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2021-02-07 NASA愛好者

我們先來看一則Gif動畫,下圖是人類不同時期拍攝的冥王星,從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Tombaugh)通過羅威爾天文臺(Lowell Observatory)發現了冥王星,直到北京時間今日凌晨公布的超清晰照片;冥王星從曾經的模糊點變為現在的清晰點,這是對焦了。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


一:冥王星上3500米的冰山


今天發布的近掠圖像顯示,這是史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在冥王星赤道附近的特寫圖片中,發現了一處高達3500米的年輕的,冰冷的山脈,並且可能還在行程中,這座山脈面積大約是冥王星表面積的百分之一。相對於太陽系45.6億的年齡,這座冰山形成不超過1億年,所以很年輕,象徵著冥王星的地質活動仍在持續中。



二:冥王星上的甲烷冰


下面這張甲烷冰分布圖,由新視野號探測器上的「拉爾夫」(Ralph instrument)可見光/紅外成像儀拍攝。顯示了冥王星上存在著大量的甲烷,但各個區域之間存在著明顯差異。


天文學家Will Grundy稱:「冥王星北極極冠的甲烷冰,被厚厚的一層氮冰衝淡了,導致紅外線被強烈吸收。」


三:冥衛一卡戎


下圖是冥衛一卡戎的高清圖,7月13日由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LORRI)拍攝,當時相距約為46.6萬公裡。


冥衛一北極的暗區被命名為魔多(Mordor)(《指環王》中的角色),它的下方有一條峽谷,從左至右長達1000公裡。冥衛一右上方邊緣可看到深達7至9千米的一道峽谷。。NASA 科學家Cathy Olkin稱:「對於冥衛一卡戎,現在有不同的理論,我們期待新視野號探測器傳回更多的光譜數據。」


四:冥衛三許德拉(Hydra)


自2005年發現以來,冥衛三許德拉(Hydra)一直是一個形狀未知,大小未知,反照率未知的模糊光點。


上圖由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冥衛三許德拉(Hydra),大小約為43千米×33千米,每個像素3千米。


