成分、溫度等分布。

新視野號的科學家,美國西南研究院的Andrew Steffl說:「這只是研究冥王星大氣層的開始,新視野號的Alice紫外成像光譜儀對冥王星掩食太陽的觀測數據將在下個月全部發回地球進行分析。目前我們得到的數據已經明確顯示冥王星的大氣層高度比地球高很多。」

這段動畫顯示了新視野號進入冥王星日食陰影區時,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在逐漸遮掩陽光的過程中,新視野號的Alice紫外成像光譜儀計數率開始下降。下降的原因是當探測器的視線逐漸接近冥王星時,陽光中的紫外線需要通過越來越厚的大氣層。此前,對計數率的變化基於冥王星兩種大氣模型進行推測:一種是「湍動模型」,只有很少吸收紫外線的碳氫化合物存在於冥王星低層大氣,計數率變大;另一種是「停滯模型」,預測冥王星大氣裡富含碳氫化合物。而Alice紫外成像光譜儀的初步數據與這兩種推測都不一致,但較接近後一種推測。

新視野號14日在最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後約一個小時進入到冥王星的影子裡,這是觀測冥王星大氣層的好機會

冥王星擁有一稀薄的大氣層。冥王星的大氣層主要由氮氣、甲烷、一氧化碳等組成,表面大氣壓約為6.5微巴到24微巴(0.64帕至2.4帕),僅為地球大氣壓的一百萬分之一至十萬分之一。冥王星繞太陽公轉極其偏心的橢圓軌道造成了它表面溫度變化對其大氣層有很大影響。

