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天涯海角」:回頭一瞥 懵了

2020-12-05 驅動之家

2019年1月2日深夜,「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了柯伊伯帶的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正式名稱為2014 MU69。初期照片顯示該天梯長得就像一個花生或者葫蘆。

由於距離超過60億公裡,新視野號的數據回傳速度只有難以想像的1Kbps,所有數據要20個月之久才能全部回到地球,所以只能慢慢了解真相。

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我們又收到了更多數據,結果完全顛覆了此前的認知。

這是新視野號飛過「天涯海角」大約10分鐘之後拍攝的14張照片合成的動圖,當時探測器飛行時速5萬公裡,距離目標只有8000多公裡,距離地球則是大約66億公裡,

雖然照片中的「天涯海角」大部分都是黑暗的,只有邊緣處被太陽照亮,但是通過黑影的輪廓、被遮擋的星空面積,可以確定「天涯海角」不是一大一小兩個球體連接而成,而是扁的多,更像是一個壓扁的小土豆和一張巨大的煎餅。

這種外形比「葫蘆」更不可思議,也讓天文學家迷惑不解,現有理論完全無法解釋。

- THE END -

轉載請註明出處:快科技

#宇宙#探測器#新視野號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新視野號創造歷史 飛掠「天涯海角」 實現最遠天體探索
    」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就在全球慶祝2019年新年之際,NASA的新視野號創造了歷史,它飛掠了距離地球41億英裡(約合66億公裡)的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天涯海角」。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遺蹟。這是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上最遠的一次飛掠,也是新視野號第二次執行柯伊伯帶飛掠任務。2015年7月,新視野號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新視野號拍到的「天涯海角」天體,圖片來自:NASA 這意味著由人類製造的宇宙探測器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距其 3500 公裡,傳回來的照片顯示「天涯海角」是一個花生米狀的天體,
  •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首迎地球來客 「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2015-07-15 00:48:09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   中新社休斯敦7月14日電 (記者 王歡)耗費9年半光陰,遠航30億英裡,只為和你瞬間的邂逅。
  • 在太陽系邊緣遊蕩的「雪人」:新視野號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新視野號」探測器傳送回了第一批「天涯海角」的特寫圖。這個星體就像一個「雪人」,被宇宙輻射烤成了淡淡的紅色。更多的數據還在傳輸處理中。| 圖片來源:NA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L,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編譯 張琪雅編輯 戚譯引當全球數十億人迎來新的一年時,「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正飛掠一個人類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
  • 創紀錄的太空任務: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邊緣,發首張圖像報平安
    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的科學家證實,「新視野號」太空船在新年首日飛掠太陽系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又稱終極遠境)。這顆巖石性質的物體約有美國首都華盛頓大小,繞行在黑暗且寒冷的庫柏帶(Kuiper Belt),在距離太陽約40億英裡(65億公裡)的軌道運行。這是太陽系的邊緣。
  • 新視野號2019年的飛掠飛行計劃
    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任務已經為其2019年新年將要進行的飛掠的柯伊伯帶(Kuiper Belt)天體2014 MU69設定飛掠距離
  • NASA新視野號飛掠「終極遠境」,65億公裡外的新年祝福!
    「新視野號」於北京時間1日下午飛掠古柏帶的小行星「終極遠境」(又稱天涯海角),因為距離遠達65億公裡,首批照片預計最快要晚上10點才能傳到地球。
  • 新視野號關於柯伊伯帶的發現對我們有什麼幫助呢?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近距離飛掠伊伯帶小天體2014MU69,如約為我們揭開了這顆小天體的神秘面紗,這也是人類通過探測器近距離探訪到的最遠的太陽系天體。儘管這次電光火石的邂逅只有幾個小時,而參與此次行動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在宇宙中服役了12年。不斷地探索太陽系的新疆界。2006年1月19號,新視野號探測器正式發射升空,而當時新視野號的目標是探測距離太陽約四十個天文單位外的冥王星。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派出探測任務最遠的飛行器,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到達柯伊伯帶考察小行星。新視野號是目前人類派出執行任務最遠的探測器,並不是說它已經是飛得最遠的探測器,而是執行太陽系探測任務最遠的探測器。它的前輩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等探測器,在完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探測任務後,都帶者人類的問候,向太陽系外飛走了,飛的最遠的旅行者1號已經距離我們216億公裡了。
  • 探測器「飛掠」冥王星
    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14日歷史性地飛掠冰冷、陰暗的冥王星,在比以往更近的距離為人類觀測太陽系最後一個未知世界。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即將傳回的一張冥王星清晰照片上竟有一塊心形的圖案,「新視野」號當時正在最後一次歷史性飛掠冥王星。
  • NASA公布太陽系邊緣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狀似「雪人」
    「新視野」號所拍攝的首批「天涯海角」圖片。(圖片來源:NASA)中新網1月3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日前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太陽系邊緣天體。
  • 新視野號探測器的四大發現
    上圖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16日凌晨三點,NASA召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的新聞發布會,公布的一段畫面。當然還公布了一些其他令人興奮的發現,小編在這裡整理一下,呈現給大家。三:冥衛一卡戎下圖是冥衛一卡戎的高清圖,7月13日由新視野號探測器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LORRI)拍攝,當時相距約為46.6萬公裡。
  • 最高時速8.4萬公裡,「新視野號」探測器能夠飛出太陽系嗎?
    事實上,我們已經有多個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其中就有著名的旅行者1號探測器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目前這兩個探測器的部分設備還能正常運行,預計還有5年的壽命。意味著,預計在5年以後,我們將會與它們失去聯繫。未來,我們是否會有新的探測器可以飛出太陽系呢?答案當然是有的,而且可能已經在路上了。目前,NASA的一個名為「新視野號」探測器正位於冥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帶。
  •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3) "← →"翻頁 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新視野號
  • 計劃有變,新視野號暫時不飛掠73.6億公裡外小天體,等待升級
    新視野號狀況良好,自2019年1月1日近距離飛掠小天體天空(Arrokoth)後,由於獲取數據量巨大,在過去的20個月時間裡,新視野號一直在向地球回傳數據,幾乎再沒分派其它任務。升級結束後,新視野號將帶著新系統飛掠另一個
  • 64億公裡外的「天涯海角」:原來是個「葫蘆娃」
    北京時間1月2日深夜23點29分,曾經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創造歷史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探測器,以每秒14公裡的高速度,從3500公裡處掠過了柯伊伯帶的小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新視野號」探測器瞄準新目標 2019年抵達
    2014 MU69柯伊伯天體與冥王星2370公裡的直徑相比要小得多, 位於冥王星軌道之外16億公裡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首次成功造訪冥王星外小天體
    」探測器成功飛掠代號為「2014 MU69 」的柯伊伯帶小天體,距離地球約66億公裡,信號以光速傳播抵達地球也要6個小時,這是迄今人類探測器造訪的最遠天體。造成這樣的差異的原因可能是,2014 MU69的極區可能正對「新視野」或被灰塵雲包圍,也可能是許多更小的天體圍繞其旋轉。 這次飛掠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 新視野號飛掠冥王星 拍下史上最清晰冥王星照片
    北京時間昨晚,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飛掠冥王星,也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冥王星的清晰照片。  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為什麼依然引起人們的關注?揭開冥王星的神秘面紗意味著什麼?  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新視野號開發人員與飛行控制中心裡,興奮的科學家們舉著美國國旗歡呼雀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