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的最新發現

2021-02-25 浩瀚宇宙

NASA新視野號拍攝的這張高解析度圖像是結合拉爾夫/多光譜可見光成像相機(MVIC)拍攝的藍色,紅色和紅外圖像所得。圖中明亮廣闊區域是「心臟」史普尼克平原的西葉,已知該區域富含氮、一氧化碳和甲烷冰。


照片來自:NASA/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JHUAPL)/美國西南研究院

1.科學家通過分析冥王星表面的隕石坑,來確定不同區域的地質年齡。數據表明冥王星在過去的40億多年來一直處於地質活躍狀態。此外,冥王星上比德克薩斯州面積還大的巨大冰原——史普尼克平原,則因為表面完全沒有觀測到隕石坑而估計其地質年齡不超過1000萬年。


2.現已發現冥衛一卡戎有著古老的地表。譬如,位於卡戎赤道區域、廣闊無垠的伏爾甘平原(「護城河山」庫布裡克山與克拉克山正位於此),很可能是40億年前冰火山噴發到卡戎表面巨大的冰巖漿流形成的。這些巖漿可能與卡戎地下海洋的凍結有關,這一凍結曾導致卡戎地殼全球性破裂。


3.冥王星地表構成要素的分布極其複雜——富水、富氮、富甲烷——這為了解冥王星的氣候和地質歷史出了諸多難題。這種地表成份的多樣性在太陽系外星系是聞所未聞的。


4.冥王星的高層大氣溫度比地球上的研究結果要低得多(約低70華氏度或21攝氏度),對大氣逃逸率有重要影響。為什麼冥王星高層大氣如此低溫仍是個謎。

5.首次檢測出冥王星大氣中大量重要氣體(如分子氮、甲烷、乙炔、乙烯和乙烷)的組成分布隨高度變化。


6.首次發現形成冥王星大氣霧霾層的可能機制。這一機制涉及到大氣重力波對霧霾顆粒濃度的作用,而大氣重力波則是由風吹過冥王星的山地地貌形成的。


7.在新視野號飛掠之前,冥王星四顆小衛星的存在使科學家擔心冥王星體系中的碎屑會給新視野號帶來危險。但威尼西亞伯尼學生制測塵器(Venetia Burney Student Dust Counter)在五天裡只記錄到一顆塵埃粒子。這近似於與外太陽系開闊空間內塵埃顆粒的密度(每立方英裡6粒塵埃),表明冥王星周圍區域其實並沒有滿是物質碎屑。


8.新視野號所載的帶電粒子儀顯示,太陽風與冥王星大氣層之間相互作用的區域僅限於冥王星的向陽面外6個冥王星半徑(約4500英裡即7000千米)的範圍內。這比飛掠之前的預期要小得多,可能是因為先前紫外大氣掩星觀測數據模型降低了大氣逃逸率。


9.冥王星小衛星的反照率(反射性)高達50%至80%,這與柯伊伯帶小天體5%至20%的低反照率完全不同。這種差異更加證實了這些衛星並不是從柯伊伯帶捕獲,而是在那次創建整個冥王星系的巨大碰撞之後,在碰撞產生的物質盤中凝聚而成。

來源:Nasa中文

如涉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繫我們


      ▲(長按識別二維碼,可一鍵關注我們)