源自:騰訊太空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發現隱藏在冥王星霧氣的秘密!大氣層可能因此崩潰
    2015年「新視野號」探測冥王星時拍攝了許多影像,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那個遙遠且寒冷的星球竟充滿了朦朧的霧氣。科學家對冥王星進行遠程觀察後發現,冥王星上的霧氣由很小的顆粒組成,它們會在冥王星大氣層之外停留很長一段時間,而不是立即掉進大氣層。新視野號提供的數據還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事:這些霧氣顆粒正在修改冥王星原本的大氣層,如果這樣的話,冥王星大氣層也許會在未來崩潰。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在 2005 年 7 月 4 日,美國國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NASA) 的飛船新視野號正在距離地球50 億公裡的地方。當它突然中斷信號時候,它已飛行了 9.5 年,離冥王星就只有 10 天的飛行時間。但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它的背景。到 1989 年為止,人類已經成功地將太空飛行器送往太陽系的所有已知行星,除了冥王星。
  •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號的故事
    地球上不時可以觀測到的彗星和小行星都是太陽系中行星形成之後的殘留物。我們知道,彗星每次經過太陽附近時都會被加熱而喪失一部分質量,由於太陽系形成至今已有46億年,若沒有彗星倉庫不斷補充新的彗星,現在的人類不可能再觀測到彗星。
  •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藍天和水冰
  • 新視野號的最新發現
    照片來自:NASA/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HUAPL)/美國西南研究院1.科學家通過分析冥王星表面的隕石坑,來確定不同區域的地質年齡。數據表明冥王星在過去的40億多年來一直處於地質活躍狀態。此外,冥王星上比德克薩斯州面積還大的巨大冰原——史普尼克平原,則因為表面完全沒有觀測到隕石坑而估計其地質年齡不超過1000萬年。
  • 新視野號明晚抵達冥王星 最近地月距離僅1/30
    冥王星和冥衛一「卡戎」冥王星系統,冥王星擁有5顆已知的衛星藝術示意圖:飛往冥王星的「新視野」號探測器一些模型認為冥王星可能擁有富含氮氣的大氣層,但由於距離遙遠溫度很低,這個大氣層會在冥王星上的夜間凝結到地面上。新視野號將通過對冥王星地表反照率變化的探測,檢驗這一理論的正確性。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中新社休斯敦7月14日電 (記者 王歡)耗費9年半光陰,遠航30億英裡,只為和你瞬間的邂逅。
  • 為給冥王星「正名」,這位 NASA 科學家花了9年觀測到了冥王星最準...
    (原標題:為給冥王星「正名」,這位 NASA 科學家花了9年觀測到了冥王星最準直徑)
  • 萬萬沒想到:冥王星大氣層厚度超地球13倍
    7月21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收集的最新數據顯示,冥王星的大氣層厚度約為1000英裡(1609.4公裡),是地球大氣層的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圖]經測量冥王星大氣層厚度是地球的13倍多
    冥王星的大氣層有一層擴展地帶。
  • 新視野號冥王星探測結果公布:取得超過50G數據
    摘要:這張圖像展示的是新視野號「拉爾夫/多光譜可見光成像相機」(MVIC)拍攝的冥王星大氣霾層結構。整個畫面中可以觀察到大約20層霾層,一般每一層垂直厚度約數百公裡,但不一定與地表平行對比:上圖是新視野號拍攝的冥王星表面「斯普特尼克平原」(Sputnik Planum),下圖則是卡戎表面的「伏爾甘平原」( Vulcan Planum)
  • 關於冥王星的大氣,我們知道什麼?
    氮在大氣中很難探測到,因為它不會強烈地發射或吸收任何特定波長的光。我們測量到大氣中的甲烷濃度只有幾個百分點。我們測得大氣中一氧化碳的含量約為0.5%。圖解:新視野號離開之際拍攝的冥王星,顯示大氣層高度大約130千米,而陽光由背後滲出。
  •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跟著SOFIA來一起看看它神秘的大氣層吧
    新視野號飛船經過冥王星時,在它拍攝的許多迷人的照片中,有一張顯示了遙遠的太陽系中這個小小的、寒冷的世界有一個朦朧的大氣層。 現在,新的數據有助於解釋冥王星如何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軌道使得37億英裡外的太陽的微弱光線足以形成這層薄霧。
  • 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跟著SOFIA來一起看看它神秘的大氣層吧
    新視野號飛船經過冥王星時,在它拍攝的許多迷人的照片中,有一張顯示了遙遠的太陽系中這個小小的、寒冷的世界有一個朦朧的大氣層。 現在,新的數據有助於解釋冥王星如何通過一個不同尋常的軌道使得37億英裡外的太陽的微弱光線足以形成這層薄霧。
  • 觀測罕見掩星,為新視野號開路!
    由於不知道這個天體的確切位置,也就不清楚它狹長的影帶具體會沿哪條路線橫穿過地球——研究團隊打算把它們的望遠鏡排列成一道「柵欄」,每隔10到25公裡就放上一臺,以便提高至少一臺或者多臺可移動式望遠鏡抓住掩星現象中心線的概率,從而幫助測定MU69的大小。其他望遠鏡將對MU69附近可能存在的碎屑進行多重探測。
  • 經測量冥王星大氣層厚度是地球的13倍多(組圖)
    冥王星的大氣層有一層擴展地帶。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New Horizons)收集的數據信號顯示冥王星的大氣層高度為1000英裡(1609.4公裡),是地球大氣層高度(75英裡)的13倍多,此前通過地球進行的觀察冥王星的大氣層大約只有170英裡(273.6公裡)左右。
  • 別看冥王星的大氣層稀薄,它的堅固你無法想像
    許多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大氣層因此急劇起伏,甚至當矮行星離太陽最遠時,它會完全坍塌。然而,最近根據美國宇航局平流層紅外天文學觀測站(SOFIA)發布的觀測結果,可能迫使科學家重新思考這些概念。在這史詩般飛行的前兩周,SOFIA對冥王星的空氣有了更遠的觀察,研究這顆矮行星在遙遠的恆星前經過。SOFIA是一架經過改裝的波音747噴氣式飛機,配備近9英尺寬(2.7米)的望遠鏡,凝視著星光穿過冥王星的大氣層。這種"神秘"僅2分鐘可見,而且僅能從紐西蘭附近的太平洋中的一小塊地區可觀測到。
  • 歷時30年的掩星觀測:揭示冥王星大氣壓變化之謎
    來源:新浪科技由新視野號拍攝到的冥王星真實色彩圖片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每當冥王星經過一顆恆星的前面時,我們就能探測到有關其大氣層的寶貴信息。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冥王星的掩星現象非常罕見。
  • 冥王星最小衛星第一張「清晰照」:囧-新視野號,冥王星,冥衛五,Styx...
    新視野號近日傳回了一張照片,首次展示了冥王星最小衛星冥衛五Styx(冥河)的大小和形狀。儘管照片依然很模糊,Styx看著只是個大號的像素點,但這已經很不容易了。該照片拍攝於2015年7月13日,當時新視野號距離飛掠冥王星只有12.5個小時,而與Styx的距離有63.1萬公裡,這個小衛星又實在太小,即使是強大的LORRI觀測儀也只能做到這一步。哦對了,該照片10月5日才剛剛傳回地球,因為數據量實在太大了,而星際網絡連結又實在太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