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1/3)

"← →"翻頁

當地時間1月2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新視野號」探測器拍攝的位於太陽系邊緣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天體圖片。1月1日上午,NASA收到了來自「新視野」號探測器的信息,確認其成功近距離飛掠遙遠天體「天涯海角」。「新視野」號在距離地球65億公裡遠處,高速飛掠「天涯海角」,與其最近距離約為35公裡,「報平安」的訊號,在飛掠後約10個小時才抵達地球。

發布時間:2019-01-03 08:05:11 【編輯:李駿】

NASA公布人類探測最遙遠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NASA公布最遙遠天體「終極遠境」天涯海角高清照片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新視野號」,元旦飛越距離地球約65億公裡的「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又譯終極遠境),是人類飛行器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
  • NASA公布太陽系邊緣天體「天涯海角」照片 狀似「雪人」
    「新視野」號所拍攝的首批「天涯海角」圖片。(圖片來源:NASA)中新網1月3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日前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的太陽系邊緣天體。
  • 新視野號飛掠太陽系最遙遠古老的天體,還拍了照片
    」(Ultima Thule)這個天體掠過,並拍下了珍貴的照片 。,造訪了太陽系內最遙遠的天體,也是太陽系內最古老的天體。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時,距其 3500 公裡,傳回來的照片顯示「天涯海角」是一個花生米狀的天體,
  • APOD | 一睹人類歷史上最遙遠的「天空」
    還記得2019年伊始,美國宇航局「新視野號」探測器成功飛掠柯伊伯帶小天體「天涯海角」嗎?
  • 迄今造訪的最遙遠天體
    北京時間2019年1月2日1時33分(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月1日12時33分),新視野號最接近柯伊伯帶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在太陽系邊緣遊蕩的「雪人」:新視野號揭開「天涯海角」真面目
    | 圖片來源:NASA,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L,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編譯 張琪雅編輯 戚譯引當全球數十億人迎來新的一年時,「新視野」號(New Horizons)探測器正飛掠一個人類目前所探測到的最遙遠的天體
  • NASA「新視野」號飛掠迄今最遠天體
    圖/視覺中國  據NASA官網,當地時間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將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2014MU69,這將是太空飛行器探索史上的最遠天體。科學家對這個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知之甚少,屆時「新視野」號將近距離飛掠此天體,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為什麼選擇「天涯海角」?
  • 探測器「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改名
    科技日報北京11月13日電 (記者劉霞)人類探測器迄今「拜訪」過的最遙遠天體名為「天涯海角」(UltimaThule),但由於這一名字存在爭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將其正式更名為「Arrokoth」,在美洲原住民波瓦坦部落中意為「天空」(sky),這一名字目前已獲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批准。
  • 花一億年成功「瘦身」小天體「天涯海角」的秘訣是曬太陽
    這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原始的太陽系天體,它那扁平的雙瓣狀結構,宛如一個胖乎乎的雪人。這個「胖娃」引起了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它的名字Arrokoth來源於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語言,意指「天空」;同時它也有個詩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 花一億年成功「瘦身」 小天體「天涯海角」的秘訣是曬太陽
    這是目前人類探測到的最遙遠和最原始的太陽系天體,它那扁平的雙瓣狀結構,宛如一個胖乎乎的雪人。這個「胖娃」引起了科學家的濃厚興趣。它的名字Arrokoth來源於美洲原住民波瓦坦人的語言,意指「天空」;同時它也有個詩意的中文名字——「天涯海角」。
  • 紫金山天文臺最新揭秘:小天體「天涯海角」為何是扁平形狀的?