2015冥王星之年


今年是冥王星之年,下面這部將近一小時的《冥王星之年——新視野號紀錄片》由@ZiMuZu 翻譯製作。


在地球上研究冥王星及其臨近天體,是天文學最艱巨的挑戰之一。自1930年天文學家湯博發現冥王星,到2001年NASA批准新視野計劃,再到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期間耗時良久。今年是冥王星之年,敬請收看由@字幕組ZiMuZu 翻譯製作的新視野號紀錄片,長達一小時,請耐心觀看。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
    新視野號探測器發現宇宙要比預期的更黑2021-01-14 07:58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zhaoyongyu1   在人類現已觀測的宇宙中到底有多少星系?根據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可能沒有此前預想的那麼多。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新視野號」(New Horizon)傳回一批迄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不僅發現一個綽號名為「鯨魚」(The Whale)的陰影區,更揭露冥王星表面出現一個心型。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中新社休斯敦7月14日電 (記者 王歡)耗費9年半光陰,遠航30億英裡,只為和你瞬間的邂逅。
  •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時間:2016-09-04 20:02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新視野號探測器 拍攝到創神星照片 直徑約1100公裡 據科學新聞網站報導,目前,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到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創神星(Quaoar)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 耗資7億美元(圖) 2015-07-15 07:18:12(圖片來源:美國宇航局)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4日,經過50億公裡的飛行、九年半的太空穿梭,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掠過冥王星,前所未有的近距離實拍冥王星畫面,揭露太陽系中這個未曾被探索過的疆域。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這比「新視野」號距離冥王星最近距離的12500公裡還要近。當近距離飛掠的時候,才有機會獲得比冥王星精度更高的數據與圖片,並創造人類探測器拜訪過最遠距離天體的新紀錄,此前紀錄由「旅行者2號」創造,並且這一紀錄已保持了近30年。 人類探索這顆小天體的起源與演化過程,以及它的表面情況、地質情況,也會探測該天體周圍是否擁有大氣以及衛星。
  •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天涯海角」:回頭一瞥 懵了
    2019年1月2日深夜,「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了柯伊伯帶的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正式名稱為2014 MU69。初期照片顯示該天梯長得就像一個花生或者葫蘆。
  • 美國宇航局確認新視野號探測器已於今天甦醒,將工作到2038年
    【ALENG 自媒體】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通過其官方網站確認,此前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於當地時間6月5日晚成功從冬眠狀態甦醒過來,即將開始一場為期2年多的新的探測任務:對位於柯伊伯帶的一顆冰凍天體2014 MU69進行探測。新視野號探測器是為了完成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而發射的。
  • 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在探索冥王星的旅程中看到了什麼?
    2006年1月新視野號探測器,開始了探索冥王星的漫長旅程。它成為第一個造訪冥王星的人造物體。而且還探索了柯伊伯帶中名叫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小行星。為了到達太陽系外部區域並完成探索任務。,並非所有探頭和儀器都在線,其中也包括探測器的最高放大倍率望遠鏡。
  • 新視野號探測器於66億公裡外傳回一張照片,改變了科學家的認知
    一直以來,科學家都猜測太陽系內還有個沒有發現的行星。冥王星被除名後,科學家便開始推算它的位置在哪裡。為了驗證這一猜想,NASA發射了多個星際探測器,2006年的時候,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射升空,它的任務是探索冥王星和冥衛一。如果任務順利,還會進入柯伊伯帶。
  • 「新視野號」New Horizons
    如今「新視野號」探測器已在太空遨遊9年。在信息傳遞介質上,「新視野號」與以往的深空探測器稍有不同,以往的探測器攜帶的是錄音帶,而「新視野號」帶著刻著45萬名支持者的名字和DVD以及克萊德·威廉·湯博的骨灰,(1930年美國天文學家湯博發現了冥王星)在「新視野號」完成主要任務後,它將遠離太陽系,循著早期的「先驅者」和「旅行者」的足跡前進,飛往更遙遠的地方。
  •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很遠,它現在看到的恆星位置與我們不同
    左邊圖像為新視野號拍攝。根據美國宇航局在新視野號上進行的視差實驗顯示,探測器看到的一些恆星的位置與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略有不同,從中我們可以揭示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孩子們,你們在家裡其實也可以複製這種效果。完全伸展你的手臂使其原理你的臉,然後舉起任意一根手指。當你單獨用左眼或者右眼交替觀看時,你會發現手指會改變位置。
  • 新視野號關於柯伊伯帶的發現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近距離飛掠伊伯帶小天體2014MU69,如約為我們揭開了這顆小天體的神秘面紗,這也是人類通過探測器近距離探訪到的最遠的太陽系天體。儘管這次電光火石的邂逅只有幾個小時,而參與此次行動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中服役了12年。不斷地探索太陽系的新疆界。2006年1月19號,新視野號探測器正式發射升空,而當時新視野號的目標是探測距離太陽約四十個天文單位外的冥王星。
  • 新視野號在冥王星發現藍天和水冰
    冥王星的藍空:上周新視野號(New Horizons)傳回了首批冥王星大氣層的彩照,照片顯示冥王星有藍色的大氣層。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新視野號計劃的主要研究者Alan Stern說道。冥王星大氣層的微粒本身可能是灰色或紅色的,但是他們把太陽光散射成藍色的方式引起了新視野號科研團隊的注意。
  • 新視野號探測器首張冥王星近照立功:證明宇宙只有數千億個星系
    據外媒報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任為確定宇宙星系的數量帶來了新的證據,星係數量可能比之前認為的2萬億個要少的多。新視野號探測器是2006年1月升空的太空探測器,於2015年7月14日與冥王星近距離「會面」,旨在實現人類首次對冥王星等柯伊伯帶天體的探測任務,尋找有關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線索。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派出探測任務最遠的飛行器,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到達柯伊伯帶考察小行星。新視野號是目前人類派出執行任務最遠的探測器,並不是說它已經是飛得最遠的探測器,而是執行太陽系探測任務最遠的探測器。它的前輩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等探測器,在完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探測任務後,都帶者人類的問候,向太陽系外飛走了,飛的最遠的旅行者1號已經距離我們216億公裡了。
  • 「新視野號」的10個數~
    、10個數字全方位了解一下「新視野號」。 7臺儀器 「新視野」號探測器搭載了7臺科學儀器,分別是7臺探測設備, 3臺光學探測設備,2臺等離子探測設備,一臺塵埃探測設備以及一臺無線電探測設備。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據科學資料顯示,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是在2006年1月發射升空的,經過9年多的飛行,在2015年7月飛掠了冥王星,當時拍下了冥王星的一些照片,將冥王星表面的一些細節曝光在我們人類面前。從時間飛行來看,這一個「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速度相當快。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出的信號是如何被我們接收到的
    NASA的探測器都會使用高增益天線,「新視野」號也不例外。高增益天線簡單的說就是增強其信號的強度,以便於可以有效的抵達地球而不衰減或消失。地球上接受「新視野」號的「大鍋」是NASA的深空網絡。這是NASA設置的一個用以聯絡太空船的全球網絡設施。
  •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很遠,它現在看到的恆星位置與我們不同
    左邊圖像為新視野號拍攝。 根據美國宇航局在新視野號上進行的視差實驗顯示,探測器看到的一些恆星的位置與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略有不同,從中我們可以揭示探測器與地球的距離。當你單獨用左眼或者右眼交替觀看時,你會發現手指會改變位置。這就是視差效應,它不僅適用於你的手指,同樣也適用於遙遠的恆星。當然,其區別在於其效應的規模不同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