      或搜索微信公眾帳號:love_hhyz

          也請您推薦給您身邊的朋友們,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三:冥衛一卡戎下圖是冥衛一卡戎的高清圖,7月13日由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LORRI)拍攝,當時相距約為46.6萬公裡。
  •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2021-01-14 0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人類現已觀測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沒有此前預想的那麼多。
  • [圖]新視野號發最新照片:展現冥王星獨特蛇皮地貌
    左側是甲烷冰分布圖,右側是結合高清圖像的甲烷分布圖,高清圖像由「新視野」號上搭載的「遠距勘測成像儀」設備提供。就在7月14日飛掠冥王星的15分鐘裡,「新視野」號回頭打量了一下太陽,抓拍到了這幅日落時分的近景圖。
  •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藍天和水冰
    冥王星的藍空:上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傳回了首批冥王星大氣層的彩照,照片顯示冥王星有藍色的大氣層。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新視野號計劃的主要研究者Alan Stern說道。冥王星大氣層的微粒本身可能是灰色或紅色的,但是他們把太陽光散射成藍色的方式引起了新視野號科研團隊的注意。
  • 新視野號飛船訪問過的最遙遠物體
    隨後,新視野號將繼續進入古柏帶。經過與小行星132524 APL一個短暫的相遇後,新視野號飛往木星,在2007年2月28日使得其最接近木星的距離為2.3 × 10 6公裡(1.4 × 10 6英裡)。木星飛掠提供重力助推給新視野號的速度增加了4 km/s(14,000 km/h;9,000 mph)。
  • 「新視野號」的10個數~
    、10個數字全方位了解一下「新視野號」。 30克骨灰 冥王星和太陽系」第三區」的發現者克萊德•W•湯博的30克骨灰被裝在一個小盒子裡,跟隨新視野號來到了冥王星,這裡是這位英雄理應安息之所。 1991年郵票 「新視野」號除了裝載專業觀測設備,還攜帶了很多和科學沒什麼關係的物品。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
    如今「新視野號」探測器已在太空遨遊9年。在信息傳遞介質上,「新視野號」與以往的深空探測器稍有不同,以往的探測器攜帶的是錄音帶,而「新視野號」帶著刻著45萬名支持者的名字和DVD以及克萊德·威廉·湯博的骨灰,(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在「新視野號」完成主要任務後,它將遠離太陽系,循著早期的「先驅者」和「旅行者」的足跡前進,飛往更遙遠的地方。
  • 新視野號關於柯伊伯帶的發現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近距離飛掠伊伯帶小天體2014MU69,如約為我們揭開了這顆小天體的神秘面紗,這也是人類通過探測器近距離探訪到的最遠的太陽系天體。儘管這次電光火石的邂逅只有幾個小時,而參與此次行動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中服役了12年。不斷地探索太陽系的新疆界。2006年1月19號,新視野號探測器正式發射升空,而當時新視野號的目標是探測距離太陽約四十個天文單位外的冥王星。
  • 新視野號下一個更有趣的目標
    新視野號將於2019年1月1日飛掠遙遠的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然後科學家們將在整理完探測器收集的資料後回答這個問題。這次將會是航天探索史上距離最遠的一次飛掠,距離冥王星十億英裡(約16億千米)。上面是一幅柯伊伯帶天體2014 MU69的概念圖,它描述的是NASA新視野號任務的下一個飛掠目標。
  • 解密冥王星—不平凡的新視野號
    這個神秘的地區擁有著太陽系構成的線索,並且,它遠遠超出了人類可以觸及的範圍,直到新視野號的出現。新視野號的目的就是:探索冥王星,收集越多數據越好,並傳送回地球,然後探索柯伊伯帶及更遠的地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新視野號研發團隊讓它全副武裝,裝有七個超高水準的科學儀器。
  • 冥王星地下黨和新視野號的故事
    1992年,越南裔美國天文學家劉麗杏與她的導師大衛•朱維特,利用並不先進的夏威夷大學毛納基山天文臺的88英寸望遠鏡,歷經5年的努力,終於在1992年發現了第一個冥王星的小夥伴,臨時編號為「1992 QB1」的15760號小行星。柯依伯帶的大門一經打開就再也無法關閉。隨後,天文學家在柯伊伯帶發現了越來越多的小天體。
  • 新視野號明晚抵達冥王星 最近地月距離僅1/30
    本周二北京時間晚上19:49前後,新視野號將從距離冥王星表面僅1.25萬公裡處飛過,這個距離僅相當於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1/30。 新視野號探測器最新發回的冥王星圖像,可以看到4個「點狀」結構,它們的大小相似,並且間隔也相近新視野號探測器飛往冥王星的運行軌道示意圖
  • 新視野號給冥王星送去9件神秘貨物
    再過6個月,也就是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探測器將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圖片來源: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自2006的1月19日發射升空以來,已經孤獨地在太空中飛行了近9年時間。
  • 新視野號到達柯伊伯帶,竟發現一個類似「雙星」的小行星
    在與冥王星成功會合後,新視野號宇宙飛船被送往位於柯伊伯帶的一個更小的天體。當它飛過時,宇宙飛船捕獲了一個由兩個截然不同的葉瓣組成的小世界的圖像,科學家們發現這些葉瓣的屬性有點令人困惑,但具體細節還需等待深入研究,因為距離和電力預算的結合意味著將「新視野號」的大部分數據傳回地球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隨著高解析度圖像的出現,對這些數據的等待終於結束了。
  • 見證歷史:這是新視野號的一小步,是人類和冥王星戀情的一大步!
    北京時間7月16日凌晨,新視野號團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探測器傳回的最新圖像。
  • 罕見掩星,預覽新視野號下一站
    圖片來源:NASA2019年元旦這一天,在距離地球超過64億千米的地方,NASA的新視野號太空飛行器將高速掠過一顆柯伊伯帶小天體,名為2014 MU69。這顆從行星形成過程中留存下來的巖石遺蹟,將成為有史以來被探測器造訪過的最遙遠天體。不過,迫不及待的科學家用不著像新視野號探測器那樣,非得等到2019年才能一窺這顆天體的芳容。
  • 新視野號觀測到冥王星大氣層:高度擴散
  • 新視野號傳回一張照片,冥王星發現巨型生物,和外星人有關嗎?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不明生物,它是什麼?古代人一直想要看一眼地球之外的模樣,或許是科技限制了他們,他們對於宇宙只能無限猜測,進入了現代,人類科技有很大提高,首次登陸月球後,進入宇宙後才發現它和我們想像中的並不一樣,都難以發現地球所在的位置,走出地球後,科學家們猜測,難道這整片宇宙僅僅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其他生命又是以怎樣形式存在呢?人類能否找到它們的身影呢?
  • 剛發現冥王星上有東西在動, 新視野號便神奇失聯, 科學家困惑難解
    前不久,剛好美國宇航局發布了有關冥王星的最新消息。據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稱,設備最先進的新視野號探測飛船,於2006年7月14日發送,經過9年多時間的飛奔,終於抵達了冥王星的運轉軌道。新視野號不負眾望,傳來了冥王星背後居然存在4個巨大的黑色斑點、並有東西在冥王星上移動的驚人訊息。然而,正當科學家想要仔細審視這些超出人們對冥王星認知的現象時,新視野號,也像當年探測月球時一樣,突然出現了通信中斷,並與地球失去了聯繫。由於冥王星距離地球有48億公裡之遙,所以等新視野號恢復正常,傳回信息,已經是4.5小時以後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