    交匯點訊 中文名為「天涯海角」的柯伊伯帶小天體(486958)Arrokoth,是目前人類飛船近距離探測的距地球最遠的太陽系天體。近日,關於該小天體的研究取得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紫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趙玉暉副研究員等與德國馬普太陽系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利用太陽系小天體上活動性物質揮發的模型,為「天涯海角」奇特的扁平形狀(圖1)的形成提供了新穎、有趣且合理的解釋。
  • 紫金山天文臺最新揭秘:小天體「天涯海角」為何是扁平形狀的?
    交匯點訊 中文名為「天涯海角」的柯伊伯帶小天體(486958)Arrokoth,是目前人類飛船近距離探測的距地球最遠的太陽系天體。近日,關於該小天體的研究取得最新進展: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紫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趙玉暉副研究員等與德國馬普太陽系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利用太陽系小天體上活動性物質揮發的模型,為「天涯海角」奇特的扁平形狀(圖1)的形成提供了新穎、有趣且合理的解釋。
  • 新視野號創造歷史 飛掠「天涯海角」 實現最遠天體探索
    新視野號飛掠「天涯海角」渲染圖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1日消息,北京時間今天13:33分,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柯伊伯帶的小行星「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最遠天體探索。
  • 新地平線號即將飛抵天涯海角,揭示人類從未到達過的極地真面目
    還有3天,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地平線號探測器,即將飛抵天涯海角!這是NASA帶給我們的新年新驚喜。不知情的小夥伴可能會奇怪:新地平線號來三亞度假了?其實,此天涯海角並不是在三亞的天涯海角,而是一顆位於柯伊伯帶的古老天體。
  • NASA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到達真正的天涯海角 準備在那裡呆10年
    新視野號探測器(也叫新地平線號)是人類迄今為止派出探測任務最遠的飛行器,現在已經完成了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到達柯伊伯帶考察小行星。新視野號是目前人類派出執行任務最遠的探測器,並不是說它已經是飛得最遠的探測器,而是執行太陽系探測任務最遠的探測器。它的前輩先驅者10號、11號,旅行者1號、2號等探測器,在完成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等探測任務後,都帶者人類的問候,向太陽系外飛走了,飛的最遠的旅行者1號已經距離我們216億公裡了。
  • 人類探測過的最遠天體正式定名「Arrokoth」寓意天空
    來源:新浪科技Arrokoth小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遺蹟之一,其形狀不規則,顏色偏紅,溫度極低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1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人類探測器造訪過的最遙遠天體被正式命名為「
  • 64億公裡外的「天涯海角」:原來是個「葫蘆娃」
    北京時間1月2日深夜23點29分,曾經近距離飛掠冥王星、創造歷史的「新視野號」(New Horizon)探測器,以每秒14公裡的高速度,從3500公裡處掠過了柯伊伯帶的小天體「天涯海角」(Ultima Thule)。
  • NASA揭「天涯海角」秘密:表面相對光滑,未發現水!
    據美聯社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越一個暱稱為「天涯海角」、形似雪人的太陽系邊緣天體一年後,目前仍在距離地球40億英裡的地方,為人類揭示「天涯海角」的秘密。據報導,最新數據表明,科學家們發現這個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天體表面相對光滑,隕石坑比預期的少得多。它外表很紅,科學家認為,這種紅色色調由其表面有機物質的改變引起,這在柯伊伯帶中很常見。另外,儘管天體上存在凍結的甲烷,但目前仍未發現水的存在。
  • NASA的好奇號公布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NASA的好奇號探測器自2012年登陸以來,拍攝了很多令人驚嘆的火星照片。但它最新公布的照片比其他所有照片都要精細。 史上最高清火星全景照片 好奇號於2019年11月24日至12月1
  • 新視野號近距離飛越太陽系邊緣小天體—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洛杉磯1月1日消息,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1日近距離飛越一顆暱稱為「天涯海角」的太陽系邊緣小天體。這是人類探測史上最遙遠的一次星際「邂逅」。   美國東部時間1日零時33分(北京時間1日13時33分),「新視野」號以每小時約5萬公裡的速度從距離「天涯海角」僅3500公裡處飛過。