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渲染圖
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日消息,北京時間今天13:33分,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
就在全球慶祝2019年新年之際,NASA的新視野號創造了歷史,它飛掠了距離地球41億英裡(約合66億公裡)的柯伊伯帶神秘天體「天涯海角」。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時的冰凍遺蹟。
這是人類探索太陽系歷史上最遠的一次飛掠,也是新視野號第二次執行柯伊伯帶飛掠任務。2015年7月,新視野號已經飛掠了冥王星。
美國東部時間周二0:33分(北京時間周二13:33分),新視野號以驚人的3.2萬英裡(約合5.15萬公裡)時速飛掠「天涯海角」,拍攝第一張柯伊伯帶天體全貌圖。由於這次「相會」距離地球太過遙遠,新視野號發出的信號需要6個多小時才能達到地球。NASA預計會在美國東部時間周二10:30分(北京時間周二23:30分)收到新視野號的反饋信息。
「我不能保證成功,」新視野號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稱,他表示這次飛掠的難度要遠大於冥王星,「我們正在榨取這顆探測器的能力。」
新視野號訪問柯伊伯帶
為了慶祝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任務團隊舉行了歷史性的跨年派對。包括科學家、記者以及他們家人在內的數百位嘉賓擠滿了禮堂,在這裡敲響2019新年鐘聲,然後慶祝飛掠。
北京時間周二13:33分,新視野號距離「天涯海角」的表面最近,大約為3500公裡。這時,新視野號正忙於科學觀測。僅僅幾個小時後,它就會把天線對準地球,以確定是否一切按計劃進行。新視野號將發回一組15分鐘的狀態信息,裡面不包含圖像或其它科學數據。
新視野號需要花費大約20個月的時間才能把拍攝的所有「天涯海角」圖像和其他觀測信息發回地球,這是因為它只配備了一個15瓦的小型發射器,但是所要發射的數據量卻相當龐大。
「能夠做到這一點令人驚嘆,」斯特恩稱,「探測器配備了一個15瓦的探測器,只有一個燈泡的四分之一大小,而且我們要從40億英裡之外接收數據。」
未來還會飛掠?
在這段時間,新視野號團隊不會閒著。科學家正在積極尋找可能會讓新視野號訪問的第三個柯伊伯帶天體。
如果科學家能夠很快找到新的目標,並獲得NASA的資金許可,該團隊可能會讓新視野號在2019年再次執行飛掠任務。今年,NASA還將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登月。
更多一手新聞,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鳳凰網科技。想看深度報導,請微信搜索「iFeng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